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汇编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HClB. NaOHC. KOHD. NH3答案:A2. 根据化学式H2SO4,硫酸的摩尔质量是多少?A. 98 g/molB. 49 g/molC. 32 g/molD. 96 g/mol答案:A3.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A. 7B. 14C. 6.3D. 4.7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NaOHB. NH3C. CH3COOHD. HCl答案:A5. 根据阿伦尼乌斯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ClB. NaOHC. H2OD. NH3答案:A6. 根据布朗斯特-劳里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HClB. NaOHC. H2OD. NH3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HClB. CH3COOHC. H2CO3D. HCOOH答案:A8.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ClB. NaOHC. H2OD. NH3答案:A9.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A. 7B. 14C. 6.3D. 4.7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碱?A. NaOHB. NH3C. KOHD. HCl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硫酸的化学式是__H2SO4__,其摩尔质量为__98 g/mol__。

2.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__7__。

3. 根据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能够释放__H+__的物质。

4. 根据布朗斯特-劳里理论,碱是能够接受__H+__的物质。

5. 强酸是指在水中完全电离的酸,例如__HCl__。

6. 弱酸是指在水中部分电离的酸,例如__CH3COOH__。

7. 强碱是指在水中完全电离的碱,例如__NaOH__。

8. 弱碱是指在水中部分电离的碱,例如__NH3__。

9.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__7__。

分析化学实验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习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阳离子第—组〔银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第—组阳离子为什么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假设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将会发生什么后果?答:在系统分析中,为了预防易水解离子的水解生成沉淀而进入第—组,所以沉淀第—组阳离子时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假设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第—组以后的大局部阳离子将生成沉淀,这样就不到别离的目的。

2.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第—组组试剂HCl时,未生成沉淀,是否表示第—组阳离子都不存在?答:向未知试液中参加第—组组试剂时,未生成沉淀,只能说明Ag+,Hg22+不存在,而不能说明Pb2+不存在,因为当试液中Pb2+的浓度小于1mg•ml-1,或温度较高时,Pb2+将不在第—组沉淀,而进入第二组。

3.如果以KI替代HCl作为第—组组试剂,将产生哪些后果?答:如果以KI替代HCl作为第—组组试剂时,酸度太小,第二组易水解的阳离子将水解进入第—组,达不到别离的目的。

其它具有氧化性阳离子将与I-发生氧化复原反响,使这些离子的浓度降低不能鉴出。

实验二阳离子第二组〔铜锡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本组硫化物时,在调节酸度上发生了偏高或偏低现象,将会引起哪些后果?答:沉淀本组硫化物,假设酸度偏低时,第三组阳离子Zn2+将生成ZnS 沉淀进入第二组。

假设酸度偏高时,本组的Cd2+不生成硫化物沉淀而进入第三组。

2.在本实验中为沉淀硫化物而调节酸度时,为什么先调至0.6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 mol·L-1答:因As(III)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6 mol·L-1HCl酸度下,Cd2+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2 mol·L-1HCl酸度下。

因此为了使本组离子完全生成硫化物沉淀而与第三组阳离子别离,所以在调节酸度时,先调至0.6 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mol·L-1。

S作为第二组组试剂时,为什么可以不加H2O2和NH4I2答:以TAA替代H2S作为第二组组试剂时,因TAA在90℃及酸性溶液中,可在沉淀时间内将As(V)复原为As(III),故不需另加NH4I。

