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中文版)
骨髓炎

发病原因
细菌通过血液扩散到骨:最常见的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或泌尿系感染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骨。
开放性伤口骨外露:外周血管、神经疾病,或糖尿病,开放性骨折。
骨周围的近期手术或注射
合并其他疾病或服用药物:如癌症,长期服用激素等
临床表现
骨髓炎患者其症状差异很大,在儿童,发病快。
骨痛,行走困难,发热或发冷,局部红肿等。
在成人,发病相对缓慢,发热、寒战、局部肿痛等。
急性骨髓炎发病快,伴有疼痛、发热、关节僵硬。
通常继发于外伤性皮肤破损、手术或外伤后溃疡等。
慢性骨髓炎缓慢发作或呈潜伏状。
可能是以前骨髓炎复发,其症状包括发热、疼痛、红肿或局部流脓。
诊断要点
完整的病史,医生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等,必要时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
疾病治疗
多数骨髓炎患者对抗生素及镇痛药物有效,活检或细菌培养可更好指导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治疗疗程通常是4到8周,根据感染的类型及对抗感染药物的反应而有所差异。
有些病例可能需要局部制动。
有些病人需要手术治疗:局部出现脓肿、死骨等,需要开放清除病灶,局部清创等,必要时行骨段切除,局部缓释抗生素治疗等,手术后骨缺损行植骨、骨搬运等治疗。
中医药治疗骨髓炎的经验总结

中医药治疗骨髓炎的经验总结王文红;张志业;李红菊【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2(020)008【总页数】1页(P46)【作者】王文红;张志业;李红菊【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正文语种】中文骨髓炎属中医学中的“附骨疽”范畴。
是一种病邪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
《千金方》说:“以其无破,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
”在中医文献中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尚有不同的名称,如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手、足、腿、膊等处,溃破后出腐骨的叫多骨疽。
病名虽异,病因、证治大致相同,故统名附骨疽。
本病特征是好发于儿童,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肿胀,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可成窦道,损伤筋骨。
本人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内治法1.急性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方以仙方活命饮为主。
方药:金银花30g,赤芍15g,当归尾12g,大贝母10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10g,皂刺10g,炮穿山甲6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陈皮10g。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慢性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排脓托毒。
以加减龟鹿二仙汤为主(自拟方)。
方药:黄芪60g,党参30g,山药24g,鹿角胶10g(烊化),龟板15g(先煎),川牛膝18g,枳壳13g,木香10g,枸杞子15g,菟丝子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毛姜10g,茯苓13g。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加减:寒盛者加熟附子、桂枝、干姜;湿盛者加土茯苓、白术、防己、木瓜;肾虚明显者加巴戟天、山茱萸、杜仲、桑寄生;血虚明显者加熟地黄、阿胶;骨粗不脱,亦不见细者,兼服虎撑丸(自拟方),以收缩骨胀。
外治法1.初期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外敷回阳玉龙膏;内中坚硬者,敷回阳化坚膏(自拟方)。
2.溃后,疮面撒祛腐生肌散(自拟方),疮口深者,插祛腐生肌条;若形成瘘管,久不收口者,内插红升条,以腐蚀瘘管。
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骨髓炎都有哪些症状骨髓炎的定义骨髓炎是由一种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细菌侵入机体而致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病,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单纯骨髓发炎,而是指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均受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系列病变,因此单称骨髓炎也不恰当,而应称为骨、髓炎。
但由于“骨髓炎”这个名称习用已久,所以临床上仍以“骨髓炎”命名。
骨髓炎都有哪些症状急性骨髓炎症状为病骨疼痛,并有发热,严重的消瘦和疲乏,也可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
脊椎骨髓炎通常有局限性背痛,伴椎旁肌肉痉挛,休息,热疗和镇痛剂不能使之缓解,活动使其加重。
病人通常不发热。
