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常见疾病入出院标准
50种常见疾病入出院标准05032

外科(8种)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入院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住院手术、【出院标准】一、甲状腺肿瘤肿块消失,体温、呼吸正常、二、伤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入院标准】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最大尿流率小于10m1/s,有急性尿潴留史,规范用药后无效,需手术者住院治疗。
【出院标准】一、体温正常、二便基本正常,能下床活动。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B超检查前列腺已切除或部分切除。
血、尿常规正常。
腹股沟疝【入院标准】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嵌顿与绞窄性疝立即住院,诊断为肠梗阻者按肠梗阻治疗、【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大便正常。
二、疝囊消失,手术切口愈合、拆线、三、血常规正常。
急、慢性阑尾炎【入院标准】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可择期手术。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肠梗阻【入院标准】根据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膨隆,有肠型、肠蠕动波等,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肠管充气扩张,有固定得气液平面,梗阻以下肠内无气体。
明确诊断即可住院、【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及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粪常规正常。
输尿管结石【入院标准】一、症状:活动后腹部或腰部绞痛,剧烈,伴恶心、呕吐。
二、体征:肾区或输尿管叩击痛。
三、B超检查支持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诊断,尿常规有红细胞。
【出院标准】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二、B超显示结石消失,输尿管无扩张、积水,尿中红细胞明显减少。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标准】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或胆绞痛反复发作等徐行胆囊切除术者均可住院。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B超显示胆囊切除,肝外胆道无结石。
大隐静脉曲张ﻫ【入院标准】一、症状:病肢有酸胀、麻木、困乏、沉重感,容易疲劳。
常见病出入院标准

常见病的出入院标准
常见病的出入院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院的诊疗能力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出入院标准:
入院标准:
1. 急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通常需要入院进行手术。
2.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慢性胃炎急性出血等,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也需要入院接受治疗。
3. 重症疾病:如重症肺炎、重症心肌炎等,需要严密监测和积极治疗的患者也需要入院接受治疗。
4. 需要手术或特殊检查的患者:如胃镜、肠镜、手术等,通常需要入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出园标准:
1. 病情得到控制: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生命体征稳定,可以出院回家休养。
2. 康复状况良好: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良好,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可以出院回家康复。
3. 达到出院标准:患者的病情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可以出院回家康复。
具体的出院标准因疾病和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出园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或出现其他并发症,需要继续住院治疗,则不能按照原定的出园标准进行出院。
患者出院标准

患者出院标准
患者出院标准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在患者康复情况恢复良好的前提下,决定患者可以安全出院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常见的患者出院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控制:患者的主要疾病或症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疾病状况得到稳定。
2. 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医生认为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或需要调整为门诊治疗。
3. 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稳定正常,无明显异常。
4. 心理状态: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对稳定,能够正常应对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
5. 康复能力: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自理能力恢复良好,能够独立完成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6. 化验指标:患者的相关化验指标(如血常规、生化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7. 床位需求:患者的床位需求已经减少,可以腾出空位供其他需要的患者使用。
患者出院标准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经过医生团队和患者本人的共同决策,以确保患者获得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并减少患者院内滞留时间,提高床位利用率。
50种常见疾病入出院标准

外科(8种)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入院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住院手术。
【出院标准】一、甲状腺肿瘤肿块消失,体温、呼吸正常。
二、伤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入院标准】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最大尿流率小于10m1/s,有急性尿潴留史,规范用药后无效,需手术者住院治疗。
【出院标准】一、体温正常、二便基本正常,能下床活动。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B超检查前列腺已切除或部分切除。
血、尿常规正常。
腹股沟疝【入院标准】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
嵌顿和绞窄性疝立即住院,诊断为肠梗阻者按肠梗阻治疗。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大便正常。
二、疝囊消失,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急、慢性阑尾炎【入院标准】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可择期手术。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肠梗阻【入院标准】根据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膨隆,有肠型、肠蠕动波等,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肠管充气扩张,有固定的气液平面,梗阻以下肠内无气体。
明确诊断即可住院。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及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粪常规正常。
输尿管结石【入院标准】一、症状:活动后腹部或腰部绞痛,剧烈,伴恶心、呕吐。
二、体征:肾区或输尿管叩击痛。
三、B超检查支持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诊断,尿常规有红细胞。
【出院标准】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二、B超显示结石消失,输尿管无扩张、积水,尿中红细胞明显减少。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标准】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或胆绞痛反复发作等徐行胆囊切除术者均可住院。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B超显示胆囊切除,肝外胆道无结石。
大隐静脉曲张【入院标准】一、症状:病肢有酸胀、麻木、困乏、沉重感,容易疲劳。
50种常见疾病入出院标准

