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母猪免疫程序
经产母猪的疫苗程序

经产母猪的疫苗程序
经产母猪的疫苗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干燥期:在猪怀孕前的干燥期,注射弓形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以及伪狂犬病等疫苗。
这些疫苗旨在提高母猪的免疫力,确保猪仔免受常见的疾病侵害。
2. 怀孕期:猪怀孕后,可以选择使用猪瘟疫苗、伪狂犬病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帮助保护母猪免受怀孕期间可能遇到的某些疾病的侵害。
3. 分娩期:在分娩前后,母猪可以接种红斑病、猪产后检查症候群以及脑脊髓炎等疫苗。
这些疫苗可以预防分娩期间可能导致的某些疾病。
4. 乳猪期:乳猪期间,母猪可以接种大肠杆菌及细菌性疾病、霍乱、沙门氏菌感染和猪弓形虫等疫苗。
这些疫苗可以帮助保护乳猪免受常见的细菌和寄生虫感染侵害。
5. 母猪的繁殖计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兽医的建议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程序的具体安排应该根据当地的疫情、兽医的建议以及猪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及时咨询兽医专业人士以获得最佳的疫苗程序计划。
养猪场中猪科学免疫程序

养猪场中猪的科学免疫程序一、种公猪免疫程序⑴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⑵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⑷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每年4-5月注射一次乙型脑炎弱毒苗;⑹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⑺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种母猪免疫程序⑴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蔓猪肺疫两联苗;⑵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⑷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每年4-5月注射一次猪乙型脑炎弱毒苗;⑹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⑺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⑻妊娠母猪于产前40-42天和产前15-20天各注射一次仔猪下痢菌苗以预防仔猪黄痢;⑼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各注射一次红痢菌苗以预防仔猪红痢。
三、仔猪免疫程序⑴20日龄和70日龄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或在初生未吃初乳前立即接种一次;⑵断乳时(30-35日龄)和70日龄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断乳时(30-35日龄)口服或肌肉注射一次仔猪副伤寒疫苗;⑷7-15日龄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60日龄肌肉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⑹70日龄肌肉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四、后备猪免疫程序⑴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一次猪瘟肺疫两联苗一次,选出做种猪时再接种一次。
⑵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病疫苗;⑶后备母猪4-5月和配种前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乙型脑炎弱毒苗;⑷60日龄肌注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选做种猪时再肌注一次。
以上免疫程序,对于规模经营的猪场和养殖户必须接种的疫苗是猪瘟猪肺疫两联苗,猪丹毒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下痢菌苗、红痢菌苗、猪口蹄疫灭活疫苗、而猪细小病毒病疫苗、猪喘气病疫苗;猪乙型肺炎弱毒苗、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仅在该场或当地流行过此类疾病时才接种;仅少量养殖的农户只需接种猪瘟猪肺疫两联苗、仔猪副伤寒疫苗。
生产流程及免疫程序

一.生产流程配种舍:1.配种猪舍包括配种公猪和待配母猪,而待配母猪又可分为初配的新母猪和断奶后的经产母猪,进入本舍前都要经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选育和检疫,合格后方能进舍。
2.在配种舍内,公猪实行圈养,母猪定位栏饲养,种猪进舍前要安排好公猪的猪圈和母猪的床位,并要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待干燥后方可赶猪进舍。
3.要了解每头母猪的档案卡,预测发情和配种日期,确定配种的公猪和配种的方式(人工受精或自然交配)及次数4.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母猪发情的迹象,正确掌握配种的时宜时机,是配种饲养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要虚心学习,认真检查,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5.配种后将母猪由待配栏移至观察栏内,经20天左右(一个发情期)的观察,若不再出现发情的症候,而且母猪呈现食欲增加,性情温顺,贪睡等受孕的特征,即可初步确定,若有疑问可用妊娠诊断仪测定。
确定妊娠后,填写档案卡,推算预产期,并送到妊娠舍中饲养。
6.配种舍实行湿拌料现喂,拌和均匀,饲内若有剩料,必须清除后才能添加,不喂霉变饲料。
妊娠前期,胎儿的发育很慢,这期间不必添加料。
7.若母猪不发情或反复发情,屡配不孕,或阴道流出恶露,脓液以至出现全身症状等疾病表现,及时报告兽医,配合诊疗。
8.妊娠初期,胚胎着床不牢靠,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特别是新母猪,要避免激烈运动或鞭打、追赶。
应细心护理。
9.猪圈,床位要保持清洁,干燥,见有粪便随时清扫,不用水冲圈,成年猪夏季怕热,当气温超过28℃以上,要注意通风降温。
特别是种公猪更不耐热,尽可能采取先进的水帘降温防暑措施。
10.种公猪实行一猪一圈,避免两猪相遇发生咬架或其他意外。
公猪圈要勤打扫,保持清洁干燥,场地宽敞,有运动的余地。
11.定期检查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妊娠母猪舍:1. 妊娠舍实行定位栏饲养,进猪前对栏位进行清水冲洗、干燥、消毒,转入本舍的妊娠母猪必须确认受孕方可接收。
2.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切不可对猪鞭打脚踢等粗暴行为,做好保胎工作。
猪场免疫程序

猪场免疫程序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上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2.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L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3.经产母猪免疫程序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3.头三年,每年3-4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一轮状病毒三联疫苗;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4.配种公猪免疫程序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5.其它疾病的防疫1.口蹄疫:(1)常发区:a.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b.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猪免疫程序

