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同步练习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同步练习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含答案

1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0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效应相同的一组是()A.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重力性和扦插枝条生根3.如图所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①、②、③、④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B.b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最佳浓度C.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D.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D.顶芽产生生长素,能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到达侧芽,从而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6.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7.四株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有下列四种不同的情况,其中侧芽能发育的是()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 D.不去顶,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8.一株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单侧光引起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B.受重力影响生长素较多地分布在根和茎靠近地面的一侧C.幼根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快;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D.幼茎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9.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10.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这样有利于插枝成活,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大田里的油菜(农业上主要用于榨油),在盛花期由于一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 B.追施氮肥 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以上方面均无效12.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授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的方法是()A.喷洒N肥B.喷洒P肥 C.提高CO2浓度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1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2: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2: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 2 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对点强化]强化点 1 判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1. 如果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请你想一想,在太空若干天后该幼苗的根和茎的生长情况将是( )A. 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 根向下生长,茎水平生长C. 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D. 根、茎都水平生长[解析]把一株植物水平放在地面上,由于根、茎内的生长素受重力作用分布不均匀,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

而在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失去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分布均匀,故根和茎都水平生长。

[答案] D2. 水平放置的幼苗,经过一段时间根向下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①重力作用,背离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②光线作用,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③根对生长素浓度反应敏感④根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敏感A. 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在根部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又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高,从而导致了根向地生长。

[答案] D3.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 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适宜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解析]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 4. 某研究小组对玉米胚芽鞘进行单侧光处理,如图一所示,一段时间后,将胚芽 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所示为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

下列相关 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二中的c 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 部位B. 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 图二中的d 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 e 部位D. 图二中的c 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 部位[解析]图一中胚芽鞘会向光生长,图二中的 c 处细胞生长慢,对应图一的b 部 位,A 错误;由图二的c 、d 处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物 生长,B 错误;图二中的d 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速度较快,效果相当 于图三中的e 部位,C 正确;图二中的c 部位生长素浓度较低,但仍有促进生长 的作用,只是细胞生长速度较慢,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 f 部位,D 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2: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2: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对点训练]题组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D.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答案] D[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表现为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2.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到刺激立即下垂[答案] B[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而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A.a和b B.b和aC.b和c D.c和b[答案] C[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而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b、c分别为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

4.下列四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解析]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均增强。

超过最适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下降,达到一定值后开始抑制生长(虚线以下),并且根比茎对生长素的浓度更敏感。

题组二尝试利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5.(2017·广西桂林市阳朔中学高二上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5 mg/L左右[答案] D[解析]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从题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习题答案及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习题答案及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教材习题研讨]方法点拨
一、基础题
1.解析:扦插时,要保留部分芽和叶,因为芽和幼叶能够合成生长素,生长素有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

答案:C
2.解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都具有两重性。

即低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高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抑制生长,2,4-D浓度很高时,可抑制对2,4-D敏感的杂草,因此可用于麦田除草。

答案:B
二、拓展题
1.答案: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茎弯曲向上,根弯曲向下,这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由于重力的影响,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且根对生长素敏感,抑制向地侧的生长,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促进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生长;茎对生长素不敏感,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促进作用强,细胞生长快,茎向上弯曲生长。

2.答案:小便中含有吲哚乙酸,经过反复的小便浸泡、晒干,此黄泥中含有较多的吲哚乙酸(生长素),利于植物插条的生根。

学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的作用,麦田除草则是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实际应用。

此题应把生长素的两重性和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学习中要时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习题3.docx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习题3.docx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屮,错误的是()久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B.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C.相对密闭的贮藏坏境会诱导产生大量乙烯,不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D.用一定浓度的2, 处理表土,可以抑制杂草的滋生【答案】B【解析】当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胚芽鞘和根的切面左侧时,因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引起尖端下部的生长,促进胚芽鞘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2.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本题中没有光照前、后生长素含量的有关数值,故不能得出单侧光对向光侧生长素的合成是否有彫响,C项符合题意。

