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题库第9章(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第9章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G蛋白耦联的受体:
单条多肽形成7次跨膜α螺旋;其中螺旋5和6间 的胞内环状结构域是与G蛋白作用的位点;
G蛋白耦联的受体介导的3条细胞信号通路:
1. cAMP信号通路:又称PKA系统 •效应酶:腺苷酸环化酶 •在胞内形成的第二信使是: cAMP •cAMP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PKA)影响下游分子
2.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又称PKC系统或双信使系统 •效应酶:磷脂酶C •在胞内形成的第二信使是: IP3和DAG •DAG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 (PKC) 来影响下游分子 •IP3释放Ca2+调控钙调蛋白引起细胞反应
信号分子:都是疏水的、脂溶性小分子 受体:是依赖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
受体的三大结构域:
失
活
HSP90
态
信号
激 活 态
HSP90
胞内受体蛋白家族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亲脂性信号分子,可与胞内受体 结合,提高受体与DNA结合能力,增强基因转录
类固醇激素诱导的基因活化分两阶段:
初级反应阶段:直接激活少数特殊基因,反应迅速
通过与质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3通过间隙连接/胞间连丝使细胞质互通
通过间隙连接使细胞质互通
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的通讯(普遍方式)
内分泌
旁分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学突触 自分泌
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
(三)细胞通信的组成元件
◆信号的发射 信号分子
◆信号的识别 受体
◆信号转导 胞内的第二信使
◆信号传递的放大与终止 分子开关
胞外信号分子 受体
“明星分子(star molecule)”:一氧化氮NO
20世纪80年代后期证实的唯一气体性信号分子
可以直接进入细胞激活相应的靶酶,参与体内 众多的生理病理过程
智慧树知到《细胞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章节测试答案

1、目前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答案:支原体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许多不同点,但二者都具有的细胞器是()答案:核糖体3、真核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年代大约是()答案:12—16亿年前4、胡克( Robert Hooke )发现的是植物的活细胞()。
答案:错5、古核细胞又称古细菌,是原核生物()。
答案:错第2章单元测试1、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答案:磷脂2、以下哪种情况下细胞膜的流动性较高()答案: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3、膜脂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为()答案:沿膜平面的侧向扩散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质膜中均含有胆固醇()。
答案:错5、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与膜的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才能从膜上洗脱下来()。
答案:对1、质子泵存在于()。
答案:溶酶体膜上2、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时,通过()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
答案:与Na+相伴运输3、下列分子中不能通过无蛋白脂双层膜的是 ( )答案:葡萄糖4、载体蛋白质只参与主动运输()。
答案:错5、Na+/K+ 分布在大多数动物与植物细胞膜中发挥作用()。
答案:错第4章单元测试1、下列哪组蛋白质的合成在糙面内质网上进行()答案:整合膜蛋白、分泌蛋白2、经常接触粉尘的人容易患肺部疾病,如矽粉引起的矽肺,下列哪种细胞器和矽肺的形成直接相关()答案:溶酶体3、下列细胞器中有极性的是答案:高尔基体4、过氧化物酶体属于异质性的细胞器()答案:错5、细胞中O-连接的糖基化修饰起始于内质网中,一般完成于高尔基体()答案:错第5章单元测试1、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线粒体哪部分超微结构中的标志酶( )答案:线粒体内膜2、动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其电子传递定位在( )答案:线粒体的内膜3、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发生的部位是()答案:类囊体4、原核细胞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作用()。
答案:错5、线粒体DNA与核DNA 相类似都有组蛋白与其结合在一起()。
最全《细胞生物学》题库(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1、生命活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2、1665,Robert Hooke,Leeuwen Hoek。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3、Schleiden、Schwann,基本单位。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4、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5、细胞来自细胞。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6、Schleiden、Schwann,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7、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
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b、Crick和Watson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细胞生物学题库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题库(含答案)1、胡克所发现的细胞是植物的活细胞。
X2、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3、细胞核及线粒体被双层膜包围着。
