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与文化_英文版共65页文档
英国历史与文化精品PPT课件

Stonehenge
Sometime between 2900-2500 B.C, the Neolithic people of Salisbury Plain built Stonehenge I.
Later about 2000 B.C, the Beaker Folk built Stonehenge II, which was replaced by the Wessex chieftains who built Stonehenge III.
Different elements implies different meanings
National Emblem
The emblem consists of the shield in the middle, a lion on left side representing England and a unicorn right side for Scotland. On the top left and bottom right corner of the shield are three golden lions on red for England; the red lion on top right for Scotland, and the harp on bottom left for Ireland. Surrounded is a saying “one good return deserve another.”
The end of the Roman Rule -409A.D
Romanization: urbanization (20-38 Roman towns); the rule of law (towncouncil-magistrates); Latin Culture; Christianity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第十一页,共30页。
二 有限君主的演进
英国选举权扩大示意图
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1689
年)
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 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1867年)
成年男性公民(1885年) 年满30岁的妇女(1918年) 年满21岁的妇女(1928年) 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男女(1969年)
第十二页,共30页。
二 有限君主的演进
材料 6
“妥协”的维多利亚
1841年保守党第一任领袖罗伯特·皮尔 率领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 王让其组阁……从此,下院在大选中获胜的 多数党直接组织内阁,内阁首相和阁员在一 般情况下须从多数当中挑选。
——曹婉莉《从责任内阁的特点看英国议 会与内阁的关系》
开始逐渐形成。
4 .19世纪前半期,随着 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增强,积
极谋取参政权; 1832年, 方案获得通过。
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参
政权和选举权 ,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5.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 、贵族制与 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
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 为核心。
B.大庄园主
C.工业资产阶级
D.新贵族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5.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 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 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 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莎士比亚介绍

莎士比亚介绍【维基百科全书】威廉·莎士比亚(英文: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或公历1616年5月3日,华人社会亦常尊称为莎翁),被许多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剧作家之一。
[1]他被誉为英国的民族诗人和「艾芬河的吟游诗人」(或直接称为「吟游诗人」)。
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
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使用着的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
[2]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
1585年到1592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似乎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倾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着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
[3]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高峰期。
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
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包括《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马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
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
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量和准确性参差不齐。
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称为诗人和剧作家,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
浪漫主义时期讚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象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
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
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朱维之版 课后题页数整理

第一章古代文学(现存古希腊悲剧中唯一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是《》。
Ⅰ04综合)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第7-8页)Ⅳ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第8-9页)Ⅲ(英雄传说Ⅱ01【欧美文学史】)*《诗艺》(第14-15页)Ⅱ(Ⅱ03)3、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分析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和其主要思想?(第17-22页)Ⅳ(荷马史诗Ⅱ02【欧美文学史】/04)4、荷马史诗有哪些艺术特征?(第22-23页)Ⅲ5、简述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第23-24页)Ⅲ6、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24、26-27、28-29、30页)Ⅳ*伊阿宋(第29页)Ⅱ(Ⅱ03)*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不同的悲剧风格和命运观。
(第30-31页)Ⅲ7、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映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第25-26页)Ⅲ8、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
(第27-28页)Ⅲ9、从《美狄亚》可以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的发展有什么新贡献?(第29-30页)Ⅲ10、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的代表作家是谁?(第31、12页)1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什么?(第11、12页)Ⅲ12、简述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即《伊尼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
(第34-36页)Ⅲ13、早期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第16页)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第38页)2、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第42页)3、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主要作品?(第43、45页)Ⅲ(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是盎格鲁—撒克逊史诗《》。
英国文学简史笔记

