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音乐之都哈尔滨

合集下载

赞美冰城哈尔滨的句子

赞美冰城哈尔滨的句子

赞美冰城哈尔滨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赞美冰城哈尔滨的句子:
1. 哈尔滨是一座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冰雪景观和欧式建筑而闻名于世。

2. 哈尔滨的冬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感受着冰雪带来的无限魅力。

3. 哈尔滨的松花江畔,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是人们休闲、散步、赏景的好去处。

4.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步行街,两旁的欧式建筑和繁华的商业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5. 哈尔滨的太阳岛是一处美丽的旅游胜地,以其壮观的花卉和优美的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6. 哈尔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文化的城市,这里的音乐、艺术、美食等文化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无限的创意和激情。

7. 哈尔滨的夜晚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霓虹灯闪烁,星空璀璨,让人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和浪漫。

8. 哈尔滨是一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

9. 哈尔滨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东方的传统韵味,又有西方的现代气息,让人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交融。

10.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发挥国际音乐城品牌优势 开发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

发挥国际音乐城品牌优势  开发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

发挥国际音乐城品牌优势开发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摘要:哈尔滨音乐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具有旅游开发的明显优势。

本文从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概述了中外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对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做出基本判断,分析了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而提出了推动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哈尔滨音乐旅游发展一、中外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一)中外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音乐是极富吸引力的文化资源,有着多方面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如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一年四季接连不断的音乐会足以让维也纳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旅游城市。

澳大利亚的悉尼也因悉尼歌剧院而蜚声于世,每年要举行约300场演出,成为澳大利亚最热闹的场所。

而国内也不乏音乐旅游名城,如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力促音乐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并建立了良好的音乐与旅游互动机制。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音乐作为旅游资源早已得到开发利用。

在国际上音乐旅游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主打旅游品牌,并已形成产业。

而在国内,音乐旅游业发展成熟的地区和城市还不多,大多处于探索阶段。

(二)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音乐作为大众化艺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音乐的功能超出了精神范畴,悄然走进旅游等商业领域。

如首都北京,北京国家大剧院自落成以来,就被称为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让中国音乐发展迎来了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

音乐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新兴的旅游资源,可以说,音乐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无限。

二、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优势及现状(一)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优势1.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创多项全国之先。

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通车,让哈尔滨成为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的窗口。

1908年4月,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将俄国阿穆尔铁路第二营管弦乐队调入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支交响乐团。

哈尔滨冰雪文化:城市形象与魅力的双重绽放

哈尔滨冰雪文化:城市形象与魅力的双重绽放

哈尔滨冰雪文化:城市形象与魅力的双重绽放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景观: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不仅体现在冰雪景观上,还体现在城市的建筑景观上。

哈尔滨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郁的欧洲风情,特别是中央大街和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成为了城市形象的代表。

在冬季,这些建筑景观与冰雪景观相得益彰,更加突显了哈尔滨的特色和魅力。

2.旅游吸引力: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冬季,哈尔滨都会举办一系列冰雪节庆活动,如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这些活动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收益,也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3.城市宣传: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成为了城市宣传的重要载体。

在国内外各种宣传活动中,哈尔滨都会利用自身的冰雪资源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感受这座城市的冰雪文化和魅力。

这种宣传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也进一步巩固了哈尔滨作为“冰雪文化之都”的地位。

4.市民素质: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也对市民的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与和欣赏冰雪文化,市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更加注重城市的环保和文化传承。

这种素质的提高不仅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信,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城市规划:哈尔滨的城市规划也受到了冰雪文化的影响。

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哈尔滨充分考虑了冰雪元素,将冰雪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规划不仅使城市更加美丽和宜居,也进一步彰显了哈尔滨作为“冰雪文化之都”的特色和魅力。

总之,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对城市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建筑景观、旅游吸引力、城市宣传、市民素质到城市规划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哈尔滨成为了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冰雪文化之都”。

