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
古诗句、名言运用(1)

古诗句、名言运用(1)古诗、名言警句的积累运用一、根据情境填写诗句、格言或警句:1、那次,妈妈带我去九鲤湖游玩,看到那壮观的瀑布,我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我抬头看到那满山红艳艳的枫叶时,我又不禁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开学初,我的好友要转学到外地读书,临别时,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心中的留恋,我只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表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当两个同学吵架、闹别扭时,你会劝他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当你看到有人浪费时,你会劝他: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来教导我们。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7、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8、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来劝诫孩子要珍惜时间,好好努力。
9、本学期,我从舍己为人的老班长,顾全大局的蔺相如,机智、爱国的晏子等人物身上,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还收集了许多有关做人的名言警句,如:位卑不敢忘忧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你再写出两句这样的“借月抒怀”诗来。
,。
,。
11、小明搬家,他想用名言警句来布置自己的书房,请你向他推荐一句:。
同学学习得过且过,你会语重心长地劝诫:,有人不守信用,你会这样劝诫:------------------------------。
12、李勇和张伟下棋,连续输了五盘,李勇说:“我是——,不下了。
”张伟得意地说:“论棋艺,我是——。
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禅 房 花 木 深
曲 径 通 幽 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读诗句,找错误。(轮答)
(朔) 1、雄兔脚扑塑,雌兔眼迷离。 (萋萋)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霄)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4、屈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 ( 5、莫道不消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魂) 6、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直) 7、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幽幽。(悠悠)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燕) 9、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才人)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汗)
教学反思 :
重视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却在写的能力 培养方面还没有完全地、真正的落实,显得 有些蜻蜓点水。本节课设计了默写的步骤, 但是在默写的具体要求方面还有所欠缺,如 默写的正确性、规范性,层次的多样性等等。 而且,对于默写的检查也缺乏有效的手段, 学生的互检也不一定保证默写的正确率。
教学反思 :
一、读诗文,说成语,名出处。(轮答)
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任重道远——《论语十则》 ②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迷离——《木兰诗》 ③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看——《孙权劝学》 ④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与世隔绝——《桃花源记》
二、观美景,猜诗句。(轮答)
特点:难度更大,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重新思 考组合。
应试技巧:认真归纳整理,分清细微差别。
比赛规则:
1.两队的起始分数均为60分。 2.比赛采取抢答、轮答、背诵、默写等方式,正确 的一方每次每题加一分,错误的一方不给分, 由对方补答。 3.在有人答题、背诵或默写时,哪方有提醒、偷看 或喧哗,每人每次扣一分。 4.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在计算总分时,对每组 从未发过言的同学按每人一分扣除。 5.请大家选出一位同学计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题复习《古诗词(名句)积累与运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题复习《古诗词(名句)积累与运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填空。
1.读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
“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启发人们要下功夫读书;《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断革新。
2.在古诗中徜徉,我们感受其景,如李贺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寂寥、冷峻的边境之地,如王建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月夜秋景、微冷秋露和桂花飘香;也体悟了诗人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如于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畏,如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乡。
2.补充歇后语。
1.诸葛亮用兵——____________2.擀面杖吹火——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有借无还4.张飞穿针——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自不量力3.名句展示。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2.《学弈》中其一人学弈学得好是因为态度好,其学习态度是怎样的?(用原文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______(作者)的_________(文体)《为人民服务》。
4.只有千百次的勤学苦练,才能学好一样本领,这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的:__________。
这其中可能有困难,有痛苦,但是你不必伤心,不必掉泪,因为拉克司内斯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题6 古诗词积累及运用 (知识盘点+试题)期末复习

专题5 古诗词积累及运用一、全册古诗词盘点。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词大意】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表达情感】本诗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词大意】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大意】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将来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表达情感】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词大意】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到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竟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成了汴州。
【表达情感】全诗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词大意】中国要想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这种马齐喑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
我劝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表达情感】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

古诗词实践运用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艰苦”来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怀念。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努力学习,不要到老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6、读书要有好方法,正如南宋诗人朱熹在《观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中也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你再写一句介绍读书方法的名言警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2008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在北京,我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用一句古诗文中的句子劝说你的朋友要谦虚,别骄傲:满招损,谦受益。
9、古人常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个人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这两句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却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而他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则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教育我们要讲究方法。
11、教育孩子不能打骂,要感化。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是写雨,也用来赞美老师的循循善诱。
12、古诗中有不少爱国题材的古诗,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以“喜”来贯穿表达了爱国之情,其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022年语文中考专项《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附答案)

1.古诗词填空。
(5分)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③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摹写战争惊险场面的词句是,。
⑤悠悠流水,拨动着多少诗人的情思。
写出连续两句含“水〞字的古诗词:,。
2.默写。
(6分)⑴烽火连三月,。
(《春望》)⑵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⑶,关山度假设飞。
(《木兰诗》) 。
⑷东篱把酒黄昏后, (《醉花阴》)⑸子日:“岁寒,________ ________。
〞(《〈论语〉十那么》)⑹非澹泊无以明志,。
(《诫子书》)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表达丰收在望的喜悦及闲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⑻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
⑴,引无数英雄意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⑵,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⑶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⑸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4.古诗文默写〔任选六题,如多做,以所做前六题为准〕〔6分〕①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②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③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④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_________________,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⑥___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⑦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那么殆。
〔《论语》〕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古诗文名句背诵

