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品学概论 绪论
商品学基础最新课件第1章 绪论

• 商品学在我国的产生 • 商品学在同学们课后复习和思考:商品学研究的 内容和方法。
下次课再见!!
谢谢聆听
THANK YOU
附加部分
形式部分
核心部分
商品内涵是对产品五层次的再利用
知识点2 商品的属性
•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 二、商品的其他属性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物品或服务满足人 民的某种需要的属 性,即物品和服务 的有用性或效用。
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
二、商品的其他属性
• 三、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和商品品种优化 • 四、指导企业商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存 • 五、指导顾客消费、充分发挥商品更大的作用
地理学、气 象学、昆虫
学
物理、化学、生物学
第四节 商品与 其他学科的关
系
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
第五节 商品学的发展概括
知识点1
• 商品学在国外的产生 • 商品学在国外的发展
商品内涵
商品属性
商品学学科性质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和提高商品使 用价值的应用学科,是研究商品价值和使 用价值及其实现规律与变化规律,指导消 费者合理使用商品,反馈商品信息以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 体系和商品市场健康发在的一门科学。
知识点1 商品的内涵
• 一、商品的核心部分 • 二、商品的形式部分 • 三、商品的附加部分
商品学基础(第三版)
第一章 绪论
《Commodity Science Introduction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商品和商品学学科性质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 商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现代商品学绪论》课件

分析不同市场结构对商品市场竞争和定
价策略的影响。
3
市场失灵与调节
探讨市场失灵现象,以及调节市场的政 府干预和监管手段。
四、商品价值
1 价值概念及衡量
解读商品价值的概念和不 同衡量方法,从经济和社 会角度探讨商品的价值。
2 价值理论演变
3 价值创造与分享
追溯价值理论的发展历史, 了解不同学派对商品价值 的解释和认识。
供应链管理理论
介绍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 以提高商品生产和流通效率。
供应链成本与效率
研究供应链成本和效率的优 化方法,为商品供应链的改 进提供方向。
八、商品生态
商品生态概念与框架
商品生态系统分析
商品生态发展趋势
探索商品生态的概念和分析框架, 以综合视角看待商品的生态系统。
分析商品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演化, 理解商品在生态中的相互作用。
探讨商品价值的创造者和 分享者,以及价值创造对 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五、商品品牌
品牌定义及演进
解释品牌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分 析品牌在商品营销中的作用。
品牌价值与合法性
探讨品牌价值的重要性和法律保 护措施,以及品牌对消费者忠诚 度的影响。
品牌策略与管理
介绍品牌策略的制定和管理方法, 以及品牌在竞争中的战略意义。
六、商品营销
1
营销定义及演进
论述营销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营销场定位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原则,为商品营销提供明确的方向。
3
营销组合策略
探索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等四大营销组合策略的运用和调整。
七、商品供应链
供应链概念及特点
解释供应链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和供应链 中的合作关系。
展望商品生态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经济和社会变革提供思考。
现代商品学概论1-4章ppt课件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商品分类,是将商品集合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
(特征)、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总类、大类、 类别、组别、品目、乃至规格、花色等细目的过程。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 2. 发展期: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发展, 而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市场经济国家中没有商 品学学科,只是在市场学、营销学、消费科学、 家政学等学科中有商品学的内容。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现代商品学概论
(二)中国商品学简况
1、春秋 ——唐 师旷所著《禽经》,晋朝戴凯之《竹谱》
2、唐代——清 唐代陆羽《茶经》,宋朝蔡襄《桔录》,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先后都 对商品知识作了介绍。但以《茶经》论述最全面。 1796年,清朝江西商人吴中孚著有《商贾便览》 1914年,盛在向著《商品学》,潘呤阁编《分业商品学》,1934年刘冠英 撰《现代商品学》,为我国现有商品学打下基础。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现代商品学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商品呢? 关于商品的定义,有很多阐述。
例如,《辞海》对“商品”的描述: “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二因素。为自己消费不是为交换 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为他人生 产但不经过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 品。”“商品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 生和存在的范畴。”
•
1、层次编码法
•
2、系列顺序编码法
•
3、平行编码
•
4、混合编码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现代商品学概论
(二)、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方法 • 条形码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商品学绪论