分析化学题库+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A、1∶1B、2∶1C、3∶1D、1∶2正确答案:A2.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应选用()A、EDTA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正确答案:A3.不属于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A、灵敏B、快速C、准确D、适合于常量分析E、适用于微量分析正确答案:D4.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1.00B、1.005C、1.1050D、pH=12.00E、2.1000正确答案:B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一元酸和一元碱恰好中和时,溶液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无法确定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6.直接碘量法不能在下列条件下测定()A、中性B、酸性C、弱碱性D、加热正确答案:D7.钙、锌等离子含量的测定应选用()A、EDTA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正确答案:A8.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与酚酞指示剂比较具有的特点()A、变色敏锐B、变色范围窄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正确答案:C9.能够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不需要符合的条件是()A、沉淀反应必须能迅速定量完成B、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必须足够小C、必须有沉淀生成D、必须有适当的指示化学计量点的方法E、必须用AgNO3作滴定液正确答案:E10.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A、移液管B、滴定管C、量瓶D、锥形瓶E、试剂瓶正确答案:A11.下列哪一种酸只能用非水酸碱滴定A、HCOOH(Ka=1.77×10-4)B、HAc(Ka=1.76×10-5)C、H3BO3(Ka=7.3×10-10)D、苯甲酸(Ka=6.46×10-5)正确答案:C12.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A、操作人员看错砝面值B、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够敏锐C、加错试剂D、溶液溅失E、用银量法测定氯化物时,滴定时没有充分振摇使终点提前正确答案:B13.减小偶然误差在方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回收实验C、空白试验D、对照试验正确答案:A14.在用HCl滴定液滴定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正确的是()A、24.100mIB、24.1mlC、24.1000mlD、24.10mlE、24ml正确答案:D15.间接碘量法中用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时,要加入过量的KI,对KI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增大析出I2的溶解度B、作为还原性C、防止I2的挥发D、使反应快速、完全E、作为氧化剂正确答案:E16.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含量的物质是()A、醋酸B、盐酸C、硫酸D、草酸正确答案:D17.在银量法中要用到的基准物质是()A、Na2CO3B、邻苯二甲酸氢钾C、NaClD、硼砂E、ZnO正确答案:C18.将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制成1升溶液,其物质的量为A、4克B、0.1摩尔C、0.1摩尔/升D、1摩尔正确答案:B19.直接碘量法适宜的酸碱度条件是A、弱酸性B、中性C、弱碱性D、强碱性E、A+B+C正确答案:E20.在滴定分析中,对滴定液的要求有:A、准确的浓度B、无色C、性质稳定D、无氧化性E、A+C正确答案:E21.在标定HCL溶液浓度时,某同学4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18mol/L.0.1017mol/L.0.1018mol/L.0.1019mol/L,而准确浓度为0.1036mol/L,该同学的测量结果为()A、准确度较好,但精确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确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确度较好D、准确度较差,精确度较差正确答案:C22.用ZnO标定EDTA溶液浓度时,以EBT作指示剂调解溶液酸度应用()A、六次甲基四安B、氨水C、NH3-NH4ClD、A+BE、B+C正确答案:E23.间接碘量法滴定时的酸度条件为()A、中性或弱酸性B、强碱性C、弱碱性D、强酸性E、弱酸性正确答案:A24.可用来标定NaOH滴定液的基准物是A、邻苯二甲酸氢钾B、硼砂C、无水碳酸钠D、草酸钠E、甲酸正确答案:A2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A、反应物浓度B、温度C、催化剂D、反应产物浓度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26.用 Na2C2O4(A)标定 KMnO4(B)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nA = 5/2 nBB、nA = 2/5 nBC、nA = 1/2 nBD、nA = 1/5 nB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27.影响消耗滴定液的量()A、溶液的浓度B、沉淀的溶解度C、两者都有关D、两者都无关正确答案:A28.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A、超微量分析B、常量分析C、半微量分析D、微量分析E、电位分析正确答案:B29.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min内)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是()A、空气中氧的作用B、溶液中淀粉过C、KI加量太少D、反应速度太慢E、待测物与KI反应不完全正确答案:E30.在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A、常量分析B、仪器分析C、化学分析D、微量分析E、半微量分析正确答案:A31.酸,碱的强度越大()A、ka小于或等于10-7B、间接法配制C、cka³10-8D、Ka>10-7E、突越范围越大正确答案:E32.对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的不同之处描述错误有()A、指示剂不同B、终点的颜色不相同C、加入指示剂的时间不同D、滴定液不同正确答案:A33.AgNO3应储存在A、棕色试剂瓶B、白色容量瓶C、白色试剂瓶D、棕色滴定管正确答案:A34.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选用的指示剂()A、甲基橙B、酚酞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正确答案:B35.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25.00mlNaOH,终点消耗20.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A、0.1000mol/LB、0.1250mol/LC、0.08000mol/LD、1.000mol/LE、0.08mol/L正确答案:C36.非水碱量法常用的溶剂是A、醋酐B、稀醋酸C、水D、无水乙醇E、冰醋酸正确答案:E3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减小测量误差C、消除偶然误差D、消除系统误差E、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正确答案:E38.下列属于碱性溶剂的是()A、乙二胺B、乙醇C、水D、苯E、乙酸正确答案:A39.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措施。

化学分析试题(含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含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10分1、(× )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 )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 )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3溶液中进行。

