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公式法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公式法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公式法【教学⽬标】1.掌握⼀元⼆次⽅程求根公式的推导,并会⽤求根公式解⼀元⼆次⽅程。
(重点)2.通过公式推导,加强推理技能训练,进⼀步发展逻辑思维能⼒。
(难点)3.通过运⽤公式法解⼀元⼆次⽅程的训练,提⾼学⽣的运算能⼒,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教学过程】⼀、感悟导⼊[师]前⾯我们学习了⼀元⼆次⽅程的解法。
你能⽤配⽅法解答下⾯D 的⽅程吗?(课件展⽰) ⽤配⽅法解⽅程2x 2-7x+3=0。
[⽣]解:2x 2-7x+3=0,两边都除以2,得x 2-x+=0。
2723 移项,得;x 2-x=-。
2723配⽅,得x 2-x+(-)2=-+(-)2.27472347两边分别开平⽅,得x-=±4745即x-=或x-=-。
47454745∴x 1=3,x 2=。
21[设计意图]:为了检测学⽣⽤配⽅法解⼀元⼆次⽅程的掌握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弥补,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主探究[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接下来⼤家来试着做⼀做下⾯的练习。
试⼀试,肯定⾏:(课件展⽰)⽤配⽅法解下列关于x 的⽅程:(1)x 2+ax =1;(2)x 2+2bx+4ac =0。
[⽣](1)解x 2+ax =1,配⽅得x 2+ax+()2=1+()2,2a 2a (x+)2=。
2a442a + 两边都开平⽅,得x+=±,2a242a + 即x+=,x+=-。
2a 242a +2a242a + ∴x 1=, x 2=242a a ++-242a a +--[⽣](2)解x 2-2bx+4ac =0,移项,得x 2+2bx =-4ac .配⽅,得x 2-2bx+b 2=-4ac+b 2,(x+b)2=b 2-4ac .两边同时开平⽅,得x+b =±,ac b 42- 即 x+b =,x+b =-ac b 42-acb 42- ∴x 1=-b+,x 2=-b-ac b 42-acb 42-[⽣]⽼师,我觉得做错了,他通过配⽅得到(x+b)2=b 2-4ac .根据平⽅根的性质知道:只有正数和零才有平⽅根,即只有在b 2-4ac≥0时,才可以⽤开平⽅法解出x 来。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公式;2.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能力目标1.通过由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2.结合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解方程的能力,使学生解方程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3)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到所有一元二次方程都能运用公式法去解,形成全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感受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三、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设计(1)教学的重点1.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熟练地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的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判别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由特殊的解法(配方法)引导探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通过比较合理的问题设计、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五、教具准备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六、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9x+8=0要求用配方法求解,并写出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整体感知:学生先运用配方法解2x2-9x+8=0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92x+4=0;移项x 2-92x=-4; 配方变形 开方求解定解(1)所学“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2)总结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为下一步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做准备1. 呈现问题,层层递进,探索新知你能用配方法解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 ≠0)吗?化简、移项、配方、变形由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成,到这步时,提出问题:①此时可以直接开平方吗?需要注意什么?②等号右边的值有可能为负吗?说明什么?让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并且已经能够熟练地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它们的一般形式;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仍有一部分认知较慢、运算不扎实的同学不能够熟练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已经具备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经验;学生通过《规律的探求》、《勾股定理的探求》、《一次函数的图像》中一次函数增减性的总结等章节的学习,已经逐渐形成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用公式加以归纳总结的数学建模意识,并且已经具备本节课所需要的推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公式法实际上是配方法的一般化和程式化,然后再利用总结出来的公式更加便利地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首先要夯实上节课的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般规律性的探求——推导求根公式,最后,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其中,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正确地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一;正确、熟练地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正确的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在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②能够根据方程的系数,判断出方程的根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③通过正确、熟练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④通过在探求公式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使用公式过程中的小技巧的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课时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回忆巩固;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忆巩固活动内容:①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 2+3=7x (2)3x 2+2x+1=0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运算,可找位同学上黑板演算②由学生总结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方法:第一题: 2x2+3=7x解: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2x2-7x +3=0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2 023272=+-x x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0231649)47(2722=+-+-x x即: 01625)47(2=--x1625)47(2=-x两边开平方取“±” 得:4547±=-x 4547±=x写出方程的根 ∴ x1=3 , x2=21第二题: 3x2+2x+1=0解: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3 031322=++x x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02391)31(3222=+-++x x即: 01825)31(2=++x1825)31(2-=+x ∵01825<-∴原方程无解活动目的:(1)进一步夯实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在这里相对于书上的解题方法作了小小的改动:没有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而是在方程的左边直接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以后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保持一致。
