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应用rhIL-11治疗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应用rhIL-11治疗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疗 因化疗引起 的血小板减少有较好 的疗效 ,且得到 国家相关 医疗
者接受化疗后,当 P T≤ 6 x 0/  ̄- L 0 1 7 - 时,皮下注射 rl一 1来 L JT hL 1f 自齐鲁 制药 ) / ,3mgd;当 P J I T≥7 ×1 L时不 再用 药,或 按 0 0/ 周 期 和对 照周 期 当 P T≤ 2 × 0/ L 0 1 L或有 出血倾 向时输 注单 采
且无 明显不 良反应 ,患者耐受性较好 。
【 关键 词】 rI一1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 血小 板减 少 ; 化学疗法 hL 1 ;
中 图分 类 号 R 3 . 7 37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8 0 3 — 2 6 4 6 0 (0 22 — 0 1 0
王丽青① 雷媚①
【 摘要 】 目的 : 观察重组 人 白介素 一 1hL 1) l( l- 1在急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化疗 后血小板减少治疗 中的效 果及其相关不 良反应。方法 : r 采用 自身对
照研 究 ,1 例新确诊 的急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患者 , 受化疗后 ,当 P T≤ 6 19 时 ,皮 下注射 r L 1 ,3m / P T≥ 7 l 9 的水平 时不 6 接 L 0 / X 0L h 一I g l a; L 0 o X m 再用药 ,也可 以依据药 物说明书上 的要求 用药 ,但用药时 间不能 超过两周 。对化疗 后外周血血小板 的最 小值进行观察 ; 录输注单采血 小板的量 ; 记
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1 统 计 学 处 理 . 4
初治 急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 患者 1 ,其 中男 9例 ,女 7 ,年 6例 例 龄 1 ~ 8岁,中位 年龄 3 95 8岁,经 细胞形 态学 、免疫 学、分 子生 物学及遗传 学分型确诊。

白介素-11的药效和药理

白介素-11的药效和药理

白介素-11的药效和药理
黄丽;唐佩弦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白介素-11是体内不可缺少的调控正常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种细胞因子。

人体发生疾病或创伤时,特别是肿瘤放化疗后体内的白介素-11的量远远不能满足抗御疾病或创伤的需要,所以必须使用与天然白介素-11分子结构完全相同的、基因重组表达的人白介素11纯化制品,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综述了白介素-11的药效和药理,供临床医生在使用迈格尔(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肿瘤放化疗引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时参考。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黄丽;唐佩弦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不同溶媒对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疼痛影响研究 [J], 郭怡萍;颜明明;林秋莲;郑丽萍;陈伟生
2.一种定量药理学方法研究护骨胶囊的药效并分析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J], 贾欢欢;曾昭利;曾雯;秦中华;万超;李青南;胡彬
3.重组人白介素-11(rHuIL-11)治疗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24例临床分析 [J],
杨艺民
4.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白介素-11、白介素-13和癌胚抗原的表达及相关性 [J], 黎耀东;李武军;燕普;蔡瑜;王敏娟;田明
5.论药效学的药理机制对提高药效应用水平的作用(上) [J], 谢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减轻初发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减轻初发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观察

疗效和安全性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疗.对 比观察两组 的疗效.结果 而且在停药后 自行消失.结论
d )皮 下 注 射 ,连 用 4 4d ~1 ;对 照组 5 ,为 同 期住 院治 疗 的初 发 急 性 白血 病 患者 ,化疗 后 不 给 予 rI间短 ,输注单采血小板数量少 ,两组 比较差异 rl一 1 hL 1 治疗初发急性 白血病患者诱 导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效 、安全 ,可加速
i el kn 1 ( hL 1) h m teayid cdtrm 0yo ei o i t l ct l kmi n r u i rl一 i c e oh r u e h0 b ct na f n i ue e e a t e 一1 1n p n p ia a u .Meh d 6 to s 0 i t l c t l k m ap t ns eet a dwt rl- at ecmpe o f h m te p t 0p / g ) n i ue e e i a e t w r r t i hL 1 f rh o l i o e o r ya 5 , ( . , ia a u i e e h 1 et tn c ha gk d
The Ef c y o c f ac fRe om bi ntHum a I e l uki i na n nt r e n-11 i n Che ot r m he apy I nduc ed Thr om boc ope a ofI t a ut yt ni ni i lAc e
Le uke i m a
TAN n, ZH0U i XI Yu Li Zh , E
( e to m tl y h s Afl tdHo il u mi dc nv r t,Ku m n u n n6 0 3 , D p.fHe a o ,T eIt f i e s t K n n Me ia U i sy og i a p ao f g l ei n i Y n a 5 0 2 g

