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分析
上海建设五个中心 感想与收获

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感想与收获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普通人,我深感上海的变化和发展,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与收获。
一、国际经济中心随着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各类国际性会议、展览和活动纷纷选址上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二、金融中心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和人才。
金融业的繁荣发展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
此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也使居民的投资渠道更加丰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理财和投资的机会。
三、贸易中心上海建设贸易中心,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竞争与合作。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上海的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效的物流服务。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和商品进入上海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航运中心航运中心的建设使上海成为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
这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地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船舶制造、港口服务、物流等。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感受到了航运业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如更快的货物运输、更多的国际航线等。
五、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上海,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此外,科技创新也带动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上海建设五个中心,让我深感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潜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收获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便捷的物流服务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活质量。
现代建筑的奇迹中国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现代建筑的奇迹中国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现代建筑的奇迹——中国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是一个充满着建筑奇迹的国家,无论是古代的长城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而在中国众多的现代建筑中,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无疑是一座闪耀着中国辉煌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建筑奇迹的面纱,深入探讨其设计理念、建设历程以及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设计理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中国城市搜索获取项目近年来的重大组成部分,拥有地标性的外观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该建筑师David Childs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果。
1.1 天际线的瑰宝作为一个超高层建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其独特的“超级瓶塔”设计而脱颖而出。
不仅在高度上令人眼花缭乱,也将建筑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城市画卷。
建筑师以瓶子的形象为灵感,使其外观在天际线中独树一帜。
1.2 中国元素的融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设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是其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外墙的造型运用了中国古代纹样,结合现代的玻璃幕墙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观。
此外,建筑内部的装饰也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陈列和中国风格的室内设计。
二、建设历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历经了多年的努力和困难。
然而,中国人民以其无比的毅力和智慧,最终将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奇迹展现在世人面前。
2.1 设计和规划阶段在设计和规划阶段,建筑师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如何设计一座既符合现代美学,又能与城市环境和谐共处的大楼,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通过激烈的讨论和反复修改,最终达成了设计方案。
2.2 施工和技术突破建筑是一个需要许多专业技术和工程团队密切合作的复杂工程。
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采用了最先进的建筑技术。
这包括高强度混凝土、模块化结构等,使得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三、深远影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不仅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建筑,它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劣势及对策研究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劣势及对策研究摘要:金融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邓小平,1991),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
从历史的角度看,上海拥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质,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就是远东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从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上海GDP历年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快、质量高,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是国内最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
目前,上海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已呈现出国际化的大趋势。
但从上海当前的各项经济指标与世界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上海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速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凸显其他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条件,而且是强势相对条件。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终目标模式应该选择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度设计上要服务全国和面向世界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要充分体现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方面的单位和人士的服务上,提供的服务越好,上海的地位就越强。