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百题知识竞赛的答案

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百题知识竞赛的答案

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辅导1、目前哈尔滨市正在争创什么城市?答:2014年,哈尔滨市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全国文明城市由哪个机关表彰?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

3、1996年10月,党的哪届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将文明城市纳入“三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之中?答:1996年10月,党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将文明城市纳入“三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之中。

4、实施“三优”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三优”工程的基本内容是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文明城市。

5、文明城市标准之一,是促进什么协调发展?答:文明城市建设,要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7、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宗旨是什么?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宗旨是:创建为民、为民创建。

8、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施主体是什么?答:广大市民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应该充分认识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

9、按照中央文明委…2003‟9号文件规定,全国文明城市实行届期制,每几年评选表彰一次?答:按照中央文明委…2003‟9号文件规定,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实行届期制。

10、本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是第几届?答:全国文明城市评比每三年评选一次,第一届是2005年,到2014年哈尔滨市将参加全国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

11、哪年哪月中央文明委正式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答:2003年8月,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规定了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申报评选范围和程序。

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

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

如何进行城市形象定位:(1)组织专家学者研讨。

可以请有关的城市专家学者、广告专家一起进行研讨,对城市形象焦点、视点、重点进行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

(2)突出以城市规划定位为基础。

对城市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等进行深入研究,弄清主要目标形象(3)进行社会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对旅游者及本地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大致包括对城市的印象环境居民交通发达程度等内容综合分析。

选择城市:哈尔滨一.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的意义:1.城市形象定位主要是对城市形象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定位,根本意义在于增项城市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建设优良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服务质量对招商引资的作用很重要。

让投资者感到舒适方便、畅通、顺利、服务周到是重要要求。

3.有利于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哈尔滨一直有着“东方小巴黎”“冰雪之都”的美誉。

随着社会的发展哈尔滨的旅游业也急速发展,优良的城市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也是大力发展哈尔滨旅游业的必要手段4.有利于提高本地产品的竞争力;对商品产地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在公众中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可以吸引游客来购买。

比如很多消费者对上海产品和广州产品情有独钟,可以说城市形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本地产品的竞争力。

优良的城市形象,有助于本地产品形象的确立,从而提高本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有利于形成人才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性很强,很多人才都会愿意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的大都市发展,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吸引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

6.有利于开展对外交往与合作;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公关活动开展的基础。

各种形式的城市公关活动,如:举办国际性的会议、运动会等,都是城市形象的反应。

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哈尔滨市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交往与合作,增强竞争力。

有利于哈尔滨参与国际投资和合作,有利于增加与外地的交流二.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的资源优势:1.环境要素形成的资源优势;这里的环境指的是城市的环境建设,近几年哈尔滨通过各项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硬环境建设水平,城市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绿化及净化水平明显提高。

论城市建设中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以哈尔滨市为例

论城市建设中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以哈尔滨市为例

论城市建设中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以哈尔滨市为例作者:白雪岩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1期白雪岩(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一座城市,若想令人回味无穷,就要将属于自己的魅力散发出来,而城市的品牌形象设计,就成为了最直接的视觉体现。

本论文以哈尔滨城市为例,就品牌形象设计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品牌形象设计;城市建设;品牌定位;哈尔滨市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145—02收稿日期:2013—07—20作者简介:白雪岩(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一、城市品牌的认知(一)城市品牌概念的界定所谓的品牌化,就是让人们在了解某一区域的形象的同时,可以通过其特色进行思维的延伸,并与城市的自然相联系。

城市本身是建筑的集合体,而品牌化就是从精神的角度对城市形象进行重新塑造。

城市的品牌,是代表城市的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种标志,具有辨识的意义。

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之处,并不在于其表象,而是体现在核心价值观上。

那么,城市品牌定位就要对城市进行全方位考察,将城市的价值提炼出来并形成属于城市本身的特色。

城市品牌定位是否准确,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品牌的特征建立城市品牌,就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城市,并提高本城市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对于城市品牌的设计,除了名称之外,还要以形象设计符号的形式来作为表达。