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古诗文名句背诵古诗文名句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背诵这些名句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中语文易考的古诗文名句及其背诵技巧。
一、古诗1.《登鹳雀楼》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杜甫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来表达向上进取的精神。
背诵这句诗时,可以先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体会整个句子的意境。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
背诵这句诗时,可以注意每个字的发音和意义,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二、古文1.《论语·学而》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在《论语·学而》中的名句,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友谊的可贵。
背诵这句名言时,可以理解每个字的意义,并思考这句话对自己的启示。
2.《兰亭序》王羲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名句,形容了兰亭美景和墨客的情怀。
背诵这句名句时,可以品味其中的意境和用词之美。
三、名句背诵技巧1.理解字义:背诵名句时,先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有助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2.体会意境:名句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其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背诵时,要用心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反复朗读:反复朗读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名句的内容。
可以在课余时间、闲暇时刻多次朗读名句,加深记忆。
4.积累例句:除了背诵固定的名句,还可以积累其他优美的句子,扩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背诵古诗文名句,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了解这些名句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初中生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积累,善于运用这些名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目标一
2、请从诗词中选出符合要求 目标一 的诗句,填写在空格处。 苏轼,和李白一样,诗文 [默写· 积累] 里多月。 思其弟,情深却不悲戚, 写出“________________, 情景型 ________________。” 念其妻,肝肠寸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也曾豪情万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射天 狼。”
目标一
1、按要求填写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古典文学中的“月”往往表达一 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 易的《琵琶行》中有“醉不成欢 惨将别,____________ ”,月色 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 [默写· 积累] 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有 “____________ ,夜深还过女墙 来 ”,诗人触物伤怀,慨叹胜迹 情景型 不再繁华过眼的历史沧桑;李白 的《蜀道难》中有“但见悲鸟号 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____________ ,愁空山”,诗人 神游八极,由衷感叹蜀道神秘诡 谲。
小结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同学们,让我们“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让我们“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热爱诗歌,让自 己成为一个且行且吟的歌者。让民 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让华夏 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愿五千 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谢谢大家!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
日照五莲三中
李花美
学习目标
积累、运用古典诗词名句,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
————————————————————————————————作者: ————————————————————————————————日期:
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
高县潆溪乡中心校严增敏
教学目标
1、识记古诗文中的名句
2、了解考题类型和答题技巧
3、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主持比赛,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教学难点:2、3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在文学史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富贵的
财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文化,去感受我们祖国文化的繁荣与灿烂。
二、正课
〈一〉、直填式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3 、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只需把诗文记熟,不写错字,就能得分。
应试技巧:熟背会写,细辨差别,认真答题。
〈二〉、理解性默写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你会联想到刘禹锡的《陋
室铭》中的两句诗_________, 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 。
4 、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潮涨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特点:有条件限制,有目的导向,要求考生不仅要熟背课文,还要理解诗句含义。
应试技巧:审清题意,弄清要求,正确默写。
〈三〉、运用性默写
1 、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读书。
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
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2、小明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疙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特点:不仅考查学生记忆、理解能力,还测试考生的迁移、联想及应用能力。
应试技巧:整体感知,加深理解,把握含义,学以致用。
〈四〉、归类性默写。
1、古诗词中写与“劳动”有关的诗句有____________ 。
2、初中语文课本中含有“云”的古诗句___________。
①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①水面初平云脚低②白云千载空悠悠③黑云压城城欲摧④愁云惨淡万里凝
特点:难度更大,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重新思考组合。
应试技巧:认真归纳整理,分清细微差别。
二、比赛规则:
1. 全班分六组,每组起始分数均为60分。
2. 比赛采取抢答、轮答、背诵、默写等方式,正确的一方每次每题加五
分,错误的一方不给分,由对方补答。
3. 在有人答题、背诵或默写时,哪方有提醒、偷看或喧哗,每人每次扣五
分。
4. 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参与。
在计算总分时,对每组从未发过言的同学按
每人五分扣除。
5.请大家选出一位同学计分。
〈一〉、读诗文,说成语,名出处。
(轮答)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任重道远――《论语十则》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迷离――《木兰诗》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看――《孙权劝学》④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与世隔绝――《桃花源记》〈二〉、观美景,猜诗句。
(轮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读诗句,找错误。
(轮答)
1、雄兔脚扑塑,雌兔眼迷离。
(朔)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萋萋)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霄)
4、屈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
5、莫道不消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魂)
6、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直)
7、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幽幽。
(悠悠)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燕)
9、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才人)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汗)
〈四〉、月下吟诗比赛规则:(轮答)
两组轮流说一句含有“月”字的古诗文。
中间不得停顿,不得重复,说对一句加一分。
停顿时间过长或重复者不得分,即把机会让给对方。
实战演练:按要求,填诗句。
(默写)
1、我们做事遇到很大困难,感到无法可施时,事情突然有了转机,此时的情况,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
化来暗示社会发展,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3、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晚唐时代气氛,借对历史思考表现对现实的深刻忧虑的诗句是:
4、我们要做到心境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
〈五〉教师总结
2008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