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经营成果业务核算概述
核算财务成果业务

核算财务成果业务核算财务成果业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文将对核算财务成果业务进行详细阐述。
一、核算财务成果业务的定义和目的核算财务成果业务是指通过财务数据的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收入、支出、成本等进行核算,得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业务活动。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和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核算财务成果业务的内容核算财务成果业务主要包括:收入核算、支出核算、成本核算和利润核算等。
1. 收入核算:收入核算是对企业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进行核算。
它通过记录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详细数据,包括金额、来源、时间等,以便企业掌握收入的来源和变化趋势,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支出核算:支出核算是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税金等支出进行核算。
它记录了企业的支出项目和金额,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费用、租金、税金等,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和费用情况,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
3.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进行核算。
它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掌握产品的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情况,为产品定价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4. 利润核算:利润核算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利润进行核算。
它通过对收入、支出和成本的核算,计算出企业的利润情况,包括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和净利润等。
利润核算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确定经营目标和制定经营策略。
三、核算财务成果业务的重要性核算财务成果业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提供决策依据:核算财务成果业务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和数据,帮助他们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经营业务的核算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3
采购业务的核算
采购业务概述
采购的定义
采购流程
采购是指企业购买商品或劳务以满足 自身需求的过程。
包括提出采购需求、选择供应商、签 订合同、订单下达、验收入库等环节 。
采购的分类
根据采购性质和目的不同,可分为生 产性采购、销售性采购、政策性采购 等。
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
采购成本的构成
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人员变动或 制度变更而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防止成本核算过程中的舞弊和错误 行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控制成本和风险
经营业务核算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 本和风险,发现生产、销售等环节 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改进。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经营业务核算,企业可以更好 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优化 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02
销售业务的核算
销售业务概述
销售业务的概念
销售业务是指企业将产品 或服务提供给客户,并收 取相应款项的过程。
经营业务范围
01
02
03
生产型企业
以生产产品为主导,包括 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 成品库存等环节。
销售型企业
以销售商品或服务为主导 ,包括商品采购、库存管 理、销售渠道维护等环节 。
服务型企业
以提供服务为主导,包括 客户服务、技术咨询、售 后服务等环节。
经营业务核算的重要性
反映企业运营状况
经营业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 基础,通过核算可以了解企业生 产、销售等环节的运行状况,为
完工产品入库的核算
完工产品入库流程
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核算

劳务费用处理
根据劳务收入计算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 如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将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管 理费等纳入当期损益。
让渡资产使用权业务的会计处理
利息收入确认
摊销费用处理
企业让渡资金使用权给他人使用,按 照合同或协议约定收取利息,利息收 入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对于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形成的无形 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应按照受益期 限或有效期限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 益。
01
历史回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经营业务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手工
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再到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核算手段不断升级。
02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经营业务核算将
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
03
挑战与机遇
面对新的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企业经营业务核算将面临诸多挑战,同
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需不断创新,适应变化,才能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2
经营业务的种类
商品销售业务
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主要涉及商品的采购、库存、销售和收款等环节,需要记录商品的进价、售价、 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等信息。
商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商品销售业务的收入和成本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和 计量,同时需关注增值税、消费税等税金的核算。
提供劳务业务
提供劳务业务的核算
主要涉及提供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需要记录服务的内容、服务对象、服务 收入和成本等信息。
提供劳务业务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提供劳务业务的收入和成本应按照完工百分比法进行确认和计量 ,同时需关注营业税等税金的核算。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首先,我们来讨论销售收入的核算。
销售收入是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现金收入法和应付账款收入法。
现金收入法是指将企业销售产品的现金收入作为销售收入进行核算。
应付账款收入法是指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应付账款作为销售收入进行核算。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次,我们来讨论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全面成本核算法和可变成本核算法。
全面成本核算法是指将所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企业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可变成本核算法是指只计入与产量有关的可变成本。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第三,我们来讨论资产的核算。
资产是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源,资产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资产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原始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
原始成本法是指将资产的购买成本作为资产的核算基础。
公允价值法是指将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资产的核算基础。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用的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如应收账款核算、应付账款核算、税金核算等。
这些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核算方法。
总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把握财务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不同的核算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用的方法。
继续来探讨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
一、应收账款核算:应收账款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资产,核算应收账款的目的是确定企业的收入及其实现的时间。
应收账款核算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将销售产品的应收账款直接计入应收账款账户。
间接法是指将销售产品的应收账款首先计入销售收入账户,再将应收账款从销售收入中抽出来计入应收账款账户。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一、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济业务的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经营状况,为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重要性、核算方法以及核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核算的重要性经济业务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可以准确地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处于盈利状态。
其次,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分析经营成本和费用的构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依据。
此外,核算还能够为企业的税收申报和财务报告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核算方法1. 收入核算收入核算是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
收入核算的主要目的是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收入核算:•按销售收入分类进行核算,可以根据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销售渠道等进行分类;•根据合同或销售凭证记录的信息进行核算,确保核算的准确性;•核算收入时应注意确认收入的时点,即发生了与企业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时点。
2.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核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是企业核算的重要内容。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制定产品定价和控制成本提供参考。
企业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原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进行核算;•根据间接成本进行分摊核算,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避免将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误入成本核算。
3. 资产核算资产核算是核算企业资产变动的过程。
通过资产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和掌握自身资产的状况,为管理资产和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提供基础。
企业进行资产核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按照资产类别进行分类核算,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记录资产的初始成本、增减变动以及期末余额等信息;•注意资产的准确计量和确认,确保核算结果的可靠性。
核算财务成果业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3
【工作过程】
12月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1 840 000+15 000)-(1 007 130+13 050) -11 378.42-54 126-96 566-3 580+52 234.40 =721 403.98(元) 12月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721 403.98+300-53 000=668 703.98(元) 企业所得税=668 703.98×25%=167 176(元)
基础会计
项目五
任务七
核算会计业务
核算财务成果业务
任务七
核算财务成果业务
一、财务成果业务核算的内容 企业的财务成果,是指企业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是 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综合性指标。进行财务成果核 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 内的盈亏。 而正确计算盈亏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每一个会计期间的 收入与费用。
2015年9月1日9时48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4
【工作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利润总额通过查阅“本年利润”明细账 获得真实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予以调整。 该公司根据有关资料编制“所得税费用计算表”。
2015年9月1日9时48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5
【工作过程】
根据上述原始凭证进行分析,该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了企业 费用要素和负债要素发生变化。 一方面,使费用要素中的所得税费用项目增加了167 176元,应 借记“所得税费用”账户; 另一方面,只计算未交纳引起负债要素中的“应交税费——应交 所得税”项目也增加了167 176元,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 所得税”账户。
经营核算情况说明

