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详案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详案版)第一课: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家庭成员- 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特点和喜好-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体貌特征和爱好教学重点- 的姓名和家庭成员-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点和喜好教学准备-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自己的姓名和家庭成员-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资料表格- 彩色笔和彩色纸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自己的姓名和家庭成员,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互动:要求学生一个个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家庭成员。
3. 就寝时间练:在学生资料表格上,学生使用彩色笔和彩色纸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家庭成员,并描述自己的特点和喜好。
4. 学生互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资料,并互相询问对方的特点和喜好。
5. 整理:老师组织学生整理自己的资料,用长椅上,形成一个大家庭。
6. 课堂展示:学生上台依次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成员。
巩固和拓展- 帮助学生自己用英文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小短文,并在班级里分享。
- 鼓励学生通过图片、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特点和喜好。
第二课:我喜欢的动物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性- 按照喜欢程度表达自己对不同动物的感觉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不同动物的喜欢程度教学准备- 带有动物图片的幻灯片或大图- 美术室或教室里的动物图片- 黑板或白板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大图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学生互动:让学生共同说出他们认识的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性。
3. 课堂讨论:集体讨论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不同动物的喜欢程度,例如“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非常喜欢它们的柔软的毛发和独立的个性”。
4. 动物图画: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美术室或教室里找到动物图片,并用彩色纸和彩色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5. 学生互动: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动物图画,并分享自己对这些动物的感受和喜欢程度。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学会观察和描述校园环境。
(2)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测量校园内物体的长度。
(3)学习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校园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增强校园归属感。
(2)培养学生尊重环境、爱护公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观察和描述校园环境。
2.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3. 用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校园的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制作。
教学准备:1. 校园地图、校园照片、测量工具(尺子)。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彩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校园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校园环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的印象和感受。
二、新课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观察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观察一个区域,如教学楼、操场、食堂等。
3. 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观察区域内的物体长度,记录数据。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校园地图或设计校园模型。
2. 学生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校园的热爱。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和描述校园的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和绘画/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二、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校园里有哪些值得我们爱护的地方?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爱护校园的建议和行动方案。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1.活动名称:水果拼图–活动简介:学生将水果拼图图案分解并重新组合,通过手眼协调和观察判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步骤:•给每位学生发放水果拼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拼图图案并进行拆解。
•学生利用现有的水果拼图图案,按照拆解后的形状重新组合,并放置在相应位置。
•比赛评选:根据学生拼图的准确性和速度评选出获胜者。
2.活动名称:动物摸彩–活动简介: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动物毛绒玩具,猜测它们的名称,并将正确的动物与相应的颜色进行匹配。
–活动步骤:•教师展示一只动物毛绒玩具,学生观察并猜测其名称。
•学生根据观察和猜测的结果,在纸上选择正确的颜色填充相应的动物形状。
•比赛评选:根据学生正确填充的数量和速度评选出获胜者。
3.活动名称:种植小菜苗–活动简介:学生从种子开始,亲手培育和照料小菜苗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
–活动步骤:•学生在小花盆中铺设土壤,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
•学生每天浇水,并观察小菜苗的生长变化。
•比赛评选:根据学生种植的小菜苗生长情况评选出获胜者。
三、活动意义通过以上几个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学生不仅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能够在与同学互动中锤炼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此外,这些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以及评价学生作品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活动一:认识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