显然,城市品牌的特征更是一种城市时代意义的表达,除了城市自我形象、城市个性的张扬之外,其中也涵盖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主观的情感,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将这些优势转换为经济利益。

城市品牌的特征因此而体现出来,即城市品牌作为一种文化,具有独特性。

二、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一)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

论哈尔滨城市精神

论哈尔滨城市精神

论哈尔滨城市精神2019-07-28摘要:哈尔滨是⼀座历史⽂化名城,在⼀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其基本维度包括“勇毅勤笃、开放包容、时尚活⼒、诚信敬业”。

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定的经济基础、⽂脉传承、历史环境和⾃然条件。

在当前形势下,发掘、梳理、解读和弘扬哈尔滨城市精神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哈尔滨城市精神;基本内涵;主要成因Abstract: Harbin is a historical city, has formed the unique city spirit in more than a century developing process, its basic dimension includes “bravely resolute industrious sincere, open containing, the fashion vigor, the good faith is professional”.The Harbin city spirit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annot leave certain economic basis, the arrangement of a piece of writing inheritance,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condition.Excavates, combs, unscrambles and brings honor to the Harbin city spirit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hav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xtremely.Key words:Harbin city mental;basic connotation;main origin中图分类号:C912.81⽂献标识码:A⽂章编号:1674-4144(2011)-12-38(5)当今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表⾯体现的是物质⽣产和经济实⼒的⾓逐,实则是⼈⽂⼒量和精神质素的打拚。

哈尔滨——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哈尔滨——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哈尔滨——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作者:刘鑫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13期【摘要】2010年6月,哈尔滨以它多元而灿烂的城市音乐文化历史、广泛而持久的音乐文化活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都”的称号,成为亚洲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在如此重要的机遇面前,哈尔滨应如何借势造势,营造哈尔滨整体“音乐之城”的艺术氛围,强力打造“音乐文化名城”,是当务之急应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哈尔滨;音乐之都;文化名城【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总书记2015年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中华文化基因。

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要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每个城市要有自己鲜明的城市形象,这种形象不只是被城市的居民自己理解的,它还需要对外部有一个鲜明的刻画。

哈尔滨,在这座只有百年历史的城市,音乐却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音乐是哈尔滨重要而鲜明的文化传承,音乐伴着哈尔滨不断发展、壮大。

哈尔滨音乐文化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它抒写了很多历史。

哈尔滨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及地理位置,20世纪初便成为接纳西方音乐艺术的窗口,中东铁路修筑和经营后,哈尔滨云集了一大批外国的音乐艺术家,其中有很多久负盛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和音乐教育的著名专家,他们投身教育、登台献艺,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丰富了哈尔滨人们的文化生活,培养了中外艺术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使哈尔滨成为我国接触欧洲古典音乐和俄罗斯艺术最早的城市之一。

同时我国与音乐文化的多个“第一”都产生在哈尔滨。

1899年5月,捷克人艾尔米家庭小乐队来到哈尔滨,并首次举办了室内乐音乐会;同年年底,在哈尔滨铁路俱乐部添置了第一架立式钢琴;交响乐团出现在哈尔滨的时间为1908年,其名為“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第一次演出的曲目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和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鲍罗丁的《第五交响曲》(片段);举办了我国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盛会,即哈尔滨音乐之夏音乐会;举办过由数百家合唱团组织的“万人大合唱”等,使当时哈尔滨的音乐舞台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景象,它不仅为当时的哈尔滨各个阶层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为今天的哈尔滨音乐事业的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哈尔滨生活了将近三年了,未来到象牙塔前,我就对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充满了向往,一次次的在美妙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上感受着冰城哈尔滨的美,无论是最具特色的冰雪节还是素有“东方小欧洲”的中央大街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所以高考志愿上毅然填报了哈尔滨的大学。

来到这里,发现这城市里充满了未知的新鲜事物,那陈旧的欧式建筑,那美丽的松花江,那好吃的红肠,那直爽的人们······让我越来越爱这座城市,但我最爱的还是这座城市的音乐氛围。

