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形象的塑造

合集下载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特征的集合,是城市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标志。

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

一、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来实现的。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结构。

城市的道路、建筑、绿地等要素都应该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美丽的城市景观。

其次,城市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都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保护和利用。

最后,城市规划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绿化、水系、空气质量等环境要素都会影响城市形象,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

城市形象的塑造还需要通过城市建设来实现。

城市的建筑、公共设施、交通系统等都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筑应该注重设计和建造的质量,体现城市的特色和风格。

公共设施和交通系统应该方便、舒适、高效,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利。

此外,城市的绿化和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应该注重设计和管理。

二、城市形象的宣传城市形象的宣传是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来实现的。

首先,城市形象的宣传可以通过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来实现。

这些建筑和景点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座城市。

其次,城市形象的宣传还可以通过城市的文化活动和节日来实现。

城市的文化活动和节日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节目来宣传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最后,城市形象的宣传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来实现。

城市的形象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进行。

城市形象的宣传还需要注重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的创新。

宣传内容应该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亮点,让人们对这座城市产生兴趣和好感。

宣传方式应该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通过创意和新颖的方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探讨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与挑战

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探讨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与挑战

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探讨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与挑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

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城市形象的定义、塑造策略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与意义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整体印象与认知,是城市所展现出的特征和风貌的综合体现。

城市形象不仅包括城市的建筑、道路、环境等物质要素,还涵盖了文化、历史、社会氛围等非物质要素。

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的外在表现,更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以及居民和访客的情感体验。

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问题,更是涉及城市管理、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

一个积极正面、独特鲜明的城市形象,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资和游客,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城市形象的塑造策略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和建设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合理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以及环境治理都能够为城市形象增色不少。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能够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与艺术:城市的文化与艺术氛围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

丰富的文化活动、艺术展览以及历史遗迹的保护,都能够丰富城市内涵,为城市形象增色不少。

例如,巴黎作为浪漫之都,正是依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塑造了独特的城市形象。

城市品牌宣传:城市品牌宣传是将城市形象传递给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界展示城市的优势、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定居或投资。

一些城市通过推出吉祥物、口号、主题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城市形象。

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象塑造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吸引人才、投资和旅游的重要因素。

因此,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

一、城市规划方面的策略城市规划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

首先,城市规划要注重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组织。

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空间组织能够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使城市更加宜居。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和设施。

最后,城市规划要注重交通规划。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品质,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二、建筑设计方面的策略建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要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首先,建筑设计要注重与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持和传承。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建筑可能会被拆除或改建,建筑设计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使其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景观元素。

其次,建筑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最后,建筑设计要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特点和需求,注重设计的创新性和个性化,使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亮点。

三、文化传承方面的策略文化传承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城市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城市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可能会被破坏或遗忘,城市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打造历史文化的展示和体验场所,提高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其次,城市应该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城市形象塑造与研究——以临汾市为例

城市形象塑造与研究——以临汾市为例

城市形象塑造与研究——以临汾市为例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深刻印象,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城市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临汾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年代久远,但是城市历史文化与目前城市形象有所偏差,地域特色不够鲜明。

今后应以地域文化为根基,围绕尧都文化构建城市主题标志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有效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形象;临汾市;地域文化一、城市形象塑造的内涵(一)什么是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的外在体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可以提高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它主要是由城市的自然景观、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人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以及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行政效率等要素构成,而地标建筑、文化氛围、民俗民风又是富于特色的城市形象内容。

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使人类活动史有意义、特称突出、形象鲜明、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

现代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最直接表现形式。

包括城市的建筑物、商业区、绿地、广场等场所或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艺术作品、文化品牌等。

提起一个著名的城市,人们首先想到是其地标性建筑,例如北京的“天安门”、巴黎的“艾菲尔铁塔”、雅典的帕特农神庙、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

它们之所以著名,成为一座城市不可代替的标志性形象,是因为其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题材等方面结合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人物事件等。

地标性建筑是地域文化的承载体,展现区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城市形象塑造必须把视野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使城市形象的塑造成为一种文化的塑造,一种社会观念和风尚。

这种文化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是城市发展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历史积淀和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写照。

这种精神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心理行为,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也反映了政府的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

城市化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化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化与城市形象塑造近年来,城市化越来越成为全球主要趋势,各大城市竞相发展,城市形象也需要不断塑造和提升。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或印象,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

一、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化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人口集中、城市功能强化、交通网络大幅发展等一系列改变,城市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城市化引领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人与城市的更多联系,促进了流通和交流,进一步丰富了文化。

