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láng yá岩穴暝.míng环滁.chú辄.醉zhé琅琊..yǔlǚ酒冽.liè山肴.野蔌.yáo sù林壑.hè伛偻..gōng chóu 颓.然tuí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觥筹..阴翳.yì酒酣.hān 林霏.fēi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课文中的意思(1)环.滁皆山也环绕(2)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3)翼然..临于泉上象鸟张开翅膀一样(4)饮少辄.醉就(5)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6)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在山上(7)名.之者谁命名(8)杂然而前陈..者在前面陈设,摆放弦乐器管乐器(9)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射中(10)射者中.射中(11)临溪而渔.钓鱼(12)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地(13)树林阴翳.遮盖(14)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3、辨别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1)谓太守自谓.也称呼太守谓.谁为,是(2)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3)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离去吾与谁归.归依(4)霏日出而林霏.开雾气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地样子4、列举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筹交错络绎不绝风霜高洁5、下列与“行者休于树”中“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A 告于莅事者B 吾祖死于是C 多会于此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6、翻译下列句子(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时候,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7、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同“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江水暖鸭先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诗中,用“鲜妍、鹅黄、绿、白莲”等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给我们一种温润的美感。

B.诗中“春的光艳”显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云烟”是直接对状态的描写,写出了四月天里天空若隐若现、渺渺茫茫的情状。

C.诗歌第一句写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后又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有重复之感。

D.诗人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里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用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春水涟漪荡漾起伏。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3.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纯朴与大气,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B.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C.第四节写“鹅黄”“绿”“白”等颜色,是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

D.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出诗歌的纯净意境——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二、填空题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娉.婷()鲜妍.()呢.喃()冠miǎn() 轻líng() 柔nèn()5.选词填空。

(1)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______(点照)亮了四面风。

(2)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______(刮吹)着风的软。

(3)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______(滴洒)在花前。

6.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回答问题。

那轻,那pīngtíng,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统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 鲁迅 课后练习题

统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 鲁迅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C.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 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的三要素指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其中,人物塑造是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主要手法。

B.鲁迅的《故乡》《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D.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如《驿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和本文中的少年闰土。

3. 下列对中年闰士的形象理解正确的项是()A.中年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他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中年润土的外表,但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中年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中年闰土见到“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他没有忘却儿时的记忆,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

4. 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B.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C.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6.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题(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题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环滁(chú)林壑(hè)射者中(zhōng)B.琅琊(y á)辄醉(zhé)酒洌(lèi)C.岩穴暝(míng)晦明(huì)伛偻(yǔ)D.野蔌(s ù)觥筹(guāng)阴翳(y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山行六七里B.翼然临于泉上C.名之者谁D.而乐亦无穷也3.下列句子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

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5.默写。

(1)文中明确交代醉翁亭位置及外形的句子是:___,___,___。

(2)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

(3)写醉翁亭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写醉翁亭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

(6)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考点练习考点一:课文默写1.范仲淹《岳阳楼记》(1)《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写岳阳楼重修后发生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体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对待“得”“失”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词语理解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星隐曜.:光芒B.朝晖.夕阴:日光C.春和景.明:日光D.晦明.变化者:日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若春和.景明B.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考点三:文学文化常识4.《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_____________,谥号_____________,北宋的政治家、_____________。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考点四:课文理解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写古人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故 乡)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故 乡)

[自主测评]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黛.色()(2)寓.所()(3)嗤.笑()(4)獾.猪()(5)愕.然()(6)惘.然()(7)阴晦.()(8)瑟.索()答案:略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1)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__________(萧条萧索萧疏)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__________(隐瞒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__________(凄惨凄楚凄凉)。

(4)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__________(涌流淌说)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答案:(1)萧索(2)藏(3)凄凉(4)涌3.下边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并说说你的理由。

①“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②“阿呀阿呀,真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我认为______句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杨二嫂认为我在外发了,听说我搬家,要拿走我的木器,被我拒绝后,她便认为我是愈有钱,愈不肯放松(这两句话强调的重点不一样,①句强调的是有钱之后才吝啬,②句强调因一贯吝啬才有钱。