本文立足上海金融发展目标现实基础,针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就提升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劣势;对策The disadvantage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centerAbstract: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nation"s competitiveness. Deng Xiaoping says, "China first has to rely on Shanghai to acquire internal standing" (Deng Xiaoping 1991). Making Shanghai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China"s economicdevelopment.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Shanghai possessed the qualities of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s early as in the 1920s to the 1930s, Shanghai was the bigges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Far Ea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crement speed of GDP of Shanghai is faster than national average increment speed over the 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hanghai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a faster speed, more favorable tendenc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gher quality, which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Shanghai into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hanghai is a city that has the most potential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system is initially built. Banking, securities, insurance, etc. have more and more the tendency of being internationaliz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 economic indexes of Shanghai and that of oth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o build Shanghai into a new financial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standing, we have to speed up to enhance the status of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highlight its favorable conditions, its absolute superiority. The ultimate target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s basing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system design should make Shanghai a functional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at serves China and faces the world.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hould serve China as well as units and individuals in the world. With better service, Shanghai will have a higher standing.Basing upon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the target of Shanghai, and considering the restrictions in building Shanghai into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is thesis researches on how to enhance Shanghai"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Key Word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disadvantage ;countermeasure ;前言在拥有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磁悬浮列车之后,上海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更宏大的目标: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究论文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究论文在全球经济中,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愈加重要。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资本流入。
本文将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探究,从什么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重要性以及建设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是指汇聚了全球金融资源、主控金融规则和全球重要金融流动的区域或城市。
它具有众多金融服务机构、国际知名金融品牌、高质量的人才和优越的金融基础设施。
具有规模化、国际化和信誉化等特点。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包括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它们不仅是跨国公司和投资者的首选地,也是全球金融业务的集散地。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不仅仅是为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提供资金和金融管理服务,它还扮演着重要的规划和管理角色。
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1.融资:国际金融中心能够提供大量资金给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
2.资金管理:国际金融中心还为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管理服务。
3.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的金融管理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为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以让他们对金融风险有更好的把控。
4.金融监管:国际金融中心有更高的监管能力,以确保金融活动合法合规。
三、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它可以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许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会在国际金融中心注册,并将其作为全球业务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这会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其次,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吸引外来投资,顺应全球化潮流,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金融科技、法律服务、会计等,进一步推动城市和国家的发展。
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高质量的人才和完善的法律规章支撑。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建立一套完备的金融监管机制,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国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国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及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区域边界日益清晰,各区域为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推动金融体系优化整合。
经济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制订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规划。
截至目前,国内至少已有32个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
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宁波、福州、厦门、济南、青岛、杭州、南京、南昌、苏州、合肥、武汉、郑州、长沙、广州、南宁、重庆、成都、昆明、绵阳、乌鲁木齐、西安、兰州。
从其建设金融中心规划看,主要特点有:(一)建设金融中心多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一般是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龙头,且相比于省内其他城市具有政策方面的优势。
各省市区为加速金融业发展,提升金融对经济的带动水平,通常会鼓励省会城市规划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从提出金融中心建设的城市来看,除天津、西宁、银川、贵阳、拉萨和海口外,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均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总计25个城市,占全部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目标城市的78%。
(二)区域分布广泛目前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遍布全国,相邻区域内往往不止一个城市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目标。
如在东北三省,3个省会城市均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而在华东地区,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目标的城市多达11个(见表1)。
