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VS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
这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各种经济性质的积极影响所致。
规模经济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平均固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产量。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和优化利用、技术进步以及市场规模扩大等。
规模经济的实现需要企业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线的优化以及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范围经济,又称为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同一产业链
上生产不同产品,从而减少成本的现象。
范围经济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内部合作,共享资源、知识、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范围经济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以及增加市场竞争力。
范围经济的实现需要企业具备跨产品生产和内部协调的能力。
综合来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成本降低、生产效
率提高的经济现象。
规模经济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而范围经济则是通过在同一产业链上生产多种产品来实现成本节约。
企业通过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逐渐减少的现象。
而企业范围经济则是指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利用共同的生产要素和市场渠道,降低总体成本,提高效益的现象。
本文将从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内涵、特点、优势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企业规模经济的内涵和特点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逐渐减少的经济现象。
这是因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原材料和设备等,从而降低平均成本。
企业规模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固定成本的分摊效应。
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成本,如设备折旧、房租等。
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使平均成本降低。
其次,专业化和分工的优势。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
再次,采购成本的下降。
大规模生产可以带来采购成本的下降,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大宗采购来获取更多的折扣,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
最后,市场影响力的增强。
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规模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逐渐减少;2. 固定成本的分摊效应是企业规模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3. 专业化和分工的优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4. 采购成本的下降是企业规模经济的重要表现之一;5. 市场影响力的增强是企业规模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
企业范围经济的内涵和特点企业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利用共同的生产要素和市场渠道,降低总体成本,提高效益的经济现象。
企业范围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共享。
2.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1)

幻灯片1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第二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E c o n o m i e s o f s c a l e&E c o n o m i e s o f s c o p e幻灯片2本章主要内容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2企业适度规模理论3多元化与范围经济的关系4幻灯片31基本概念幻灯片4一、规模经济●基本含义: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
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幻灯片5二、规模内部经济、规模外部经济与规模结构经济●规模内部经济就是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
●规模外部经济是指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
如:行业规模扩大后,资源供给充足、运输和融资方便等,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规模结构经济。
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幻灯片6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一般以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平均成本(average cost)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可用图3-1说明。
●反映规模经济的一个基本指标为函数系数,FC=AC/MC。
函数系数是成本弹性ρ的倒数。
幻灯片7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FC>1——规模经济;FC<1——规模不经济;FC=1——规模收益不变。
C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MCACACMC规模报酬不变QQ2OQ1图1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幻灯片8四、规模经济的层次●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行业规模经济幻灯片91.产品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同一产品而有可能使用专业化设备和专业技术工人所产生的规模效益。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3篇企业经济行为第10章企业最优决策第03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三篇企业经济行为第十章企业最优决策第三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已精细订正!)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如果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则称为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 scale)。
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范畴,规模经济使用频率愈来愈高,故有必要从内涵和外延上加以明确。
(一)规模经济形成1.生产要素的专用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各种设备的专用性更强,这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一个只有几个人的维修站,维修人员必须是“万能手”,什么都会修才行,这样就不可能样样精通,若规模大一些,就可以进行专业分工,从事专门维修,提高维修质量。
同样道理,就加工某一零件来说,专用设备的效率肯定远高于通用设备。
2.生产经营的不可分性生产经营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一套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不会因为只利用发电能力一半而将成本降到满负荷运行的一半。
一辆32吨的载重卡车,也不会因为只载货20吨而减少某些必要的费用。
二是经营过程的不可分性,一笔广告费分摊到几百万个产品上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只分摊到几百个产品上便数量可观。
3.生产规模的维度效益正如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之间存在一种维度关系一样,有些依靠“容器”(输油管道、炼钢炉、反应塔等)进行生产的企业,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不与其生产能力成正比。
据计算,当管道的流量增加100%时,制造管道的材料成本仅增加50%。
同理,企业的各种职能部门也有这种维度效益,业务费不会与业务量成正比,可以在采购、销售、运输、贷款、管理等方面取得规模经济。
4.服务设施的共享性一般企业、特别是远离城市的企业,都有若干难以社会化的服务设施,如食堂、宿舍、小卖部、阅览室、技术培训、医疗服务、治安保卫等。
这些服务设施具有共享性,边际成本递减,因而生产规模越大,职工人数越多,成本也越低。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规模经济主要指的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而经济规模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大小。
本文将详细阐述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的问题。
规模经济指的是由于集聚效应或边际效益递增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状况。
例如一个工业园区全都是生产陶瓷类产品的,随着规模的扩大,物流、原材料成本等会更有利于生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规模经济。
经济规模指的只是经济发展的规模,比如厂家数量、生产规模。
经济规模上去了有可能会促进规模经济的产生,但是也可能阻碍经济发展,比如经济规模过大导致恶性竞争,反而不利于经济整体发展。
1.1知识溢出:是指其中一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同一地区、行业内不同组织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
隐性知识知识是创新的主导知识。
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外溢,却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
马歇尔认为:知识溢出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特征。
如果一个企业有了新思想,若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思想源泉。
这不但会驱动本企业而且会带动行业、区域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水平的上升。
之后,庇古对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阐述。
阿罗(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
在阿罗的基础上,罗默(1986)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2]。
而卢卡斯(1988)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
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罗默将知识分为专业化知识和一般知识。
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强调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这样便产生了规模经济[4]。
2.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工程分析法又叫技术定额法,它是一种在假设
不同产量的基础上,根据基本的设备参数、工艺参 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等工程技术,以确定平 均成本曲线,然后通过比较不同产量的平均成本曲 线,以确定适度规模的方法。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适者生存法(the survival technique)由美
结合本案例,请讨论下面问题:
1.试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谈谈企业 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方式(一次到
位),还是逐步投入、滚动发展方
式实现规模经济? 2.企业进行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那
案例分析:规模经济是 中国汽车产业的陷阱?