数学教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优秀

数学教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并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建立起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获得对代数式的初步经验,锻炼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能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题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会将不规则的一元二次方程化成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找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了,在开始讲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第二十二章的这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铜雕塑,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是谁吗?生:老师,这是雷锋叔叔。
师:对,这是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前的雷锋雕像,雷锋叔叔一生乐于助人,奉献了自己方便了他人,所以即使他去世了,也活在人们心中,所以人们才给他做一个雕塑纪念他,同学们是不是也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啊?生:是的老师。
师:可是原来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建造这座雕像的时候曾经遇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图片下面的这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想。
师:同学们也都很乐于助人,好那我们看一看这个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二)新课教学师:我们来看到这个题目,要设计一座2m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全高?同学们用AC来表示上部,BC来表示下部先简单列一下这个比例关系,待会老师下去看看同学们的式子。
(下去巡视)(三)小结作业师:今天大家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同学们回去还要加强巩固,做练习题的1、2(2)题。
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的优秀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公式法教案(初中数学培优)

说明:当b2-4ac<0时,不用代入求根公式,直接写出方程无实数根即可
学生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与老师一起思考。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点
步骤二:时间分配:20-25’
教师活动:(随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1)2 +x-6=0;(2) +4x=2;
(3)5 -4x-12=0;(4)4 +4x+10=1-8x.
即x =x =-
(4)因为a=1 ,b=–(-5)=5 ,c=8
b2-4ac=52-4x1x8=–7<0
所以方程无实数解
讲解要点:
(1)对于(2) ,(3)首先要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2)提醒学生注意a.b.c的符号,如(4)题中b=-5,公式中的-b应为-(-5)
(3)先计算b2-4ac的值,再代入分式求解
学生活动:做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点
步骤三:时间分配:1’
教师活动:(本节总结)
1.求根公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专用公式,只有在确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能使用,同时,求根公式也适用于解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是常用而重要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求根公式.
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五个注意点:
(1)注意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4a2>0,如果使 ≥0,那么只有b2-4ac≥0)
如果b2-4ac<0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吗?(不可以,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
在用配方法解ax2+bx+c=0(a≠0)时,需注意什么?
(a≠0,4a2开平方后应是,|2a|,当a>0时|2a|=2a,当a<0时,|2a|=-2a,)
这是什么运算(开平方运算)
学生活动:思考并对教师的问题作出回答
设计意图:主动探究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1学习目标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2、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3、通过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难点:求根公式的条件:b2 -4ac≥0学习过程:一、自学质疑:1、用配方法解方程:2x2-7x+3=0.2、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比较麻烦,能否研究出一种更好的方法,迅速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呢?二、交流展示:刚才我们已经利用配方法求解了一元二次方程,那你能否利用配方法的基本步骤解方程ax2+bx+c=0(a≠0)呢?三、互动探究: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时,它的根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因此,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条件下,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就可以求得方程的根.注:(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在确定a、b、c时,需注意符号.(2)在运用求根公式求解时,应先计算b2-4ac的值;当b2-4ac≥0时,可以用公式求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就不必再代入公式计算了.四、精讲点拨:例1、课本例题总结:其一般步骤是:(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2)求出b2-4ac的值.(先判别方程是否有根)(3)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直代入求根公式,求出的值,最后写出方程的根.例2、解方程:(1)2x2-7x+3=0 (2) x2-7x-1=0(3) 2x2-9x+8=0 (4) 9x2+6x+1=0五、纠正反馈:做书上第P90练习。