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婴阻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_【PPT课件】 - 副本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_【PPT课件】 - 副本

1990
1995
2000
2005
母婴传播 固定性伴 卖淫嫖娼 注射吸毒
5
HIV 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
发展中国家母婴传播的感染13%42%
发达国家为14%—25%
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率约2/3的是在 母亲怀孕、分娩过程中被感染,1/3是 在哺乳期被感染。
7
母婴传播途径
宫内传播:(25%~38% ) HIV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 HIV直接侵入滋养细胞 通过破损胎盘缺口直接进入胎儿循环 孕妇体内病毒载量超过胎盘的缓冲能力
抗病毒药物的耐药问题是导致HIV感染患者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耐药病毒出现于一定的条件下,尤其是在不完善的 抗病毒治疗方案应用后。经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 后,可将HIV病毒复制降低至不能检测出的水平,
从 而减少孕妇和非妊娠妇女耐药问题的出现。
49
2、提供适宜的产科服务
避免妊娠期、产间进行创伤性检查 分娩前行产道清洗 分娩方式
46
注意事项
使用SMZ-CO预防PCP。 筛结核但尽可能避免X线检查
47
妊娠期间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禁忌及注 意事项: NVP:基线>250/mm3的女性或服用 RFP的妇女应该避免使用NVP. EFV:EFV有致畸的风险在妊娠前3个月不 宜使用。对于使用EFV的妇女劝告其应适 宜避孕。
48
抗病毒药物的耐药问题
2005年 Mumbai PPTCT 会议
17
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
孕产妇因素 病毒和免疫因素 胎儿和胎盘因素 妊娠和分娩过程 产后喂养因素等
18
妊娠期
母体因素
病情程度 高危因素 艾滋病患者较单纯的HIV感染者发生垂直传播 的几率高3倍。

最新第七章-艾滋病母婴传播及阻断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七章-艾滋病母婴传播及阻断教学讲义ppt课件

第四节 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策略 及措施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2、预防艾滋病感染育龄妇女的非意愿妊娠
(1)知情选择 (2)提供咨询
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1)健康教育 (2)开展艾滋病资询与检测,尽早发现艾滋病感染孕妇 (3)孕期、分娩期及产后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减少 传播危险。
16000个/天= ? 个/分= 1个/ ? 秒
青少年?
艾滋病母婴传播及阻断
第七章
第一节 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概述
三、艾滋病的诊断 1.血清HIV抗体阳性-----AIDS的诊断。
2.CD4+/CD8+<1.0-----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3.HIV-RNA的定量检测,既有助于诊断, 又可判断艾滋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
(4)鼓励住院待产 (5)提倡人工喂养
第四节 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策略 及措施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4、为艾滋病感染的妇女和家庭提供综合关怀和支 持
(1)提供相关医疗服务 (2)避免非意愿妊娠 (3)提高妇女的艾滋病家庭护理知识和技能 (4)提供法律支持 (5)促进感染妇女家庭生产自救
三、产后传播
第四节 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策略 及措施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1、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
(1)针对普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进行行为干预 (2)防治性传播疾病、生殖道感染,加强性传播疾病的 管理。 (3)减少吸毒危害 (4)开展待婚人群的艾滋病监测 (5)加强血液管理 (6)促进安全性行为
(买方)债务人 (付款人) 甲
甲方开户行 出票人
债权人 (卖方) 乙(持票人) (收款人) 乙方开户行

最新HIV母婴传播阻断PPT课件

最新HIV母婴传播阻断PPT课件

2021/1/23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防母婴传播项目
具体目标: 至2015年
1、育龄妇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晓率达到85%以上; 2、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婚前保健人群的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检测率逐年提高; 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 5、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8月龄艾滋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其中6月龄内婴
HIV母婴传播阻断
HIV传播的途径
性接触传播 血液及体液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
2021/1/23
2
母婴垂直传播
发展中国家母婴传播的感染率13%-42%,发达国家为14%—25%
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者约2/3是在母亲怀孕、分娩过程中被感染,1/3是在哺乳期 被感染。
不进行干预,HIV的母婴传播发生率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 14-32% 混合喂养的新生儿 25-48%
访率达80%以上。 10、先天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 1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比例达到
90%以上; 12、建立健全适合我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服务好管理
模式。
2021/1/23
13
预防母婴传播项目
检测前咨询 1、咨询内容: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 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方式:个人咨询、集体及书面等多种告 知形式
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肌注, 连续10~14天。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 疗。
2021/1/23
20