由于根背光弯曲生长,证明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的生长速率;随看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根的生长速率先增后减,且在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01哗/厶和0.1 m g/厶时根的生长速率小于不加外源生长素时根的生长速率,体现出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即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NB4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在N艇溶液中培养的水稻幼苗,其弯曲角度小于不加外源生长素时的弯曲角度,说明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3.取某植物的胚芽勒和幼根,切除胚芽勒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答案】B【解析】当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胚芽勒和根的切血左侧时,因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引起尖端下部的生长,促进胚芽勒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含答案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结合教材图示、曲线,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2.结合实例,归纳总结影响生长素两重性的因素3.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理解预实验的重要性1.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曲线的分析,培养用模型和建模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力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及其表现(1)特点: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表现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促进发芽防止落花落果②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抑制发芽疏花疏果3.影响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芽>茎。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顶端优势(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A→B(用图中字母表示),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②B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3)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4)应用示例:棉花的“摘心”、果树剪枝等。

5.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应用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

③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

2.常用方法(1)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2)沾蘸法:省时。

3.实验流程4.变量分析(1)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的浓度。

(2)因变量:生根情况。

(3)无关变量:生长素类似物的剂量、温度和光照等。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1: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1: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选择题1.在农业生产上,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A.破坏了主根的顶端优势B.促进了侧根产生生长素C.抑制了侧根生长素的产生D.促进了侧根细胞的分裂2.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00 mg/LNAA处理插条D.400 mg/LNAA对生根数的增加具有促进效果3.如图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点表示促进生长作用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gB.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大于m小于2mC.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gD.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m4.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

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D.棉花的顶芽比侧芽生长快5.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NAA溶液浓度范围是a~b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C.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D.该曲线不能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6.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植物发育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B.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会相同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促进植物的生长7.下图甲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示意图,图乙是水平放置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某器官生长的影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四、答案与提示(一)问题探讨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二)旁栏思考题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

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2.提示:因为该刺激(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分布(浓度)存在差异,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3.提示:没有。

他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这个推断的。

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既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一定的想像力。

(三)技能训练1.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

2.提示:结论2不严谨。

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四)练习基础题提示:可以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以避免因植物的向光性生长而引起植株弯曲。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问题探讨1.不同。

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 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 mol/L。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二)练习基础题1.C。

2.B。

拓展题1.提示: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

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

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C、顶芽与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幼嫩的种子。

答案:A2、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解析:打顶使植物的顶端优势解除,从而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有利于侧芽的生长。

答案:D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与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下图乙中的位置就是( )A、aB、bC、cD、d解析:植物横放时,生长素受重力刺激集中于近地侧,d侧与b侧的生长素浓度升高,但根的敏感程度高于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即生长1 cm所需时间逐渐增加。

答案:D4、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就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解析:顶端优势就是由于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导致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侧芽生长的现象.解除顶端优势最常用的方法就就是去掉顶芽.B项中虽然去掉了顶芽,但由于在顶芽断口处放有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羊毛脂中的生长素会运往侧芽,因此不能解除顶端优势。

C项就是去掉顶芽后,在顶芽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没有生长素运往侧芽,D项中琼脂小块不能提供生长素,故C、D两项措施都可解除顶端优势。

答案:B5、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或评价不正确的就是()A、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以避免水分蒸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B、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C、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属于无关变量,各组要保持一致D、在探究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促进生根数目相同而NAA浓度不同的情况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就是NAA溶液的浓度,因此,实验用的NAA浓度将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操作中为防止因水分蒸发引起NAA浓度升高,需要为培养皿加盖,A项正确。

从图示实验结果中不能得到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B项错误。

除NAA浓度以外,其她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NAA处理时间、插条上侧芽数量及饱满程度、NAA处理方法等)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为避免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应保证各组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C 项正确。

因为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故可能出现经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得到相同实验结果的情况.答案:B6、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甲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就是图乙中的( )解析:图甲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故芽的长度较无生长素时要长。