)二、阅读鉴赏(一)课内语段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到文末一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4.结合全文,分析“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加点词语“这地步”所指的内容是什么?这个词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这地步”指代“我”与闰土的关系,不仅失去了儿时的亲密友情,而且两个人彼此不能够了解、相通。

“这地步”正是“我”的一种极大的感慨,因为这感慨,“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看到了农民命运的悲惨、生活的极度穷困,看到了封建势力对像闰土一般的农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摧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练习题一、积累与使用(共24 分)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寒噤( j ìn)獾猪( huān)歧视( bǐ)正月( zhēnɡ)B.恣睢( suī)煞白( shà)脚踝( huái )恩赐( j ǐ)C.栈桥( zhàn)窘况( j ù)吞咽( yàn)阔绰( chuò)D.潺潺( chán)嬉闹( xī)蜷缩( quán)嗤笑( chī)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隐晦惊异混淆沉着自在B.栈桥娇气恶劣与日具增C.觅食潮汛迷惑歇斯底里D.糟蹋纯粹撇嘴祷告3.句中加点词讲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突然模糊了,又使我特其他沉痛。

(模糊:因久别重逢、泪水盈眶,致使视线模糊。

)B.那个贫困的万卡、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然。

(恍然:不真切;不清楚。

)C.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若是逼得父亲母亲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老本:年老了今后的本事。

)D.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劫难。

(劫难:在困苦的境遇中碰到的伤害。

)4.依次填写关正确的一是()(3分)① 于叔叔回国十拿九的事,大家定了上千种划,________划到要用位叔叔的置一所墅。

②他不停地用手着眼前的芦。

________,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叶割破了。

③老屋离我愈了;故的山川也都渐渐离了我,但我________并不感觉怎的沉醉。

④她平常的声音又脆又甜,很好听。

但是________一,她出来的子是的,奶声奶气的⋯⋯A.而且却即使只有B.甚至即使却只要C.甚至即使却只有D.而且甚至却只要5.加点使用不适合的一是()(3分)A.今天的大雨,弄得我狼不堪。

B.* 伍浩浩地通 *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作业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作业练习题

第一单元吟诵自然物语1.沁园春·雪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莽.莽()滔.滔()裹.()折.腰()成吉思汗.()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妖ráo()风sāo()稍xùn()天jiāo()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北国:(2)折腰:(3)红装素裹:(4)风流人物:(5):娇艳美好。

(6):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4.默写。

(1)北国风光,,。

(2),,欲与天公试比高。

(3)江山如此多娇,。

(4)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美景?(2)作者为什么要对历史上的五位帝王进行评论?(3)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参考答案1.mǎng tāo guǒ zhé hán2.娆骚逊骄3.(1)我国北方。

(2)弯腰行礼,词中是倾倒的意思。

(3)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4)词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5)妖娆(6)风骚4.(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1)北国雪景和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象。

(2)客观地评论他们武功有余,文治不足,引出主旨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读出了词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和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4)上片写景,有概括描写、具体描写、想象描写,勾画出一幅北国冬日雪景图,大气磅礴,气象雄浑,同时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词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

下片议论,继上片之景而生情,并寓情于议。

词人由祖国河山的壮丽,联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

这些蕴含了词人对祖国的深情。

“俱往矣”一句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点明主题,抒发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1.沁园春·雪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练习题一、积累与使用(共24分)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寒噤(jìn)獾猪(huān)鄙夷(bǐ)正月(zhēnɡ)B.恣睢(suī)煞白(shà)脚踝(huái)给予(jǐ)C.栈桥(zhàn)拮据(jù)吞咽(yàn)阔绰(chuò)D.潺潺(chán)嬉闹(xī)蜷缩(quán)嗤笑(ch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隐晦诧异掺杂从容不迫B.栈桥娇气恶劣与日具增C.觅食潮汛惘然歇斯底里D.糟蹋纯粹撇嘴祷告3.句中加点词解释准确的一项是()(3分)A.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模糊:因久别重逢、泪水盈眶,致使视线模糊。

