选修3 1.3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师学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1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3104页。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生:阅读信息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xxx。
272 =68(公顷)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师:这道题先算什么呢?生:先算乘再算加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 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图片:长城、故宫等世界遗产图片。
1.2 引导学生关注并说出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
2. 学习中国的世界遗产2.1 简介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2 展示相关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世界遗产。
3. 深入了解世界遗产3.1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每个小组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世界遗产的理解。
4. 思考与讨论4.1 设置问题:如何保护我们的世界遗产?4.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自己的看法。
6. 课后作业6.1 学生绘制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的手抄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我心中的世界遗产”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知识,提高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开展“世界遗产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世界遗产的美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摄影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文化遗产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途径,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世界遗产的魅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探究和合作能力。
(3)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的世界遗产,引导学生关注。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吗?”2. 教学要点:(1)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阐述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世界遗产知识。
(2)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世界遗产的特点。
第2课时:长城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长城的壮观景象。
(2)提问:“你们对长城有什么了解?”2. 教学要点:(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阐述长城作为中国世界遗产的代表性。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长城知识。
(2)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长城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第3课时:故宫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故宫的宏伟建筑。
(2)提问:“你们对故宫有什么了解?”2. 教学要点:(1)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阐述故宫作为中国世界遗产的代表性。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故宫知识。
(2)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故宫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第4课时: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兵马俑的神秘面貌。
(2)提问:“你们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有什么了解?”2. 教学要点:(1)介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高中地理 1.3 中国的世界遗产学案 中图版选修3

1.3 中国的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世界遗产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是全人类共有的独特的财富。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三类。
2、中国的世界遗产
截至2006年底,中国有33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处,自然遗产5处,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
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3、中国的世界遗产价值
(1)研究世界遗产价值的意义
①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
②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2)世界遗产价值内容
世界遗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价值上体现为多样性(与旅游资源的价值相似),当然,总会有一种价值会处于突出的地位。
例故宫的价值:在历史上她是元、明、清的皇宫,代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高水平,是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帝王宫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现为故宫博物院,又是人们了解历史、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每一项世界遗产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因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
但是,对世界遗产,我们不能只从经济上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考虑对它的保护。
要做到三个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当代人负责,对未来负责。
用心爱心专心 1。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和分类;(3)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2)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形式,深入探讨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热爱和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3)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和分类;3. 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分类及保护和传承。
2. 教学难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价和保护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的世界遗产;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分类和保护传承;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具体案例;3. 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价和保护意义的理解深度;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七、教学资源1. 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资料;2. 教学课件和视频;3. 学生查阅资料的网络资源;4. 课后作业的评价标准。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背景,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进行讲解和讨论;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3.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 在课后作业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中 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准确说出至少五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对其中一到两个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展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2、教学难点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和小组任务。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彩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知识讲解1、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选标准,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2、展示中国部分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如长城、故宫、莫高窟等,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文化价值。
(三)小组讨论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
2、提供一些讨论问题,如:该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四)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五)课堂总结1、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责任和作用。
(六)拓展延伸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短文,要求介绍其特点和价值,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中图版地理选修3《中国的世界遗产》word教学参考

中图版地理选修3《中国的世界遗产》word教学参考1.3 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素材红色旅行资源特点分析红色旅行是以我国现代革命史迹为要紧资源,将现代革命史迹所在区域作为游人的旅行目的地,从而把“游山玩水”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旅行。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五四运动以来80多年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其间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史迹,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宝,构成了我们今天红色旅行的丰富而特色鲜亮的宝贵资源。
庞大的数量气概雄壮的秦兵马俑,古老而曲折的长城,宽敞雄壮的故宫,华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宽敞的中华大地上,除了这些人们所熟知的古代各种名胜古迹之外,还有着另外一类绝不能令人忽视的史迹———现代革命史迹。
相比之下,这些历史遗迹的年代不算久远,然而,它们的阻碍力和意义差不多上庞大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差不多上人们耳熟能详的。
当我们提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等一批现代历史巨人的名字时,当我们回忆起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和开国大典等许多现代革命运动和事件时,当我们回溯中华民族近百年以来曾经走过的历史道路时,群峰翠柏掩映下的韶山毛泽东故居、坐落在上海典型民居石库门里的中共“一大”会址、飘扬在井冈山五大哨口上的红旗、耸立在黄土高原上的延安宝塔,都会赶忙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们看起来是如此鲜活,永久都会令人们兴奋,永久地震动着人心。
凡此种种,构成了以革命史迹为主的现代史史迹群。
现代中国历史的前进,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历史遗迹,专门是革命历史遗迹。
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五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中,属于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的就达127处之多。
专门是在第四批公布的50处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中,近现代重要革命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占了29处之多,比例高达58%。
