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祭
九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系统检测卷附答案 (7)

人教部编版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⒈ 默写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5)_______________,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6)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7)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8)李白在《行路难》诗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被朝廷重用,功成名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回答问题。
(9分)那轻,那pīng 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nínán,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Pīng 婷( ) nínán( ) 鲜妍.( ) 柔嫩.( ) (2)选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________ 改为 ________(3)请写出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
(1分) (4)小华同学概括了三节诗的主要内容,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完整。
(2分)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爱如四月天里的融暖缠绵。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艾青原名________,成名作 《 》 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阅读理解题,一般考查表达技巧、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语言的鉴赏、思想内容赏析以及知识运用和探究能力。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就以圆明园祭阅读答案为例,以供大家练习参考。
一起来看看吧!圆明园祭冯峥①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
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们不懂我的心。
②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音圆),一览无余。
③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音周);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④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⑤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新的共鸣。
⑥然而,对于玉焚香陨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⑦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⑧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⑨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⑩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2019年圆明园祭阅读答案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圆明园祭》是冯峥写的一篇文章,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祭阅读答案,供参考阅读!《圆明园祭》阅读原文冯峥①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
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们不懂我的心。
②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音“圆”),一览无余。
③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音“周”);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④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⑤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新的共鸣。
⑥然而,对于玉焚香陨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⑦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⑧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⑨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⑩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⒂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⒃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磷屹立,傲骨常在!⒄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先生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201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讲解:第一单元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3.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5分) ①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 ②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 着响起来。 ③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 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④微风唤醒 了沉睡的种子。 A.比喻、夸张、排比、拟人 B.拟人、夸张、排比、比喻 C.夸张、拟人、排比、比喻 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
4.下面这段文字每句都有语病,请修改。(6分) ①为了给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 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②所谓 “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交纳 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③实 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 省大约20%以上。 (1)①修改: “创立”改为“创造”或“创设”。 (2)②修改: 将“统一”放到“结账”前。 (3)③修改: 删去“以上”或“大约”。
圆明园祭 ①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我说,圆 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们不懂我 的心。 ②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yuán),一览无余。 ③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 唱啁(zhōu);透过萧疏的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 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 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 ④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 近乎亿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假如 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 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⑤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文字 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能引起令人震撼的新的共鸣。 ⑥然而,对于香消玉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 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 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 就是这种心情。 ⑦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⑧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 也时常听见。 ⑨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 被遗忘。 ⑩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⑪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新修建。
语文课文《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圆明园祭》阅读原文冯峥①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
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们不懂我的心。
②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音“圆”),一览无余。
③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音“周”);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④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⑤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新的共鸣。
⑥然而,对于玉焚香陨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⑦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⑧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⑨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⑩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⒂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⒃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磷屹立,傲骨常在!⒄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先生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2018最新】圆明园祭阅读答案word版本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篇一:圆明园祭圆明园祭冯峥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
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⑴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⑵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⑶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⑷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⑸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⑹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⑺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⑻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⑼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⑽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⑾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⑿这是历史的悲哀!⒀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⒁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⒂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⒃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自读理解卷及答案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自读理解卷及答案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自读理解卷自读目标:1. 了解圆明园艺术成就和侵略者的罪恶.2.了解对比结构和反语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试卷内容:一.整体感知1.根据课内容,完成下列板书。
二.片段阅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个,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明的剪影。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雨果对圆明园总的评价是什么?2.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中概括性的语句)3.在讲述园中之物时,作者是按着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分析“请您想像有……那就是这座名园。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习题及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习题及答案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阅读习题及答案(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答案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请参考!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A.总起B.过渡正确答案:B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A.情景,景象B.种类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正确答案:A3.选择正确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祭冯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
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⑴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⑵
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⑶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⑷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⑸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⑹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⑺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⑻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⑼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⑽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⑾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⑿
这是历史的悲哀!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⒁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⒂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⒃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⒄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⒅
题目:14.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15.第⑵、⑶两段的描写,轻松中蕴含着,沉静中透露出,作用是。
16.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17.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的心情。
18.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词活用为词。
19.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20.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21.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22.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培根的一句名言回答。
【补充资料】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
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答案:
14.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们以为我是看风景而那没什么可看的,故劝我别去。
15.苍凉、焦虑;为下文作了铺垫。
16、雨果 17.抒情;悲伤 18、形、动 19.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20.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21.作者持否定态度。
22.读史使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