第二章:主题活动二: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特点和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的特点,如外貌、性格、爱好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家人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人的特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爱家人,体谅家人的付出。
第三章:主题活动三: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朋友的特点和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朋友的特点,如性格、爱好、优点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朋友的行为和习惯。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朋友的图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朋友的优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朋友。
第四章:主题活动四: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社区的基本环境,如商店、医院、学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社区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发展。
第五章:主题活动五:节日习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教案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看电视这一现象,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课内采访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正确、科学的观看电视。
教案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看电视的好与坏,学会自我选择。
教案准备:课件教案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等。
2、学生谈对他们的了解。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1、内容:我们班喜欢看电视的有多少?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2、板书课题。
三、“小小辩论台”1、辩论话题:看电视有好处看电视有坏3、辩论规则:A理由要充分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
4、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
四、出示家长态度统计表。
五、现场采访:学生下座位采访听课的老师,以寻求正确观点。
六、教师总结:科学收看(时间要恰当内容要选择)七、学生制定自己的收视指南。
八、课后实践:策划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
2、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生齐答2、师: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吃这些水果呢?指名生答(师适时补充多吃这些水果的好处)二、任务布置1、师:同学们有这么多喜欢吃的水果,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捏水果好了。
同学们可以小组合作捏,也可以自己独立捏,可以用工具捏,也可以发挥你们的想像力,想像着自己喜欢的水果,把它们用橡皮泥都捏出来,看谁捏得最好最像。
2、师:老师这还有一样实物,一个柑子。
柑子是这个季节新鲜的水果,水份足,酸甜可口,非常的开胃,如果同学们喜欢它可以照着它捏,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捏的水果最具有想像力,捏得最好,我们就把这个柑子作为奖品分给他们吃。
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 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环保小卫士1. 活动一:垃圾分类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教学方法:讲解、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a. 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b.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c. 总结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活动二:节约用水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a. 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b.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c. 学生实践操作,例如修复漏水的水龙头。
第二单元:科学探秘1. 活动一:植物的生长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条件。
教学方法:讲解、观察、实验。
教学步骤:a.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条件。
b.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c. 学生进行实验,例如改变植物的生长条件,观察植物的反应。
2. 活动二:动物的世界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讲解、观察、讨论。
教学步骤:a. 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b. 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c. 学生分组讨论动物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
第三单元:社会大课堂1. 活动一:社区服务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讲解、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a. 讲解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和方法。
b. 学生分组,进行社区服务实践。
c. 总结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收获。
2. 活动二:职业体验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培养职业规划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a. 讲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通用6篇)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通用6篇)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些有肉的“社会人”。
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走进校门,他们对学校所有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更希望学校生活能带给他们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心还是很重,对待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年龄到了该上学了,并没有觉得应该多学点知识,所以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
二、指导思想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为: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基本要求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全册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学校活动一: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布局。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活动内容1. 参观校园,认识学校的各个场所。