城市化的促进行业和投资,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为政府和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关键。

城市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外表,它还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存在感。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影响其流行度和吸引力,而且还影响其对外的国家认知。

从投资者和游客的角度,城市形象对于他们是否选择前往一个城市、投资一个城市和推广一个城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全面考虑,包括旅游景点、文化活动、建筑风格、道路绿化等,每个方面的细节都能对形象有所影响。

除此之外,城市与区域的广告和宣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外部的人们发现和了解一个城市。

最后,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前瞻性的城市,能够吸引全球性的投资者和人才,推动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形象塑造的实践经验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尝试和积累经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许多城市的城市形象塑造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模式。

一方面,通过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注重,城市建设的质量不断提高,树立起品质的形象。

比如,巴黎、伦敦、纽约等国际城市都致力于发展都市经济,挖掘和弘扬本地文化和历史,同时建设公共空间和文化设施等,提高城市品质,形成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品质形象。

人文地理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

人文地理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

人文地理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塑造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地理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既关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征,又注重城市的地理环境和空间布局。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空间布局三个方面探讨人文地理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

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石。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根基,它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等方面。

一个城市如果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将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

例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以其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艺术闻名于世,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的朝圣地。

然而,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意味着停滞不前。

城市形象塑造还需要创新和融合。

当代城市需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

例如,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将传统的石库门建筑与现代摩天大楼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得城市形象更具魅力和活力。

二、地理环境的塑造与利用地理环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等方面。

不同的地理环境赋予城市不同的特色和形象。

例如,巴黎的塞纳河和威尼斯的运河成为了这两座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与城市的形象紧密相连。

城市形象的塑造还需要合理利用地理环境。

城市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亮点。

例如,新加坡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将城市打造成为一个“花园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将其融入城市的发展,可以使城市形象更加独特和吸引人。

三、空间布局的设计与改造城市的空间布局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

空间布局包括城市的道路、建筑和公共空间等方面。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从而塑造城市的形象。

城市的道路系统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道路网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便利性,同时也能够展现城市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与形象塑造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与形象塑造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与形象塑造近年来,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市作为人类集居的重要场所,其规划和建设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和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与形象塑造,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城市景观是城市的面貌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认知。

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必然具备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的手段,更是反映城市文化、历史和特色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品牌,是城市的“名片”。

一个城市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

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可以打造出与城市特色相符合的形象,使城市在国内外具备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例如,巴黎的浪漫形象、纽约的国际化形象、东京的现代化形象等,都是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来实现的。

三、城市景观与形象塑造的关系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城市景观的美丽和独特性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而城市的形象也需要通过城市景观来展现和体现。

城市景观可以通过建筑、公园、广场、街道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面貌和形象。

例如,一座城市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进而塑造出独特的城市形象。

四、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与形象塑造的策略在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地塑造城市景观和形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策略:1. 借鉴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瑰宝,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将其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建设方案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

建设方案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

建设方案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在城市建设方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设计与形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的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设计的原则、城市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在建设方案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建筑风格、交通系统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排。

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设计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舒适的住房、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公共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利与舒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设计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规划与设计。

合理的城市设计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城市设计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设计应该尊重并体现这种文化特色,使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不失去自己的独特魅力,保留历史遗迹与文化传统。

二、城市设计的原则城市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城市设计原则。

首先,整体性原则。

城市设计应该从整体出发,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如交通、环境、建筑等,使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次,人性化原则。

城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期望。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设置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再次,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设计应该注重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避免浪费与污染。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建材与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

最后,文化传承原则。

城市设计应该尊重并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保留历史建筑与文化遗迹。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保护历史建筑,将其融入到现代城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形象的塑造
摘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都与它相信的城市不同。

通过建筑和城市设计,所有人居环境都表达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内容。

如何创造形象鲜明、独具特色的城市,成为当今城市设计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城市的建筑形象、城市设计、城市绿化广场三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字:建筑形象;城市设计;城市广场;
abstract: every city has its own features that differs from other cities. through th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ll living environment expresse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ab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ow to create a city with bright image, unique features has become the problems needing urgently to be solved in urban design fiel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ome views from the city image, design, and green square.
keywords: building image; urban design; city squa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形象设计的内涵
“形象”一词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深刻印象。

因而城市形象设计
是对城市组织结构中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针对突出特征进行的规划布局和设计。

它既可以是宏观的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塑造,也可以是微观的包括城市形象标志等方面的设计。

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和行为科学。

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使人类活动史有意义、特征突出、形象鲜明、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

