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试题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A.细胞B.细菌C.霉【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的。
2.【答题】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B.细菌C.病毒【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和生命体的关系。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3.【答题】“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等的尸体。
4.【答题】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比较。
【解答】不同生命体有不同的细胞构成,所以植物,动物的细胞不是完全相同的。
5.【答题】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
【解答】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6.【答题】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7.【答题】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8.【答题】()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分析】本题考查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解答】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人们终于发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9.【答题】连线。
列文虎克青霉素费莱明细胞胡克微生物【答案】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费莱明发现青霉素;胡克发现细胞【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绝大多数要用()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
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
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的前提下简单发霉,在()的前提下不简单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馒头上的霉是(),水果上的霉是()。
1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过:3、尝试:设计馒头发霉的尝试。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现了()。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酿成的。
二、问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分歧?答: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曾提出了()的猜想。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馒头发霉了-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霉有()种颜色。
A.1B.2C.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霉的颜色。
【解答】霉有多种颜色。
2.【答题】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抗生素的作用。
【解答】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3.【答题】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病菌的侵入。
【解答】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是病菌,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4.【答题】在空气、土壤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霉的生长环境。
【解答】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所以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5.【答题】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霉的益处和害处。
【解答】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但是人类也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6.【答题】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霉的益处和害处。
【解答】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但是人类也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7.【答题】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解答】传染病大多是由病菌引起的,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8.【答题】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
【答案】变质【分析】本题考查霉菌的危害。
【解答】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9.【答题】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导致的疾病。
【答案】细菌【分析】本题考查抗生素的作用。
【解答】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0.【答题】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答案】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分析】本题考查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霉有( )种颜色。
A、1
B、2
C、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答案】:
1 / 8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在空气、土壤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2 / 8。
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检测卷(含解析)B卷

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检测卷(含解析)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列微生物中,有两种繁殖方式的是()A.B.C.2 . 草履虫身体由()细胞构成。
A.1个B.200个C.1000个D.500个3 . 关于霉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在低温保存时,就不会发生霉变B.人们利用霉菌做腐乳、制酱以及生产农药等C.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D.霉菌很容易在潮湿的地方生长4 . 下列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们都对人类健康有害B.它们都对人类健康无害C.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D.以上答案都不对5 . 小时候,医生让我们口服的糖丸,是为了预防()的发生。
A.流感B.腮腺炎C.脊髓灰质炎6 . 家中最好用()来装醋。
A.铝罐B.铁罐C.玻璃瓶D.铜罐7 . 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大量繁殖的作用。
A.绿藻B.霉菌C.酵母菌8 . 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A.一个B.多个C.无数个9 . 下面的方法不能有效防霉的方法是()A.在太阳下晒干B.放干燥剂C.放入冰箱冷藏D.放到阴暗潮湿的角落10 . 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数量远远多于我们能看到的。
为了解更多的生物,我们需要用什么镜进行观察?()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二、填空题11 . 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等都属于__________。
真菌是既不属于__________又不属于________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真菌约有_______种。
12 . 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培养微小生物。
13 . 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许(____)限制其行动。
14 . 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最新精选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苏教版练习题第七篇

最新精选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苏教版练习题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霉有( )种颜色。
A、1
B、2
C、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细菌对人类( )。
A、有益
B、有害
C、有益和有害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检测卷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检测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生物时,不宜采集的水是()。
A.池塘水B.井水C.纯净水2 . 在蘑菇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
A.菌伞B.菌盖C.菌褶3 .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B.细菌C.昆虫4 . 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A.鼓藻B.草履虫C.水蚤D.青霉菌5 .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先要将待观察物体制作成什么样的装片,这样才能看清物像?()A.薄而透明B.厚而不透明C.随心所欲6 . 通过自己动手做酸奶的实验,我们知道,牛奶变成酸奶是酸奶中的一种细菌作用的结果,这种细菌是()。
A.乳酸菌B.青霉菌C.酵母菌D.大肠杆菌7 .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下面是四个同学上完课以后的总结,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空气中有微生物的存在B.水是生命之源,水中也有微生物C.泥土中有微生物的分布D.动植物的体表有微生物,体内没有微生物8 . 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A.美白牙齿B.促进睡眠C.清理微生物D.以上都不正确9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的所有活动C.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的细胞结构D.红细胞薄而有弹性,使它们能通过微小的血管二、填空题10 . 酵母菌是一种单个细胞组成的________,它既不属于________,又不属于________。
11 . 生物体都是由(______)组成的,(_______)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12 . 硅藻体内含有(_______),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13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捂住鼻子打喷嚏等方法减少治病细菌的传播。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水滴里的生物-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是()。
A.达尔文B.列文虎克C.门捷列夫【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发现者。