经营核算情况说明经营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的统计、分析和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经营核算的基本概念、核算方法、核算内容以及核算报告的编制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经营核算的基本概念经营核算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的记录、计算和分析的过程,旨在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经营核算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盈亏状况、资产负债情况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
二、经营核算的方法经营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是指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通过记录、分类、核算和汇总企业的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分析则是对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和解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
三、经营核算的内容经营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核算和管理核算两个方面。
财务核算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以满足企业所有者、政府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管理核算则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对成本、成本效益、经营绩效等进行核算和分析,以支持企业的内部决策和管理。
四、经营核算报告的编制经营核算报告是经营核算的重要成果,是对企业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总结和分析。
编制经营核算报告需要包括以下内容:财务报表、财务指标分析、成本费用分析、经营绩效评价等。
财务报表是经营核算报告的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通过对这些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指标分析是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和解释,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
成本费用分析是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核算和分析,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控制情况。
经营绩效评价则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市场份额等指标。
会计学基础-财务成果的业务核算

主營業務成本
營業稅金及附費加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其他業務成本
所得稅 營業外支出
主營業務收入
其收他入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投資收益
借
本年利潤
貸
借:主營業務收入
淨利潤
其他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成本
營營業業稅外金收及入附費加 用
管投理費資用收益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其他業務成本
貸所:得本稅 年營利業潤外支出
借
所得稅費用
貸
計算出的所得稅費用額
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的所得稅費用
4、淨利潤形成過程的核算
賬務處理
所得稅
財務費用
銷售費用
營業外支出
管理費用
營業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
費用
投資收益 營業外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
收入
本年利潤
淨利潤
費用 收入
借
本年利潤
貸
淨利潤
費用 收入
淨利潤
1、財務成果的含義
• 財務成果是企業在一定 會計期間內所實現的最 終經營成果,表現為利 潤或虧損。
2、利潤的構成與計算
費用
收入
本年利潤
2、利潤的構成與計算
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 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
主營業務收入
其收他入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投資收益
借
本年利潤
貸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淨利營潤業稅金及附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营成果业务核算的基本内容 二、利润的形成 三、利润分配的概述 四、经营成果业务核算流程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一、经营成果业务核算的基本内容
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必然要对自身的 经营成果加以评价,这种评价在会计核算上表现为实现的利 润或发生的亏损,又称财务成果。
发生的营业外收入总额。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二、利润的形成 3.营业外支出
概
营业外支出
念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
发生的营业外支出总额。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二、利润的形成 4.所得税费用
概
营业外支出
念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
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按照国家规定,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应向国家交纳所得 税,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属于企业的净收益,应按规定的顺序 进行分配。如果企业有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尚未弥补,应先 弥补亏损,然后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最后再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经过上述分配后结余的未分配利润,表 示企业的留存收益。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四、经营成果业务核算流程
经营成果业务核算流程如图13-1所示。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二、利润的形成
利润
概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
念
成果,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有关成本与费用
后的差额。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二、利润的形成
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 部分。企业的利润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分配的概述
利润分配
概
念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和投资者的决议,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
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三、利润分配的概述
提取法定 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 盈余公积
向投资者 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的顺序
未分配利润是经过上述利润分配之后剩余的利润,它是 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二、利润的形成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概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利润。营业利润
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来源。
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一节
二、利润的形成 2.营业外收入
概
营业外收入
念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