商品学第一章绪论前言一、国家形势决定商品学的发展1978年12月18日在京西宾馆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如同1935年一月遵义会议(转折)一样重要确立了“邓小平领袖地位”,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决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必须了解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市场二、现实生活中人们整天都在与商品打交道1. 生活消费需要商品2. 企业为满足需要生产商品3. 政府要为商品消费经营者服务现实人们生活中花的每一分钱,货币使用无不是在进行着商品的买卖,而且是各种形态五花八门,当然这种买卖是指在一定的人伦理法律约束之下。
历史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三、商品学做为独立学科已有200年历史,且仍在不断发展中第一节商品的属性与本质一、商品的概念开发商品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的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商品的概念即其内涵和外延也就要不断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人们对商品的认识也就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这正表现了“真理是一个过程”,商品概念的开发,就是研究人们对商品认识的历史过程,现实表现,从而揭示出商品的本质。
因此,商品的概念开发可分作三个问题来研究:历史的认知,现实的表象,商品的本质。
(一)关于商品的认知马克思说: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这里提出了商品的两个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满足需求性);商品是一个外界对象(外界对象性)。
前一个属性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显然是人们的物质需求的直接推论。
因为人有需求性,有物质需求性,所以就要生产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产品,即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物。
“外界对象”指的是“不是自己”,就是说“商品”不是为了满足商品生产者、创造者自身需要的东西,而是是满足他人即社会需要的东西。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07

《商品学概论》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740132011 课程名称:商品学概论学时:34 学分:2适用专业: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商品学是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使用价值实现规律的一门边缘科学。
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个中心内容来展开的,并从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进行剖析。
我们介绍的商品学是从宏观研究各种商品所共同具有的横向共性问题。
阐明了商品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论述了商品质量及质量变化规律,研究如何加强商品质量管理和质量鉴定、检验,探讨商品标准、分类、包装和储存养护等内容的实施,探讨商品、人与环境的关系。
商品学作为一门正确引导商品发展方向的科学,综合研究与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阶段的有关质量问题,对商品开发、商品贸易、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商品消费及环境保护等应用领域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执笔:高平审核:批准:I ntroduction of the Commodity ScienceCourse serial number:0740132011 Course name: Commodity Science Course length: 34 Credit:2Suitable specialty: Marketing, Business ManagementThe preceding course required: MarketingCommodity Science is an interdiscipl inary discipline to study the commodity’s value-in-use and the rule of how to realize the commodity’s value-in-use. It centers on the commodity quality and the commodity categories, and analyzes the commodity’s value-in-use from aspects of material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The Commodity Science introduced by us studies the general problems in common of all kinds of commodities from the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It expounds the object, the content and the duty of the commodity research, elaborates the commodity quality and the rule of the quality transformation, studi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the quality identification and the quality examination of the commodity, discusses the standards, the classification, the packing, the storage and the maintenance and so on of the commodity, and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odity, human and environment.As a discipline which takes a correct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ommodity, Commodity Science makes a synthetic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problems that occur at all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commodity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expenditure. So it is of important and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application domains such as the commodity development, the commodity trade, the commodity quality control, the quality guarantees, the commodity expens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40132011课程名称:商品学概论学时:34 学分:2适用专业: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及要求:(1)任务地位:商品学的任务是阐明和解决商品流通领域中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维护商品在流通中的使用价值,保证使用价值的实现。
商品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 (2)商品体:
•
(物质构成)
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 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 (3)有形附加物: (视频 月饼包装) • (4)无形附加物: (附加服务、利益)
第二节 商品及其内涵
• 商品球模型
质量保证 送 货 安 装 、 售 后 维 修 商品名称与商标
商 品 包 装 与 标 识
第四节商品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研究的内容(七项) • 研究的方法 社会调查法 现场试验法 分析实验法 技术指标法 对比分析法
第二节 商品及其内涵
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自然属性, 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反映的是人与 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人之间的关系。 关系: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使用价 值是价值的前提。
第二节 商品及其内涵
商品的基本特征
三个基本特征 • 1、商品是具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结论:一切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第二节 商品及其内涵
思考:信息、技术、金融是商品吗?
• • 商品 • 有形商品,实体商品
无形商品:信息商品、技术商品 金融商品、劳动力商品 注意:信息等是只有有偿交易才能获得的才 是商品。
第二节 商品及其内涵
商品的整体概念
• 商品整体概念:商品的核心产品、形式产 品和延伸产品。 • 核心产品:即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实 际利益,或者说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效用。 如:衣服是御寒,食物是裹腹 ,钟表是计 时。
空气、河水、废 品、掺假产品是 不是商品?
• 2、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 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 生产者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 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 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是不是商品? • 3、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 手中的劳动产品
教学大纲:现代商品学概论32课时

《现代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获得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知识,同时从理论上掌握研究商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为其毕业后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商品基础知识,明确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了解商品的成分、性质、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商品的分类方法;掌握主要商品的检验的基本知识、商品标准的内容和使用;懂得商品的安全运输储存,做好商品养护工作。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教学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多采用实物教学,要求学生结合使用商品购物实践,提高对商品品质的鉴别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专业课及今后从事贸易工作,进一步研究和掌握商品使用价值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四)考核方式考查(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商品学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及其本质2.商品的使用价值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4.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说明和要求:(1)基本要求:了解商品学发展概况,明确学习商品学的意义,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学习方法。
(2)重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3)难点:掌握学习方法。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商品分类及其作用2.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3.商品分类标志4.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5.商品条码6.物流条码7.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说明和要求:(1)基本要求:掌握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掌握商品条形码内容;了解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目录的概念和种类、商品代码。
(2)重点: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商品分类标志、商品条形码。
(3)难点: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目录的概念和种类。
第三章商品品种1.商品品种的概念2.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3.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4.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说明和要求:(1)基本要求:理解研究商品品种的意义、分类,掌握商品品种的命名以及商品品种发展规律。
01 商品学概论