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21.2.2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是在学生掌握了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基础上,完成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在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中,从)0(02≠=++a c bx ax 到()p n x =+2,是配方法求解方程的推广,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推导的结果,是将求解方程的配方过程转化为代数式求值过程,体现了化归思想.公式法是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结果,直接适用于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正是这抽象的一般形式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使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运用分类讨论正确推导求根公式,突破分式的开平方运算.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 经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化归思想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转化为()p n x =+2的形式,实现从“二次”方程降为“一次”方程,体会转化、分类、类比的数学思想.2. 通过推导求根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感受了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对称美.3. 掌握公式结构,会运用求根公式进行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对于降次化归的理论依据(开平方)以及基本思路(将一元二次方程降次求解)已比较熟悉.根据已有的调查,普通初三学生在用配方法解方程()200ax bx c a ++=≠,结果仅有约为7.5%推导过程完全正确,而83.6%的错误都是出在未对代数式24b ac -进行分类讨论.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通过求解两个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以此复习巩固配方法,再用配方法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转化为()p n x =+2,为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作好准备.由于对根的判别式的分类讨论及其代数式的运算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分析,层层推进,推导过程中字母、符号多,分式运算复杂,让学生自己先推导,再小组讨论完善推导过程,经过多次思维碰撞,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五、教学流程展示: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0742=--x x (2)2470x x -+= 从数到式,用配方法求解:20(0)ax bx c a ++=≠问题1:能否直接进行开平方运算?222424b b ac x a a -⎛⎫+=⎪⎝⎭问题2:2244b aca -分式一定是非负数吗?剖析公式:1.公式之美——求根公式包含初中阶段学过的所有运算;2.公式实质——把配方法化归为代数式求值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根的判别式——由24b ac -的值正、负或为零可以判断根的情况.六、教学过程设计:2.以填空的形式帮20b 4a ac ≠∴-所以只讨论的非负性12211,211x x =+=-242(4)4421211b b ac x a-±-=--±=⨯=±七、目标检测设计:预计时间 (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15学以致用,深化认识 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 2470x x --= (2)2470x x -+= 2.用公式法解方程 (1) 222210x x -+= (2) 2351x x x -=+ (3) 2178x x +=3. 用流程图梳理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4.课堂测试反馈 (1)填空: ①方程21304x x --= 有_______实数根.②方程248411x x x ++=+根的判别式结果为______,方程_______实数根.(2)解下列方程 ①2460x x -= ②(24)58x x x -=-要求学生使用公式法求解各类一元二次方程: 解:(1)a=1,b=-4,c=-7 △=24b ac -=2(4)41(7)--⨯⨯-=44>0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流程图展示用公式法求根的过程,再次深化公式法的本质就是代数式求值的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正确使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在用公式法求解方程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求根公式的认识,体会公式法的实质就是代数式求值的过程.而例题1正是复习引用的题目,凸显根的判别式的意义,也是公式法解方程关键的第一步.2.规范学生使用公式法求解的步骤,这也是正确求解方程的要求.通过课堂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一课时)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课题:22.2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会运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3、会用根的判别式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过程与方法:经历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推理的严谨性,而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此同时,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最终对数学产生热爱的美好情感.二、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教学难点:推导一元一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温故而知新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 (3)配方 (4)变形 (5)开方(6)求解 (7)定解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3x²+ 6x -4= 0课题:22.2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会运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3、会用根的判别式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二、自学指导一请认真看课本P9页“探究”--P11页“例2”之前的所有内容,思考:1、理解记忆“归纳”中的重要结论:在方程20()++=≠0中ax bx c a①24->0 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ac② 24b ac - <0 时,此方程有 两个相等 实数根; ③ 24b ac - =0 时,此方程 没有 实数根.2、了解公式法的推导过程并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6分钟后比比谁又快又准完成以上问题!公式法的产生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20()ax bx c a ++=≠0吗?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 的平方;4.