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菌类资料全
PDA TR-40 气体除菌过滤(中文版)

仅限 Pall China 内部使用
2
翻译:董巍/Vivien Dong
气体除菌过滤
技术报告第40号 气体除菌过滤 增补
第58期 编号 S-1 2005年1/2月
注射剂协会 2005
中文稿翻译:董巍/Vivien Dong Pall China, Life Sciences
Jerold Martin, Pall Corporation 颇尔公司
Leesa McBurnie, Meissner Filtration Products, Inc. 梅斯内尔
Theodore H. Meltzer, Ph.D., Capitola Consulting Co. 凯比托拉
Didier Meyer, la Calhene, France 法国
3.1 筛分法/机械截留 ...................................................................................................6 3.2 小微粒的截留.........................................................................................................7
Maik W. Jornitz, Sartorius Corporation 赛多利斯
Stephen Langille, Ph.D., FDA 注射剂协会
Richard V. Levy, Ph.D., PAREXEL Consulting 巴勒克塞尔
大气颗粒物

技术目录
一、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1、燃煤电站锅炉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内, 吸收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 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硫酸钙即石膏。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95%,可达 98%以上 ; SO2排放浓度一般小于100mg/m3,可达 50mg/m3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150~250元/kW;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kWh。适用于燃煤电站锅炉。
研究表明,颗粒物的元素成分与其粒径有关。对Cl、Br、I等卤族元素,来自海盐的Cl主要在粗粒子中,而 城市颗粒物的Br主要存在于在细粒子中。来自地壳的Si、Al、Fe、Ca、Mg、Na、K、Ti和Sc等元素主要在粗粒子 中,而Zn、Cd、Ni、Cu、Pb和S等元素大部分在细粒子中 。
颗粒物成分与其来源有关,可以根据污染物组分与颗粒物组分对比,来判断颗粒的来源 。
化学组成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和有生命物质。
一、无机物
用X一荧光光谱对PM2.5~10气溶胶样品进行元素分析,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主要有铝(Al)、硅(Si)、钙 (Ca)、磷(P)、钾(K)、钒(V)、钛(Ti)、铁(Fc)、锰(Mn)、钡(Ba)、砷(As)、镉(Cd)、钪(Sc)、铜(Cu)、氟 (F)、钴(Co)、镍(Ni)、铅(Pb)、锌(zn)、锆(Zr)、硫(S)、氯(C1)、溴(Br)、硒(Se)、镓(Ga)、锗(GO、铷 (Rb)、锶(Sr)、钇(Y)、钼(Mo)、铑(Rh)、钯(Pd)、银(Ag)、锡(Sn)、锑(Sb)、碲(Te)、碘(I)、铯(CS)、镧 (La)、钨(W)、金(Au)、汞(H)、铬(Cr)、铀(U)、铪(H0)、镱(Yb)、钍(Th)、铕(Ta)、铽(Tb)等。细颗粒物中 还有各种化合物及离子、硫酸盐、硝酸盐等 。
气溶胶是什么

