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那么的。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X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
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
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做人,做事,做企业就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刘成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以及企业管理的原则。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
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
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
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he "governing for the people", "No matter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concept understanding is not in place. The specific work treats with the deployment, a few leading cadres complain that work is too complicated, too much responsibility, the pressure is too large,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difficulty of the work. For example, non coal mine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上善若水与厚物载德

上善若水与厚物载德引言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语出先秦时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为:世界上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
水施万物而与世无争,哺育众生但不求厚报,养育天地却从不自恃……。
上善就是最好的,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
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而且水还总往低处流。
即做人应如水,不但要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几于道”,即具备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即水具备了守拙、博大、透明、齐心、公平、坚忍、灵活的特性和品质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类似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类的成语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智慧与修行的结合》一、引言成语是汉语中的传统文化遗产,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被誉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内涵,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展示其智慧的意义。
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内涵1. "上善若水"的理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意味着最高的美德和道德修养,而"若水"则表明其行为方式。
水柔软而无形,善于利他,不与他物争斗,给予生命滋润,使万物茁壮成长。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要以柔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善于奉献和利他,不与其他事物争斗。
2. "厚德载物"的理解"厚德"强调品德和道德上的厚重与宽容,"载物"则表现为承载和服务。
这句成语要求人们在修养品德的要能够担负起责任,为社会和他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修身齐家,方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普遍意义1. 在个人修养上的应用修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恰恰是在个人修养方面的诠释。
一个人应该像水一样,柔和、宽容、善良,同时要有厚重的品德和道德,做到知行合一,实事求是,力行笃实,待人以诚,自重而后人重,做一个有知识、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2. 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一个人的品德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与氛围。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核心精神在于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只有社会上大家都能够做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富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解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

解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的关键词“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
“几”是“非常接近、达到、符合”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几于道”与“上善”(美好品德)前后呼应,因此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
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为什么老子说水是“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范,倡导人们效仿呢?为此,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将水被崇尚为“上善”的原由,从功德、特征、性格、行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层次的诠释。
孔子说:水有多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万物,视为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视为有义;浩大无尽,视为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视为有勇;发源必自西向东,视为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视为仁爱。
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会感悟、效仿。
“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前后呼应,阐述了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苍天高高在上,以强有力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世界,有才能的人应该不断追求、进取、强壮自己。
”这句话告诉我们:强者应该通过不断的努力具备超凡的济世才能。
当我们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得不叹服华厦周文王被关在牢笼七年里,居然能在所著的《易经》中喊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古回荡的豪言壮语。
秉承父辈宏志,气势豪迈的大英雄周武王率领几万锐不可挡的军队,在“牧野之战”高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举起你的戈、排好你的盾、竖起你的矛),将纣王的几十万商军打得落花流水。
明白了这些,现在我们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更容易理解了,易辞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说:大地以宽广深厚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无所不包容。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内比外访”心得体会模板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内比外访”心得体会模板心得体会: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上善”是一种道德追求和人生信条,也是一种处世之道。
上善若水的意义是以善良、善心、善行为基础,努力追求更高尚的品质,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责任心的人。
而“厚德载物”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意味着具备了厚道的品德和广泛的才能,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内比外访”的方式来提升自己,以下是我对这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发现“内比外访”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全面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地进行提升和改进。
在我个人的经验中,我会定期回顾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学习成果,总结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
比如,我发现我在与团队合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沟通和领导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
为了弥补短板,我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阅读相关书籍,也经常向身边的优秀同事请教和学习。
其次,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对比,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与其他同事进行了解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事在某些领域比我更有优势,比如在技术上更为精通或者在沟通能力上更出色。
这些对比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进一步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在面对比自己更强的同事时,我会虚心请教,开拓自己的眼界,学习他们的优秀之处,力求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成功之道。
此外,在“内比”和“外访”的过程中,我还发现通过积极参与和投身于工作中,有机会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参与各种项目和工作,我深入了解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同时,参与工作还让我有机会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比如,我曾经参与了一个跨部门的项目,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事合作,我学会了更好地协调和沟通,更加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我认为“内比外访”还包括不断学习和思考,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和提升自己。
厚德载物

浅谈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意思是如果你帮助了别人要求他回报,就叫做交易.如果帮助了别人你自己不要求他回报,那就叫做“德”。
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你就可以升华人格,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即厚德载物。
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说,正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只要你能做到,做了好事像水一样低调,不炫耀,帮助了别人永不求回报,那你的境界、思想、品格就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一位伟人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同理需要人们,经常如此做,做一辈子,才能名副其实,名至实归。
解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

解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的关键词“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
“几”是“非常接近、达到、符合”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几于道”与“上善”(美好品德)前后呼应,因此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
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为什么老子说水是“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范,倡导人们效仿呢为此,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将水被崇尚为“上善”的原由,从功德、特征、性格、行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层次的诠释。
孔子说:水有多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万物,视为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视为有义;浩大无尽,视为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视为有勇;发源必自西向东,视为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视为仁爱。
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会感悟、效仿。
“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前后呼应,阐述了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苍天高高在上,以强有力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世界,有才能的人应该不断追求、进取、强壮自己。
”这句话告诉我们:强者应该通过不断的努力具备超凡的济世才能。
当我们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得不叹服华厦周文王被关在牢笼七年里,居然能在所著的《易经》中喊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古回荡的豪言壮语。
秉承父辈宏志,气势豪迈的大英雄周武王率领几万锐不可挡的军队,在“牧野之战”高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举起你的戈、排好你的盾、竖起你的矛),将纣王的几十万商军打得落花流水。
明白了这些,现在我们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更容易理解了,易辞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说:大地以宽广深厚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无所不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处于众人所不注意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
无所滞,而生其形,静。
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道家哲学
编辑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冯跃利书法上善若水
冯跃利书法上善若水(2张)
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
身却非常的纯静;
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
做人像水。
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
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
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
做事像山。
山因形走势,因势走形,一切皆因之挺拔、高峻。
山,从千峰峥嵘、万壑竞秀、云海飞瀑、蜿蜒起伏中展示大气磅礴;山,从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或澄澈清净中透出阔远幽、空灵清秀。
所以做事,就要像山一样,要有山的胸怀,山的风骨,山的品格,山的内涵和山的原则。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人一旦能够做到虚怀若谷,便能够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人如能做到无欲无争,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
然而话是说不全的,水之种种境界亦是无限,皆要由自己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