7、(√ )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

20分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99.99%的纯锌C:105-110。

C烘干2h的Na2C2O4D:烘干的Na2C035、某AgNO3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为T AgNO3/NaCl=0.005858g/L,若M NaCl=58.44,则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是:…………………………………………………………………………( B )A:1.0 mol.L-1B:0.1002 mol.L-1C:0.0100 mol.L-1D:0.1 mol.L-16、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A:0.1mol.L-1HCl与0.05mol.L-1NaOH等体积混合B:0.1mol.L-1HAc0.1mL与0.1mol.L-1NaAc1L相混合C:0.2mol.L-1NaHC0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D:0.1mol.L-1NH3·H20lmL与0.1mol.L-1NH4CllmL及1L水相混合7、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B )A: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8、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 D )A:滴定前B:滴定开始后C:终点前D:近终点9、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C )A:Na2S2O3B:NaNO3C:K2Cr2O7D:KMnO410、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误的是:………………………………………… ( C )A: 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3次B: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C: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D: 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三、填空题。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下列哪个离子可产生沉淀反应?A. Na+B. NO3–C. Cl–D. SO4^2–答案:C. Cl–解析:Cl–是氯离子,多数氯盐都可产生沉淀反应。

2.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测定有机物中的氮含量?A. 滴定法B. 煅烧法C. 燃烧法D. 色谱法答案:C. 燃烧法解析:燃烧法适用于测定有机物中的氮含量,通过将样品完全燃烧,将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无机氮化物,然后进行测定。

3. 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O6,化合物B分子式为C6H12O11,它们的化学式类型分别是:A. 同分异构体B. 序列异构体C. 构造异构体D. 立体异构体答案:C. 构造异构体解析:化合物A为葡萄糖,化合物B为蔗糖,它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是结构不同,因此属于构造异构体。

2. 填空题1.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_______。

答案:molar mass2.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被称为 _______。

答案:色谱法3. 酸性溶液中,指示剂酚酞的颜色是 _______。

答案:红色3. 简答题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

答案:分析化学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火焰试验、沉淀反应、气体的颜色反应。

火焰试验通过对物质在火焰中的着色反应来进行定性分析,常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沉淀反应通过两种溶液混合产生可见的沉淀来鉴定阳离子的存在;气体的颜色反应则通过观察气体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分析。

2. 请简要描述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化学物质中不同化学键的振动和伸缩会吸收特定的红外辐射,形成红外吸收光谱图。

红外光谱分析广泛应用于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分子的结构鉴定、质量控制等领域。

总结:本文分析了一些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通过回答这些试题,读者可以加深对分析化学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试题3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试题3

化学实验技能试题及答案1 分析天平与称量一、填空题11、直接称量法是用取试样放在已知质量的清洁而干燥的或上一次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12、减重称量法是利用称量之差,求得一份或多份被称物的质量。

特点:在测量过程中不测,可连续称取若干份试样,优点是节省时间。

13、减重称量法常用称量瓶,使用前将称量瓶,称量时不可用手直接拿称量瓶,而要用套住瓶身中部或带细纱手套进行操作,这样可避免手汗和体温的影响。

14、固定称量法适用于在空气中没有的样品,可以在等敞口容器中称量,通过调整药品的量,称出指定的准确质量,然后将其全部转移到准好的容器中。

二、简答题1、直接称量法和减重称量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2、用减量法称取试样时,如果称量瓶内的试样吸湿,对分析结果造成会影响?如果试样倒入烧杯(或其他承接容器)后再吸湿,对称量结果是否有影响?2 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一、填空题1、量器洗净的标准是。

2、滴定管是滴定时准确测量溶液的量器,它是具有精确而内径的细长的玻璃管。

常量分析的滴定管容积有50mL和25mL,最小刻度为mL ,读数可估计到mL 。

3、滴定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滴定管,另一种是滴定管。

4、滴定管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以液面呈与为准,眼睛视线与在同一水平线上。

5、酸式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灵活,然后检查。

试漏的方法是将关闭,在滴定管内充满水,将滴定管夹上,放置,看是否有水渗出;将活塞转动180°,再放置2min ,看是否有水渗出。

若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灵活,即可使用,否则应将活塞取出,重新涂后再使用。

6、涂凡士林的方法是将活塞取出,用滤纸或干净布将的水擦净。

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涂上薄薄一层,在离活塞的两旁少涂一些,以免凡士林堵住活塞孔;或者分别在的一端和的一端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活塞直插入活塞槽中按紧,并向同一个方向转动活塞,直至活塞中油膜。

