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LC和FCS的应用及其发展 崔海默
FCS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FCS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FC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CS是继集散控制系统之后的新一代控制系统,也是现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热点之一,本文对FCS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进而对FCS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分析了FCS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FCS;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未来的工业体系业中,将更多的通过工业网络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以开发能够完全适应生产的产品,这种适应性将使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从定单、设计、生产过程中迅速、轻松地做出响应,并保证其研发和生产具有竞争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即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型企业将不再是自上而下地控制生产,不再是单独的设计与研发,也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与服务环节了。
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到设计,到制造,所有环节都通过工业网络对各种数据进行高度融合、转换、移植对接在一起,实现全程的电子化、信息化。
这种从定单、设计、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模式,更能实时快速对各个环节作出动态响应、监控和调整,这种模式的灵活程度无疑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 FCS的简述FCS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英文名称缩写,它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迅速成熟的前提下,结合自动化控制所形成的一种产物。
其主要是根据现场仪表的形式,与控制室中人机界面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其特点包含全分散、全放开、可操作、全数字化等,属于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FCS在计算机局域网中被称之为自动化处理,属于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
标志着我国在工业领域中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导着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对计算机自动化等很多领域产生重要作用。
2 FCS特点2.1 强化工业自动化领域现场信息集成手段FCS的应用,能够帮助工业自动化领域增强现场控制能力,尤其是现场的总线能够从设备中获取非常有价值、大数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收集很好的满足当前工厂自动化的需要,并且为CIMS系统进行信息处理以及转变等提供便利。
FCS、DCS、PLC系统的比较及其发展

( 2)现场设备高度 智能化; ( 3 )一条总线连 5 F C S 、D C S 、P L O 控制系统发展 每 种控 制系 统都 有它 的特 色和 长处 ,在
一
定时期 内,它们 互相 融合的程 度可能会大大
超过互相排斥 的程度 。这三大控制系统 也是这
J 、批量控制 、逻 辑顺序控制、数据采集等
} 。DCS采 用 分 散 控 制 、 集 中 操 作 、 综 合 和 分 而 自治 的 设 计 原 则 。 D CS的 体 系 结
4 F C S 、D C S 、P L C 控制系统的 比较 :
F CS可 以说是 第 五代 过程 控 制系 统,是 加 现场一级的控制功能,系统集成大大简化 , 并且维护十分简便 。传统的过程控制仪表系统 由 P L C( P r o g r a mma b l e C o n t r o l l e r ) 或 DCS 每个 现场 装置到控 制室都需使用一对 专用的 电 ( D i s t r i b u t e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发 展 而 来 的。 缆 或双 绞线 ,以传送 4 m A ~ 2 0 m A 信号 。现 场 F 的差异 。 4 . 1 F C S 的核 心是总 线协议 ,基础是数 字化智 能现 场设 备 ,本质 是信 息处理现 场话 。F C S 的
A u t o ma t i c C o n t r o l ・ 自动化控制
F CS D C S P L C 系统 的比较 及其发展
文/ 付绍文
价格 、体积等 都比较成熟和完美 。由于 智能的 I / O模块的成功开 发,使 P L C除 了具有逻辑运 算、逻辑判 断等功能外,还具有数据处理 、故 障 自诊 断、P I D运算及 网络 等功能,从而扩 大
FCS和DCS以及PLC的发展探讨

FCS和DCS以及PLC的发展探讨摘要:本文阐述了现场总线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对它们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
关键字:现场总线 FCS、 DCS、 PLC1、前言目前,在工业过程控利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控制技术,即现场总线(FieldbLls),它是在生产现场微机化测控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系统,也既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技术顺应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分散化”的当今自控技术发展的主流,是当今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热点,代表了工业控制领域今后的一种发展方向,使传统的控制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性能上出现巨大的飞跃,形成厂新型的网络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对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造成了冲击。
现场总线正逐步在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智能楼宇,交通等各行业得到推广应用。
2、现场总线2.1 Fieldbus产生背景现场总线技术起源于用户现场控制信息传递、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