Part One: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1. Beowulf: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Denmark story; 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 (此处可能会有填空,选择等小题)2. Romance (名词解释)3.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 famous roman about King Arthur’s story4. Ballad(名词解释)5. Character of Robin Hood6. Geoffrey Chaucer: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 The Canterbury Tales (main contents; 124 stories planned, only 24 finished; written in Middle English; significance; form: heroic couplet)7. Heroic couplet (名词解释)Part Two: The English Renaissance8. The Authorized Version of English Bible and its significance(填空选择)9. Renaissance(名词解释)10.Thomas More——Utopia11. Sonnet(名词解释)12. Blank verse(名词解释)13. Edmund Spenser“The Faerie Queene”; Amoretti (col lection of his sonnets)Spenserian Stanza(名词解释)14. Francis Bacon “essays” esp. “Of Studies”(推荐阅读,学习写正式语体的英文文章的好参照,本文用词正式优雅,多排比句和长句,语言造诣非常高,里面很多话都可以引用做格言警句,非常值得一读)15. Christopher Marlowe (“Doctor Faustus” and his achievements)16. William Shakespeare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史中最重要的作家,一定要看熟了。
《英国历史英文版》课件

World War II saw Britain stand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alone against Nazi Germany, and
subsequent years.
the country's bravery in the face of
the Blitz remains an enduring
Stuart Era
James I and the Gunpowder Plot
King James I faced numerous challenges during his reign, including the infamous Gunpowder Plot in 1605.
Charles I and the English Civil Wa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led to a seismic shift in the way goods and services were produced, transforming the British economy and society adernize the country.
The decision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16 has plunged Britain
into years of uncertainty and
debate, as the country grapples
Victorian Era
Queen Victoria and the British Empire
Queen Victoria's reign marked the height of British power and influence, as the country enjoyed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and global supremacy.
16_17世纪英国商人与政权

16—17世纪英国商人与政权赵秀荣 从中世纪自然经济向近代商品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过渡,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最早、最成功地发生在英国,这与面向市场、代表新经济的土地所有者、经营者、手工工场主、商人阶级影响、参与政治,分享政权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这样的过渡是一个涉及到整个社会利益再分配,生活方式根本改变的大事情,必然要引起整个社会的大动荡,大冲突,甚至是血与火的斗争,从而使经济问题表现为严峻的政治问题。
只有代表商品经济、工业经济、资本主义的阶级分享了政权,在政治上有发言权的时候,这样的过渡才可能获得政治上的保证。
有利于这些阶级的英国的血腥立法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都证明了这一点。
城市商人是这些阶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商人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外史家的重视,如布瑞那教授出版了《商人与革命:1500—1653年商业变化,政治冲突和伦敦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波尔尼教授写了《英国商人》,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国内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
因此,本文拟以伦敦商人为重点,考察他们与政权的关系问题,希望能从其中得到有关英国近代社会兴起问题的些许启示。
一、商人同城市政权之间的关系16、17世纪,在国内外贸易中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商巨贾,逐渐控制了城市政权,尤其以伦敦的情况最为典型。
早在14、15世纪,当伦敦商人还属于中世纪市民等级的时候,便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作为纳税的第三等级,他们有权选派自己的代表参加全国议会,代表伦敦城在议会行使权力。
到16世纪,伦敦商人的政治权力进一步扩大,完全控制了伦敦城,把持了城市政权,形成商人寡头集团。
控制伦敦政权的主要是伦敦12大同业公会的成员及各贸易公司的主要人物。
伦敦城的市长、市行政司法长官、参议院和市政议会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组成了一个排他的寡头集团,只吸收纯商人(mere merchant),排斥零售商。
在16世纪的100年中,丝绸商同业公会有24人,呢绒商同业公会有17人,杂货商同业公会有14人任过市长,其余的几个同业公会中,都有六七人担任过市长①。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
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
行讨伐"。国王若对以上规定或基本原则蓄意违反,则贵族可随
时造反,国内任何人亦可随贵族造反。
——360百科《大宪章》精髓条款
《大宪章》
一、革命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大宪章》和议会的起源
一、革命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
商贸中心转移
反抗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阻碍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国王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 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 权力。
资产阶级的成长 新贵族的出现
要求掌权,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 发展资本主义 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
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入新课
知识拓展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 力,君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经历了长期 的探索和尝试之后,英国选择了保留王权 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即君主立宪政 体。
伊丽莎白·特拉斯 英国第三位女首相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三、革命成果:通过了《权利法案》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王的权力来自“神授”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
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 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
材料研读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 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 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4.凡未经议力会用准法许律,的借形口式国加王以特肯权定,;为国王的而权征力收由,法或律供国王使用而征收 金钱,超出议会赋准予许,之将时王限权或置方于式议者会,的皆法为权非之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