√一、选择题1、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界限,称作(B)A、核质 B拟核 C核液 D核孔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A)A、原核生物无定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则有B、原核生物的DNA是环状,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C、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真核生物则是分开的D、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架,真核生物则有 3、最小的原核细胞是(C)A、细菌B、类病毒C、支原体D、病毒 4、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B)A、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B、细胞是生命的最简单的形式C、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D、细胞从初始细胞分裂而来5、下列哪一项不是原核生物所具有的特征(C)A、固氮作用B、光合作用C、有性繁殖D、运动 6、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病毒可完全在体外培养生长B、所有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C、所有病毒具有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D、病毒可能来源于细胞染色体的一段 7、关于核酸,下列哪项叙述有误(B)A、是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B、DNA和RNA分子中所含核苷酸种类相同C、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等三种分子构成D、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E、核苷酸之间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8、维持核酸的多核苷酸链的化学键主要是(C)A、酯键B、糖苷键C、磷酸二酯键D、肽键E、离子键9、下列哪些酸碱对在生命体系中作为天然缓冲液?DA、H2CO3/HCO3B、H2PO4/HPO4+C、His/HisD、所有上述各项10、下列哪些结构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有存在?BCEA、细胞核B、质膜C、核糖体D、线粒体E、细胞壁11、细胞的度量单位是根据观察工具和被观察物体的不同而不同,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计量单位是(C)A、毫米B、微米C、纳米D、埃四、简答题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2、有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3、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4、新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细胞的分裂5、简述细胞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1)细胞的发现阶段 2)细胞学说的创立和细胞学的形成阶段 3)细胞生物学的出现 4)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兴起二、选择题1、红细胞质膜上的带3蛋白是一种运输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A)A、阴离子B、单价阳离子C、二价离子D、氨基酸分子2、下列运输方式中哪一种不能用来运输K(D)A、自由扩散B、离子通道C、Na/ K泵D、协同运输3、膜胆固醇的组成与质膜的性质、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D)A、胆固醇可防止膜磷脂氧化B、正常细胞恶变过程中,胆固醇/磷脂增加C、胆固醇/磷脂下降,细胞电泳迁移率降低D、在质膜相变温度下,增加胆固醇,可提高膜流动性4、下列各组分中,可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质膜的一组物质是(B)A、H2O、CO2、NaB、甘油、O2、苯B、葡萄糖、N2、CO2 D、蔗糖、苯、CI5、质膜上特征性的酶是(D)A、琥珀酸脱氢酶B、磷酸酶C、苹果酸合成酶D、Na/ K ATP酶6、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通过(C)来实现的A、Na泵B、Na通道C、Na协同运输D、Na交换运输四、简答题1、细胞质膜主动运输有哪些特点1)逆浓度梯度 2)需要代谢能 3)都有载体蛋白一、判断题 1、 IP3是直接由PIP2产生的,PIP2是从肌醇磷脂衍生而来的,肌醇磷脂没有掺入另外的磷酸基团。
《细胞生物学》题库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学》题库参考答案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一、名词解释1、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NLS)。
2、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3、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盘旋结构。
4、非组蛋白主要是指染色体上与特异DNA序列相结合的蛋白质,所以又称序列特异性DNA 结合蛋白。
5、核型是指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
6、用核酸酶与高盐溶液对细胞核进行处理,将DNA、组蛋白和RNA抽取后发现核内仍残留有纤维蛋白的网架结构,将其称之为核基质。
因为它的基本形态与胞质骨架很相似,又与胞质骨架体系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也称为核骨架。
7、一个生物储存在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称为该生物的基因组(genome)。
8、常染色质(euchromatin)是指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9、异染色质(heteromatin)是指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
10、结构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是指各种类型的细胞,除复制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DNA包装比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基本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色体。
11、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是指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变为异染色质。