60年代-70年代,处于企业生产过程底层的传统测控自动化系统,采用两线制电压电流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控制,70年代中期,形成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三层结构模式,存在线路多,维护管理麻烦,且各开发商的DCS遵循各自的标准,不能互联,以及难于实现设备之间和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等,严重制约了系统本身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场有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往上传,通信技术越来越往下延伸到现场,信息沟通联络的范围不断扩大。
为实现企业的信息集成,实施综合自动化,使模拟仪表向智能化仪表发展、工业控制分立设备向共享设备发展、计算机网络从TOP、MAP向现场级网络发展,最终用户需要一种适应工业现场环境运行、可靠性高、实时性强、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控制系统,以形成工厂的底层网络,完成现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多点数字通信、以及自动化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 闫海礁

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闫海礁发表时间:2020-01-14T09:32:02.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闫海礁[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改良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吉林 132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改良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编程中,PLC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指令编程系统,既能满足程序数字运算对生产过程中的模拟量进行动态处理,还能够实现与终端机的远程控制工作。
因此,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工业自动化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工业的进步。
关键词:PLC;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发展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在迅猛发展着,这主要表现在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PLC是一种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数字电子装置,它的应用,可以让工业领域中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编程控制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对于工业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并且,PLC技术的应用还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有效的促进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控制。
1简述工业自动化与PLC1.1简述工业自动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工业领域自动化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快速地发展,所谓自动化即为:在生产资源和调动资源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相关设备的参数,以达到掌控生产的全过程之目的,而且生产全程均为自动进行。
目前我国的众多领域都涉及到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其包含各种有关自动化的工具以及各种控制相关的设备等等。
而工业领域自动化控制主要利用的便是机械软件与电子电气的有效融合,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与微电子技术以及电气相关的手段等,使得工业在生产与制造时更自动、更高效、更精确,且使其更具可视与可控性。
PLC DCS 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PLC、DCS、FCS三种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摘要:本文对PLC、DCS、FCS三种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后,指出了三种控制系统应用方向。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1.前言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向实用化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正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正受到国内外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与用户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在有些行业,今天使用PLC,明天使用FCS+PLC,;而在另一些行业,今天使用DCS,明天使用FCS+DCS,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既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又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就PLC、DCS、FCS三种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2.PLC、DCS、FCS三种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目前,在连续型流程生产自动控制(PA)或习惯称之谓工业过程控制中,有三种控制系统,即PLC、DCS和FCS。
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如下:2.1 PLC(1)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送处理,是从下往上的。
(2)连续PID控制等多功能,PID在中断站中。
(3)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
(4)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这比用PC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
(5)大系统同DCS/TDCS,如TDC3000、CENTUMCS、WDPFI、MOD300。
(6)PLC网络如Siemens公司的SINEC—L1、SINEC—H1、S4、S5、S6、S7等,GE公司的GENET、三菱公司的MELSEC—NET、MELSEC—NET/MINI。
(7)主要用于工业过程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闭环控制功能。
(8)制造商:GE(美)、OMRON(日)、MITSUBISHI(日)、Siemens(德)等。
2.2 DCS(1)分散控制系统DCS是集4C(Communication,Computer, Control、CRT)技术于一身的监控技术。