气溶胶是什么1、气溶胶是指一种胶体分散体系,具体是指由小固体颗粒或小液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气体分散体系。
在这种分散体系中,分散相是固体或液体的小颗粒,而分散质是气体。
就拿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说,天空中的云,燃料燃烧形成的烟,都是各种各样的气溶胶。
这种气溶胶的消除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过程,经过小分子分散相的碰撞、凝聚和组合,然后以降水的形式沉降下来。
2、气溶胶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气溶胶可以分为许多类别。
具体分类方法如下: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气溶胶可分为自然产生和人工产生。
其中,自然产生的气溶胶包括天气溶胶和生物溶胶。
常见的天气溶胶包括烟、云、雾等。
而常见的生物溶胶是指颗粒中含有生物大分子或微生物的溶胶。
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包括工业气溶胶和食用气溶胶。
工业气雾剂包括农和洗涤剂,食用气雾剂包括搅拌奶油。
延伸阅读气溶胶是什么1.什么是气溶胶:稳定分散悬浮在气体中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称为气溶胶。
之所以翻译成“胶”,是指粒子和介质是粘的,不可分的。
也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内没有人,但还是能闻到烟味。
我们闻到的其实是烟草燃烧形成的颗粒。
颗粒越小,空气粘度越明显。
微米级的颗粒像空气中的芝麻一样分散在蜂蜜中,沉降速度较慢。
1微米颗粒在静态空气中的沉降时间可达1小时以上。
但是环境中总是有麻烦,所以这些颗粒几乎从不沉降,一直停留在空气中。
这就是为什么吸烟者早已消失,烟味依然久久不散。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2.液滴核的大小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内,所以液滴核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借助空气湍流飘得很远。
如果滴核中有冠状病毒,吸入体内,可能会导致感染。
除了打喷嚏、咳嗽、说话产生的气溶胶外,人体排泄也会产生气溶胶。
由于新冠肺炎病患者粪便中存在病毒核酸(rna),因此粪便中可能存在病毒。
病毒也可能通过这种气溶胶传播。
即使感染者只是正常轻轻呼吸,肺部长期在做大量雾化,雾化颗粒极小。
气溶胶介绍

气溶胶介绍
气溶胶是指在气态下悬浮的液态和固态微粒,大小通常在几纳米至数十微米之间。
它
们不是分子也不是原子,而是粒子集合体。
气溶胶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自然雾、云、灰尘、花粉、烟雾等都是气溶胶的一种。
气溶胶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在空气中,气溶胶往往是由于自然和人类活
动产生的微粒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的。
自然活动中,气溶胶的来源包括火山喷发、沙漠风暴、森林火灾等;人类活动中,气溶胶的源头包括工业污染、交通排放、采矿和农业活动等。
气溶胶的组成和性质取决于其来源和生成过程,包括组成、形状、大小、散射、吸收和化
学性质等。
气溶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溶胶中的微
粒可以直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并对呼吸系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包括气道炎症、过
敏反应、肺部感染、肺功能损害等。
此外,气溶胶还可以吸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细菌
和病毒等,进一步加剧了对健康的影响。
其次,气溶胶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气溶胶可以直接影响大气光学性质,如透明度、反射率和散射率等,降低大气质量。
此外,被吸附在气溶胶表面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因此,了解气溶胶的组成、形态、来源和演化过程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维护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地区。
目前,政府和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气溶胶研究,以
提高人们对气溶胶的认识,制定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措施,减少气溶胶对健康和环境的危
害。
微生物实验室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济南市儿童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气溶胶污染预防与控制研究表明已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
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医学实验室的许多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由于其气溶胶分子小,易漂浮在空气中,大多数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而污染实验室的空气,当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便可以引起实验室相关感染。
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飞沫核气溶胶,另一类是粉尘气溶胶。
这两类微生物气溶胶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其程度取决于微生物本身的毒力、气溶胶的浓度、气溶胶粒子大小以及当时实验室内的微小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微生物气溶胶颗粒越多,粒径越小,实验室的环境越适合微生物生存,引起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离心、烧接种环、剧烈震荡或混匀时极易形成带菌的气溶胶。
因此样本的离心工作必须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真空采血管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min后才能打开。
细菌室酒精灯火焰上应套一个长管,使酒精灯火焰上方有充足的无菌空间,最好使用焚烧灯。
任何有可能产生细颗粒气溶胶的操作步骤(如标本编号、血清分离、细菌接种等)标本处理原则上在有合格证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对于暂无生物安全柜的实验室,可在超净台内处理标本,但切不可开启排风装置,以减少病毒在空气中弥散。
处理标本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时应使用密闭的离心机转头或密闭样品杯。
理想情况下,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取出离心机转头或样品杯。
离心机使用完毕,立即用含有效氯1500mg/L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
因此做好医学实验微生物气溶胶的净化工作,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护在场所工作的人员的安全。
一、微生物气溶胶的定义是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微生物气溶胶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或接近单细胞的生物悬浮于空气中所成的胶体体系。
粒子大小在0.01~100μμm,一般为0.1~30μm。
气溶胶的化学组成与来源认识