2. 介绍自己所在的班级和老师。
3. 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
教学资源1. 校园地图。
2. 学生照片。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认识学校的各个场所。
2. 邀请学生介绍自己所在的班级和老师。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
活动二: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让学生熟悉班级同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内容1. 进行班级自我介绍。
2. 小组合作完成班级任务。
教学资源1. 学生名单。
2. 小组合作任务材料。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自我介绍。
2. 分配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活动一:我的家人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活动内容1.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
教学资源1. 学生家庭照片。
2. 家庭成员信息表。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邀请学生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
活动二:家庭任务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2. 增进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活动内容1. 分配家庭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2. 分享完成家庭任务的体验。
教学资源1. 家庭任务清单。
2. 学生完成任务的照片或作品。
教学步骤1. 分配家庭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2. 组织学生分享完成家庭任务的体验。
第三单元:我的家乡活动一:家乡的特色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活动内容1. 学生介绍家乡的特色。
2. 分享家乡的趣事。
教学资源1. 学生家乡照片。
2. 家乡特色信息表。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介绍家乡的特色。
2. 邀请学生分享家乡的趣事。
活动二:家乡的文化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27第一课土的乐趣活动目标:1、通过玩泥巴,发现土的乐趣。
2、让学生了解泥土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活动过程1. 看一看。
这个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泥土,教师可提供多色土的样本或图片,如果能实地观察不同种类的土就更好了。
土为什么有不同的种类和颜色,教师不必讲得十分细致、专业,只要让学生明白: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土壤的颜色不同。
2. 认一认。
室外考察,引导学生通过感官接触周围的土。
闻闻泥土的气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泥土的表面;用手拍一拍泥土,听听发出的声音;向泥土里倒一点水,看看水去了哪里。
孩子们对于泥土的热情会很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用铲子挖开泥土,切出一个“横切面”,以便更清楚地观察泥土中有些什么。
通常会出现诸如草根、小石子、小昆虫的巢穴等等。
3. 说一说。
原地休息,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交流对泥土的认识。
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自由畅谈。
4. 玩一玩。
可以用泥土和着水捏泥玩具。
5. 试一试。
分组(个人)进行这项活动。
教师可以就种植的方法和浇水的时间等问题作必要的指导,但要提出明确要求,种植、养护等活动学生必须亲历亲为。
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成果”带到学校来,让大家欣赏。
6. 写一写。
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可以用文字配合图画(拼音)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
二、注意事项1. 注意卫生和安全。
玩土时不用手揉眼,游戏后洗手;玩泥土前教师要清理场地,以免有危险物品而发生意外等等。
2. 学生用泥土种植,并不一定都能成功,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种植较易萌发的植物,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发现原因,及时鼓励。
三、活动组织:1、读一读:泥人张,天津彩塑艺术世家。
清代道光年间由张明山所创,世代相传,至今不衰。
彩塑选用细泥捏制,色彩丰富。
善用写实手法,形象准确,人物生动传神,且具个性。
2、玩一玩:和同学一起捏个泥玩具吧!①、捏个小动物②、捏把手枪……3、试一试:教师可以就种植的方法和浇水的时间等问题作必要的指导,但要提出明确要求,种植、养护等活动学生必须亲历亲为。
适当的时候将学生把他们的“成果”带到学校来,让大家欣赏。
4、写一写:写一句话记录你的感受。
四、注意事项:在玩泥土前教师要清理场地以免有危险物品而发生意外。
五、小结:教师鼓励学生把用泥土做得玩具互相展示一下,评选出最佳作品第二课小草青青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的方法,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
2、初步了解小草对于自然界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活动过程1. 看一看。
小草随处可见,城市里的草坪、绿化带、农村的山坡、田野、我们的校园里都生长着小草。
这一环节是让孩子们有意识地去观察亲近小草,留意小草的变化和生长情况,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资料片,拓宽学生的视野。
2. 说一说。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信息,让学生了解小草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环境、饲养牲畜等。
也可以采用设计游戏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如:一名学生就是一株小草,一组同学就是一簇小草,一个班的同学就是一片小草,教师可以设计类似于闯关的游戏,闯一个人的关口容易,闯一组同学的关就不容易,闯一个班同学的关就更不容易。
由此引出小草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
3. 做一做。
学唱一首儿歌,或分小组设计一个保护草坪的牌子,还可以结合学情和校情设计其他活动,例如,整理、清扫草坪、画一幅以小草为主题的画等等。
4. 想一想。
如果没有小草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了解小草在环保上发挥的作用。
5. 议一议。
这是一个延伸活动,从小草特别团结,它们总是聚拢在一起引申,我们应当向它们学习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集体的重要意义。
第三课蚯蚓本领大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2、尝试用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3、通过活动对蚯蚓有初步的了解。
一、活动过程(一)导入讲故事《一粒种子》。
小小的蚯蚓,它不但帮助种子发芽,还帮土壤妈妈松了土。
同学们你想知道小蚯蚓还有哪些本领吗?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到蚯蚓身边,仔细观察蚯蚓!(二)活动的组织1. 找一找。
蚯蚓的家在哪里?先做个小计划,然后讨论如何做到分工合作,还要检查小组的工具是否齐全(铲子、小木棒、空瓶子),特别要注意要求学生认真做记录。
2. 读一读。
了解蚯蚓的种类和大小。
3. 观察。
抓一些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蚯蚓让学生观察:蚯蚓是什么样的?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用放大镜仔细看,别放过每一个细节。