1
24
小结: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商品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四)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商品资料收集积累,加以比较,找出提高商 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扩展商品功能的新途径,运用对比 分析法,改进产品质量,升级换代,满足需要。
(四)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商品质量分析 商品品种分析与开发
• 细分化的研究方 法
商品质量管理 商品市场分析
三、 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学萌芽阶段 2.古典商品学阶段 约翰· 贝克曼 《商品学导论》 3.现代商品学阶段
3、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
商品
使用价值
需求(新需求)
案例分析:去和尚庙推销梳子
有一个梳厂,派出4个营销员到和尚庙去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 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销掉。第二个营销员向和尚 们宣传梳子梳头的活血健身功能,销出10多把梳子。第三 个营销员向老和尚强调,梳子可以方便香客美容,有助于 寺庙香火旺盛,推出了百十把梳子。第四个营销员找到老 和尚,给他出主意,说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和‘积善梳 ’三个字,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就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 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老和尚当时就订 购了好几千把,后来又陆续不断地向梳厂订货,成为梳厂 的一大客户。
1
1
教学计划及安排
学时:54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特点:全面性、系统性、实践性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师
学习:
1992——1996 安徽财贸学院商品学专业
2002——
扬州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
是指商品对人的有用性; 或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的属性。
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
自然属性:即商品对人有用的客观的物质基础性。 社会属性:即商品对人有用的主观的社会性。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学的分析框架 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商品学的分析框架
三、商品的本质
商品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四、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商品范围:
生活消费类实物商品
§2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 容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商品学的学科性质
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
•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
目
《纺织品商品学》王志良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工业用品商品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平时成绩:40分
考勤(10分)
作业(30分)
成
考试:60分
开卷考试
名词解释题
填空题
绩
选择题 判断改错题
问答题
最终成绩
加权(40%、60%)
约 法三章
•课堂认真(听、笔记) •课后认真做作业 •善于提问题
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优劣 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安全 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四、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五、商品学的学科性质
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
§3 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国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商品学发展中产生的三大流派 商品学研究的最新发展
一、商品的概念
定义A: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定义B:提供给市场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两种定义的关系
区别:中心词不同 定义A中是劳动产品,定义B中是任何事物
联系:两种定义中的提供目的相同 为了交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判断是否是商品的标准
是否经过交换
商品、产品与物品三者之间的关系:
商 品 使 用 价 值
自然属性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 商品质量标准
商品检验、包装、贮藏
消费者需求规律
社会属性
商品美学、商品文化 商品信息与商品预测
新产品开发
商品、资源与环境
图1.3 商品学的分析框架
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见上图
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商品质量或商品质量和品种
3 3 22
11
图1.1 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1代表商品;2代表产品;3代表物品
二、分析商品的概念框架
商品的核心层次 商品的有形层次 商品的延伸层次
商品的核心层次
从商品体角度看,是商品体系统中所具有的满足人们某 种需要的功能的概念层次; 从消费者角度看,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的 概念层次。
一、国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商品学萌芽阶段 商品学诞生阶段
德国哥廷根大学约翰•贝克曼教授 商品学发展阶段
二、我国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商品学萌芽阶段 商品学诞生阶段 商品学发展阶段
三、商品学发展中产生的三大流派
技术学流派 经济学流派 融合流派
四、商品学的最新发展
复习思考题
Don’t be afraid to raise your hand. Don’t be afraid to interrupt.
学习意义
CH1 绪论
研究什么——研究对象及内容 怎么研究——研究方法 发展历史——发展历程、学派发展
§1 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 分析商品的概念框架 商品的本质 研究的商品范围
商品的有形层次
即商品体实物本身。包括商品的成分、结构、包装、 品牌、商标、造型、色彩、 款式、规格、型号、质量 等级等。
商品的延伸层次
主要指人们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服务和附加利益, 如送货上门、免费维修、用户培训、抽奖等
33 3 22 1 1
图1.2 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1代表商品的核心层次 ,2代表商品的有形层次 3代表商品的延伸层次
工作:
1996——
扬州大学商学院
主讲课程:
商品学概论 商品学分论 外贸商品学
教 《商品学概论》万融 等 著 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外贸商品学》苗述凤著
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
参
《现代商品学》梁燕君著
科学出版社1997年
考
《食品商品学》江小梅著
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商品学研究的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 商品学在发展中产生了哪三大流派?为何会
产生这三大流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