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的诗句_诗词高品质版

合集下载

赞美蝉的诗句

赞美蝉的诗句

赞美蝉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赞美蝉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赞美蝉的诗句有哪些《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二.描写蝉的诗句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 司空曙《新蝉》)。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像。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蝉声无一添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宋杨万里《听蝉》)“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宋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唐雍陶《蝉》)三.几首写蝉的诗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外形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外形与食性,实际上到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示意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冲突甚至不相容的,但在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关于蝉的诗句_诗词(精华版)

关于蝉的诗句_诗词(精华版)

关于蝉的诗句诗词(精华版)
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出自唐代:骆宾王《咏蝉》。

译文: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愁情深。

2、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出自宋代: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译文: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

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

3、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出自唐代:毛文锡《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译文:斜阳落日送走最后一声蝉鸣,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黄陵庙边的江水大家都在搜五年级上册蝉古诗古诗蝉虞世南拼音诵读写蝉的最出名的四句诗关于蝉鸣的著名诗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出自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译文: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5首写蝉的诗句

5首写蝉的诗句

5首写蝉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5首写蝉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全部蝉的诗句原发布者:杏猫网描写蝉的诗句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5代楚·刘昭禹《闻蝉》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5更疏欲断,1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4、蝉发1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闻新蝉赠刘2108》5、1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6、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唐·姚合(《闻蝉寄贾岛》)7、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1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早蝉》8、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9、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画蝉》10、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1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闻早蝉》101、1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像。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唐·白居易《早蝉》102、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垂丝钓》103、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辞,1心分作两般悲。

——《闻蝉感怀》104、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闻蝉》105、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

——唐·元稹《送卢诗》106、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

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2.几首写蝉的诗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1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外形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有关蝉的诗句

有关蝉的诗句

有关蝉的诗句有关蝉的诗句蝉的出现代表着夏日,代表着生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有关蝉的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有关蝉的诗句(一)《蝉》徐夤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蝉》薛涛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蝉二首》子兰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早蝉》白居易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答白刑部闻新蝉》刘禹锡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有关蝉的诗句(二)《听蝉》杨万里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刘克庄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蝉》雍陶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有关蝉的诗句(三)《蝉》雍陶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蝉》许浑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蝉》李郢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蝉》陆龟蒙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蝉》张乔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有关蝉的诗句(四)《蝉》罗邺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噪最堪惊。

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

《蝉》罗隐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与蝉相关的古诗

与蝉相关的古诗

与蝉相关的古诗与蝉相关的古诗:第一首:李商隐《蝉》蝉李商隐〔唐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简析】《蝉》是一首五言律诗。

前四句抓住蝉鸣的特点来写,突出其“高难饱”“恨费声”的遭遇和处境,同时以蝉的彻夜悲鸣反衬树的碧绿无情。

后四句由蝉及己,想到自己官职低微,漂泊不定,田园荒芜,举家清贫,真是感慨良多。

此诗借咏蝉托物言志,寄托诗人的身世之慨,既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境况,也寄托其高洁的品格。

全诗采用人、蝉对照的写法,着笔于两者的相同点,一改秋蝉在诗歌中只寄寓凄凉而缺乏内涵的意象特征,赋予秋蝉全新的形象,是咏怀诗中的经典之作。

第二首:骆宾王《在狱咏蝉》在狱咏蝉骆宾王〔唐代〕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简析】《在狱咏蝉》是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作于诗人患难之中,他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与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出其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第三首:虞世南《蝉》蝉虞世南〔唐代〕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古诗词中描写蝉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蝉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蝉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描写蝉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王昌龄《塞下曲·其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霜月》▶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王昌龄《送狄宗亨》▶长榆落照尽,高柳暮蝉吟。

——陈子良《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猿啼三峡雨,蝉报两京秋。

——元稹《酬许五康佐》▶香醅浅酌浮如蚁,雪鬓新梳薄似蝉。

——白居易《花酒》▶阳影里,见一簇寒蝉衰柳。

——高明《商调·二朗神》▶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韩愈《送灵师》▶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居易《闻新蝉赠刘二十八》▶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刘禹锡《始闻秋风》▶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群。

