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于1991年开始实施对不对

合集下载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年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年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在1958年和1978年两次作了修改。

近年来,各地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又进行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如下决定:一、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口众多且老龄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主要是对现行的制度办法进行调整、完善。

考虑到各地区和企业的情况不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统一政策,对职工养老保险作出具体规定,允许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

具体的提取比例和积累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实际测算后确定,并报国务院备案。

四、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比例在税前提取,由企业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

企业逾期不缴,要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滞纳金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调整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缴费标准开始时可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收缴。

五、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转入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动用。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探讨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探讨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探讨养老保险是指由国家或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职工在退休后能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在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

本文将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政策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制度的发展轨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历史沿革1. 早期试点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

最早的试点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北京市政府对一些企业进行了试点,建立了最早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这些试点的建立为后来的全国范围内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 制度建设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政府逐步开始了对全国范围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在1951年试点的基础上,1952年颁布了第一部养老保险法规《企业年金办法》,标志着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化进程的开始。

此后,中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为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政策调整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企业改革的需要,中国政府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多次政策调整。

1997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明确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为制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1世纪初至今,中国政府继续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特别是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暂行办法的通知》,全面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改革。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二、政策探讨1. 完善保障水平当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保障水平不足。

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领取水平相对较低。

养老保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

养老保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

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茄戚逗后
分别于1958年和1978年作过两次修改。

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
决定》(国发[1997]26号),我国建立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职工基
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扩展资料:
为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从2023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颤卖例降至20%;
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23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
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
低至19%,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

具体方案由各省(区、市)确定。

截止2023年7月6日,全国有21个省市区符合降低企业养老仔察保
险费率条件,其中上海由21%降到20%,其余20个省市区是北京、天津、
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甘肃和宁夏。

参考资料:。

中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

中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

中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

但长期实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新老企业负担畸轻畸重、苦乐不均。

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进入建国以来最活跃、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

其几次改革举措在养老保险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到1998年底,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了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全国有8475.8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占企业职工总数的80.7%。

有2727.3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占企业离退休人数的98.5%。

全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1459亿元,支付全国离退休退职费总额为2073.7亿元。

社会统筹——均衡企业负担1984年,我国开始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对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同一比例征收养老保险费,使退休人员多的老企业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将社会统筹确定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从而使企业从各自负担退休人员的“自我保险”变为社会互济、共担风险的保险。

到目前为止,全国己全部实行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其中,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

三方负担——权利和义务的体现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个人按本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缴费的费率从1991年标准工资的3%到1997年的不得低于缴费工资的4%,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财政建立社会保险后备基金,在必要时给予补贴。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沿革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沿革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沿革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适用于中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

1955年,《国务院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发布,确立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

1957年,我国出台《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出台。

公职人员和职工的养老金开始分离,正式确立了干部离休制度。

1986年,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迈出了建立社保制度的第一步。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

1992年,原人事部出台《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据此相继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探索。

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发布,开始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统账结合”模式。

机关和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形成了养老“双轨制”模式。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出台,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分别应当承担的养老金缴费比例。

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在5个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继发布,机关和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并轨”方案通过。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六日)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五十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七八年两次作了修改。

近年来,各地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又进行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在总结各地经榈幕∩希裨憾云笠抵肮ぱ媳O罩贫雀母? 作如下决定:一、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口众多且老龄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主要是对现行的制度办法进行调整、完善。

考虑到各地区和企业的情况不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统一政策,对职工养老保险作出具体规定,允许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要也缴纳一定的费用。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

具体的提取比例和积累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实际测算后确定,并报国务院备案。

四、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比例在税前提取,由企业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

企业逾期不缴,要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滞纳金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调整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缴费标准开始时可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收缴。

五、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转入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动用。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凸显,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逐渐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前期探索与实践阶段(1951年-1978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1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企业退休养老金制度试点地区。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

然而,在这个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主要面向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并且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79年-1997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1979年,中国政府实施《企事业单位退养保险试点方案》,这一方案被视为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起点。

随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城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扩大了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还逐步覆盖了城镇集体企业、城乡居民等群体。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补贴力度,提高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

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向全民覆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8年-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迈向了完善阶段。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保障。

同时,我国还延伸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扩大了参保人群,提高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并加强了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

与此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运行水平,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1991年6月26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1991年6月26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1991年6月26日起施行)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五十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七八年两次作了修改。

近年来,各地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又进行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如下决定:一、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口众多且老龄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主要是对现行的制度办法进行调整、完善。

考虑到各地区和企业的情况不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统一政策,对职工养老保险作出具体规定,允许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

具体的提取比例和积累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实际测算后确定,并报国务院备案。

四、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比例在税前提取,由企业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

企业逾期不缴,要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滞纳金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调整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缴费标准开始时可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收缴。

五、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转入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动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于1991
年开始实施对不对
篇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评价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评价
摘要:众所周知,养老问题在我国以及世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引导社会与人类发展的根本,我们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保证其经济的良性发展,那么解决养老问题便成为首先给予关注的重点。

现阶段,随着全球化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艰难问题,以及做出相应改革措施的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基于养老保险制度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特别是针对一些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相关部门更是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化调整。

本文笔者结合相关知识,以及多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进而研究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可能面临的种
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及科学化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再分配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健全,我国政府在针对养老保险问题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其中,反观现阶段我国社会体制以及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虽然改革措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实施与改善均面临着重重困难。

比如我国政府对经济资源的占用率过大、制度本身存在空账隐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现阶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的有效实施与改革,同时也无法将其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制约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因此,笔者结合相关知识和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而对我国企业职工的基本
篇二:社会保障学第二次作业5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1.
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的颁布标志着医疗保险这一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

a.、《老年、残疾、死亡保险法》
b.、《社会保障法》
c.、《伊丽莎白济贫法》
d.、《疾病保险法》
参考答案:d
我国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一般是以()行政区域为统筹地区。

a.县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地级以上
d.乡级以上
参考答案:c
3.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单位缴费一分为二,其中()划人统筹账户,其余部分和个人缴费一起进入个人账户。

a.30%左右
b.50%左右
c.15%左右
d.70%左右
参考答案:d
4.
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参考答案:a
医疗保险特征中最重要的一个是()。

a.利益关系比较复杂
b.第三方支付
c.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d.与工伤和生育保险相关联
参考答案:b
)。

6.
()是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

a.现收现付式
b.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c.部分积累制
d.完全积累制
参考答案:b
7.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人的()。

a.1%
b.8%
c.2%
d.6%
参考答案:c
8.
在具体筹集养老金时,不同的国家往往还有不同的办法。

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按受保人的()征集保险费。

a.缴费工资的最高限额
b.不同的费率
c.同一金额
d.工资收入的同一比例
参考答案:d
9.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是(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参考答案:a
10.
对于失业保险,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制度模式是(a.失业保险制度与失业救助制度并存
b.失业保险制度
c.失业救助制度
d.社会福利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