)B.那个穷苦的万卡、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

)C.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老本:年老了以后的本事。

)D.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

(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4.依次填写关联词语准确的一项是()(3分)①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________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②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________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③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逐步远离了我,但我________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④她平常的声音又脆又甜,很好听。

但是________一读书,她读出来的调子总是软软的,奶声奶气的……A.而且却即使只有B.甚至即使却只要C.甚至即使却只有D.而且甚至却只要5.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的大雨,弄得我狼狈不堪。

B.*队伍浩浩荡荡地通过*。

C.他满脸挂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

D.他郑重其事地哈哈大笑。

6.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已经打过放学铃了。

②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

③大家都下课了,就是他们班还不下课。

④坐在窗口的京京稍稍一侧脸,就看见了背着书包往校门口走的同学们。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7.作家、作品及出处搭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孤独之旅》——黄蓓佳——《儿童时代》B.《故乡》——鲁迅——《彷徨》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羊脂球》D.《心声》——曹文轩——《草房子》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二、阅读理解(共3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共20分)地质局长和一顶帐篷梁晓声①二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的是两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艰苦的野外工作。

它的拍摄,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的热情支持。

②地质局长专程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亲切地对摄制组的主创人员说——你们就把地质局当成自己的家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③这位地质局长给摄制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导演黄群学在长途电话里向我大谈他们的好印象:“真诚。

一个真诚的人!还是一个特别注意细节的人。

”④导演说,他们把想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

那位局长边看边说:“我们地质局有的,完全能够无偿提供给同志们。

省下点儿钱用在保证艺术质量方面,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子的东西,一不小心碰坏了还得赶回兰州来取。

有备无患,我们为你们提供两盏马灯吧。

至于发报机,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台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不是真的用来发报。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寒冷了。

一顶单帐篷不行,改为一顶棉帐篷。

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能够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⑤在场的一位处长低声对局长说:后勤仓库里只剩一顶帐篷了,而且是崭新的,还没用过的——那样子,分明是有点儿舍不得。

⑥局长沉吟片刻,以决定的口吻说:“崭新的帐篷也要有人来开始用它。

就让摄制组的同志们成为开始用它的人吧!”⑦之后,在整个野外拍摄过程中,那一顶由地质局长特批的崭新的棉帐篷,确确实实起到了为摄制组挡寒保暖的作用。

⑧但也正是因为那一顶崭新的棉帐篷,导演黄群学受到了局长的批评。

⑨剧中最后一场戏是帐篷失火,在夜里被烧成了一堆灰烬。

拍摄顺利,导演忍不住给局长拨通电话,预报讯息。

⑩不料局长一听就急了,在电话里断然地说:“那顶帐篷绝对不允许烧掉!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⑾导演说:“我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充足补偿地质局一顶棉帐篷的损失。

”⑿局长却说:“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另外的办法究竟想过没想过的问题。

”⒀局长紧急约见导演,态度依然真诚又亲切:“此前我没看过剧本,替剧组预先考虑得不周到,使你们的拍摄遇到难题了,我向你们道歉。

但是和你通话以后,我将剧本读了一遍。

烧帐篷的情节不是发生在夜晚吗?为什么不能够用一顶旧帐篷代替呢?”⒁导演嘟哝:“临时上哪儿去找一顶烧了也不至于令您心疼的旧帐篷呢?我们剧组不能在野外干等着啊!……”⒂局长说:“我已经找到了一顶旧帐篷,就在离你们外景地不远的地质队的仓库里。

我嘱咐他们将破了的地方修补好,即时给摄制组送过去,保证不会耽误你们拍摄今天夜里的戏……”⒃导演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⒄局长又说出一番话——我们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所用的一切东西,无一不是别人生产出来的。

这就使我们对于一切物质产品养成了特别珍惜的习惯。

何况,西部的老百姓,太穷,太苦了啊!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那笔钱等于是一户贫穷的西部人家一年的生活费还绰绰有余。