公园的一个角落,口琴声吹奏着人们熟悉的旋律,一首首老歌的曲调打动着在这里散步的行人。

吹奏者如痴如醉,观众因受感染随声附唱,音乐带给他们追思与惬意。

“街头音乐节”在这座城市已不是一个新词、一个新的演出形式。

它没有豪华的舞台,就在街旁的小亭子里,跟随人流很容易看到它。

这个小小的舞台,有几位演员端坐其中,演奏着一首首乐曲,既不铺张,也不造作,演员们享受着演奏的快乐,而近在咫尺的观众则陶醉在乐曲中。

这种演出形式,亲近感极强,仿佛演员只为你演奏一样,吸引了大批游人在亭前观赏。

“街头音乐节”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城市的首创,但这几年在这条街上却出现过“阳台音乐会”,演员在马迭尔宾馆的阳台上为游人演出,颇受欢迎,这都折射出这里的市民对音乐的热爱。

说起哈尔滨的音乐,我们都会想到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从1961年第一届到现在走过50余载、举办了30届的“哈夏”,已成为中国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音乐盛会。

2010年,哈尔滨市被授予“音乐之都”,成为全国乃至整个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音乐正在成为世界认识和了解哈尔滨的重要符号。

音乐这个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文化表现形式,正在成为哈尔滨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塑造城市精神的有力臂膀,为建设“化名城”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音乐在哈尔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作为现代城市,哈尔滨仅有100余年的历史。

但是,这座年轻城市与音乐却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直伴随着哈尔滨不断成长、发展和壮大。

追溯历史,黑龙江流域曾诞生过辉煌的“渤海乐”,金王朝的宫廷音乐、女真族的“笛鼓声声”等多姿多彩的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这些音乐文化是中华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O世纪初,伴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西方传统经典音乐开始源源不断地涌人哈尔滨,哈尔滨成为我国接触欧洲古典音乐最早的城市。

哈尔滨还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发源地和音乐创作、艺术活动中心之一。

音乐是哈尔滨打造“文化名城”的独特名片
城市需要文化作底蕴,文化需要方式来解读。

音乐作为诠释文化、展示文化的特殊形式,极具普遍性、感染性和影响力,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体现城市文化个性、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哈尔滨打造“文化名城”,需要有效的文化载体作支撑,并且这个载体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承载力。

综观哈尔滨文化发展史,无论是辉煌成就、品牌影响力,还是现实基础、发展潜质,音乐都首屈一指,应成为哈尔滨打造“文化名城”的亮丽名片。

现在哈尔滨音乐文化组织广泛,演出队伍数量众多,观众达百万
人次。

哈尔滨音乐文化活动活跃。

音乐是酷爱音乐的哈尔滨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艺术歌会,文艺汇演,秧歌比赛,声乐、器乐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活动遍布城市各个角落。

哈尔滨音乐文化品牌响亮。

哈尔滨有“哈夏”音乐会和“音乐之都”两大音乐文化品牌,这是国内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虽然近些年哈尔滨音乐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音乐文化发展,这是哈尔滨做大做强“音乐之都”品牌、加快“文化名城”建设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为有效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我认为应该抓紧编制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音乐之都”建设规划;尽快组织筹建哈尔滨音乐学院;大力提升哈尔滨音乐文化品位;加强常态音乐文化交流;大幅提升“哈夏”音乐会的品牌影响力;加强音乐人才队伍建设。

扑捉着音乐之都跳动的音符,欣赏着舞台上优美的旋律,乐声飞扬里传递着音乐人执着的追求和市民对音乐的热爱。

在这座城市中,历史积淀的音乐遗风、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传承、欧洲古典音乐的音符和现代音乐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想探究这里音乐的发展及内涵,很难系统地阐述,但这里良好的群众基础,孕育出了音乐之都的美名,而音乐人的不懈努力,终会把这美名传播得更远。

城市印象
--------“音乐之都”哈尔滨
10级城市规划一班
李欣
20102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