急性骨髓炎治疗无效可形成慢性骨髓炎.通常引起间隙性(数月至数年)骨痛,压痛和窦道排脓。
慢性骨髓炎通常是多种微生物感染。
骨髓炎病后,轻者发热,局部红肿,疼痛难忍,重者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和窦道,经久不愈,导致终身致残或危及身命。
骨髓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见于儿童,好发于胫骨和腓骨。
起病急聚,突然恶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烦躁不安。
患肢持续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制,进而形成深部脓肿。
脓肿自行穿破或排脓后,切口经久不愈形成“瘘管”。
时间持续后逐渐变成慢性。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急性骨髓炎转变而来。
由于病变部位存在死骨和死腔,创口内经常流脓,有时小死骨片从瘘道口排出。
在静止期无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时,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创口内脓液增多。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久不愈的瘘孔,由于脓汁的刺激,瘘孔周围的组织会发生变质。
骨髓炎应如何治疗久治不愈的骨髓炎患者一次治愈,判定截肢的骨髓炎患者保全肢体“生物超氧多维愈骨术”是国务院特殊津贴骨科专家、北京军联骨科骨髓炎泰斗王淑玉教授,根据多年一线治疗、上万例临床病例经验,联合我国多位药理学、病理学顶级专家以及多位权威外科专家,针对传统骨髓炎治疗反复发作和过度截肢的状况,创新性研发出的针对个体病例运用最低程度损伤、一次性治愈各种程度骨髓炎,重建患病部位功能的全新治疗技术。
骨髓炎

• 骨髓内炎症渗出,压力增高,通过哈 佛氏管穿出皮质将骨膜顶起,使受累 的骨皮质完全失去血供而导致骨坏死
急性骨髓炎的转归
• 小死骨吸收、痊愈 • 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 大的死骨和死腔难以吸收演变为慢性
骨髓炎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 中毒症状 • 高热、寒战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
• 剧烈疼痛(骨内压增高) • 局部红肿、皮温增高、深压痛 • 肌肉保护性痉挛
• 凡有死骨、死腔、窦道流脓 • 有充分新骨形成包壳,能支持肢体者
手术禁忌症
• 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清除 • 术,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 • 宜切开引流 • 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尚未充分生成者 • (相对禁忌症)
手术目的
• 清除病灶 • 消灭死腔 • 伤口闭合 • 病灶清除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
• 骨扫描:对早期诊断骨髓炎有重要价值
• CT:表现为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脓肿、骨质破坏、骨髓腔破坏、 骨膜反应等
• 核磁共振:显示病变部位的骨髓破坏、骨膜反应,此种改变早 于X线及CT
• B超:骨膜下脓肿在儿童骨髓炎早期较为常见,为早期诊断提供 依据
鉴别诊断
• 软组织炎症(蜂窝织炎和深部脓肿):肿胀及压痛虽较广泛,但常局限于患区一 侧或以该侧最显著。全身症状较骨髓炎为轻。
为乙型链球菌 • 外因:细菌毒力 • 内因:全身情况、局部骨骼抵抗力 • 长骨干骺端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易于
繁殖
病理
• 特点:骨质破坏、坏死和骨质增生 • 紧紧围绕骨组织内炎症渗出,骨内
压增高这一主要病理变化来全面理 解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 则
死骨形成机理
• 骨的营养:靠近骨髓腔部分由滋养血 管供给,贴近骨 膜的骨皮质部分由骨 膜下小血管网供给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导读:骨髓炎是一种由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的疾病,好发于椎骨,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可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发病群体主要为糖尿病患者及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为足部,发病原因为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儿童发病部位为长骨。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骨髓炎是一种由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的疾病,好发于椎骨,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可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发病群体主要为糖尿病患者及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为足部,发病原因为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儿童发病部位为长骨。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骨髓炎症状骨髓炎发病较急,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骨痛、骨肿、走路困难,发冷发热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关节僵硬、局部流脓的症状。