浅析FCS在工控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98DOI:10.16660/ki.1674-098X.2019.34.098浅析FCS在工控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刘洪波(江苏仪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11900)摘 要:FCS是继DCS后在工控领域中产生的又一款优秀的控制系统,随着科技进步FCS在工控领域中的研发工作正在伴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深入,FCS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本文就目前FCS技术在工控领域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哪些不足以及自身拥有的优势,尤其是在应用和发展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从中找出一条适合FCS技术发展的方向,达到FCS能够在工控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和普及应用之目的。
关键词:FCS 工控领域 应用 发展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2(a)-0098-02工业市场对控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苛刻,目前的PLC 和DCS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尤其是工控领域内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对控制系统提出的特殊需求的背景下,出现了被称之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即FCS。
为了充分利用现场仪表的智能化特性,工控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研发出了FCS,它的数字通讯技术完全替代了DCS系统4~20mA模拟量的传输技术。
随着FCS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该技术朝着与现场智能化设备管理控制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将势必引发FCS在工控领域内一场轰动的工业控制系统的革命。
1 FCS简介FCS是英文词组Fieldbus Control System的缩写,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意思。
FCS充分吸取了当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PLC技术和DCS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核心,在PLC和DCS不能进一步满足工控领域市场需求的背景下,FCS以其独特的控制方式出现在工控领域,使广大的工控领域业内人士眼前一亮,看到了FCS未来的美好发展前景,对FCS充满了希望。
电厂中PLC、DCS和FCS的应用

电厂中PLC、DCS和FCS的应用摘要:FCS、DCS和PLC是电厂各大系统主要的控制方案。
其中,FCS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DCS是公布式控制系统;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FCS是另外两个系统的扩展系统。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厂中PLC、DCS和FCS的应用。
关键词:电厂;PLC;DCS;FCS;应用一、PLC、DCS和FCS的基本要点1.1PLC技术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最初是为了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而开发的,它最适合在以开关量为主的系统中使用。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型PLC的功能极大地增强,以至于它后来能完成DCS的功能。
另外加上它在价格上的优势,所以在许多过程控制系统中PLC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型PLC构成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要点是:①从上到下的结构,PLC既可以作为独立的DCS,也可以作为DCS的子系统。
②PID放在控制站中,可实现连续PID控制等各种功能。
③可用一台PC为主站,多台同类型PLC为从站;也可用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类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④主要用于工控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闭环控制功能。
1.2DCS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又称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
它既打破了常规控制仪表功能的局限,又较好的解决了早期计算机系统对于信息、管理和控制作用过于集中带来的危险性。
它主要用于大规模的连续过程控制系统中,如石化、电力等。
其核心是通信,即数据公路。
它的基本要点是:①从上到下的树状系统,其中通信是关键。
崔海默 关于石油化工计算机过程控制的几点看法

计算机过程控制工程题目:关于计算机过程控制的几点看法院(系、部):信息工程学院姓名:自0 8 2班级:崔海默2011 年11月11日·北京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DHZ-1 potentialstat controlled by Apple-Ⅱ plus microcomputer with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represented. The card of data conversion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16-channel AD and a single channel DA with resolution of 12-bit. Some circuits and program regarding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program-controlling cyclic LSP experiment(of Pb electrode)as an example are given to make cleanly the use of this system.关于石油化工计算机过程控制的几点看法摘要本文结合当前石油化工过程控制中计算机应用情况, 提出计算机过程控制开发重点为静态优化闭环控制系统, 工艺是过程控制的主体, 工艺过程数学模型开发则是关键, 精馏系统是开发的突破点。
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都要有设计参加。
60年代中期, 石油部科技司组织在兰州炼油厂和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的常减压装置上进行计算机过程控制试点。
80年代初, 在继续开发常减压过程控制的同时, 开始开发流化催化裂化过程控制系统。