7、滴定管洗净后在装标准溶液前应。

8、在注入或放出溶液后,必须静置后,使附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来以后才能读数。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缓冲溶液?A. 磷酸盐缓冲液B. 柠檬酸缓冲液C. 硫酸铵缓冲液D. 硫酸缓冲液答案:C2. 标准溶液的配制中,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分析天平称量B. 使用容量瓶定容C. 直接用自来水稀释D.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前需摇匀答案:C3.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滴定管的刻度B. 溶液颜色的变化C. 溶液的pH值D. 溶液的体积答案:B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不包括: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化学气相原子化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化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中的分离技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薄层色谱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的______。

答案:突变2. 标准溶液的配制需要使用______天平进行称量。

答案:分析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包括火焰原子化和______。

答案:石墨炉原子化4. 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______。

答案:电导检测器5.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校准是为了确保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体积测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答案:指示剂的选择应基于其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的pH值相匹配,同时指示剂的变色要明显且迅速,以便于观察和判断终点。

2. 为什么在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使用容量瓶进行定容?答案:容量瓶的设计使得溶液在定容时可以保证体积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3. 描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原子的样品时,原子会吸收与其共振的光,从而减少透射光的强度,通过测量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一、单项选择1、在2KMnO4 + 16HCl =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A、Cl2B、H2OC、KClD、MnCl22、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A、Na2S2O3B、Na2SO3C、FeSO4·7H2OD、Na2C2O43、用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滴定无色或浅色的样品溶液时,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指示剂。

A、自身B、氧化还原C、特殊D、不可逆4 、摩尔法的指示剂是(b)。

A. K 2Cr2O7B. K2 CrO 4C. Fe3+D. SCN-6 、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a)措施。

A. 增加温度B. 加入络合剂C. 加入指示剂D. 减少反应物浓度7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决定(a )。

A. 滴定突跃大小B. 溶液颜色C. 温度D. 酸度8 、测定Ag + 含量时,选用(c)标准溶液作滴定剂。

A. NaClB. AgNO 3C. NH 4 SCND. Na 2 SO 411 、从显色反应溶液的吸收曲线可以得到(b )。

A. 待测组分的含量B. 最大吸收波长C. 摩尔吸光系数D. 络合物组成二、判断3 、K2Cr2O7可在HCl介质中测定铁矿中Fe的含量(对)。

7 、以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会使分析结果偏低(对)三、填空(每空2分,共38分)1.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5. 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滴定接近终点时,应控制半滴加入,加入半滴溶液的方法是(轻轻转动旋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锥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吹洗);滴定完毕进行读数时,应将滴定管取下视线应与欲读刻度线平行。

6、在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铁含量实验中,邻二氮菲是显色剂,盐酸羟胺的作用是作还原剂,醋酸钠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7分)1、完成下表有关试剂规格的相关信息等级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英文缩写标签颜色一级品优级纯(保证试剂)Guarantee regent GR 绿色二级品分析纯(分析试剂)Analytical regent AR 红色三级品化学纯Chemical pure CP 蓝色四级品实验试剂Laboratory regent LR 棕色或其他2、分析化学实验中所用纯水的制备方法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3、用双盘半机械加码电光分析天平称量,在校正天平零点时(零线与标线相差不大时),天平应处于开启状态;在加减砝码和取放被称量物时,天平应处于关闭状态,在试加圈码时,天平可以处于半开启状态;在读取称量数据时,天平应处于开启状态;为加快称量速度,加减砝码的顺序(原则)是从大到小,中间截取,逐级试验,判断左右两盘熟轻熟重的方法是指针总是偏向轻盘,光标投影总是向重盘方向移动。

用分析天平称取试样的方法有指定质量称样法、递减称样法、直接称样法。

4、具塞(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用来盛装碱性及无氧化性溶液,不宜装对乳胶管有腐蚀作用的溶液;滴定管在装溶液前需用待装溶液润洗2-3 次,其目的是避免引起溶液的浓度变化。

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是0.1 mL,如放出约5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 3 位有效数字,相对误差为0.4% 。