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蒋锐;谢明;王龙;杨波;江炳东【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22)30【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强化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25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连续2 d>50×109/L或>100×109/L.对照组不使用任何升血小板药物.结果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输注量减少,血小板绝对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头痛、肌痛和浮肿.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总页数】3页(P96-98)【作者】蒋锐;谢明;王龙;杨波;江炳东【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湖北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湖北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湖北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湖北荆门4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3【相关文献】1.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代恩艳2.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J], 崔萌萌;郭晋秀;徐铮3.重组人白介素-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杨志武;李卫谱4.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 [J], 刘越5.重组人白介素-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J], 郭树霞;余永虎;王佩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ITP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IL-11,1.5 mg/d皮下注射,10 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计数,并观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较对照组(75.0%)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注射部位红肿3例,恶心呕吐1例,一过性发热2例,发生率为15.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2例,失眠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用于难治性ITP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标签:重组人白介素-II;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多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得血小板过度破坏,导致引发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类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

现阶段研究发现,导致ITP发病的主要原因包括体液免疫紊乱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其中,约11%~35%的ITP患者经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进行脾切除进行治疗,效果并不够理想,同时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泼尼松进行疗效维持,对于此类难治性ITP 患者而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目前,重组人白介素-11 (rhIL-11)用于难治性ITP的报道逐渐增加,其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造血生长因子,在促进干细胞及巨核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

rhIL-11与rhTPO在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应用

rhIL-11与rhTPO在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应用
rhTPO用药方法:对于不符合血小板输注指征的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应在血小板计数<75X109/L时应用rhTPO, 可在化疗后5-24小时皮下注射,剂量为300U·kg-1·d-1,1次/d,连 续应用14d。
注:当血小板≥100X109/L或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X109/L时, 应及时停药。
对于不符合血小板输注指征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实体瘤患者应 在血小板计数25X109/L-75X109/L时应用rhIL-11。 用药方法:推荐剂量为25-50ug/kg,皮下注射,1次/d,至少 连用7-10d,至化疗抑制作用消失且血小板计数100X109/L或 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X109/L以上时停药。 rhIL-11用药注意事项: (1)rhIL-11会引起过敏或超敏反应,包括全身性过敏反应 (2)肾功能受损患者须减量使用。肌酐清除率<ml/min者应 减少剂量至25ug/kg。 (3)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心脏病史者慎用。rhIL-11会增加发 生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且呈年龄依赖性,>40岁患者有可能发 生心房扑动,>65岁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有所提高。
目前,在中国大陆只有 rhTPO 和 rhIL-11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 准用于 治疗肿瘤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
rhTPO:
rhTPO:rhTPO可以减轻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和卵巢癌 等实体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下降的程度和缩短血小板减 少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有利于下一步治疗计划的顺 利完成。
美国一项针对43995 例实体瘤CIT患者的调查
美国一项针对43995例实体瘤CIT患者的调查显示,化疗患者CIT的发生率分别为: 按化疗药物(以下单药为基础)分:
> 吉西他滨 64.2%
铂类 64.2%

化疗所致血小板降低应用rhll-11治疗的疗效观察

化疗所致血小板降低应用rhll-11治疗的疗效观察

计数低 于 6 . X19 , 50 0 L 持续 的天数也长 , /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而
1 材料 与方 法
1 一般 资料 . 1 病例入选标准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实体肿瘤患
治疗组 自身 比较发现化疗后血小 板最低值高于对 照组 (9 5. 4± 1 .) 0 [ 血小板计数低于 6 . X19, 2 X19, 4 /, 5 0 [持续 的天数也较对照 0 /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 资料 比较
注: 两组各Leabharlann 比, P>00 .52 结果
21 血 小板 指 标 比 较 .
治疗 恶性肿瘤 患者化疗 所致血 小板 降低 3 2例 , 并观 察临 床疗
效 与 不 良反 应 。
对 照组 化 疗 后 血 小 板 最低 值 是 (02-1 -) 0 L 血 小 板 5 . - 23 X19 , . /
【 图分 类 号】R 5 . 中 5 82 【 标 识码 】A 文献 【 章 编 号】17 — 7 12 0 )8 12 0 文 6 3 9 0 (0 8 1— 9 — 2
骨髓 抑制是肿 瘤化 疗 中最 常见 的剂量 限制性 毒性 ,化疗
所 致 的血 小板减少 , 传统 的方 法主要 为输 注血小板 悬液 , 但输 注血小板也 可能引起 发热 ,增加感 染 的危险 及发 生免疫 等方 面 的的并发症 …,一定 程度 上 限制 了其 使用 。重组 人 白细 胞
6 . 0 L 5 19 持续 的天数也短 , 0X / 血小板降低的幅度低 ( 00 )不 良反应均为 I~Ⅱ度 。 P< . 。 5 结论 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
减少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一 1 1 的治疗性给药方法效果确切 , 毒副作用轻 , 患者耐受性好 。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评估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状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