儿童和成人的发病进程和症状有所不同,儿童发病急,症状较明显,成人发病慢,症状不明显。
骨髓炎通常继发于外伤性皮肤破损、手术或外伤后溃疡等。
*骨髓炎诊断骨髓炎诊断不难,患者出现骨痛、发冷、发热、行走困难的症状即可初步诊断为骨髓炎,如果患者ESR和C-反应蛋白增高,X线发生变化,3-4周后,可见损伤部位肿胀、骨破坏、骨变短、软骨下骨板侵蚀即可最终确诊为骨髓炎。
如果患者X线没有发生变化,要再做CT检查,检查结果为病变骨及椎旁脓肿即可最终确诊为骨髓炎。
为了区别骨折和肿瘤,患者还可以做穿刺活检、手术活检、药敏试验。
*血源性骨髓炎诊断在临床上,血源性骨髓炎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及慢性血源性性骨髓炎,三种类型的症状及诊断方法有所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会出现全身性症状,X线没有发生改变,以往没有发病史。
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不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X线发生改变,以往没有发病史。
慢性血源性性骨髓炎可有全身症状,也可无全身症状,每个患者症状有所不同,但X线都会发生改变且以往有发病史。
骨髓炎演示文稿

分期
按其临床表现分为: 1、急性骨髓炎。 2、慢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X线检查: 3、磁共振检查: 4、骨显像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判断。
所致。 5、病理性骨折或脱位:骨皮质破坏致骨折、肌肉牵拉
致脱位。 6、癌变:反复炎性刺激皮肤,为鳞状上皮癌。
预防与调护
1、增强体质; 2、体温高于39度,配合物理降温,或予输液,
输血等支持治疗; 3、制动,引流等。 4、局部微波治疗。
(二)、手 术 疗 法:
病灶清除术
1、单纯死骨摘除术;
2、带蒂肌瓣填塞术
3、碟形凿骨术疗法:底小口大。
林 纱 布 或 碘 仿 纱 条
骨 腔 内 填 充 凡 士
4、封闭式冲洗(持续):病灶清除术 后持续冲洗。
进 水 管
出 水 管
5、庆大霉素珠链置入法:
6、其他:病骨切除;截肢术。
特殊类型的慢性骨髓炎的处理
1、局限性骨脓肿:须开脓肿腔,清除脓液, 彻底刮除腔壁肉芽组织,缝合创口,滴注引 流。
2、硬化性骨髓炎:凿开骨皮质,显露骨髓腔, 并引流。
⑴急性发作期的局部处理 ①初起; ②成脓后; ③溃破或切开的疮口; ④制动,休息。
⑵非急性发作期的局部处理 ①局部皮肤无疮口,无大块游离死骨; ②皮肤窦道、瘘管经久不愈; ③外有窦道死骨难出; ④死骨、死腔、窦道并存; ⑤其他疗法:闭合持续冲洗。
骨髓炎
定义
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 质和骨髓的炎症。
骨髓炎的课件

骨髓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发热、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病理学检查:骨髓穿刺、活检等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 查中的两项或以上,可诊断为骨髓炎。
骨髓炎鉴别诊断
细菌性骨髓 炎:由细菌 感染引起, 常见致病菌 有金黄色葡 萄球菌、链
骨骼畸形:骨骼变形、关节错位等,影响 生活质量
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恐惧等,影响心 理健康
经济负担: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增加 家庭经济压力
骨髓炎生活质量
疼痛管理:通过药 物、理疗等方式缓 解疼痛
功能恢复:通过康 复训练恢复关节功 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辅导,帮助患者 适应疾病和生活变 化
避免外伤,防止细菌侵入骨髓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机 体抵抗力
骨髓炎高危人群
糖尿病患者 免疫系统受损人群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人群
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人群 外伤或手术后患者 静脉注射毒品人群
骨髓炎疫苗接种
接种对象:高风险人群,如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者等
球菌等
病毒性骨髓 炎:由病毒 感染引起, 常见致病病 毒有疱疹病 毒、EB病毒
等
真菌性骨髓 炎:由真菌 感染引起, 常见致病真 菌有曲霉菌、
念珠菌等
结核性骨髓 炎:由结核 分枝杆菌感 染引起,常 见于肺结核
患者
放射性骨髓 炎:由放射 性物质损伤 骨髓引起, 常见于接受 放射治疗的
患者
化脓性骨髓 炎:由化脓 性细菌感染 引起,常见 致病菌有金 黄色葡萄球 菌、链球菌
骨髓炎

三、治疗方法
(一)西药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尽 早足量联合使用。常用抗生素有: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氯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待体温,外 周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后继 续使用3~4周,定期复查血常规。
(二)中药