若使误差<0.1%,则滴定体积至少为20 mL以上。

5、以下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和颜色变化分别为:甲基橙 3.1~4.4, 红~黄;甲基红 4.4~6.2, 红~黄;酚酞8~10, 无~紫红。

以下常见金属指示剂适用的pH范围和颜色变化(In——MIn)分别为:铬黑T(EBT) 6.3~11.5, 蓝色-酒红;二甲酚橙(XO)5~6, 黄~紫红;钙指示剂pH大于12,蓝色-酒红。

氧化还原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的条件电位和颜色变化(氧化态——还原态)为:0.85, 紫红~无色。

莫尔法的指示剂、颜色变化、适宜酸度为K2CrO4, 砖红色,pH6.5-10.5;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颜色变化、适宜酸度为Fe(NH4)(SO4)2, 白色-血红色,强酸性。

6、为下列操作选用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写出名称和规格:操作量取蒸馏水(配制1000mL0.1mol/LNaOH溶液)取25mL食醋(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其含量)直接配制500mLK2Cr2O7标准溶液分别量取2,4, 6,8 mLFe3+标准溶液做工作曲线装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仪器量筒移液管容量瓶吸量管滴定管规格1000mL 25mL 500mL10mL50mL酸式7、为以下溶液的标定选择基准物并指出条件:溶液基准物所需条件与试剂指示剂和终点颜色变化HCl 硼砂或Na2CO3──甲基红黄→橙NaOH 草酸或邻苯──酚酞无色→粉红二甲酸氢钾EDTA 纯金属锌pH=5 HAc缓冲液二甲酚橙橙红→黄Na2S2O3K2Cr2O7酸性,KI, 放置淀粉蓝色→亮绿色KMnO4草酸(钠)H2SO4溶液加热本身指示无色→粉红AgNO3NaCl pH=6~10 K2CrO4 砖红色沉淀8、为下列操作选择合适的容器(1) 称取CaCO3基准物时,装CaCO3基准物用称量瓶;(2) 盛装K2Cr2O7标准溶液以进行滴定,用酸式滴定管;(3) 储存AgNO3标准溶液,用棕色玻塞试剂瓶;(4) 储存0.2 mol·L-1NaOH溶液,用胶塞试剂瓶;9、指出在不同酸度下作络合滴定时应选择的缓冲溶液(1) pH=1时EDTA滴定Bi3+0.1mol/L HNO3(2) pH=5时EDTA滴定Pb2+六次甲基四胺及其共轭酸缓冲溶液(3) pH=10时EDTA滴定Mg2+NH3-NH4Cl缓冲液(4) pH=13时EDTA滴定Ca2+0.1mol/L NaOH10、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标定NaOH溶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邻苯二甲酸偏低标定HCl的硼砂部分失去结晶水偏低以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液中总碱量,滴定管内壁挂液珠偏高以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部分I2挥发了偏高11、无汞定铁法(SnCl2-TiCl3联合还原Fe3+)实验中加入硫酸-磷酸混合酸的作用是使黄色Fe3+生成无色的Fe(HPO4)-2络离子而消除难于观察终点颜色的现象、同时Fe(HPO4)-2的生成,降低了Fe3+/Fe2+电对的电位,使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增大,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的变色点落入突跃范围之内,提高了滴定的准确度。

钨酸钠和二苯胺磺酸钠两种指示剂各自的作用分别为钨酸钠起到指示控制消除过量TiCl3的作用,二苯胺磺酸钠起到指示滴定终点控制滴定剂K2Cr2O7的作用。

12、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显色剂是邻二氮杂菲,测铁的总量时需加入盐酸羟胺将Fe3+还原为Fe2+,测定时溶液的酸度宜用醋酸钠控制pH在 5 左右,酸度过高则显色反应速度慢,酸度过低则Fe2+离子水解,影响显色。

二、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以下是EDTA连续滴定Bi3+,Pb2+的简要步骤,阅后请回答问题:移取一定量V0(mL)试液,在pH=1的HNO3介质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二甲酚橙由红变黄,耗去V1。

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调至pH=5,继续以EDTA滴定至终点(总耗去V2)。

(1) 滴定Bi3+的酸度过高与过低对结果有何影响,能否以HCl代替HNO3?(2) 滴定Pb2+时加入六次甲基四胺调节pH的机理何在?调节pH是否可以用NaOH或氨水?(3) 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溶液为何色?终点为何色?(4) 写出计算Bi3+和Pb2+质量浓度(以g/mL表示)的公式。