这笔钱你们节省下来了,不是能够在别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吗?我们中国当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物质之物一旦成了产品,那就一定要物尽其用。

对于中国,物质的浪费现象是罪过……⒅当年的那位地质局长,便是我们现在的总理——*。

(有删改)9.围绕摄制组作为道具的“一顶帐篷”,地质局长都做了哪些工作?(每处限5字以内,每空须有“帐篷”两字)(6分)1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⑤~⑧段多次提到帐篷是“崭新”的用意是什么?(4分)11.说说第⒃段“他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这句话中的“怔怔”写出了什么。

(4分)12.从文中看,地质局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理解⒄段中地质局长的一番话?(不超过100个字)(6分)(二)阅读《光污染》,完成13~15题。

(共16分)光污染①光,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东西。

有了光,才有了山青水碧;有了光,才有了花红草绿;有了光,天才格外蓝,地才格外阔,万事万物才充满生机。

②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光都造福于人类,反而有时有些光是一种污染,会对人造成干扰和伤害。

③最基本的光污染是眩光污染。

眩光污染是一种过强的光线照射,它能够引起头晕目眩,伤害人的眼睛,使被照射者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造成失明。

④眩光可来自很多方面,玻璃或镜子对阳光的反射、照相机用的聚光灯或闪光灯、汽车夜间行驶的照明灯、电焊枪的火花、火车站和机场的照明灯、夜空中的闪电,以及某些工作如冶炼工、熔烧工、玻璃工等长时间面对的熊熊炉火等,都属眩光,都可能对人造成伤害。

⑤以眩光中的汽车灯光为例,在白天并不显得很亮,也不会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可若在夜里出现,在黑色背景衬托下,就显得格外明亮,很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

因为人眼有两类感光细胞——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分别适合明暗两种不同环境,交替工作。

有时,明暗突然交替,它们来不及适合,人就会感觉不舒服,神经调节系统就会出现某种紊乱。

尤其在黑暗环境,人的瞳孔开得很大,突遇强光,瞳孔来不及闭合,大量强光进入眼内,可能造成眼损伤。

夜间骑车人面对迎面而来的汽车灯光,就会出现这种不适合。

⑥不但过强的光线是一种污染,过杂、过乱的光线也是一种污染。

工厂、车站中心控制室里交替闪烁的信号灯,舞厅、舞台旋转的各式彩灯就是这类例子。

它们的光线虽然不强,但因明灭不定,光线游移,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进而引起大脑疲劳,头晕头痛。

人们常说在这种情况下感到“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指的就是这种效应。

长期在光线闪烁的环境中工作或经常出入舞厅等场所,会使人的视力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某种水准的视力下降。

⑦光污染还有一类特殊形式,就是视觉污染,是指杂乱无章的环境对人的视觉和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

人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走进一个整洁、干净明亮的环境,心情会格外舒畅,情绪很高;相反,如果看到周围的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就会感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

⑧防治光污染关键在于增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布置光源,使它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不是制造光污染。

对有紫外线和红外线这类看不见的光污染的场所,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最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防护意识。

如在有些医院的传染病房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杀菌灯不可在有人时长时间开着,否则就会灼伤人的皮肤,造成危害。

在有光污染的工作场所作业,要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有删改)13.从文中看,生活中的光污染有哪几种?(6分)14.在相对应的横线上写出③~⑤段的行文思路。

(6分)首先说________;再说________;最后说________。

15.阅读下面相关街头小广告的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街头小广告”属于“光污染”中的哪一种?为什么?(4分)【链接材料】漫步街头,各种形式、各种内容、各种项目的小广告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从治疗皮肤病到办理各种文凭、证件;从高价回收药品、香烟礼品、汽油票到招工招聘……这些小广告随处张贴,路牌、广告牌、公交站牌、人行过街天桥、居民小区,令人眼花缭乱,且层出不穷。

这些城市“牛皮癣”常常让人心烦意乱。

三、作文(40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前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以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很多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