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摸,去闻,用“我发现”说一句完整的话,谈谈自己的发现。
有条件的学校带学生到户外去活动效果会更好。
4. 试一试、记一记。
亲自动手做个小实验,可分小组进行。
让学生抓三条均匀的蚯蚓放在杯子里,按照图示要求进行试验。
观察蚯蚓的变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写观察记录,然后分小组,讨论观察结果。
还可以再试一试,假如把蚯蚓切成两截,又会是什么样情况?做实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初次经历,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让学生观察要耐心、仔细,记录要尽可能翔实、完整。
5. 说一说。
组织学生开个“探索蚯蚓的秘密”主题班会。
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或实验得出的结论,搜集到的资料,尤其是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整理出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以“蚯蚓本领大”为题,以“我还知道……”开头,进行交流。
二、活动组织:1、抓一条蚯蚓,再次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如:蚯蚓的颜色、形态、特点……。
2、试一试:(1)亲自动手做个小实验,可分小组进行。
(2)让学生抓三条均匀的蚯蚓放在杯子里,按照教课书15页上图示要求进行实验。
(3)观察蚯蚓的变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写观察记录,然后分小组讨论观察结果。
3、记一记:蚯蚓有什么反应?把观察的结果记下来。
晃动杯子___________用手电筒照__________制造些噪音__________4、还可以再试一试,假如把蚯蚓切成两截,又会是什么样情况?5、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让学生观察要耐心、仔细,记录要尽可能完整。
6、说一说:蚯蚓都有哪些作用?它是人类的朋友吗?(1)蚯蚓可以做饲料。
(2)蚯蚓可以做药材。
……三、小结: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受伤或切断之后,会产生一种似胚胎的间叶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不要不被切断靠头的前部,如在15-20节被切断,一般很容易再生,当然也可以相互移植第四课各种各样的叶子1、认识几种常见的叶子,能分辨出它们的形状。
2、知道各种叶子的特点用途及变化。
3、会用几种叶子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激发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叶子活动过程:一、谈话揭示新课,板书课题二、读小诗当叶子星星点点出现在枝头的时候,它告诉我们,春天来了!三、认识各种叶子1、出示各种叶子(1)说说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2)用“---------的叶子像---------”练习说话2、互相欣赏各自带来的叶子3、说一说:(1)这些美丽的叶子在不同的季节里,颜色一样吗?有许多植物的叶子,到了秋天就会变色,并慢慢落掉,说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再画一画。
(2)还有一些植物,它们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说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再画一画。
四、巧手制作坊(1)把卡纸上的两张个圆盘分别剪下来,并把圆盘上划有斜线的部分挖去。
(2)根据落叶树木的生长特点,把这些树叶在一年中的颜色变化用彩笔描画出来,剪下,贴在下圆盘的四个圆圈内。
(3)将上、下圆盘放在垫纸板上,用锥子在圆盘中心处钻孔,然后用揿扣把两圆盘整合在一起。
2、学生动手制作,师指导五、操作与欣赏1、用手指在做好圆盘缺口处拨动圆盘,看看一年四季中树叶的变化。
2、同桌比赛:看谁能准确、快速地把四季中树叶的变化找出来。
3、转的快的,说得好的奖励一颗五角星。
4、比一比,谁的星星多。
六、携手共享这么美丽的叶子,能拼出许多漂亮的画面来,下面我们看一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1、用自己收集的叶子剪拼画面2、作品欣赏。
第五课认识蔬菜活动目标:1、认识蔬菜,知道蔬菜的营养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
2、学习初步的统计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活动过程(一)导入猜谜揭题,让学生各说一种蔬菜名谜语。
并问“你还知道其它有关蔬菜的谜语吗?”(二)活动的组织1. 走一走。
和爸爸妈妈一起逛逛市场,看看市场里都有什么蔬菜?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爱吃的蔬菜的名字。
使学生对蔬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安排学生收集有关蔬菜的图片等资料。
2. 讲一讲。
是让学生将收集的蔬菜资料、图片,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使大家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蔬菜的营养。
3. 填一填。
这是一个小调查活动,初步渗透一点统计知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用“正”字做统计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很陌生,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4. 玩一玩。
通过有趣的分辨蔬菜的游戏,检验自己对蔬菜究竟认识了多少。
5. 涂一涂。
让学生认一认背景资料中所出示的蔬菜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交流。
正确、细心地给蔬菜涂上颜色。
活动参考资料二、活动组织:1、填一填:有这么多蔬菜,到底哪些最受同学的欢迎呢?快去统计一下吧。
全班做个小调查,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一下,哪种蔬菜最受欢迎。
2、玩一玩:(1)把同学们带来的蔬菜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蒙上眼睛,用手摸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蔬菜。
(2)蔬菜的形状各异,摸一摸你能判断出是什么蔬菜吗?3、涂一涂:你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拿起彩色笔涂涂吧!第六课认识水果活动目标:1、能认识常见的水果(苹果、梨、香蕉、桔子等),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通过感知实物、图片,游戏活动,使学生对水果有初步的认知。
3、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中,懂得吃水果有营养,同时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师: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跟水果有关的歌曲,你们能听到哪些水果的名字呢。
大家可要用耳朵认真听哦。
(播放水果歌)师:好啦,你们在歌曲里边都听到了哪些水果的名字,请程度好的同学回答。
(生自由回答)师:今天啊,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水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常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认识水果)师出示第3张幻灯片(苹果),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告诉老师,这是什么?生:苹果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苹果师拿图卡,逐一让学生说苹果的名称。
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下面一起来看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梨):这是什么生:梨师出示实物说:梨是黄色的。
师拿出梨图卡,请同学来说,XX(轻度),这是什么XX:这是梨师拿图卡,逐一让学生说梨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