答案:D7、下图甲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中表示a、b两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就是(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④D、③与④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单侧光照下,图甲中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a侧运输,使a侧生长素浓度升高,b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a、b两侧生长素的最初浓度均应低于最适浓度10-10mol/L,故图丙中表示a、b两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就是②与④.答案:C8、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量油菜的正常受粉,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就是( )A、喷施硼肥B、追施氮肥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D、以上措施均不可取解析:油菜收获的就是种子,未受粉则不会产生种子,A、B、C三种处理都无法补救。

答案:D9、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实验步骤就是:将用于实验的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再作如下处理:①1号花开花后在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②2号花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

此种实验设计的缺陷就是( )A、 1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B、 2号花未涂生长素C、缺少自然传粉的雌花D、缺少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的原则及应用,此实验对1号花与2号花都进行了处理,而没有设计只套袋不处理的花作对照。

答案:D10、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f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生长,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C、除草剂除草的原理就是作用于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的状态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h解析:由于光照的影响,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生长快,所以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f,又由于B、D点的生长速度相同,生长素浓度大于2f后生长速度小于B点,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还应小于2f,即大于f、小于2f。

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只就是不同浓度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

受重力影响,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近地侧,促进生长速度介于A、B 点之间,因此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除草剂利用了某一浓度生长素促进农作物生长、却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特点。

顶端优势的产生就是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的结果,即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大于h(h之前全部就是促进生长,只就是程度不同)。

答案:A11、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为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 min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2,4—D浓度0 10-1510—1410—1310-1210-11/(mol·L-1)生根数平均2、03、8 7、2 9、4 15、1 20、3值/条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 )A、促进桂花枝条扦插生根的最适2,4—D浓度就是10-11 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与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效果相同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为对照组,其她组为实验组。

随着2,4—D 溶液浓度的增大,生根数也在增多,不能确定其最适浓度;从生根数可知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表格中浓度范围内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与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效果相同。

答案:B12、根据下图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瞧出,对茎生长促进作用最佳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表现为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就是. (2)根据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生长素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图丙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在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高,。

(4)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解析:(1)由图可知,对茎的生长促进作用最佳的生长素浓度就是10—4mol/L,在此浓度下,根的生长被抑制。

(2)图乙反映的就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这就是生长素及其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

(3)图丙曲线中OC段对应浓度的生长素都表现为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i(C点以后)后才表现为抑制作用.(4)由于受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的效应强于远地侧,故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m;植物水平放置,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但对根来说,高浓度生长素抑制其生长。

答案:(1)抑制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2)在水稻田里施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使得该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答案合理即可)(3)促进作用增强促进作用减弱(4)小于m 大于i 小于i13、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以观察其对不定根发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溶液处理平均每条绿豆芽长出不定根数每条不定根50颗绿豆幼芽①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5、29 37 59②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4、16 14 27③全营养液3、82 17 26④浓度为85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5、44 29 59⑤浓度为17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5、02 24 33⑥蒸馏水3、17 14 23(1)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就是. (2)若用浓度为26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绿豆芽,预期不定根平均长度与⑤比较将会。

(3)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就是(填序号)。

(4)据上表数据分析,对绿豆产生不定根的诱导效应与浓度为85~170 μmol/L的生长素的效果相当。

(5)青少年食用豆芽时,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请说明理由.。

解析:表中①②就是嫩叶与老叶提取液的差异引起表中数据的差异,说明嫩叶提取液更利于生根。

表中③④⑤⑥生长素浓度的差异,引起不定根数、平均长度及幼芽质量的差异,据此分析可得出结论。

答案:(1)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比老的植物茎叶中多(2)短(3)⑥(4)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5)不会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14、取一正常生长的植株水平放置,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1)上图就是生长素浓度对根、茎作用的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就是;表示根远地侧的就是;表示茎近地侧的就是;表示茎远地侧的就是。

(2)有人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