艾滋病母婴阻断参考PPT

艾滋病母婴阻断参考PPT
疗效果。
艾滋病母婴阻断
AZT/TDF
当孕产妇血红蛋白
2.用 药方
低于90g/L或中 性粒细胞低于 0.75×109/L,
案注 意事
建议不选或停用 AZT。

应用TDF前,须进 行肾脏功能评估

EFV
NVP
孕早期避免应用,应用
NVP或LPV/r
如果CD4 > 250 个
产后应用EFV,应使用有 效的避孕方法,避免妊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类别 1
2014
2015
2016
艾滋病母婴阻断 在中国,女性感染者约占总感染人数的30%, 估计每年约有8000名HIV感染妇女怀孕。
如果未实施预防艾滋病 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15-25%婴儿在妊娠 期、分娩期感染
如果母乳喂养婴儿,还 有5-20%的可能性感 染艾滋病
副作用严重时停药
孕早期避免使用 监测血脂和血糖 监测肾功能
艾滋病母婴阻断
3.常用抗病毒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成人)
药物
AZT 3TC LPV/r TDF EFV
单次剂量
300 mg 300 mg 200mg/50mg/片,2片 300mg 600mg
使用方法
1天2次 1天1次
1天2次
1天1次 1天次
在分娩结束后, 无论采用何种 婴儿喂养方式 ,均无需停药 ,尽快将其转 到抗病毒治疗 机构,继续后 续抗病毒治疗 服务。
对于选择母乳喂 养的产妇,如 因特殊情况需 要停药,应用 抗病毒药物至 少要持续至母 乳喂养结束后 一周。
孕产妇抗病毒用 药前、用药过程 中应进行相关的 检测,并结合临 床症状对孕产妇 感染状况进行评 估,以便确定用 药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PPT课件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PPT课件
二项目单位职责
各单位的项目工作小组需指定专人(预防保健科或其他相关的职能科室医务人员担任)负责本项目的联络及具体实施。该人员需熟悉本项目的政策、法规、工作流程及实施细则(包括母婴阻断的治疗方案等内容),负责项目的相关联络事宜,完成本单位各类人员的受训任务并指导本单位相关人员开展工作。 在自愿知情原则下,完成所有就诊的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艾滋病检测前咨询和健康教育工作。 认真做好HIV抗体筛查阳性孕产妇的标本采集、登记,并在规定时间内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认。
龙岗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PMTCT)工作情况与培训
CONTENTS
主要内容

项目工作目标

项目单位职责

产前急诊筛查与干预

项目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工作目标
总目标。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存在问题: 该名产妇是刻意隐瞒HIV阳性病史;龙华新区疾控反馈:该产妇在分娩前就获知自己HIV阳性病情,但却一直拒绝接听疾控人员及当地医院医务人员的随访电话(手机关机),并在分娩前,临时到我区的医院进行分娩,而非她之前一直就诊孕检的医院; 该产妇孕期多次去龙华新区某B医院进行孕检,直至最后一次才进行了HIV检测,但该院未及时把结果录入妇幼系统,母子保健手册上也未注明相关结果; 我区这家医院在无法获知该名产妇的检测情况时,对该名临产产妇未进行急查HIV,导致产妇分娩的第二天才出初筛检测结果,直接导致未能在产前对产妇进行药物干预,在分娩后未能及时对产妇所生婴儿及时药物干预。
婴儿早期检测
由于儿童血液中存在母亲的HIV抗体,通常在1.5岁后消失。故1.5岁内的婴儿抗体阳性结果不反映HIV感染状况。 婴儿早期诊断之前采用病毒载量的方法,现已采用DNA干血斑法。 参考文件《关于规范开展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的通知》深疾控【2014】84号文