最近四年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所属企业的计算机过程控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和较好的成果:1、引进安装10多套集散型控制系统, 使过程控制水平提高了一步;2、实现了单板机加热炉热效率控制, 已完成100座热负荷为1000万大卡/时以上加热炉改造;3、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反应一再生系统调优、过程监督控制系统已经开发,并在10多套同类装置上推广应用;4、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已经投入使用;5、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过程动态模型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6、乙苯烃化反应优化控制模型已经开发并用于离线生产调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PLC和FCS的应用及其发展摘要:论述了PLC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介绍现场总线系统的技术含义、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对现场总线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PLC的应用;发展;现场总线;开放性;智能化;自治性;高精度一、PLC0 引言PLC控制系统是自继电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的。
实现了从继电器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质的飞跃。
其摆脱了继电器控制系统线路复杂、元器件数量多、控制方式变更困难等不足,在钢铁、石油、电力、建材、机械制造和汽车等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 PLC的发展历史1968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工业需求,试图招标研制一种能尽量减少因汽车型号变动而重新设计汽车装配线上各种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法。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 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
1971 年,日本从美国引进PLC 技术并加以消化,成功研制日本首台PLC。
国内PLC 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PLC 在70 年代进入中国。
至80 年代,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分别开始PLC 产品的研制工作。
目前,国产PLC 厂商众多,较有名的厂商有台湾的台达、永宏、丰炜和大陆的和利时、信捷、厦门海为等。
2 PLC的特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不断改进,PLC 控制系统在处理模拟量、数字运算、人机接口和网络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系统,并已形成其独有的特点。
与其他控制系统相比,PLC 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2.1 灵活性、通用性强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PLC 因利用存储在机内的程序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当控制流程改变时,只需修改程序即可,一般无需更改硬件线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2.2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以使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如:在硬件方面采取电磁屏蔽、光电隔离、多级滤波等措施;在软件方面采取警戒时钟、故障诊断、自动恢复等措施,并利用后备电池对程序和数据进行保护。
因此,PLC 可在各种恶劣的工业现场稳定工作。
2.3 编程简单,使用方便PLC 通常采用面向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编程方式,直观易懂,便于广大电气技术人员接纳和理解。
同时,设计人员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应用的要求选择其他编程语言进行编程。
2.4 功能强大,可扩展PLC 可完成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的闭环控制、数字量约智能控制、运动控制、数据采集和监控、通信、联网及集散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基本满足各工业控制领域的技术需求。
PLC 系统扩展极为方便,硬件配置相当灵活。
可根据控制要求的改变,随时改变功能单元的种类和数量,并辅以用户程序的相应修改,即可达到变换和增加控制功能的目的。
2.5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LC 为例,底部尺寸小于100 毫米,重量小于150 克.功耗仅数瓦。
由于体积小,便于集成在机器内部安装,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方案。
3 PLC的应用首先,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是PLC 最基本的应用领域。
随着PLC 技术的发展,其控制开关量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控制点数越来越多。
通过组合、顺序、延时、计数等手段,实现各种各样的开关量逻辑控制。
其次,模拟量的闭环控制、数字量的智能控制和数据采集等功能大大拓宽了PLC 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模拟量的采集和AID 转换,PLC 内置PID 子程序进行过程量和目标值的比较分析.并通过PID 功能模块得到控制量,最终实现对现实物理量的控制功能。
模拟量闭环控制功能在锅炉温度控制,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控制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通过数字量的智能控制可实现机械领域位移控制,且可通过高速计数功能实现机械位移的闭环控制,甚至PLC专用位置控制模块可实现低于4 轴的直线插补功能。
如此极大提升了PLC 在运动控制领域的能力.从而满足了对运动控制功能要求较高的机器的应用需求,如罐装机械、包装机械、飞剪、贴标机等。
此外,通信联网功能增强了PLC 控制系统的开放性。
PLC 联网、通讯能力的增强,不仅更有利于与计算机或触摸屏等监控平台协调管理,使PLC 人机交互界面更加友好;同时,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和相应端口不断推出,PLC 可以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组成高速、实时、可靠的网络化全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
4 PLC的发展趋势PLC 不仅能够为自动化控制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满足当前工业企业对自动化的需要。
同时。
PLC 还必须不断改进技术,以面对其它控制产品的市场冲击,如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等。
目前,阻碍PLC发展的问题,依然集中在新技术的采用、系统开放性和价格等方面。