气溶胶的化学组成与来源认识气溶胶,即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它对空气质量及人类健康影响重大。
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来源非常多样化,了解它的成分及来源对控制空气质量,减少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一、气溶胶的化学组成气溶胶的化学组成与其来源密切相关,它们可能包含有机或无机物质。
在城市内,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工业排放和燃煤等活动。
此外,自然现象如沙尘暴也会释放大量的气溶胶。
以下是常见的气溶胶成分及来源。
1.颗粒物(PM)颗粒物是气溶胶中最常见的成分,它们的来源包括交通排放、工业排放、燃煤、建筑物的灰尘以及天然来源,如植物花粉、海盐和沙尘等。
颗粒物主要分为细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2.5微米)和粗颗粒物(PM10,直径小于10微米)两类。
它们都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挥发性有机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由各种物质挥发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存在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室内装修等源中,可通过光化学反应和氧化作用转化为臭氧等病源气体。
挥发性有机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它们也会造成空气质量污染,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带。
4.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5.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主要来自于交通工具的排放,也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
一氧化碳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最终导致窒息和死亡。
二、气溶胶的来源气溶胶的来源多种多样,如前所述,通常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来源。
下面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这两种来源。
1.自然来源自然来源的气溶胶包括花粉、生物颗粒、水蒸汽等。
花粉和生物颗粒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生物过程,水蒸汽则来自于自然界的水循环。
风暴和沙尘暴等气象事件也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对天气和空气质量都会造成影响。
2.人为来源人为产生的气溶胶主要来自于工业和交通排放。
我们身边的十二种气溶胶污染物

我们身边的十二种气溶胶污染物展开全文我们身边的十二种气溶胶污染物2009年,来自北京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披露,我国居民对室内装修装饰可能引起的化学污染认知度,从2002年的69.5%,提高到92.3%,引起室内空气化学污染的主要为甲醛、苯类物质、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分子态气态污染物。
但是,从全世界更加广泛的范围内调查,室内空气中头号污染物是气溶胶污染物。
气溶胶污染引起了各相关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
气溶胶在物理、化学中的定义为:凡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质。
为了便于区别,有时把固体粒子叫做烟、尘,或者称作为灰尘、尘埃,把液体粒子叫做雾、霭,有时把混有固体、液体粒子的气溶胶称作为烟雾。
不管叫法如何,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空气中到处充满着气溶胶状态的粒子,我们就是生活在气溶胶之中。
2011年3月11日起,日本核电站相继发生核泄漏事故。
核泄漏发生以后,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气溶胶,就是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产生污染,也会集中在云层中,再经由下雨进入地面进行污染。
实际上,除了核泄漏这样的非常事件可能造成的气溶胶危害外,室内室外的气溶胶无时不刻在侵蚀人们的肌体,危害人们的健康。
空气中的气溶胶种类很多,包括尘埃、雾霾、吸烟烟雾、厨房油烟、铅尘、氡尘、微生物气溶胶、花粉、沙(煤)尘暴、气雾剂与环境激素等。
这些污染物在局部地区或者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有时候会形成多种气溶胶污染物协同作用。
我们常见的空气中的气溶胶污染物主要有:1.尘埃我们生活在城市中,有这样的感觉:房间只要一天不打扫,就会灰尘满地。
这是肉眼看得到的灰尘,实际上,空气中还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尘埃粒子。
我们把它称为气溶胶。
气溶胶中直径为0.5~10微米的粒子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这种颗粒物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地悬浮,并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被吸入人体后,约有50%吸附在肺壁上,并能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与肺癌,导致心肺功能减退甚至衰竭。
洁净室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污染、传播和危害

