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第1节实验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第1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

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

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本节教学是安排在“通过模型建构理解并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之后的一节实验教学(将第二小节“模型建构”活动前移),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提炼问题,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直观印象,为综合类遗传题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都围绕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展开。

(一)复习导入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进一步夯实学生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与掌握,并结合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以直观化的观察展开并过渡到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学习和讨论。

(二)进入实验,表达交流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师适时指导,听取并参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质疑、讨论,及时对学生的质疑给予表扬,鼓励同学间的进一步探究活动,并适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纠正与协助。

(三)讨论探究,突破重难点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意见及疑问,与其它小组共同分析、争议,求得相应的答案,师适时穿插反问、肯定与补充,使同学生们在质疑与解惑的过程中,强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的行为变化。

在此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分析:情况(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还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分析:没有将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特点衔接在一起,对于减数分裂的基础掌握不扎实。

如: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发生,其染色体行为特点会出现散乱排布、着丝点排列于中央赤道板位置、着丝点一分为二使两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等现象。

策略: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归纳分类。

教师结合CAI动画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及减数分裂动态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与理论相结合,不仅强化了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等行为变化的特点,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地步。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受精作用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受精作用学案

第2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受精作用1.借助模型构建,阐述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通过归纳与概括,说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3.运用模型、装片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新知探究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精细胞,再通过变形形成精子。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3.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填“雄性”或“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4.实验步骤问题(1):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怎样判断它处于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提示:依据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不同特征来判断。

问题(2):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相比,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提示:减数分裂Ⅰ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分裂Ⅱ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问题(3):通过比较同一时刻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可以推测一个精原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提示: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1)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

(2)雌性动物排卵排出的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排出的细胞先在输卵管中发育到减数分裂Ⅱ中期,只有在受精的过程中才能继续进行减数分裂Ⅱ,因此在卵巢中看不到完整的减数分裂。

高中物理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高中物理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2.(不定项)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 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 镜检时拍摄的 4 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 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图乙细胞中 5 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 丁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2.方法步骤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3.观察结果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⑤⑥ Nhomakorabea⑦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将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时间的先后进行排 序:①→⑤→②→③→④→⑦→⑧→⑥ 。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谢谢观看 THANK YOU!
(1)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很多,容易找到不同分 裂时期的细胞。
(2)在某些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彻底进行。雌性动物排卵 前后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在输卵管处进行的受精过程中才完成减 数第二次分裂。
探究实践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实验应用·对点练习] 1.如图为百合(2n)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细胞分裂图像,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 1.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 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目的是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开。同 时可使黏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 有染色体形态。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制作人:魏欣瑜、贺馨逸、王强强一、原理?处于繁殖期的雄蝗虫,精巢里的精原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因此,在它的精巢管内可以找到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如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以及精子。

?通过观察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可以了解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

???二、拨云见日?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是不同细胞所处的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是静态的图像,由于细胞已经在制作装片时被杀死,我们不可能看到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

?三、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识别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五、疑点分析1 选择蝗虫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1)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其中常染色体11对,雌雄常染色体都相同,但性染色体在雄性中只有一条,即XO,雌性中有2条大小、形态相同的性染色体,即XX。

(2)染色体多为端部或近端部染色体,染色体较大。

正是因为染色体少而大,有利于观察染色体在各时期的行为。

尽量不选植物为实验材料的理由是:一个花药,甚至在很多植物的整朵花的花药中,细胞的减数分裂具有同步性,如果选择植物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那么整个标本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或相同,或相近,很难看到各时期的细胞。

而蝗虫的精母细胞不具有同步性,选择蝗虫作为材料,在同一标本上可以方便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还都可以观察到精子形成过程。

2 蝗虫的性染色体都只含X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决定蝗虫性别的方法X、Y性染色体具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但Y染色体基因太少,一般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生物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70分)1.蝗虫的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A . 无丝分裂B . 有丝分裂C . 减数分裂D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所形成的细胞是( C )2.C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经过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细胞时期。

图B 反映的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为联会期,而C 图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可以见到四个分体,为四分体时期。

3.在低倍镜下观察标本时视野明亮,物象清晰,但转换高倍镜后物象模糊,此时应( )A 、移动装片B 、调节反光镜C 、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4.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接物镜为45×,接目镜为10×,图象放大倍数为( )A 、45B 、150C 、450D 、3005.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 、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 、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 、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 、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6.在蝗虫的精子形成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A .减数分裂的时期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A . 第二极体B . 卵原细胞C . 第一极体D . 卵细胞7.C 【解析】分析图中,无同源染色体,排除B 项,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排除A 、D 项,只有C 项是正确的。