1 分证论治
参考文献
1、《中医骨病的现代辨证思考》 2、 《骨形态学研究》 3、 《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 4、《骨关节炎的诊治与研究进展》 5、《骨病的治疗进展》 6、《肾性骨病的诊治进展》 7、《糖尿病性骨病》 8、《骨质疏松诊治的几个新观点》
9、《骨质疏松-骨折》 10、《骨质疏松的治疗进展——内分泌代谢疾 病》 11、《骨髓炎治疗的中医药研究》 12、《风湿性疾病 骨关节炎的诊治进展》 13、《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 14、《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实验研究》 15、《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 展》 16、《痛风舒浸膏粉对尿酸所致动物炎症的治 疗研究》 17、………
诊断
一、辨病要点
1、病史 2、局部有经久不愈的窦道,其周围皮肤 色素沉着,窦道口肉芽组织增生,流脓, 可有小片死骨排出。 3、急性发作期局部红肿流脓,伴寒战高 热。 4、X线片示骨质破坏、增生、死骨。
二、辨证要点
1、气虚毒滞:瘘口脓水淋漓,面色萎黄, 低热盗汗,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2、正虚脓毒:急性发作,寒战高热,局部 红肿疼痛,排脓不畅。舌红,苔黄,脉弦 数。 3、肾虚寒凝: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脓液 清稀,死骨难出。舌淡,脉弱。
脓肿蔓延途径
脓肿向长骨端蔓延 因骺板抵抗感染的能 力较强,脓肿多向骨髓腔扩散,使骨髓腔 受累。 脓液突破干骺端的坚质骨,穿入骨膜下形 成骨膜下脓肿;压力进一步增高时,突破 骨膜流入软组织。 穿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感染、骨折和肿瘤
Soft tissue swelling
Roentgenogram showing bony destruction
Bone scan showing increased uptake in area of osteomyelitis.
病理
干骺端的感染灶 骨膜下脓液积聚 皮肤瘘管和骨脓腔的形成 骨质破坏与死骨形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扩散途径.
症状和体征
突发高热 易激惹 体重降低和疲劳 患肢拒绝运动 感染的局部体征: 寒战,高热,烦躁,
脉速,中毒性高热
诊断
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 3~4周后X-rays出现骨破坏软组织
敞开 全身辅助治疗 局部辅助治疗:止痛、防止挛缩畸形、
阻止病理性骨折
病例
病理性骨折
慢性骨髓炎
原因: 急性感染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 低毒性感染
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死骨形成 骨包壳的形成 局部骨缺失 窦道的形成和反复流脓 体温的波动 影像学变化:虫蚀状骨破坏、
骨质疏松、骨硬化
实验室检查:
WBC 计数 ESR C-反应蛋白 肝肾功能 血培养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分层诊断性穿刺 血培养
治疗
目的 早期诊断与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 手术治疗 目的:引流、阻止转变
手术指征
48~72小时之内抗生素治疗无效
手术方法
钻孔引流和开窗引流 伤口:闭式灌洗引流、单纯闭式引流、
病理
浆液性渗出 期 浆液纤维素 性渗出期 脓性渗出期
Pathology
临床表现
起病急剧、寒战高热 易激惹 , 关节功能障碍 局部感染的体征:寒战,高热,烦躁,脉速,中
毒性高热 关节积液 X-ray;早期: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周围 软组织肿胀;
后期:关节破坏、关节畸形
鉴别诊断
关节结核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 痛风
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全身使用抗生素 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 经关节镜灌洗 关节腔持续性灌洗 关节切开引流 持续性关节活动 矫形手术:关节强直、陈旧性脱位
慢性骨髓炎的造影.
治疗
1. 手术禁忌症
1 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 2 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未充分 形成者
2. 手术指征
死骨形成 死腔形成 窦道流脓
手术目的
1 清除病灶 2 消灭死腔
蝶形手术 肌瓣填塞 闭式引流 3 伤口的闭和
病例
胫骨的硬化性 骨髓炎
化脓性关节炎
病因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部位:髋关节、膝关节 途径:血源性传播 临近关节附近化脓性病灶的直接蔓延 开放性关节损伤 医源性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急性血源
最常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全身性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 肝肾功能衰竭 营养不良 慢性缺氧 免疫抑制 免疫缺陷 恶性肿瘤 免疫疾病 高龄老年人
局部因素
大血管的损坏 中、小血管病 广泛性的疤痕 动脉炎 放射性纤维化 慢性淋巴水肿 过度吸烟 神经病变 静脉淤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