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苏州的诗句精选

合集下载

赞美苏州的诗句

赞美苏州的诗句

赞美苏州的诗句苏州,一个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古城,古街巷纵横交错,园林湖景美不胜收。

这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许多文人墨客,受到苏州独特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的启发,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句,让人们对苏州的美景和文化产生深深的赞美之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赞美苏州的诗句吧。

1. 李白《金陵竹枝词》> 似忆长洲一旦春,十里荷花忆旧人。

绿波春水碧于碧,千浦人家争渡津。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篇开阔豪放,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在《金陵竹枝词》中,他描绘了苏州的春天景色,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他通过绿波春水和千浦人家的描绘,展现了苏州富饶的水乡风情和繁华的人文景观,让人不禁怀念起过去的岁月和重要的人。

2. 苏轼《东坡笔记》> 君在南京,道不拾遗。

赏心乐事,非柳下惠。

”夜送赵纡,与言己一丰年矣,苏州之胜,未尝不愧焉。

宋宏亮有言,自古文人多感不开,且大体养尊处优,于农事当让,岂不灿烂乎哉?岂斯焉所给日耶?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文人画家,他的笔记中留下了许多对苏州的赞美之词。

在《东坡笔记》中,苏轼对苏州的好客、美景以及文人墨客的天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他认为苏州的文人多彩多姿,虽然他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但他们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感悟让人们为之倾倒。

这段文字表达了苏州作为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3. 辛弃疾《江神子·丙辰中秋》> 中秋明月楼台起,小酌微寒我寄愁。

问年今夜为何夜?洞庭含笑一千秋。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题材广泛,有时深情于爱国,有时忧伤于离别。

在《江神子·丙辰中秋》中,他以苏州的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明月的美丽和自己的忧愁。

他将苏州的洞庭湖与笑容相联系,传达出对苏州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4. 杨维桢《春江花月夜》> 珠泉翻照夜无眠,千玉颜开玉满船。

都是冥冥风雨也,东皇钟落不成年。

杨维桢是明朝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写花卉、园林和自然景观而闻名。

描写苏州的古诗十首

描写苏州的古诗十首

描写苏州的古诗十首《送人游吴》唐·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吴越怀古》唐·李远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宋·苏轼余谪居于黄。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

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

觉而异之,乃作此词。

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乌栖曲》唐·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把酒对月歌》明·唐寅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东城桂三首》唐·白居易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赠李司空妓》唐·刘禹锡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泊平江百花洲》宋·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有没有说苏州的诗句

有没有说苏州的诗句

有没有说苏州的诗句
苏州,作为中国文化古城之一,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墨客们的创作灵感之源。

以下是一些描写苏州的诗句:
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苏轼描写江南景色时的诗句,其中的“幽草涧边”正是苏州的特色之一。

2.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巷。

”——杨万里《临安春雨初霁》
杨万里以苏州为居住地,他的诗作多以描绘江南水乡为主题,这句诗描绘了苏州秋天的景色。

3.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杜牧《江南春》
这句诗意味深长地表达了苏州古代文化的厚重和历史的沉淀。

4. “西施嫁得越王家,一生只爱越王家。

”——白居易《长恨歌》
这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苏州西施的诗句,苏州作为西施的故乡,因此也成为了诗人们追逐爱情的象征。

5. “苏堤春晓,处处笙歌。

催4008万人乘兴,尽戴湖山席卷。

”—
—辛弃疾《苏堤春晓》
这是辛弃疾描写苏堤春景的诗句,苏堤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人墨客。

总之,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苏州的美景,更展现了苏州的人文魅力和传统韵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苏州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

苏州的浪漫诗句

苏州的浪漫诗句

苏州的浪漫诗句
苏州,是一座充满浪漫情调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色古香的园林,走在石板路上,仿佛回到了古代。

以下是一些关于苏州的浪漫诗句:
1. 江南诗意,苏州园林。

——李清照
2. 独往苏州去,欲尽芳菲意。

——李白
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4. 东篱菊卉开,南畦竹翠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5. 紫藤花下,午后即景。