8.某动物(2N=10),其一滴精液中有核DNA 分子8800个,那么这一精液中的精子是由多少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理论值)是A .8800B .2200C .440D .2208.C 【解析】8800÷5(求得精子细胞总数)÷4=440个精原细胞。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作品系列
课题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课型 教学目标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 主备人
1.进一步复习巩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2.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初步学会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图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原理
实验创新
认识并区分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
实 有哪些区别?
同时引入实验。

环节二 实验探究
教 1.强调细胞减数分
通过实验探究,使

裂的原理,带领学 1.回忆细胞减数分裂原理, 学生对蝗虫精母细
生观看细胞减数分 观看相关视频
胞减数分裂不同时
活 裂视频
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 期有清晰的认知,

2.发放蝗虫精母细 裂永久装片
清楚划分细胞减数
胞永久装片,指导 3.判断细胞所处减数分裂时 分裂不同时期的依
先重点引导学生识别两个中期和两个后期,把握减Ⅰ和减Ⅱ 的实质,便于学生准确识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1.有丝
分裂和减丝分裂和减数分 点进行联系分析,
胞?2.细胞有丝分 裂的过程并进行对比讨论 在加深学生印象的
裂和减数分裂主要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并分析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的 原因。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 流意识与能力。
作业布置 书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可以通过复制前后染色体和 DNA 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减数 分裂过程中的复制是 DNA 的复制而非染色体的复制 2.实验过程中对重要概念做重点强调,如染色体、染色单 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3.亲自选择、制作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尽可能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细胞制作装片,以方便学生更好地观察。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习题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习题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含答案解析)

第2课时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利用豌豆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A.根尖B.种子C.花药D.茎尖答案:C解析:根尖、种子和茎尖中的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花药中的细胞会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2.在显微镜下观察某动物的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两倍,该切片最可能取自()A.人的骨髓B.小鼠卵巢C.绵羊肝脏D.家兔胚胎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

该组织切片中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应取自性腺,人的骨髓、绵羊肝脏、家兔胚胎中的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

3.下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①②建构的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模型图,由于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产生的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中2条非同源染色体可能是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如图①,也可能是两条都来自父方或母方,如图②;③建构的是减数分裂Ⅰ后期的模型图,④不符合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情况。

4.在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区分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染色体是否存在染色单体C.有无同源染色体D.细胞是否均等分裂答案:C5.在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这主要取决于()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答案:C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最终形成的配子内的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重、难点)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重点)4.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的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探讨1:能否在一个装片中观察到精原细胞持续性的变化?提示:否,因为固定装片中细胞为死细胞。

探讨2: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提示:卵细胞产生数量少;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

[思维升华]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被子植物的花药或动物的睾丸(精巢)。

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

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且数量多;而桃花的雌蕊中和动物的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很少,并且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不易观察到。

【答案】 C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导学号:10090050】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实验原理
处于繁殖期的雄蝗虫,精巢里的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因此,在它的精巢管内可以找到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

通过观察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可以了解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

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1.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

2.调好显微镜,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用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

4.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绘图:
三、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描述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
四、实验评价
你觉得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成功或不足的体验?
误区警示
1.此观察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解析: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镜下区别两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注意事项:尽量挑选质量
好的片子;观察顺序必须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染色体,试简述其原因。

解析:主要原因有:没有调焦距;物象没有移向视野的中央;装片放反;高倍镜头损坏等。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是怎么判断它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还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
二、探究创新
1.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该选择植物哪个部位细胞?
2.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

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巩固练习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 ) A.复制→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着丝点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着丝点分裂
D.复制→联会→分离→着丝点分裂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 )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的间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4.请回答下列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________,四分体的出现发生在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在________进行的,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________,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时。

5.下面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属________的________时期。

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B处于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做________,含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C处于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__。

(4)A、C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DNA数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实验原理
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
实验过程
二、3. 低倍镜高倍镜形态、位置和数目
4. 略(根据自己实验的实际情况绘制镜下物像)
三、间期:看不到染色体;前期Ⅰ:出现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中期Ⅰ: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赤道板位置;后期Ⅱ:着丝点分裂;末期Ⅱ:染色体逐渐消失。

四、可能的成功之处:严谨认真的态度,充分理解了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规范操作,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细致入微。

可能的不足之处:急躁、不够专心、操作不规范、对实验步骤不熟悉等。

问题探究
一、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二、1. 选用植物花粉母细胞 2.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巩固练习
1.D
2.D
3.B
4.间期减Ⅰ前期减Ⅰ后期减Ⅱ后期减Ⅰ结束后5.(1)减数分裂四分体 4 8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2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和第二极体(4)1∶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