繁殖母猪参考免疫程序备注:1.每年10月初――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20-30天,后海穴,1.5毫升/头2..种猪――每年1、7月注5号病,每年2、8月伪狂犬,每年3、9月兰耳病(灭活苗),每年4月乙脑腹泻●是集约化养猪场的一种多因素致致病,给养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有传染、非传染两大因素●传染性因素:1、病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
2、细菌:黄、白痢,副伤3、寄生虫:蛔虫、球虫、小袋虫、鞭虫4、猪痢疾:密螺旋体致血痢●非传染性因素:多因素致不同日龄猪下痢,哺乳猪消化不良、断奶后猪腹泻●防治措施:●饲管:①分娩舍、保育舍坚持:全进全出、空栏消毒、间隙一周原则。
②母猪驱虫:产前14天驱体内外寄生虫③母猪洗澡:产前7天用温水清洗干净全身并消毒后,再进入产栏④环境:保温、通风,保持栏舍卫生、干燥和清洁。
⑤术后消毒:断脐、剪牙、断尾、剪耳等消毒⑥补铁,⑦吃足初乳⑧早补料,每天及时清除产栏内剩余饲料,不让仔猪食旧料●免疫:1、母猪产前四周一次,或40天、20天各一次,大肠菌或病毒性腹泻苗2、可将仔猪猪腹泻粪便,返饲配种前4周后备母猪及产前四周的怀服母猪,这样仔猪可通过乳汁免疫获得保护。
●药物防治:抗菌、补液、收敛、母仔兼治为原则①分娩前母猪可适量给予核酸镁等泻剂,防便秘。
②哺乳母猪油料可利高霉素、泰农土霉素磺胺等药物睛③痢仔猪可用得米先、恩、痢土、四氯、上门在青、同窝仔猪发病应全群治疗,脱水脱水严重的猪应选:2%糖补液,口服或腹腔注射补液的同时给予微量元素可提高疗效。
断奶综合症●包括:断奶后后腹泻、水肿病、类毒素休克,●是仔猪油早期生长受阴和死亡高的重要原因●产生原因是:生理:消化功能不完善——泌酸不足,消化酶缺乏●肠粘膜萎缩,饲料变化引起,病理上:饲料过敏反应、病菌、病毒感染。
●应激:心理、营养、环境●免疫:断奶时免疫力低抗病力差、饲料过敏反应等。
●大肠杆菌:体内外感染大量繁殖,产生内外毒素。
规模猪场免疫程序表,值得养猪人收藏

规模猪场免疫程序表,值得养猪人收藏
育肥猪免疫程序(注:免疫程序仅做参考,需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及季节进行适当调整)
经产母猪免疫程序:(分跟胎打或普打)
后备母猪免疫程序:
外购仔猪免疫程序:
种公猪免疫程:
注明:1,后备种猪160斤左右开始打苗,乙脑细小必须在150日龄方可做疫苗。
2,免疫前后3天建议饲料或饮水添加维美乐,以减少免疫应激。
3,同类相同免疫方式的疫苗间隔7天后方可做第二种疫苗。
4,避开免疫危险期(配种前2周和产前3周)。
5,一年至少做两次抗体检测,根据结果适当调整免疫程序。
6,免疫程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季节而进行调整。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精品文档,超值下载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猪配套免疫程序注:什么是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
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
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
猪场免疫保健程序

猪场免疫保健程序——侯超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由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中种猪越来越多,加上我国养猪条件和养猪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猪的疫病发生十分频繁,新的传染病不断增多,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每年均因猪只疫病的发生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大挫伤养猪户的养猪积极性。
为了有效的控制猪的疫病发生,保障养猪户的经济效益,根据我们多年来对猪场控制猪疫病发生使用的综合措施提供给有关养猪户,望参考应用。
1.分娩前30 40天,肌肉注射猪伪狂犬病疫苗一头份(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灭活苗)。
如果使用的是国产疫苗,可在产前40天和20天各注射一次;如果是使用进口疫苗,产前30—40天注射一次即可。
2、母猪分娩前15天,肌肉注射猪蓝耳灭活苗一头份(如该猪场本病没有发生过,也可不免疫注射;如本猪场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频繁,可用本场患病猪的肺、脾、淋巴结制成的组织灭活苗肌注3毫升。
如果本场有衣原体病发生,可用本场流产的病变胎衣制成组织苗注射3毫升。
3、母猪分娩前7天,必须进入产房。
在进产房前,产房需将所有向外通气的地方封闭严密进行熏蒸消毒,时间3天。
方法:产房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克,甲醛28毫升。
熏蒸3天后,门窗打开进行充分换气,消除甲醛异味。
冬天可门窗关上,安装好猪舍的取暖设备,调至舍内温度为20—25度,然后将分娩母猪转进来。
同时到了猪舍门口可用菌毒金碘1%。
浓度进行体表消毒后方能进入分娩栏。
对分娩母猪必须食可喂添加药物饲料,预防仔猪黄痢、仔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母猪乳房炎、子宫炎、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等的发生。
配制方法:分娩母猪饲料一吨,高免疫毒清500克,利迈先400克,复方新明磺500克,安乃近粉200克混合均匀后,在产前产后各饲喂7天。
或者用优立欣400克,高免疫毒清500克,安乃近粉200克,盐酸多西环素300克,饲料一吨,拌匀后在产前产后各饲喂7天。
分娩母猪在分娩前后各3天必须减半量饲喂,保证饮水供应。
分娩当天必须安装好仔猪保温箱,内部垫上晒干的锯末,温度保持30—35度,尤其冬季可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