(三)金融中心定位有所不同从各城市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层次定位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定位为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这些城市经济基础强大,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如北京、上海、深圳;第二层次定位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城市通常具有一定经济发展潜力,且在地理位置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如南宁市临近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其金融中心建设定位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金融中心;第三层次定位为建设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些城市一般是本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见表2)。
(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设发展目标各具特色结合本地金融中心建设层次定位和自身经济特点,各城市在金融中心发展目标方面也存在差异。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与实践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然而,在金融领域,上海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如何加强金融中心建设,成为了上海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思路和实践,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建设金融生态系统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
这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建设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外资和跨国公司来到上海,促进国际化进程。
2.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建立风险保障体系:建立金融风险保障体系,增加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支持,保护安全感和信心。
二、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
加强监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上海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机构的监管能力。
2.强化金融安全防范:加强金融安全防范,防止金融诈骗和其他不法行为。
3.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观念,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在中国,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这些新技术和服务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务。
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利用科技优势和资金优势,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推广。
2.集成区块链技术:集成区块链技术,实现金融交易的快速、高效和便捷,打造国际化的金融生态系统。
3.吸纳领先技术和人才:吸纳领先技术和人才,创造管控更高效的生态环境,培养更富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加强国际合作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同时也希望成为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城市。
加强国际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案:1.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上海市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体系优势、国际交通优势等资源,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诸多优势

彭 兴 韵 (中 国 社 科 院 金 融 研 究 所 货 币 理 论 与 货 币 政 策 室 主 任 )
老 7业 地 整改进 足 筒 =
哈尔滨 属于 内陆边 疆省份 ,改革 开放相对滞 后 ,经济 市场化 、外 向化程 度较低 ,老工业基 地又形成 于计划经 济时期和我 国 工业 化初期 阶段 ,体制性 、结构性 制约 因素积 淀较 深 。突破老工 业基地 的困境要 求我 们求变 ,国家政 策的 引导 推动我们求 变 。 而 老 工 业基 地调 整 改造 ,决 不 只 是 简 单 地脱 困 ,而 是 从 ‘ ’到 ‘ ’的脱 胎 换 骨 过 程 。 老 新 按 照 新 型工 业 化 的 要求 ,坚 持 内增 活 力 、外 借 助 力 ,以新求 变 、 以新 图 强 ,并 着 力在 ‘ ’字 上下 功 夫 。 其 中 ,国 新 企 的改制 、配 套改革 和提 升竞争 力等 方面能 够顺 利完成 ,为 哈尔滨 老工业 基地 的发 展奠定 了基础 。在 改革 的实践 中 ,我 们探 索并 创造 性地运 用了具有较 强指导性 和操作性 的运营增值 攀强发展 、增资扩股 战略 重组 、跨国 重组 内外互动 等模式 , 大地推 极
| : 海建 没 际 金融 I 心其 有 渚多优势 l l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 快速的增长 ,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现在我国已是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 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了 中国
必须建设国际金融 中心。当中国在- 世界经济 中的 权重不断加大的时候 ,中国的发展需要建设国际 金融 中心,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致力于国 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目前 ,综合各方面条件 ,特 别是从历史条件和区位条件来看 ,上海具有诸多 优势 ,可 以建设成为—个具有 中国特色的国际金
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键词 】 海; 关 上 国际金 融 中心 ; 融 危 机 ; 遇 ; 战 金 机 挑
自 19 9 2年 启 动 国 际金 融 中心 建 设 以 来 , 海经 过 十余 年 的 发 展 . 取得 了举 世 瞩 目的 成就 。 目前 上 海 已成 为 全 国 金融 中 心 , 具 备 了冲 并 击 国 际金 融 中 心 的 潜力 。 上海 市 政 府 提 出 了 争 取 到 22 0 0年 将 上 海 建 设 成 为金 融 体 系完 善 、 管 有 效 、 务 高效 的 国 际 金 融 中心 的 总 体 目 监 服 标 。然 而 ,0 7年 以来 一 场 由美 国 次 贷 危 机 引发 的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给 上 20 海 国际 金 融 中 心 建 设增 添 了变 数 。 经 风 光 无 限 的 国际 金 融 中心 成 为 曾
中心建设增添了变数。 芎经风光无限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 ‘ 策源地” ‘ 和‘ 重灾区”众多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 部分国家釜融系
统 面 临崩 溃的 危 险 。 此 次金 融危 机 给 上 海 带 来 艰 巨挑 战 的 同 时 , 带 来 了可 贵 的 历 史机 遇 总 体 而 言 , 遇 重 于挑 战 。 也 机
离 。 在这 次 金 融 危 机 中 , 国 中 央 和 地 方 政 府 普 遍 加 大 投 资 , 大 内 我 扩
此 次 国 际 金融 危 机 的 “ 源 地 ” “ 灾 区 ”众 多 金 融 机 构 破 产 倒 闭 . 策 和 重 , 部 分 国家 金 融 系 统 面 临崩 溃 的危 险 。 金 融 危 机 还波 及 实体 经 济 . 成 造 全球 经 济 放 缓 和 失 业率 急剧 攀 升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分 人 对 上 海 国 际 部 金 融 中心 建设 提 出 了质 疑 , 为 上 海 应 该 暂停 , 至 终 止 国 际 金 融 中 认 甚 ( ) 上 海 提 供难 得 的 “ 三 为 前车 之 鉴 ” 美 国次 贷 危 机 和 由此 引发 的 。 心建 设 。 者 认 为 , 次 金 融 危 机 给 上 海 带来 艰 巨挑 战 的同 时 . 带 来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给 正 在 学 习 国 际金 融 先 进 经 验 的 上 海 提 供 了难 得 的 “ 笔 此 也 反 了 可贵 的历 史 机 遇 , 总体 而 言 , 遇 重 于挑 战 。 如 果 上 海 能 够 把 握 机 面 教 材 ” 机 。总 结 此 次 金 融危 机 的经 验 和 教 训 可 以 使 上 海 的 国际 金 融 中 遇 , 以舍 我 其 准 、 争朝 夕 的精 神 , 实 努 力 , 能化 危 为 机 , , 只 踏 必 更快 、 更 心 建 设 少 走 弯 路 。 从 这 次 金融 危 机 中可 以吸 取 的 教 训 很 多 . 主要 的 最 好 地 推 进 国际 金 融 中心 建 设 。 可能 有 两 点 。 是 虚 拟 经 济 必 须 与 实 体 经 济 匹配 。金融 业 和虚 拟 经 济 一 国 际金 融 危 机 给 上海 带来 的 历 史 机 遇 的 发 展 不 应 脱 离 实 体 经 济 的基 本 需 求 , 融 衍 生 工 具 的 杠 杆 放 大 倍 数 金 ( ) 升 上 海金 融 业 的相 对 竞 争 力 。此 次 金融 危 机使 纽 约 、 敦 要 控 制 在 市 场 主 体 可 以 承 受 的范 围 内 。 国 次 贷 危 机 总体 而言 是 金 融 一 提 伦 美 等 国际 金 融 中 心 元 气大 伤 , 多 金 融 机 构 在 欧 美 等 主要 市 场 的 业 务 萎 对 实 体 经 济 的 过 度 供 给造 成 的 。 海 的国 际 金 融 中 心 建设 必须 与 上 海 许 上 缩 。 海 的金 融 体 系 在 危 机 中 受 冲击 相 对 较 小 , 行 稳 健 。 为 上 海 逆 乃 至 我 国 的 经 济 结 构调 整 和产 业 升 级 结 合 起 来 , 能 在 脱 离 实 体 经 济 上 运 这 不 势 加 速 发 展 创 造 了条 件 。 一 是 有 利 于 吸引 境 外 金 融 机 构 来 沪 开 展 业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金 融 。二 是 金 融 监 管 必须 跟上 金 融 创 新 的步 伐 。 融 监 金 务 。一 海 在 吸 引 外 资足 进 步 . 相 管 的 缺 失 是 美 国 次 贷 危 机爆 发 的 另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实 践 证 明 , 靠 放 L 但 依 对 而言 外 资 金 融 机 构 数 目仍 不 是 很 多 。 以 上 海 陆 家 嘴 金 融 贸 易 区 为 松 金 融 监 管 来 促 进 金 融业 的发 展 是 拔 苗 助 长 的 短 视 行 为 , 沙 地 建 楼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打造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为实现从经济大国朝经济强国转变,打造中国国际金融中心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