母婴三阻断培训 ppt课件

母婴三阻断培训 ppt课件

5
梅毒 艾滋病 尖锐湿疣
沙眼衣原体感染
28 10
家庭贫困
59 5
29
10
社 会
孕妇或丈夫为文盲或半文盲
30 10 因 丈夫长期不在家
60 5 61 5
31
10

由居住地到卫生院需要一小 时以上
62
5
注:5 分以下为低危妊娠,5 分为中危妊娠,评分在 10 分以上者为高危妊娠。
培训与督导
1.各村医要及时参加预防母婴三阻断管理与技 术相关知识培训,要求村级加强三阻宣传。
工作内容
3.加强重点人群的关注与宣传,特别是流动人口 、青少年群体、育龄夫妇。
4.要提高育龄夫妇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 婴传播重要性的认知,增强其主动利用服务的积 极性,引导新婚人群、孕产妇尽早接受相关检测 。5.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及时提供关怀和支 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工作内容
一、开展社会动员,重视健康教育。
1.县艾防办要积极协调妇儿工委、教育、民政、 妇联等相关部门,广泛开展社会动员。每年开展 不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至少2次。
2.充分利用婚前检查、孕妇学校、孕期保健、健 康教育等平台,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 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母婴传播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政策宣传。
3.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0%以上, 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达90%以上。
4.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 注射率达95%以上。
5.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5%以下。 6.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数
以下。
7.18月龄内儿童早期诊断比例达到80% 以上。

艾滋病母婴阻断 ppt课件

艾滋病母婴阻断 ppt课件
保健和随访。
HIV母婴阻断抗病毒药物 治疗
➢国外妇女已经在孕期安全使用抗病毒治 疗超过16年时间,国内外成功经验显示, 对HIV感染妇女采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干 预性治疗,可使母婴传播的发生率降低 约68%,如结合安全分娩、人工喂养等措 施,可将母婴传播率降至1%或以下。
• 对于HIV感染的妇女抗病毒治疗几乎将 婴儿感染HIV的可能性降为零。
• (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人 工喂养率达到90%以上。
• (七)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8 月龄艾滋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其中6 月龄内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的比例达到 60%以上。
• (八)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 比例达
到85%以上。
• (九)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 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达90%以上, 12月龄随访率达到80%以上。
HIV筛查要点
• 将HIV检测作为医疗机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 检测前告知病人检测项目的内容(知情)-检测前
信息提供。 • 无需检测前咨询 • 病人有权拒绝但不签字 • 检测后结果告知(HIV阳性和阴性结果告知)和咨
询服务 • HIV阳性者的转诊和随访
注意:拒绝检测的人也要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服务和 转诊信息
2、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待复查(阳性) 者,知情同意选择干预措施(母婴阻断 抗病毒治疗)。
3、尽早进行确证试验,及时获得检测结 果。结果阴性者提供咨询、终止干预;
结果阳性者提供咨询、继续提供干
预服务。
如何理解HIV抗体初筛检 测结果待复查?
➢ 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应使用原有试剂和另 外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试剂,或另外两种 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复检试验。
•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承担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 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HIV感染母婴传播阻断PPT课件