——贾岛《寄贺兰朋吉》▶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武元衡《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白居易《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尚书》▶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杜甫《立秋后题》▶相思夕上松台立,蛩思蝉声满耳秋。

——白居易《题李十一东亭》▶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描写蝉的古诗大全

描写蝉的古诗大全

描写蝉的古诗大全
1.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霜月》
5.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

——汪藻《点绛唇·高柳蝉嘶》
6.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7.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8.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居易《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9.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

——胡寅《赠朱推》
10.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描写夏天蝉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夏天蝉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夏天蝉的诗句古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夏天蝉的诗句古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夏天蝉的诗句古诗词一、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五代楚·刘昭禹《闻蝉》二、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三、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四、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五、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六、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唐·姚合(《闻蝉寄贾岛》)七、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早蝉》八、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九、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画蝉》十、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闻早蝉》十一、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像。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唐·白居易《早蝉》十二、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垂丝钓》十三、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辞,一心分作两般悲。

——《闻蝉感怀》十四、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闻蝉》十五、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

——唐·元稹《送卢诗》十六、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

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秋蝉声》十七、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听早蝉歌》十八、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二.夏蝉的诗句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蝉的诗句》1、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闻早蝉》2、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3、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晚山蝉》4、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早蝉》5、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唐司空曙《新蝉》6、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闻蝉》7、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闻蝉感怀》8、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唐姚合(《闻蝉寄贾岛》)9、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

()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

《新蝉》10、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唐雍裕之《早蝉》11、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早蝉》12、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正因诗人自我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人间词话》13、娇声娇语。

恰似深闺女。

三叠琴心音一缕。

趓在绿阴深处。

《清平乐(咏蝉)》14、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早蝉》15、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16、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与友人会》17、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五代楚刘昭禹《闻蝉》18、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

唐元稹《送卢诗》19、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20、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画蝉》21、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风蝉》22、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唐白居易《早蝉》23、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唐卢殷(《晚蝉》)24、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晚蝉》25、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垂丝钓》26、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27、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28、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咏蟹》29、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闻蝉》30、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赋得弱柳鸣秋蝉》31、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六月三日夜闻蝉》32、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

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

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

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

《闻蝉》33、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

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

朝朝暮暮。

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

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天乐(蝉)》34、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听新蝉寄张昼》35、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36、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37、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

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秋蝉声》38、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39、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宋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40、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听早蝉歌》41、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

《新蝉》42、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

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咏蝉》4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宋柳永(《雨霖铃》更多:关于蝉的古诗赏析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①,流响出疏桐②。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③。

[注释]①緌(ru):这里指蝉的触须。

②流响:形容声音传得很远。

疏桐:不太茂密的桐树。

③藉(ji):凭借。

[解说]饮清露,说明蝉饮用之物是非常洁净的;出疏桐,说明蝉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高雅的;居高,说明蝉所居的位置是很高的,所以它的声音自然可以传播的很远,并不见得非要借助秋风才行。

蝉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人只有洁身自好,志向高原,才能声明远扬。

在狱咏蝉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①;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②,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③,将④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⑤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⑥,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注释】①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②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③曩时:前时。

④将:抑或。

⑤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⑥缀诗:成诗。

⑦西陆:指秋天。

⑧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⑨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⑩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

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

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作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

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动作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

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愿意更深入一层。

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

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

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

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然而正如战国时楚敢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

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文解释】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

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

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漂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

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

【词语解释】以:因。

高:栖于高处。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嘶鸣。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将欲停止。

薄宦:官职卑微。

芜:荒草。

君:指蝉。

清:清贫,清高。

【诗文赏析】栖于高树之蝉吸风引露,饥而难饱,日夜哀鸣,然而碧树无情,仍然清翠依旧;诗人身为小宦,四处漂泊,想来故园一定已经荒芜了,乡思难熬,可是蝉却无情,依然鸣叫不停。

蝉声的断疏与树叶的清翠、作者的思乡与蝉的鸣叫本无关联,但在诗人笔下,蝉与树都被赋予了情感,咏物与抒情密切地结合了起来,而且「错综细腻」,寓意更深:诗中的「蝉」难道不就是作者的影子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