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成立的主要条件出发,就香港、北京、上海三个城市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挑战与机遇展开评析,最后指出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应认清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国际金融中心成立条件金融制度
一、引言
金融中心指的是在城市强积聚能力以及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的基础会上,逐步形成的集聚金融机构、资本、人才及交易的城市及地区。
而国际金融中心即为金融业务的覆盖面跨越国界的中心与地区。
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枢纽与核心所在,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因此,中国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资本强国,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为必经之路。
二、国际金融中心成立的主要条件
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市场准入以及总体竞争力等方面。
考虑到金融积聚的结果即为
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对金融积聚有利的所有优良金融生态元素,都应当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1]。
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时区及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且交通便利;其二,区域或国内的经济处于发达水平,政治格局稳定,且市场前景广阔;其三,货币可进行自由兑换;其四,具备开放的市场体系及完善的市场结构;其五,具备规范化又不失创新性的监管体系;其六,具有凝聚国际一流金融人才的吸引力。
三、对香港、北京、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
(一)对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
香港是中国众多城市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金融中心,但由于存在经济体积小、投资功能与港币结算功能不强,以及金融创新能力偏低等不足之处,因而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自回归祖国以来,香港通过采用CEPA等手段,逐步消除了与内地金融往来的障碍,再加上人民币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体系更是具备非常可观的扩展机会。
在具备先进水平市场基础制度、司法制度等条件下,香港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需要依托大陆的发展,做好深港合作。
其一,香港主攻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前台服务,而附加值较低的后台服务则由深圳负责,从而将香港金融机构的成
本大大降低;其二,加大深港两地资本市场的整合力度,促进金融体系顺利转型为市场主导型;其三,以深圳特区政策及香港自由经济制度为依据,两地年联手吸引海内外的金融机构;其四,加快税收POOL的建立,将两地存在的税收分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对北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
近年来,我国已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纳入了发展目标中,由于北京存在众多大型的国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银行等,因而实现了金融人才的大量集聚;同时,国家监管机构、决策机构以及大型金融机构均设立在北京,为北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作为国内金融中心,北京尚未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也未能建立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以及黄金交易所,这也说明,北京与国际金融中心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将北京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就要明确市场的准入条件,在丰富市场参与主体类型与数量的同时,促进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其次,将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这一试点不断转化为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通过促进背景产权交易所市场地位的提升,从而将金融市场的结构进行完善;其三,争取先行先试的宏观金融资格,获得足够的政策空间,为创新业务提供有利条件。
(三)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
上海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方面,主要具备以下优势:一是上海及周边地区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繁荣,已成为了东亚第二大城市群,海外进入中国的半数投资均流向了这一区域,为上海的金融发展创设了强有力的实业需求;二是已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三是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已位居全国第一;四是具备历史悠久的金融文化以及充足的人才资源。
尽管上海已具备众多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但我们依然需要深刻认识到其与具备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
心之间的差异:分析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度及广度,其证券交易的品种比较少,且资源配置效果不高,外汇市场还需进一步改进;在市场金融的国家化方面,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比非常小;另外,由于缺乏高透明度的金融市场机构及核心专业人才,因而不具备高水平的就金融市场风险防御能力[2]。
为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就需要国家给予足够的政策扶持,将先行先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对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经验进行借鉴,改革金融基础监管制度;其次,对离岸金融市场的试点展开研究,建立中国的欧洲货币市场,为中国发行的外资股票以及外国企业允许在中国发行的股票建立起相应的单独离岸金融证券交易市场;其三,将上海作为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场所的地位进行完善;其四,进一步促进上海行政效率的提高,实现城市吸引力的增强。
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应认清的问题
(一)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边界与角色
一个城市如果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那么便可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控制。
分析北京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与干预作用,并担保着整个市场的信用。
在政府建立市场秩序的前期下,中国大陆城市实现真正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便由市场的金融积聚与发育程度共同决定。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及互补问题
城市成为信息集散、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定价以及资源配置等中心,其最终影响因素为市场竞争的结果。
在层次不同的金融中心之间,借鉴与合作远多于竞争,不同层级的各金融中心共同构成了金融中心体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各个国家均将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因此,在经济崛起过程中,中国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加大区域性国家金融中心的建设力度,并给予北京、上海等城市相应的政策倾斜,从而打造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昭雄,朱淑珍.一个新的视角: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关系分析[J].现代情报,2013,16(09):263-264.
[2]吴念鲁,杨海平.关于打造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与思考[J].金融研究,2014,11(08):166-167.
作者简介:泮银萍(1994-),女,浙江省杭州市人,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职务: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