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自学指导二请认真看课本P11页“例2”的所有内容:要求:1、结合求根公式看例题;2、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把此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找出 a 、b 、c 的值;②求出 △ 的值,判断根的情况;③把a 、b 和 △的值代入公式中求解.6分钟后比谁又快又准完成自学检测内容!.2422a ac b a b x -±=+,042时当≥-ac b .442222a ac b a b x -=⎪⎭⎫ ⎝⎛+.2a c x ab x -=+.22222a c a b a b x a b x -⎪⎭⎫ ⎝⎛=⎪⎭⎫ ⎝⎛++.0:2=++a c x a b x 解自学检测1、用公式法解方程:22530x x +-=解: ∵a=2 b=5 c= -3∴24b ac - =52-4×2×(-3)=49>125572224132b x a x x -±-±-±∴===⨯∴=-;= ∴24b ac ->0 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用公式法解方程:23x +=22121 34(4130(221a b c b ac b x a x x ∴==-=∴-=--⨯⨯=-±--±===⨯∴== ∴24b ac -=0 时,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用公式法解方程:224x x -+=解:移项,得2240x x -+-=∵a=-1 b=2 c= -4∴24b ac - =22-4×(-1)×(-2)=-4<0∴方程没有实根∴24b ac -<0 时,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我的收获 2≠0用公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ax +bx+c=0(a )的一般步骤: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a,b,c 的值22.4b ac ∆=-求出的值.123 x=2;b a -±.∆>0=⎽⎽⎽=⎽⎽⎽.(a )当时,代入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x 230x -+=解:移项,得当堂训练必做题: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1)x 2+x-6=0解:a= ,b= ,c= .b 2-4ac= = >0.=_________, 1x =_________,1x =__________.(2)2x 2解:a= ,b= ,c= . b 2-4ac= = .=_________, 12x =x =_________(3) x 2-5x-7=0解:a= ,b= ,c= .b 2-4ac= = <0. 方程 实数根.2.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1)3x 2-4x+2=0 (2)4x 2x +5 =0提高题: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x-1)(2x+3)=x 12 x=2b a -±∆=0==⎽⎽⎽.(b )当时,代入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 x ∆<0.(c )当时,此方程无实数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2.2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会运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会用根的判别式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推理的严谨性,而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此同时,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最终对数学产生热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
推导一元一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
温故而知新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 (3)配方 (4)变形 (5)开方
(6)求解 (7)定解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3x²+ 6x -4= 0
课题:22.2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会运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会用根的判别式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二、自学指导一
请认真看课本P9页“探究”--P11页“例2”之前的所有内容,思考:
1、理解记忆“归纳”中的重要结论:
在方程中
20()
++=≠0
ax bx c a
① >0 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4
-
b ac
② <0 时,此方程有 两个相等 实数根;24b ac - ③ =0 时,此方程 没有 实数根.
24b ac - 2、了解公式法的推导过程并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6分钟后比比谁又快又准完成以上问题!
公式法的产生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吗?
20()ax bx c a ++=≠0.0:2=++a c x a b x 解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2
a c x a
b x -=+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22222a
c a b a b x a b x -⎪⎭⎫ ⎝⎛=⎪⎭⎫ ⎝⎛++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 的平方;
.442222a ac b a b x -=⎪⎭⎫ ⎝
⎛+ 4.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
042时当≥-ac b .2422a
ac b a b x -±=+ 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自学指导二
请认真看课本P11页“例2”的所有内容:
要求:
1、结合求根公式看例题;
2、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此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找出 a 、b 、c 的值;
②求出 △ 的值,判断根的情况;
③把a 、b 和 △的值代入公式中求解.
6分钟后比谁又快又准完成自学检测内容!
自学检测
1、用公式法解方程:22530
x x +-=解: ∵a=2 b=5 c= -3
∴ =52-4×2×(-3)=49>0
24b ac
-12574
132
x x x -±∴===∴=-;=∴>0 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4b ac -2
、用公式法解方程:23x +
=22121 3
4(4130
a b c b ac x x x ∴==-=∴-=--⨯⨯====∴==∴=0 时,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4b ac -3、用公式法解方程:
2
24x x -+=解:移项,得
2240x x -+-= ∵a=-1 b=2 c= -4
∴ =22-4×(-1)×(-2)=-4<0
24b ac - ∴方程没有实根
∴<0 时,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24b ac -我的收获2≠0用公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ax +bx+c=0(a )的一般步骤:1..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a,b,c 的值22.4b ac
∆=-求出的值
.123;.∆>0=⎽⎽⎽=⎽⎽⎽.
(a )当时,代入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
x 230
x -+=解:移项,得
当堂训练
必做题: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
(1)x 2+x-6=0
解:a= ,b= ,c= . b 2-4ac= = >0.
,=_________ ,.
1x =_________1x =__________ (2)2x 2
解:a= ,b= ,c= . b 2-4ac= = .
,=_________ 12x =x =_________
(3) x 2-5x-7=0解:a= ,b= ,c= . b 2-4ac= = <0. 方程 实数根.
2.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
(1)3x 2-4x+2=0 (2)4x 2
x +5 =0
提高题:
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 (x-1)(2x+3)=x 12∆=0==⎽⎽⎽.(b )当时,代入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 x ∆<0.(c )当时,此方程无实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