4.1 向高性能、高速度、大容量发展伴随PLC 技术的不断发展,PLC 扫描速度越来越快,编程指令的功能越来越强,数量越来越多,内部元件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完善,PLC的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可扩展能力越来越强。
同时,PLC 存储设备的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
可靠性却越来越有保障。
4.2 向微型PLC 发展微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异军突起。
体积如手掌大小。
功能可覆盖单体设备及整个车间的控制功能,并具备联网功能。
这种微型化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卓越的灵活性、市场开发周期短、适应性强、竞争性的价格等特点.使得微型PLC 控制系统应用于商业器具、饮料分发设备以及商业、工业等。
4.3 大力开发智能模块随着市场需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要求工业自动控制具有某些智能化的功能,以满足特殊控制的需要。
智能I/0 模块应运而生,以微处理器和存储器为基础的功能部件,其CPU 与PLC 的主CPU 并行工作。
占用主CPU 的时间少,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控制功能,有的模块甚至可以自成系统,单独工作。
智能IlO 模块的广泛应用简化了某些控制领域的系统设计和编程,作为PLC 主CPU 的辅助模块,大大提高了PLC 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4.4 网络化无论是大型PLC 还是小型PLC。
网络功能不断增强。
PLC 向上可与各种管理网连接,实现各层次的监控管理,向下可连接各种现场设备。
近年,现场总线的出现,已使得各个独立的PLC 系统之间可以传递信息。
实时以太网技术也走进了厂商的视野。
甚至在实时以太网产品中已经能够支持CANOpen 等现场总线,大大增强了PLC 的网络通信能力。
5 结语PLC 技术成熟,性价比高,运行稳定可靠,开发过程简单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使PLC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
但随着工控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LC的传统地位已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时这也是推动PLC 技术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通过对PLC 系统功能和开放性的改进、智能模块的拓展、网络化的发展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将使PLC 在工控领域大放异彩,提供更多灵活开放的控制解决方案。
二、FCS工业控制从早期的就地控制、集中控制,已经发展到现在的集散控制( DCS) ,在过去的30年中,DCS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过程,基本上满足了大、中、小控制工程的需求。
但是DCS系统并非尽善尽美, 4- 20mA 信号是DCS 系统及现场设备相互连接的最本质特点。
然而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当今控制网络发展的主导方向。
人们意识到传统的模拟信号只能提供原始的测量和控制信息,而智能变送器在4~20mA 信号之上附加信息的能力又受其低通信速率的制约,所以对整个过程控制系统的机制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革, 应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FCS( Fieldbus Control System)是以现场总线为基础贯穿于生产现场,在测量、执行机构(过程控制现场仪表)和控制设备(控制室操作站)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控制系统。
实质上它是将DCS、PLC控制系统的远程分散在现场的控制器(控制站) 和I/O的现场总线功能延伸到现场的测量控制仪表、执行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要由现场总线仪表(智能仪表)、控制器、现场总线线路、监控组态计算机组成,具有全数字化、全分布、双向传输自诊断、节省布线及控制空间、多功能仪表、智能化与自治性、开放性等特点。
现场总线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使用有现场总线通信能力的智能现场仪表设备,这些可通信智能现场仪表设备所构成的网络站点,不仅具有竖向(与系统)通信也具有横向(节点之间)通信的能力。
1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现场总线技术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在3C(Computer计算机、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 技术的基础上,大量现场检测与控制信息就地采集、就地处理、就地使用,许多控制功能从控制室移至现场设备。
现场总线技术不仅是一种通信技术,它实际上融人了智能化仪表、计算机网络和开放系统互连(OSI) 等技术的精粹。
1.1 开放性由于DCS的不彻底的开放性,不同厂家的产品不能互换、互联、限制了用户的选择范围。
而FCS具有开放性,系统的通信协议一致公开,各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可实现信息交换,通过现场总线可组成开放互连系统。
开放系统把系统集成的权利交给了用户,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和条件把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系统。
1.2 智能化与自治性FCS系统具有高度的分散性,这就要求现场仪表或设备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与功能自主性,它可以由现场设备组成自治的控制回路,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仅靠现场设备即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减少了由于控制站故障的原因而引起的机组停运、设备损坏的事故发生。
从根本上改善了现有DC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控制系统的不足。
1.3 控制系统的高精度DCS系统的信息全都是二进制或模拟信号形成的,必须有D/A 与A/D 转换。
而FCS系统是全数字化,免去了D/A 与A/D变换,高集成化高性能,使精度可以从0.5%提高0.1%。
2 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虽然现场总线将是DC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场总线技术理论上讲有着众多优点,但用户并不希望对他们现有的仪表系统做大的改动。
目前在现场总线的发展的初期,大多数用户更倾向于对他们现有的仪表系统进行逐步的增添和替换。
DCS系统及其仪表的消失或完全被取代,对于费用或人力而言也都是不合理的。
另一方面,目前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共有12种之多。
众多标准的并存,对大公司来讲好像皆大欢喜,但谁的产品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应用层面。
面对众多标准,面对大公司的技术封锁,众多中小仪表制造业的无所适从或干脆不从,造成现场总线仪表品种单一且价格严重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