城市形象设计的主旨,首先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根据自己城市所在地方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特点,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其次要考虑人与环境之间视觉上和其它感觉上的联系,涉及人们的时间、空间感和幸福感;再次必须尊重和发扬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约定俗成已经具有的特征;另外城市形象设计不应忘记人类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而不顾此失彼。

2.城市中的建筑形象
建筑是城市形象的第一体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阶段,急剧向前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几乎把全国的城镇都变成了大工地,阜阳也是如此。

所谓“建筑形象”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

建筑师不断探索并寻求所要表达建筑的个性、语汇和符号,业主也必然左右着建筑形象。

城市中一个多元建筑并存的态势不可阻挡。

建筑的传统形式在新时代的表达,即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阜阳
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实践过程。

纯粹的传统建筑已经没有可能加以推广。

于是,传统革新式的建筑充斥着阜阳的大天筑豪生大酒店
街小巷。

博大精深的的传统建筑艺术就这样被某些人粗俗地、不加思索地给断送了。

况且,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遍及全国的城镇,尤其中小城市,亭子一大堆,露顶一大片。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建筑文化的一种悲哀,同时也说明某些人对建筑文化理解的浅薄,这一代建筑师的惰性、浮躁,以及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玩世不恭。

建筑的“民族形式”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需要慎重而有序的试验并仔细推敲。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必须适度地加以把握,从传统的文脉中提炼出“神似”而不是“形似”的建筑语汇和符号。

建筑形象的传统体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运用传统形式表达城市文化需要高层次的精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欧美建筑的思潮和信息不断地传入国内。

阜阳也出现了白金汉宫大酒店、颍泉区政府等一批仿欧建筑,新的建筑形式、材料、设备的运用正在改变着建筑师、规划师的观念和思路。

其中,有成功的范例,模仿、抄袭和形式主义的东西也比比皆是,如玻璃幕墙、欧式符号、平面锐角、雕塑感、抽象派等无端地运用,就产生了不少败笔。

建筑的国际化、民族化、地域化、个性化与建筑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的协调统一,呼唤建筑评论的理论支持。

对建筑艺术的探索必须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

颍泉区政府
阜阳市是一座古老、新兴而又美丽的城市。

其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北邻齐鲁,西连鄂豫,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物产丰富,风景秀丽。

颍河和泉河在市中心交汇,内河水系纵横交错,三清灌颍,碧水绕城,是安徽省园林城市。

构成建城市形象的首推城市地面标志物。

标志物的作用仿佛是一条道路、一块地面的重心,既可以向外辐射成为区域的象征,也可以向内聚集,作为多个互不关联的小区的联络节点。

标志物以其熟悉的细节,便可区别记忆而获得情绪上的安慰,构成“故乡熟悉的环境。

如果把道路看成是城市的骨胳和血管,那么标志物就是其中神经结节点、交汇点,起提醒性作用的形体。

建筑的功能在于居,而审美的境界在于“看”。

因此,城市特色要因地制宜地搞好“视觉规划”。

目前,阜阳在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方面,还缺少以下内容。

其一,缺少标志性、纪念性和具有艺术性的经典建筑;其二,缺少城市广场,应在建筑密度较大的城市空间,适当开辟一些开阔的城市广场,防止产生窒息感;其三,缺少能够形成地域特点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和人情味儿的城市设计,以及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城市三维空间。

其四,缺少市区(不是郊区)绿地和现代声光电一体化的园林绿地,应从传统园林设计中走出来,努力让现代园林和现代建筑相互协
调。

时代感可能带来走向国际趋同的一面,文脉又让我们不时地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亮点,两者在高层次领域的对接,这很可能是新世纪建筑文化的趋势文化的趋势和众生相。

3.城市的形象设计
一个人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单个看起来都无可挑剔,放在一张脸上却不敢恭维。

这种情况在城市建设中也不鲜见。

我们不难发现一幢挺拔现代的大厦、一架线型流畅的立交和一块清新舒展的绿地,但要寻觅一方大厦、立交、绿地相得益彰的构图却并不那么容易。

君不见,在一处位置显要的路口,几组风格各异的建筑组合得十分别扭;一组美丽的建筑被“好心”的风景师用密林遮盖得严严实实。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一座城市仅仅有规划、建构筑物和绿地的单体设计已远远不够,还要在规划与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城市要素要相互沟通和渗透。

就建筑而言,其形象、高度、色彩、风格,乃至人置于其中的心理感受,都要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对比中找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