洁净室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污染、传播和危害气溶胶是由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液体及固体颗粒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其自然沉降速度极小,可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
由固体颗粒形成的气溶胶称“固体气溶胶”,由液体颗粒形成的气溶胶称“液体气溶胶”,由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微生物气溶胶。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芽胞、霉菌等。
气溶胶的粒子大小分布很广,从0.001~100μm。
微生物气溶胶的粒谱也很宽,大约从0.002~30μm。
对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大小进行测定的研究很多,得出的结果各异。
微生物气溶胶如何产生的?我国有研究表明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粒径范围在2.0~8.2μm之间,随空气、人体带入或滋生于室内及空调系统中。
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形成的飞沫就是一种微生物气溶胶,每次可排放了104~106个带菌(或病毒)粒子。
微生物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土壤、水、大气、动物、植物和人体是微生物气溶胶最主要的六大来源。
它们相互之间还可进行交换,再释放于空气中,使问题更加复杂。
附着在尘粒上以及短暂悬浮于空气中液滴上的微生物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一般只能在空气中停留一个短时间,期间大部分将死去。
有的甚至只需几秒钟就会死掉。
空气中的微生物其最终命运取决于包括大气条件在内的复杂环境,如温度、阳光、湿度、携带微生物的尘粒的大小以及各种微生物对新的环境的敏感性和抵抗程度。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有哪些?微生物实验室的潜在危害性气溶胶主要有两大类:一、核酸气溶胶污染,即DNA/RNA气溶胶污染。
空气与液体的液面摩擦,离心机离心,剧烈摇动反应管,PCR开盖,移液器反复吸样,污染物外泄等情况均会产生核酸气溶胶。
这类污染的危害对于PCR实验结果尤其显著:极微量的核酸气溶胶污染, 即可形成假阳性。
假阳性意味着实验结果不可信,且直接造成实验室的经济损失。
更严重的是,一旦形成气溶胶污染,则可引起整个PCR实验室的污染,甚至需要关闭实验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是动物舍空气污染的重要方面。
空气中微生物以单独( 单细胞) 悬浮状态、与固体干燥的颗粒( 尘埃) 、液体微粒( 液体小滴) 相连接在空气中悬浮, 它们称谓生物气溶胶.80 %的气悬微生物是以细菌凝集块形式或与载体颗粒相连接, 如此大小的生物气溶胶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平均为4 5μm ; 而不与任何载体颗粒相连接的单个细菌平均为1.2μm . 最常见的是液体微滴状态。
猪舍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性研究刘建伟1,2,马文林1,2010
芽胞杆菌为猪舍内空气微生物的优势菌,这与猪舍内的微环境有关,芽胞杆菌能忍耐猪舍内通风条件差等恶劣环境,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其孢子仍然能够萌发。
妊娠母猪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不同猪舍均挥发出较高浓度的异养细菌和真菌,不同类型猪舍内微生物浓度差异显著,尤以保育舍最高,其次是妊娠母猪舍,浓度最低的区域为育肥舍。
不同类型猪舍内空气异养细菌和真菌的粒径分布规律相同,异养细菌分布比例最高的为stage3、stage4 和stage5,而真菌主要分布在stage4 和stage5 中。
芽胞杆菌和假单孢菌为各类型猪舍内的优势异养细菌,优势真菌种属为曲霉和毛霉,微生物组成与猪舍类型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猪舍环境气载微生物监测2014
李超,郝海玉,孙玲玉,柴同杰*,王海荣*
5个猪场的卫生情况差别较大:猪场A,通风不畅,卫生差,舍内有未及时清理粪便,有刺鼻气味;猪场B,通风良好,卫生良好,无异味;猪场C,建造较早,通风良好,卫生条件较差,有异味;猪场D,养殖为带幼崽母猪,连体产床,地下坑道排粪,通风良好,卫生较差,有异味;猪场E,猪舍外5m内有围墙,通风、卫生条件一般,有异味(表1)。
内毒素
养鸡场舍环境携带耐药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气溶胶形成及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