方法选取于本溪中心医院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rhIL-11治疗组(观察组)和非rhIL-11治疗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LT最低值、恢复正常所用时间,PLT输注量,治疗前后PLT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同时,分析rhIL-11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恢复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需要的PLT输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化疗前后PLT水平无明显差别,但化疗结束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rhIL-11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安全性较高。

结论 rhIL-11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状,不良反应耐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恶性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A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水平降低,其中以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恢复最为困难,而血小板减少容易引起出血及严重感染[1],阻碍化疗的进一步进行。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药物能够降低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重组白介素-11(recombined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治疗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血小板降低的症状[2]。

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国产重组白介素-11治疗肺癌化疗过程中的血小板减少症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23T14:51:56.8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作者:陈宏耀
[导读]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快速升血小板,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血液内科 5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机制。

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1月至 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观察组化疗结束 24 ~48 h后开始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两组患者出现出血症状或外周血小板计数<10×109/L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统计恢复至≥50×109/L和≥100×109/L的时间,并评估观察组用药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

观察组输注血小板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

观察组血小板恢复至≥50×109/L时间和≥100×109/L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

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6/41)。

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快速升血小板,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急性白血病;化疗;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化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疗效较好,但是化疗药物均具有明显细胞毒性,造血系统受损明显,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以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1]。

目前,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血小板减少问题仍有待研究[2]。

重组白细胞介素 11是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药物,为进一步探明其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我院 2015年1月至 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5年1月至 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及化疗指征,化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80×109/L),两组患者已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化疗前凝血功能异常,合并急性感染者、活动性出血等。

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 16~54岁,平均年龄(35.24±19.1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4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 18~54岁,平均年龄(36.07±18.0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

两组患者在白血病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前,采集自体血小板并保存,便于患者化疗后自体输注使用。

观察组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患者均在化疗结束24 ~48 h后开始治疗: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1.5mg/瓶)。

对照组不使用药物干预。

两组患者出现出血症状或外周血小板计数<10×109/L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每次输注10U,输注后计算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值,要求1 h血小板校正计数> 7.5,24 h血小板校正计数> 4. 5。

1.3观察指标
1.3.1血小板计数监测
两组患者期间定期采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小板计数变化。

同时,观察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分别统计恢复至≥50×109/L和≥100×109/L的时间。

1.3.2用药安全性评估
用药后,密切关注观察组患者是否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异常体征等情况,统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归。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小板变化及输注血小板量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输注血小板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全身乏力2例,肌肉酸痛1例,心率异常1例,局部红肿硬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63%(6/41)。

但是患者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或对症治疗后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者。

3讨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是较为棘手的化疗并发症,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随着血小板水平降低,可引发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而需尽快纠正患者血小板水平过低的情况。

直接输注血小板可快速改善低血小板水平情况,但是长期输注血小板易产生血小板输注耐受等情况,同时血液资源较紧张,因而需严格控制输注血小板情况。

重组白细胞介素 11是治疗各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药物,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解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多次输注血小板的问题,临床应用效果良好[3]。

本次研究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

观察组输注血小板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且观察组血小板恢复至≥50×109/L时间和≥100×109/L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可知重组白细胞介素 11升血小板作用确切,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效果可靠,且升血小板速度较快。

人白细胞介素11是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内源性因子,属于多向造血刺激因子,其作用靶点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巨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受体表达后可促进巨核细胞生成、增殖与分化成熟,并增加巨核细胞体积及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表达,是调节血小板生成的主要因子。

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降低了人白细胞介素11生成量,导致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能力下降,为此应临床领域及生物医学领域认为可补充人白细胞介素11,促进血小板生成。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与人白细胞介素11受体表达作用一致,可提高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能力,故临床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良好[4]。

当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制药技术较为成熟,其纯度较高,安全性也较为理想,严重不良反应较少[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6/41),但是患者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或对症治疗后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者,可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可行性较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快速升血小板,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萍,葛守辈,刘晓娟,等.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效果观察[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5(03):301-302.
[2]杜朝阳.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2014,7(06):29+31.
[3]王仕军.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8(08):12-14.
[4]彭丽萍,陈小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4,8(33):84-86.
[5]杨培仙,吴陈新.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40例[J]. 中国药业,2015,10(09):119-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