12、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一物种专一的内在的RNA作模板,把合成的端粒重复序列在加到染色体的3′端。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9章(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一、名词解释1、核定位信号2、染色质和染色体3、二级结构4、非组蛋白5、核型6、核基质7、genome8、euchromatin9、heteromatin10、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11、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12、telomerase13、giant chromosome14、lampbrush chromosome15、ploytene chromosome16、DNase I hypersensitive17、LCR18、insulator19、NBs二、填空题1、核孔复合体主要有、、和4种结构成分。
2、生物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大体可以分为和两类。
3、DNA二级结构构型分为、和3种,其中是左手螺旋。
4、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属于性蛋白质,含有、、、和5种组分。
5、染色质包装结构模型有和。
6、间期染色质按照其形态特征和染色质性能可以分为和。
7、是着丝粒区的主体,由组成。
8、端粒的生物学作用在于,与染色体在核内的以及减数分裂时有关。
9、多线染色体来源于。
10、广义的概念,核骨架应该包括、和。
11、是核仁超微结构中的密度最高的部分。
12、在代谢活跃的细胞核中,是核仁的主要结构,由组成。
13、每一个DNA分子被包装成一条_____,每个有机体的全套染色体中所贮存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_____。
14、一个功能性的染色体必须具备三种DNA序列,即染色体复制需要的一个以上的_____;分裂时使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的_____ 和维持染色体独立性和稳定性的_____。
15、产生一个功能性RNA分子的DNA螺旋区称为_____。
16、某些DNA结合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类似的结构域,此结构域由30个氨基酸围绕锌原子折叠形成一个结构单元,锌原子通常与2个半胱氨酸和2个组氨酸残基结合,这种结构域称为_____ 。
细胞生物学试题

细胞生物学试题第九章细胞骨架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个空,共20分)1.细胞骨架包括()()()。
2.微丝又称为()或(),是真核细胞中由()组装而成,直径为()的纤维状结构。
3.肌动蛋白在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即()()。
4.在体外组装过程中有时可以看到微丝的正极由于肌动蛋白亚基的不断添加而延长,而负极则由于肌动蛋白亚基去组装而缩短,这种现象称为()。
5.分子马达主要是指依赖于微管的()()和依赖于微丝的()。
6.微管蛋白二聚体上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有()()()()。
7.从结构上看,细胞内的微管有三种类型,即()()()。
8.一些药物如()()等可以影响细胞内微管的组装和去组装。
9.动物细胞的微管组织中心(MTOC)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构成,周围是一些无定形物质,叫做()。
纤毛鞭毛的MTOC为()。
植物细胞的MTOC 为细胞核外被表面的()。
真菌细胞的MTOC为()。
10.微丝的装配条件有()()()()()。
11.中间纤维的类型主要有()()()()。
12.纺锤体微管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微丝2.微管3.中间丝4.微管组织中心5.踏车行为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结构不由微管构成()。
A.纤毛B.纺锤体C.鞭毛D.染色体E.中心粒2.电镜下,中心粒的超微结构微管排列是()。
A.9组单管B.9组二联管C.9组三联管D.6组三联管E.6组二联管3.鞭毛和纤毛的基体由下列哪种微管构成()。
A.二联管B.三联管C.单管D.四联管E.不一定4.微丝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A.原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动力蛋白D.肌动蛋白E.达因蛋白5.下列哪种结构不是MTOC作用()。
A.着丝点B.中心粒C.核糖体D.鞭毛基体E.纤毛基体6.下列哪项与微管的功能无关()。
A.受体作用B.支持作用C.细胞运动D.物质运输E.信息传递7.对微丝有专一性抑制作用的物质是()。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
1、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D )
A. 中心粒
B. 叶绿体
C. 溶酶体
D. 核
糖体
2、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哪种观点越来越有说服
力( C )
A.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 生物大分子→细胞
和病毒
C.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 都不对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较,原核细胞具有( C )
程度上影响宿主 DNA 复制与转录;病毒 DNA 复制之后表达晚期蛋白, 晚期蛋白是病毒包装过程中所需要的蛋白。
②RNA 病毒:一般在细胞质内复制,RNA(+)病毒的 RNA 本身就 可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的代谢系统翻译出病毒的早期蛋白,而 RNA(-)病毒必须以本身 RNA 为模板,利用病毒本身携带的 RNA 聚合 酶合成病毒的 mRNA;早期蛋白抑制宿主 DNA 的复制与转录,催化病 毒基因组 RNA 的合成;病毒 mRNA 与宿主的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病 毒的结构蛋白的等晚期蛋白;新复制的 RNA 与病毒蛋白组装。
③反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核中复制,以病毒的 RNA 为模板在病 毒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病毒 DNA 分子,整合到宿主 DNA, 以 次 段 整 合 DNA 为 模 板 , 合 成 新 的 病 毒 基 因 组 RNA 和 mRNA,后者与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各种病毒蛋白,其中包括病毒 的反转录酶,最后装配子代病毒。