至于归属于各省市县级治理的革命历史遗迹,数量就更多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闻名红色故都———江西瑞金,就储存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文物,中央革命按照地历史陈设馆里则收藏着一万多件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资料。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第一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了解和看法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二章:中国的文化遗产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案例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看法2.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三章:中国的自然遗产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自然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自然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自然遗产的价值和魅力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自然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自然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自然遗产的代表案例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自然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自然遗产的了解和看法3.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自然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自然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四章: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和魅力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代表案例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了解和看法4.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五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案例5.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看法5.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六章: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流程和标准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分析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流程和标准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分析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讲解中国世界遗产申报的成功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措施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申报流程和标准的掌握情况第七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文化传播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文化传播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讲解中国世界遗产旅游的成功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文化传播的看法7.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的掌握情况第八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教育意义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公众参与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教育意义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公众参与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讲解中国世界遗产教育的成功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公众参与的看法8.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教育意义的掌握情况第九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案例研究9.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中国某个世界遗产的背景和历史分析中国某个世界遗产的价值和特点讨论中国某个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9.2 教学内容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遗产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介绍该世界遗产的背景和历史分析该世界遗产的价值和特点讨论该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9.3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每组负责一个世界遗产案例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结果9.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案例研究报告,评估其对世界遗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进行口头报告,评估其表达和交流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主要内容和收获探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总结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探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面临的挑战,如旅游开发、气候变化等展望未来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方向,如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等10.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总结和展望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挑战的看法10.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总结报告,评估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思考能力学生进行口头报告,评估其表达和交流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难点解析:申报流程和标准的理解,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挑战和应对策略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中国的世界遗产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班组:姓名:组评: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认识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3.能在地图上指出中国的世界遗产,能举例说明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和价值。
2.学习难点: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的共同财富。
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3.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截至2007年底)
1.世界文化遗产:共 25 处。
2.世界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武隆喀斯特、荔枝喀斯特、石林喀斯特) 6处。
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 4处。
4.另外,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三、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1.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2.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这些遗产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3.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考虑对它的保护。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第一,对历史负责;第二,对当代人负责;第三,对未来负责。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什么是世界遗产,它可以分为哪几类,为什么要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课本P16-17)★★★2.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课本P19)
★★★3.列举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答: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是:自然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湖北、重庆);桂林山水(广西);黄山(安徽);杭州西湖(浙江);日月潭(台湾)。
人文旅游资源有: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苏州园林(江苏);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秦陵兵马俑(陕西)。
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关于世界遗产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B )
A.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B.世界遗产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及其珍贵的资源
C.世界遗产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都永远具有重复使用性
D.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2.世界遗产的类型有(多选)( ABCD )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文化和自然遗产
D.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3.2007年6月,中国南方喀斯特、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进入世界遗产的行列。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南方喀斯特属于( A )遗产
A.自然
B.人文
C.人文与自然
D.人类口述和非物质
(2)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C )
A.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科学价值
★★★★4.夏威夷群岛散布在北太平洋上,据美国本土3000多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夏威夷群岛属于自然资源资源。
(2)夏威夷群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反映了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吸
4.你的收获与疑问:引世界各地的游人到来说明旅游资源具有观赏性的特点。
★★★★5.东经98°~100°、北纬28°处有三处大河并列流淌,形成我国著名的“三江并流”
风景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条江自西向东依次是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其中中间的一条出境后称
为湄公河,在越南(国家)注入南海(太平洋)(海或洋)。
(2)这三条江在我国境内流经的地形区是横断山区。
该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
有森林资源、水能资源(至少两条)。
(3)该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多发,主要是
滑坡、泥石流。
(4)“三江并流”为什么能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举世无双的美丽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
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
1.你完成“学案”的情况是()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