些约束条件?
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 施蒂格勒(George J.Stigl J·
er)所首创。运用生存技术来测定最佳厂商规模的
过程如下:先把产业的厂商按规模分类,然后计算 各时期各规模等级的厂商在产业产出中所占比重。 如果某一等级的厂商所占的生产份额下降了,说明 该规模效率较低。反之,则说明该规模效率较高。
钢铁生产能力分布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在生产 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 费用。又如,由于企业的声誉能转化为产品的声 誉,企业良好的声誉能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 品。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一、企业规模与效率
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 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压力,导致管理非效率 管理层次和幅度的增加使传递的信息失真
有利于提高广告等促销活动的经济效益,降低单位
产品的促销费用;同时,只有大规模的产品销售,
才可能在各地设立企业的销售服务中心,以提高产
关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说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哪一种形式的规模经济。
通常,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型关键设备作为固定成本投入,这些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一个相当大的份额,随着产量的增加,此种固定成本投入会得到更大范围的分摊,从而使得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但是,在公司集团层次(指拥有多个企业的公司)上,规模经济可能源于公司的跨区域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网络设施和研发投入等成本的分摊。
在地区层次上,规模经济可能源于对公共设施与服务、中间产品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共享,以及机构的地方性结网和知识外部性。
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规模经济大多是指单个企业层次上的规模经济。
而公司集团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则可能涉及多个地区,此种形式的规模经济应当不在新经济地理所考虑的范围之内。
地区层次上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马歇尔所说的外部性。
地区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又可以分成两种:技术上的外部性和资金外部性。
如果企业之间有知识溢出,那么,地区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就是指知识溢出或技术外部性(横向的非市场联系),这实际上就等同于我们关于学习效应的讨论。
如果企业之间并没有知识溢出,而企业内存在巨大的固定投入(关键设备和科研固定投入)优势,则地区层次上的规模经济也可以通过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而实现。
资金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通过企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市场关联)而实现的规模经济,此种规模经济更多地存在于由于企业相互靠近而产生的运输成本的节约中。
许多学者非常强调这种规模经济。
新经济地理所说的规模经济究竟与上述哪一种规模关系最密切并不是十分清楚的,不过,考虑到克鲁格曼拒绝将不太好测度的技术溢出效应引入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倾向,我们认为,至少克鲁格曼本人所说的规模经济可能是指资金外部性和与单个企业层次有关的规模经济(两者分别对应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也有可能存在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的差别,前者通常是行业,可能导致多样化战略的失败。
别将企业的规模经济误当作范围经济

别将企业的规模经济误当作范围经济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时该产品平均成本随着其产量增加而下降的一种经济效应,而企业范围经济是指另一种经济效应,即企业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分别单独生产各种产品的成本之和。
企业规模经济从企业“产量规模”角度考察产品成本的变化规律,而企业范围经济从企业的“业务范围”角度考察产品成本的变化规律。
企业规模变化或者是产量规模变化,或者是业务范围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当前在学术界特别是有关实证研究的文献中,人们经常将企业规模经济误当作企业范围经济,这往往给企业资源配置与经营战略的决策带来误导。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企业联合生产100台拖拉机与100辆卡车的总成本是400万元,单独生产100台拖拉机的成本是110万元,单独生产100辆卡车的成本是330万元。
由于企业联合生产拖拉机与卡车的总成本400万元小于分别单独生产拖拉机与卡车的成本之和440万元,于是就认为企业联合生产拖拉机与卡车存在范围经济效应,从而就认为拖拉机生产企业或卡车生产企业应该实现多元化经营,既生产拖拉机又生产卡车,这样可以获得范围经济利益。
实际上,在这个例子中,企业联合生产拖拉机与卡车,既可能存在范围经济效应,也可能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但人们却将其中的全部或部分规模经济效应也算作范围经济效应了,这就是人们经常将企业规模经济误当作范围经济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有关实证研究的文献中都非常普遍存在。
为什么人们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呢?这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范围经济概念中关于“产品”的概念阐述得不够清楚;二是在范围经济概念中什么样的产品才算是不同种类的产品,这也没有讲清楚。
本文从企业的“产品”概念出发,对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辨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企业的产品不同的学科由于其研究目标与任务的不同,企业产品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里就存在不同的内涵界定,比如市场营销学所界定的产品内涵同微观经济学所界定的内涵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含义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1、含义
(1)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一般认为,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而导致的经济。
或者说,当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下降时,则企业实行了规模经济。
因此,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成本下降特征的一个指标。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Average Cost)随产出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一定小于平均成本。
此时,我们称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
简单来讲,即如果MC<AC,则是规模经济;如果MC>AC则是规模不经济;如果MC=AC则是不变规模报酬。
关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我们可以参考下图:
(2)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或者说,当两种产品一起生产(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便宜时,就有范围经济。
如果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能够降低单位成本,则存在着规模经济;如果随着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或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则存在着范围经济。
一般地,我们用平均成本函数的下降来定义规模经济,而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来定义范围经济。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生产多种产品与分离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时,整体生产的总成本低于分离生产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2、区别与联系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
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的多样化,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费用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3)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
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
总之,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①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
②一个工厂用较大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却不可能获得范围经济;
③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