细胞克隆 :用单细胞克隆培养或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 从某一细胞系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由此增殖形成的,具有 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的细胞群体。 细胞系 :原代细胞传 40~50 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 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这种传代细胞称作细胞系。 细胞株 :有特殊的遗传标记或性质,这样的细胞系可以成为细 胞株。 原代细胞 :从有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传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后的细胞 单克隆抗体 :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一、名词解释1、核定位信号2、染色质和染色体3、二级结构4、非组蛋白5、核型6、核基质7、genome8、euchromatin9、heteromatin10、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11、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12、telomerase13、giant chromosome14、lampbrush chromosome15、ploytene chromosome16、DNase I hypersensitive17、LCR18、insulator19、NBs二、填空题1、核孔复合体主要有、、和4种结构成分。
2、生物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大体可以分为和两类。
3、DNA二级结构构型分为、和3种,其中是左手螺旋。
4、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属于性蛋白质,含有、、、和5种组分。
5、染色质包装结构模型有和。
6、间期染色质按照其形态特征和染色质性能可以分为和。
7、是着丝粒区的主体,由组成。
8、端粒的生物学作用在于,与染色体在核内的以及减数分裂时有关。
9、多线染色体来源于。
10、广义的概念,核骨架应该包括、和。
11、是核仁超微结构中的密度最高的部分。
12、在代谢活跃的细胞核中,是核仁的主要结构,由组成。
13、每一个DNA分子被包装成一条_____,每个有机体的全套染色体中所贮存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_____。
14、一个功能性的染色体必须具备三种DNA序列,即染色体复制需要的一个以上的_____;分裂时使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的_____ 和维持染色体独立性和稳定性的_____。
15、产生一个功能性RNA分子的DNA螺旋区称为_____。
16、某些DNA结合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类似的结构域,此结构域由30个氨基酸围绕锌原子折叠形成一个结构单元,锌原子通常与2个半胱氨酸和2个组氨酸残基结合,这种结构域称为_____ 。
17、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它在DNA组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8、细胞核由两层膜包围,_____具有特殊的蛋白质为核纤层提供附着的位点,_____与ER膜相连续的。
19、_____是核质交流的通道,每个类似于篮子状的结构又称为_____。
20、在有丝分裂中期,两条姐妹DNA分子被折叠形成两条姐妹_____,在_____ 部位紧密连接起来。
21、高等真核细胞中呈高度凝集状态的一小段DNA片段是_____,它在间期总是保持凝集状态,而且没有转录活性。
22、NLS是存在于亲核蛋白内的一些短的氨基酸序列片段,富含_____氨基酸残基。
23、中度重复DNA是关于_____的信息,基因的差别表达可以导致_____。
高度重复序列DNA包括_____,_____, _____共三种形式。
24、通过核孔复合物的物质运输特点为既_____又有_____。
25、核孔复合体中有两类重要的蛋白质,gp120代表_____,p62 代表_____。
26、核仁有三种基本的核仁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7、中央结构域是着丝粒的主体,由_____组成。
这些序列大部分是物种专一的。
28、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可将中期染色体分为4中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9、着丝粒是一种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至少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_____,_____,_____。
30、染色质包装的两种结构模型是:_____,_____。
三、选择题1、可以作为重要的遗传标志,用于构建遗传图谱的是。
A 中度重复序列DNAB 卫星DNAC 小卫星DNAD 微卫星DNA2、三种构型DNA中,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大沟B 小沟C 螺旋方向D 螺旋值3、赋予染色质以极性的组蛋白组分是。
A H1B H2AC H2BD H34、起细胞分裂计时器的是。
A 着丝粒B 端粒C 次缢痕D 核仁组织区5、灯刷染色体形成于。
A 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B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C 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D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6、关于核被膜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有两层单位膜组成B有核孔 C.有核孔复合体 D.是封闭的膜结构 E.核膜外层有核糖体附着7、常染色质是。
A.经常存在的染色质B.染色很深的染色质C.不呈异固缩的染色质D.呈现异固缩的染色质8、典型的染色体形态具有着丝粒、次缢痕、端粒和随体,这种形态只有在看得最清楚。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9、下列最能确切描述核定位信号(NLS)的是。
A.NLS是一个典型的小分子代谢中间产物B.NLS是位于蛋白N端的一段疏水性氨基酸序列C.NLS是位于蛋白C末端的一段或两段碱性氨基酸序列D.NLS是一个与DNA结合的类固醇10、下列哪项代表了染色体结构中由最低至最高的压缩过程。
A.核小体——纤维——超螺旋环——染色体B.核小体——超螺旋环——纤维——染色体C.核小体——纤维——染色体——超螺旋环D.染色体——纤维——超螺旋环——核小体11、下列有关组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间的组蛋白有极大的相似性B.组蛋白中含有许多碱性氨基酸C.组蛋白富含亮氨酸和精氨酸D.每个组蛋白均由单个基因编码12、端粒的作用是。
A.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B.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有关C.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有关D.以上都正确13、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的表型总和。
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14、核酸酶超敏感区是DNA上的一个区段, 除了对DNaseI表现出高度敏感外, 具有的特性。