答案1. 酸度过高BiY-不稳,Bi也与指示剂显色不够敏锐,无法测定;酸度过低Bi3+则水解,无法测定。

也不能以HCl代替HNO3,因易生成BiOCl沉淀,不能滴定;2. 加入六次甲基四胺中和后形成缓冲液,NaOH只中和酸不形成缓冲体系,而氨水的缓冲区在pH为9~10,均不能保证滴定过程的pH为5左右;3. 为紫红色(PbIn络合物色),终点由紫红变亮黄;4. ρ (Bi3+) = cV1M(Bi)/V0,ρ (Pb2+) = c(V2-V1)M(Pb)/V02、在用Na2C2O4标定KMnO4的实验中(1) 溶液酸度为何要在1mol/L左右?若酸度较低有何影响?为何要在H2SO4介质中, 而不能在HCl或HNO3介质中进行滴定?(2) 为何必须用KMnO4滴定Na2C2O4而不能以Na2C2O4滴定KMnO4?(3) 为何要在加热70~80℃下进行,且开始必须慢滴?答案 1. 滴定必须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若酸度过低KMnO4与被滴定物作用生成褐色的MnO(OH)2沉淀,反应不能按一定的计量关系进行。

若用HCl调酸度时,Cl-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作用。

若用HNO3调酸度时,HNO3具有氧化性。

所以只能在H2SO4介质中进行。

2. 若用H2C2O4滴定KMnO4,则生成的Mn2+会与溶液中大量MnO4-反应生成MnO2影响计量关系。

而相反的滴定在终点前加入的MnO4-均与C2O42-反应掉,不会过剩;3. 在室温下,KMnO4与Na2C2O4之间的反应速度慢,故须将溶液加热到70~80℃,但温度不能超过90℃,否则Na2C2O4分解。

因KMnO4与Na2C2O4的反应速度较慢,第一滴KMnO4加入,由于溶液中没有Mn2+,反应速度慢,红色褪去很慢,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中Mn2+的浓度不断增大,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反应速度越来越快,红色褪去也就越来越快。

3、在用碘量法测定硫酸铜中铜含量的实验中,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KI?指示剂是什么?滴定到何时加入指示剂?(2)在接近终点时加入KSCN的作用是什么?(3)滴定时的酸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影响?调节酸度为何用H2SO4而不用HCl?(4)写出有关反应和结果计算式(W Cu%)。

答案1、Cu2+与I-的反应是可逆的,为了使反应趋于完全,必须加入过量的KI,I-不仅是Cu2+的还原剂,还是Cu+的沉淀剂和I-的络合剂。

指示剂为淀粉。

将深色的碘滴至淡黄色时再加入淀粉,若淀粉加得太早则它将与I2过早形成蓝色配合物,大量I3-被CuI沉淀吸附,终点称较深得灰色,不好观察。

2、因CuI沉淀表面吸附I2,这部分I2不能被滴定,会造成结果偏低。

加入NH4SCN溶液,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而CuSCN不吸附I2从而使被CuI吸附的那部分I2释放出来与未反应的Cu2+离子发生作用,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但为了防止I2对SCN-的氧化,而NH4SCN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

3、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酸度过低,铜盐水解而使Cu2+氧化I-的反应进行不完全,造成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度慢,终点延长;酸度过高,则I-被空气氧化为I2的反应被Cu2+催化,使结果偏高。

大量Cl-能与Cu2+形成配合物,使I-不易置换配合物中的Cu2+,使用H2SO4调节酸度则可克服这种现象。

4、2Cu 2+ + 4I - = 2CuI ↓ + I 2; I 2 + 2S 2O 32- = S 4O 62- + 2I -; CuI + SCN = CuSCN ↓ + I -因为:2Cu 2+~I 2~2S 2O 32-, 所以1Cu 2+~1S 2O 32-2233()10%100Na S O CuCu sCV M w m -⨯⨯=⨯4、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 直接滴定法?加入甲醛的作用是什么,并写出其反应式。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答案(1) 因NH 4+的K a =5.6×10-10,其Ck a <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 直接滴定。

(2) 加入甲醛的作用是与NH 4+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六亚甲基四胺酸(K a =7.1×10-6)和强酸H +,以便于用NaOH 滴定,反应式为:4NH 4+ + 6HCHO=(CH 2)N 4H ++6H 2O+3H + (3) 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 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 值为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

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