HIV感染母婴传播阻断PPT课件
采用血清学检测、病毒载 量检测等方法,评估阻断 措施的有效性。
评估时间点
在母婴感染后不同时间点 进行评估,如出生后6周、 3个月、6个月等。
数据分析
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阻断措施实施前后的 变化。
母婴健康监测
监测内容
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母婴的免疫状态、病毒载量、临 床表现等方面的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干预措施,确保母婴健康。
06
研究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HIV感染的母婴细胞进行 基因改造,以阻断病毒的复制和
传播。
免疫疗法
研究开发针对HIV的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患者免疫系统来清除病
毒,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新型药物与疗法
探索新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其 他疗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
宫内感染
HIV感染的母亲在孕期可以通过胎盘 将病毒传给胎儿,导致宫内感染。宫 内感染通常发生在怀孕的前三个月。
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预防宫内感染, 因此对于HIV感染的母亲,医生通常 会建议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以降低 病毒载量和母婴传播的风险。
03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策略
孕期阻断
01
02
03
孕期检测
02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途径与机制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HIV感染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分娩过程中,如果母亲存在皮 肤破损或出血,血液中的HIV病毒可以通过产道或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感染 。
为了预防血液传播,医生通常会建议感染HIV的母亲进行剖宫产,以避免胎儿经 过产道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阴道分泌物。此外,在分娩前进行抗病毒治疗也是降 低血液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分娩的新生儿。
一、孕期抗病毒治疗的方案选择 (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治疗
1、孕期和分娩时---孕妇推荐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 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 服用:
齐夫多定( AZT)300mg +拉米夫定(3TC ) 150mg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 )400/100mg 每天2次,直至分娩结束:或者
孕期没有接受HIV检测、 临产时才 发现HIV感染孕产妇—产时方案(续) • 婴儿:方法有2种
方法一、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 单 剂量NVP 2mg/kg(即混悬液 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 0.6ml)
同时服用AZT 4mg/kg(即混悬液 0.4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
12
PITC 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定义:PITC指 由医疗卫生机构对使用医疗卫生设施的 人推荐的一种作为标准的医疗保健内容 的HIV咨询检测
HIV筛查要点
• 将HIV检测作为医疗机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 检测前告知病人检测项目的内容(知情)-检测前
信息提供。 • 无需检测前咨询 • 病人有权拒绝但不签字 • 检测后结果告知(HIV阳性和阴性结果告知)和咨
至出生后4~ 6周
孕期没有接受HIV检测、 临产时才 发现HIV感染孕产妇—产时方案(续)
2.选择母乳喂养者 • 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
中的任一种。
(1)产妇:服用AZT+3TC+LPV/r或 AZT+3TC+EFV(用法及剂量同上), 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 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 用NVP,每天1次,至出生后6周(用量 同前)。
AZT 300mg+ 3TC150mg 每天2次 ,依非韦伦( EFV)600mg 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
• (在获得LPV/r,克力芝有困难时选择第二组方 案)
• 超过孕38周或出现临产的产妇应该 暂缓三联抗病毒治疗,除非孕产妇 适合选择包含有NVP的三联药物方案 ,否则均按“产时方案”进行HIV母 婴阻断
②剖宫产分娩
不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孕妇为降低 艾滋病母婴传播宜选择择期剖宫产, 一般择期剖宫产的时机选择在妊娠 38周。
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 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
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对于因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
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指 导其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 不超过6个 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 人工喂养。
1、奈韦拉平(NVP)方案新生儿出生 服用源自量 体重服用次数疗程
≥2500g
≥ 2000g且 <2500g
15mg(即混 1次/天 悬液1.5ml)
10mg(即混 1次/天 悬液1.0ml)
至出生后4~ 6周
至出生后4~ 6周
<2000g
2mg/kg(即 1次/天 混悬液 0.2ml/kg)
至出生后4~ 6周
二、孕期没有接受HIV检测、 临产 时才发现HIV感染孕产妇—产时方案 (超过孕38周或出现临产的产妇用此方 案)
1、选择人工喂养者 产妇:立即服用单剂量NVP200mg,同时应用
AZT 300mg +3TC 150mg,每天2次 ,至分娩 结束,产后继续口服AZT 300mg+3TC 150mg, 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
2、分娩后
➢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 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 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 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 方案中的任一种(NVP或AZT方案)
• 无论婴儿选择哪种抗病毒药物(NVP或 AZT方案),都应在出生后尽早(6~12 小时内)开始服用
• 产妇临产时在快速检测点初筛发现HIV抗体“阳 性”应及时转有关机构行确证检测外,可转就近 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应用ELISA等方法
进行检测。
孕妇抗病毒治疗的要求—机构职责
1.市、县、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为艾 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提 供免费的艾滋病母婴阻断服务。
2.无条件开展孕期抗病毒治疗的机构,要 及时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转介到辖 区定点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构进行抗 病毒治疗。
2、齐多夫定(AZT)方案
新生儿出生 体重
≥2500g
服用剂量 服用次数
15mg(即混 2次/天 悬液1.5ml)
疗程
至出生后4~ 6周
≥ 2000g且 10mg(即混 2次/天
<2500g
悬液1.0ml)
至出生后4~ 6周
<2000g
2mg/kg(即 2次/天 混悬液 0.2ml/kg)
至出生后4~ 6周
毒药物。
• 婴儿 非母乳喂养儿童:服用NVP,每天1次,
至出生后6周(用量同前)。
➢临产时和产后才发现HIV感染的产妇注意 事项
1.临产时和产后紧急情况下HIV抗体初筛 结果待复查,并采取紧急方案进行HIV母 婴阻断抗病毒治疗的产妇,需尽快进行 确证试验,如结果阴性则终止干预。
2.临产时和产后才发现感染采取紧急方案 进行HIV母婴阻断的产妇,在尽快进行确 证试验的同时还需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 数检测, CD4+T 淋巴细胞<500/mm3的 产妇考虑终身抗病毒治疗(需要转介)。
•。
三、超过孕38周至临产前才发现感染的产 妇
• 选择剖宫产者术前2小时以上服用单剂量 NVP200mg,术后口服AZT 300mg+3TC 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
• 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按产时方案给药。
四、产后才发现产妇感染HIV的抗病毒治 疗方案
• 产妇 不需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应用抗病
孕妇抗病毒治疗的要求— 机构职责
3、对于孕期未发现、产时或产后才发现 感染的产妇,由实施助产服务的各级 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提供产时、产后预 防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4. 无条件开展艾滋病诊治的助产机构在 产后适时将产妇转介到辖区定点的艾 滋病治疗机构,进一步评估、治疗、
保健和随访。
HIV母婴阻断抗病毒药物 治疗
孕期没有接受HIV检测、 临产时才 发现HIV感染孕产妇—产时方案(续)
选择母乳喂养者(续)
(2)产妇:服用单剂量NVP 200mg,及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至分娩结 束;产后继续服用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
• 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NVP, 每天1次,至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对于产后 才发现的感染产妇,产妇可暂不用抗病毒药物, 婴儿采用此方案),(用量同前)。
询服务 • HIV阳性者的转诊和随访
注意:拒绝检测的人也要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服务和 转诊信息
HIV抗体检测的认识问 题
➢发现HIV 感染的育龄妇女和孕妇是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 —HIV 抗体检测。
• 孕产妇常规检测HIV抗体;利用婚检 的平台,将HIV抗体检测关卡前移, 能够更多地发现HIV感染者。
特殊时期—产时艾滋病抗 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1、孕期未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临产产妇, 尽快提供相关检测信息和采集血样本。
2、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待复查(阳性) 者,知情同意选择干预措施(母婴阻断 抗病毒治疗)。
3、尽早进行确证试验,及时获得检测结 果。结果阴性者提供咨询、终止干预;
结果阳性者提供咨询、继续提供干
怎样保持低流行?
1 二代 感染人数
传播率 =

