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中药六陈
中药四气、五味、六陈、七情、十八反、十九畏......歌诀汇总

中药四气、五味、六陈、七情、十八反、十九畏......歌诀汇总你们要的中药四气、五味、六陈、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中药学各论、中药的药性之最等基础歌诀来了,有需要的同学赶紧收藏起来备用!1、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2、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3、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全。
4、中药七情歌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5、十八反药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6、十九畏药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7、妊娠服药禁忌歌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8、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增补:斑蝥荷叶马齿苋,犀角牛黄不可从;禹余粮共赤石脂,凌霄卫茅治未工。
黄柏皮偕预栀子,伏龙没药莫相逢;王不留行赤小豆,王瓜商陆勿使攻。
神曲麦芽车前草,枳壳枳实用亦凶,玄胡故纸吴茱萸,麻仁蒺藜并木通。
槐实黑姜冬葵子,滑石厚朴记在胸;外有破气破血者,仔细斟酌更有功。
9、引经报使药歌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中药“六陈”药性良

中药“六陈”药性良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这首《好时光》为唐明皇李隆基所作,通过对新婚夫妻的描写,劝人珍惜宝贵时光,莫将青春虚度,词牌《好时光》由“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句而来。
有人早慧,少年成名,如甘罗十二拜秦相,江东赤壁有周郎;有人晚达,厚积薄发,到老年方能一展身手,如百里七十见秦穆,姜尚八十岁遇文王。
药材一如人生,有些药材“生鲜”者效果为佳,如芦根、白茅根、麦冬、石斛等;有些药材须经过岁月的沉淀、时光的洗礼,其性味和功效都发生了一定改变后,才会有更好的疗效,是为“中药陈用”。
一、中药陈用渊源长现存最早的关于中药陈用的记载,可能是《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七年之病是指大病、难治之病,三年之艾是指三年以上的陈艾。
原来,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艾灸时燃烧快、火力强、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而陈艾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烟少、艾灰不易脱落,火力温和,温而不燥,润能通经,疗效更好,故李时珍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曾国藩在《冰鉴》中也说:“三年之艾,不以未病而不蓄”。
《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用药须分新陈:“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但没有涉及具体药物。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六味宜陈用的药材:“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
”唐代《新修本草》明确提出“六陈”的概念,其“狼毒”条下记载:“与麻黄、橘皮、半夏、吴茱萸、枳实为六陈也。
”“六陈”指的是采收后需要通过一定方法的陈放贮存,使药物由新药变为陈药,再入药使用的六味中药。
此后,为了便于记忆和普及,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六陈歌》,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李东垣《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中所载:“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之欧阳物创编

四气、五味、六陈、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歌诀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年夜法此为纲。
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合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中药七情歌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奇妙显。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年夜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妊娠服药禁忌歌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年夜戟蝉蜕黄牝牡,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第二章《中药学.各论》一、解表药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内外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

四气、五味、六陈、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歌诀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中药七情歌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妊娠服药禁忌歌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第二章《中药学.各论》一、解表药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

四气、五味、六陈、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歌诀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中药七情歌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妊娠服药禁忌歌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葛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第二章《中药学.各论》一、解表药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中医入门必背口诀

中医入门必背口诀
中药性能歌、四气歌、五味歌、六陈歌、七情歌等,都是中医入门基础歌诀,学习中医一般都要熟练背诵。
中药性能歌
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
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其他还有一些,如十八反、十九畏等歌诀,都是历代医家总结的宝贵知识,简单凝练,容易学习。
什么是中药的六陈,八鲜

什么是中药的六陈,八鲜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宜,麻黄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凑效奇。
注:一般药物都有有效期,放置久了药效会降低、失效,而以上六味药宜长时间放置后再应用,效果更好。
这六味药分别是枳壳、陈皮、半夏、麻黄、狼毒、吴茱萸。
八鲜歌
苏薄芦藿泽兰叶,石斛生地与生姜。
八味药物宜鲜用,后下少煎效更良。
注:以上八种药物正与六陈歌中的药物在使用时间方面相反,六陈歌中的六种药宜长时间存放后使用,而八鲜歌中的八种药宜新鲜时使用,这样药效更好。
它们分别是:苏叶、薄荷、芦根、藿香、泽兰、石斛、生地、生姜。
而且使用时要后下,煎药时间要短,否则会使药效降低。
摘自张德蕴主编《新编辨证用药歌诀》2011年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

精品文档四气、五味、六陈、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歌诀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中药七情歌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妊娠服药禁忌歌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第二章《中药学.各论》一、解表药精品文档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陈”,即六种宜陈久使用的中药。
这六种中药是枳壳、陈皮、半夏、麻黄、吴萸、狼毒。
故《药性赋》云:“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此说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先是陶宏景提出陈皮、半夏宜陈久用之,之后《唐本草》又补充了四味。
《类证本草》总结之,并正式提出“六陈”说。
与六陈歌不同者的是枳壳和枳实有区别。
其实枳壳和枳实皆为一物,只不过是前者为未成熟果实,后者为成熟果实而已。
“六陈”,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不少医者只知上述六种中药宜陈久用之,却不晓为何宜陈久?陈久的时间有没有限制?有人说,所谓陈久,即越陈久越好。
若将上述六种中药放置数年或数十年,其气与味还有多少?如果气味减少了很多,那功效会不会也随之减少呢?医家张山雷曾说:“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故曰陈皮。
”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气和味,六陈药之气均很强烈,有刺激性,服用时容易发生副作用。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副作用,故必须将上述六种药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气逐渐挥发,至张氏所言之“稍和”为度,并不是无期限放置,否则,药就会失去功效!有些中药,如芦根、白茅根、生地、石斛、青果、麦冬、沙参等,鲜者,较陈久者之效果为佳。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鲜药味甘而气不浓烈,没有刺激性,加之所含津质较熟者为多,故用之则最能生津养液也。
事实说明,上述诸药偏于味,六陈药偏于气,气味不同,用法必然各异。
应当指出,六陈说提出至今已千年有余,其间由于使用中药之种类在不断增加,宜陈久使用的中药也在扩大,早已超出了六种。
所以,使用宜陈久的中药,不能只局限上述六种,应本着药物之气的强烈与否而取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