A.含有特异的DNA序列, 为特异的DNA结合蛋白所识别B.碱基组成太长, 易被酶切C.富含核小体D.以上都正确15、染色体中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随体B.核仁组织区C.次缢痕D.端粒16、与rRNA基因的储存位点有关的核仁结构是。
A.纤维中心B.致密纤维组分C.颗粒组分D.核仁基质四、判断题1、转录功能活跃的细胞,其核孔复合体的数量较多。
()2、染色质中核酸酶超敏感位点常位于两个核小体之间的连接DNA上。
()3、核小体的核心蛋白由H1、H2A、H2B、H3各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
()4、分子伴侣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受体接受信号。
()5、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具有异固缩现象, 这种染色体被成为异染色质。
()6、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核仁的大小和数目都有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旺盛程度有关。
()7、核仁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在形态和功能上都不发生很大的变化。
()8、组蛋白是碱性蛋白, 带正电荷, 功能是参与核小体的构建。
其中H1位于两个核小体的连接DNA的中间部位,主要起连接作用。
()9.、分化细胞中兼性染色质增多说明了一种可能性: 通过染色质折叠压缩是关闭基因的一种方式。
()10、中度重复序列DNA都是非编码序列, 即没有结构基因。
()11、分子伴侣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或装配, 但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12、核定位信号同信号肽和导肽一样, 引导蛋白质定位后通常要被切除。
()13、核孔复合体在不同的物种中有很强的同源性,核孔复合体的整个结构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
()14、真核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模板是裸露的DNA()15、核小体组蛋白没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在进化上十分保守,H1组蛋白在进化上不如核小体组蛋白那么保守。
()五、问答题1、简述核被膜的功能。
2、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步骤。
3、简述非组蛋白的特性。
4、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包括哪几个方面?5、概述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点。
6、详述端粒DNA序列的特点。
7、概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和及主要功能。
8、试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9、概述染色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10、比较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特点及其作用。
11、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实验证据。
12、试述从DNA到染色体的包装过程。
13、分析中期染色体的三种功能元件及其作用。
14、概述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
15、试述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的关系。
六、论述题说明组蛋白对基因转录调节的机制。
《细胞生物学》题库参考答案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一、名词解释1、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NLS)。
2、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3、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盘旋结构。
4、非组蛋白主要是指染色体上与特异DNA序列相结合的蛋白质,所以又称序列特异性DNA 结合蛋白。
5、核型是指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
6、用核酸酶与高盐溶液对细胞核进行处理,将DNA、组蛋白和RNA抽取后发现核内仍残留有纤维蛋白的网架结构,将其称之为核基质。
因为它的基本形态与胞质骨架很相似,又与胞质骨架体系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也称为核骨架。
7、一个生物储存在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称为该生物的基因组(genome)。
8、常染色质(euchromatin)是指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9、异染色质(heteromatin)是指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
10、结构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是指各种类型的细胞,除复制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DNA包装比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基本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色体。
11、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是指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变为异染色质。
12、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一物种专一的内在的RNA作模板,把合成的端粒重复序列在加到染色体的3′端。
13、在某些生物的细胞中,特别是在发育的某些阶段,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的﹑体积很大的染色体,包括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这两中染色提总成为巨大染色体(giant chromosome)14、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二介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此时同源染色体尚为完全解除联会。
15、多线染色体来源与核内有丝分裂,即核内DNA多次复制而细胞不分裂,产生的子染色体并行排列,且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阻止染色质县委进一步聚缩,形成体积很大的多线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