一代感染人数
围产HIV传播的时间
• 宫内、分娩期、产后母乳喂养可传播艾 滋病
–宫内
25%–40% 的病例
–分娩期 60%–75%的病例
–母乳喂养的额外风险
• 14% ↑有进一步感染的风险
• 29% ↑ 有初次感染的风险
–目前的证据提示大多数HIV传播发生 在分娩期
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
及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医院待产。
①阴道分娩
阴道分娩的条件:孕期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或孕晚期检测病毒载量<1000cp/ml,无剖宫 产指征者可选择阴道分娩。
阴道分娩产程处理总原则:尽量避免会阴侧切、 人工破膜、胎儿头皮电极监测、产钳或胎吸助 产等产科损伤性操作; 避免强宫缩;尽量缩 短产程;缩短胎膜早破时间;注意保护会阴, 防止会阴裂伤。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 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 >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 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 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 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 ,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 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治疗的时间选择
》目标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
案也已出台。
•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承担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 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 (三)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咨询率分别达 到90%以上。
• (四)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 80%以上。
到85%以上。
• (九)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 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达90%以上, 12月龄随访率达到80%以上。
• (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 生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 免疫球蛋白的比例达到90%以上。
• (十一)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 病的报告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 (十二)先天梅毒发病率控制在 30/10万活产数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