——林徽因
6. 拨不断的弦,是苏州的雨。

——余秀华
7. 钟山风雨起苏州,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辛弃疾
8. 苏堤春晓,处处闻啼鸟。

——苏轼
9.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杜甫
10.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1 -。

赞美苏州的诗句

赞美苏州的诗句

赞美苏州的诗句以下是关于赞美苏州的诗句,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赞美苏州的诗句1、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2、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6、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8、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9、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10、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1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12、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13、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14、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15、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16、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17、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8、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9、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20、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21、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22、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

赞美苏州古城的诗句

赞美苏州古城的诗句

赞美苏州古城的诗句
一江春水绿如蓝,古城苏州韵无尽。

石桥古镇锦绣开,水乡风情万千怀。

园林亭台秀丽景,古韵悠扬魅力在。

吴绣江南独一家,苏州古城宛如画。

吴门古迹耀千秋,苏州古城瑰丽由。

飞来峰下金鸭湖,古运河上游人舒。

细雨蒙蒙湿石桥,古街巷弄寻幽妙。

座座园林皆如梦,苏州古城卓尔风。

湖光山色尽入眼,古城苏州韵犹存。

平江风光美如诗,园林景色无人知。

吴带云间春水绿,古桥柳岸夏阳明。

苏州古城人间乐,古韵盛世绮丽新。

这些诗句赞美了苏州古城的美景和独特韵味,描绘了其园林景色、运河街巷和湖光山色等特色景观。

同时,这些诗句也表达了对苏州古城的赞叹和欣赏之情,将
其比喻为人间乐园和绮丽的盛世之地。

赞美苏州的名言

赞美苏州的名言

赞美苏州的名言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2、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姜夔《姑苏怀古》
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4、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5、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李白《乌栖曲》
6、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

——王国维《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7、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杜荀鹤《送人游吴》
8、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
9、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10、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张祜《枫桥》
11、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

——乔吉《折桂令·登姑苏台》
12、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

——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13、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范成大《横塘》
14、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许浑《姑苏怀古》
15、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苏轼《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关于苏州的诗句

关于苏州的诗句

关于苏州的诗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人雅士常以苏州为写作灵感。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描绘苏州的优美诗句。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经典的苏州诗句,感受这座古城的魅力。

1. “苏堤春晓” - 苏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用以形容苏州西湖风景。

苏堤蜿蜒曲折,春日的柳树垂下嫩绿的枝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美丽。

这四句描绘了苏州春天的早晨景色,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

2. “吴门水榭处处春” -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的句子,形容了苏州闻名的园林雅景。

苏州的园林以水为基调,水榭之间,景色如画,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苏州的思念和美好回忆。

3. “小桥流水人家” - 谢林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宋代诗人谢林的《青玉案·满城春色宫墙柳》中的诗句,描绘了苏州的风景和人情。

苏州的小桥流水、古道西风都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深深的宁静与舒适。

4. “东篱菊映篱” - 许立行东篱菊映篱,朱宸梅隐梅。

才子佳人游,吴姬不可亲。

这是许立行的《虞美人·闺怨》中的句子,用以描绘苏州的园林景色。

篱笆上的菊花与梅花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和别致而著名,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的赞叹。

5. “金门绣户相迎处” - 王之涣金门绣户相迎处,双双树下弄扁舟。

园林湖水千百寻,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须愁。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句子,用以赞美苏州的园林美景。

苏州的园林和湖泊交相辉映,游子们乘船在湖上游玩,享受着园林景色的美妙,心情舒畅愉悦。

6. “十里荷花丰盛处” - 杨万里十里荷花丰盛处,海棠庐外柳叶飞。

千年徽橐已成土,万顷湖光照晚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赞美苏州的诗句精选
1、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3、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4、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6、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7、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8、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9、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10、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11、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12、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13、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4、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15、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6、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17、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18、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19、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1、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

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
22、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2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24、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