【解答】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是列文虎克。
2.【答题】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分解苹果。
A.细菌B.虫C.水【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活动。
【解答】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分解苹果。
3.【答题】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A.牙齿变白B.容易睡觉C.清理微生物【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刷牙的原因。
【解答】晚上刷牙是清理口腔里面的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
4.【答题】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答案】×【解答】一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比如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答题】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种类。
【解答】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菌,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6.【答题】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判断。
【解答】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答题】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存在场所。
【解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8.【答题】细菌不会制造食物,也不需要“吃”食物。
()【答案】×【解答】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
9.【答题】细菌、霉菌、病毒都是( )种类的微生物。
相同不同【答案】不同【分析】本题考查细菌、霉菌、病毒的种类。
【解答】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0.【答题】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答案】微生物【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试题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题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在适宜的温度(35℃~40℃)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7、人的身体是由(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组成。
8、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9、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10、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14、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5、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二、判断题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生命体在都由细胞构成。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9、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1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2、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选择题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A)。
A、乳酸细菌B、结核杆菌C、双球菌2、细菌对人类(C)。
A、有益B、有害C、有益和有害3、“脓”就是死亡的(B)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4、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A)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B、细菌C、病毒5、霉有(C)种颜色。
A、1B、2C、多6、生命体大都由(A)构成。
A、细胞B、细菌C、霉7、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A)分解苹果。
A、细菌B、虫C、水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一、选择题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B)。
A、平原B、山地C、沙漠3、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A)。
A、14千米B、20千米C、100千米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5、(C)的做法是正确的。
A、向大海倾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6、地球内部是(A)。
A、运动的B、宁静的6、地球内部是(B)的。
A、冷B、热7、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A)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8、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9、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A)圈。
A、14B、15C、1610、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B)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11、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B)年。
A、1967B、1976C、1980二、填空题1、古代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山地)、(峡谷)、(海洋与岛屿)。
或(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3、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4、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屋里,你应该(立即离开屋子);如果你在屋外,你应该(到空旷的地方去)。
5、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填海造陆)、(地层运动)等。
6、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有(6378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有(40091千米),表面积有(510067866平方米)。
7、1800年前,我国(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我国(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9、(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千米)。
10、人类的(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11、地震是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的。
12、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13、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14、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15、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16、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三、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8、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地震和火山是人类有益无害的现象。
(×)10、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四、问答题。
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答:“三山六水一分田”指的是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占60%,陆地占40%,而陆地上三分是高山、沙漠,不适合人居住;只有一分土地供人们居住生活。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一、填空题。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8、水的三态是指(液体)、(固体)、(气体)。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判断题。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11、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12、树叶变黄,这是形态的变化。
(×)13、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物质。
(×)1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C)。
A、蜡烛融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D、木材做家具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3、紫甘蓝水是(C)。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D、去污剂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B)。
A、自来水B、橘子汁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A、西红柿B、肥皂C、清洁剂D、小苏打6、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D)。
A、水分B、空气C、水分和空气D、温度7、火柴燃烧的变化是(B)。
A、形态变化B、产生新物质8、橙子、西红柿中含有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叶酸,它们都是(A)物质。
A、酸性B、碱性C、中性9、判断下面现象是属于哪一种变化,把正确答案填空在括号里。
A、形态的变化B、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蜡烛燃烧。
(B)(2)、蜡烛受热熔化或冷却凝固。
(A)(3)、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B)(4)、面粉做成馒头。
(B)(5)、铁水变成钢锭。
(A)(6)、树叶颜色变化。
(B)(7)、火柴燃烧。
(B)(8)、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9)、水的三态变化。
(A)(10)、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
(B)(11)、压扁可乐罐。
(A)(12)、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
(B)(13)、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
(B)(14)、将白糖加热至溶化。
(A)(15)、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B)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九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或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又称(天河)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
10、像太阳这样发光、发热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1、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