外科(8种)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入院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住院手术、【出院标准】一、甲状腺肿瘤肿块消失,体温、呼吸正常。
二、伤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入院标准】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最大尿流率小于10m1/s,有急性尿潴留史,规范用药后无效,需手术者住院治疗。
【出院标准】一、体温正常、二便基本正常,能下床活动。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B超检查前列腺已切除或部分切除。
血、尿常规正常。
腹股沟疝【入院标准】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
嵌顿与绞窄性疝立即住院,诊断为肠梗阻者按肠梗阻治疗、【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大便正常。
二、疝囊消失,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急、慢性阑尾炎【入院标准】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可择期手术、【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大便正常、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肠梗阻【入院标准】根据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膨隆,有肠型、肠蠕动波等,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肠管充气扩张,有固定得气液平面,梗阻以下肠内无气体。
明确诊断即可住院。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及大便正常、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粪常规正常。
输尿管结石【入院标准】一、症状:活动后腹部或腰部绞痛,剧烈,伴恶心、呕吐、二、体征:肾区或输尿管叩击痛。
三、B超检查支持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诊断,尿常规有红细胞、【出院标准】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二、B超显示结石消失,输尿管无扩张、积水,尿中红细胞明显减少、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标准】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或胆绞痛反复发作等徐行胆囊切除术者均可住院。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正常、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三、血常规正常,B超显示胆囊切除,肝外胆道无结石。
大隐静脉曲张ﻫ【入院标准】一、症状:病肢有酸胀、麻木、困乏、沉重感,容易疲劳、二、体征:病肢浅静脉隆起、扩张、迂曲、甚至卷曲成团,一般小腿与足踝部明显,常无肿胀。
50种常见疾病入出院标准84431

附各科常见疾病入院标准外科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住院手术。
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最大尿流率小于10m1/s,有急性尿潴留史,规范用药后无效,需手术者住院治疗。
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
嵌顿和绞窄性疝立即住院,诊断为肠梗阻者按肠梗阻治疗。
急、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可择期手术。
肠梗阻根据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膨隆,有肠型、肠蠕动波等,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肠管充气扩张,有固定的气液平面,梗阻以下肠内无气体。
明确诊断即可住院。
输尿管结石一、症状:活动后腹部或腰部绞痛,剧烈,伴恶心、呕吐。
二、体征:肾区或输尿管叩击痛。
三、B超检查支持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诊断,尿常规有红细胞。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或胆绞痛反复发作等徐行胆囊切除术者均可住院。
大隐静脉曲张一、症状:病肢有酸胀、麻木、困乏、沉重感,容易疲劳。
二、体征:病肢浅静脉隆起、扩张、迂曲、甚至卷曲成团,一般小腿和足踝部明显,常无肿胀。
儿科支气管肺炎一、主要病史:发热、咳嗽、气促。
或合并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表现。
二、主要体征:肺部可闻及中、细湿性啰音,管状呼吸音及实变体征。
三、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阳性结果:(一)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
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二)X线检查,肺野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可伴有肺不张、肺气肿或胸膜炎征象。
支原体肺炎一、主要病史: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不适、咳嗽。
二、主要体征:呼吸音减低和干、湿性啰音。
三、辅助检查阳性结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增高,血清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胸部X 线片:肺门阴影增粗、增宽,周围有斑片状或均匀模糊阴影及实变影。
婴幼儿腹泻一、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经必要的门诊治疗无效。
2022.10版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心肌疾病

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心肌疾病一、扩张型心肌病[ICD-IO]142.000【诊断标准】(一)症状。
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常见。
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患者常感乏力。
(二)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流出道扩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5.0cm(女性)和LVEDd>5.5cm(男性)(或大于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117%,即预测值的2倍SD+5%),心室壁搏动幅度减弱,左室射血分数(LVEF)<45%(Simpsons法),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25%o(三)心脏磁共振及延迟强化。
提示心肌纤维化。
(四)发病时除外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或缺血性心肌病。
【入院标准】(一)出现胸闷、喘气、双下肢水肿等心衰失代偿的表现,且预计门诊调整方案效果不佳的患者。
(二)首次发现心脏扩大,需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者。
(三)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血栓栓塞事件、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者。
(四)强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频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需行CRT/CRT-D/ICD植入或者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的患者。
【转诊原则】(一)上转原则。
1.需要进一步寻找心脏扩大病因但基层医院不具备相应条件时。
2.经基层医院进行规范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症状,或者需行CRT∕CRT∙D∕ICD∕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或者心脏移植的患者。
3・合并功能性瓣膜功能障碍,要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患者。
4.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需要房间隔造瘦等介入治疗的患者。
5,顽固性心衰需要非药物治疗的患者,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等。
(二)下转原则。
经强化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但尚需进一步住院治疗相关并发症或者合并症。
2022.10版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心律失常疾病

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心律失常疾病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ICD-IO]147.100x004【诊断标准】(一)症状。
心悸、胸闷、乏力、烦躁、紧张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多呈突发突止特征。
少数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
(二)心电图。
快而规则QRS波群,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少数患者可因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阻滞呈现宽大畸形。
QRS波频率通常在150bpm-250bpm,P波呈逆行性,常埋藏在QRS波群中或QRS波终末部。
【入院标准】(一)基础疾病重,伴或不伴血流动力学紊乱者。
(二)拟行介入诊疗和手术治疗者。
(三)院外或门诊无法转律或无法维持窦性心律者。
【转诊原则】符合介入诊疗和手术适应证但所在医疗机构不能实施手术者,或心动过速经治疗不能终止或无法维持窦性心律者,可转上一级医疗机构。
【出院标准】(一)心动过速终止。
(二)手术后病情稳定。
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ICD-IO]147.100x005【诊断标准】(一)症状。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常突发突止,多数患者可有心悸、胸闷、乏力、烦躁、紧张等临床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
(二)心电图。
窦性心律时部分患者心电图可见预激波,也可正常(隐匿性旁路)。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经房室结前传,旁路逆传)多见,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少数患者可因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阻滞呈现宽大畸形。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经旁路前传,房室结逆传)QRS波宽大畸形呈完全性预激波形。
QRS波频率通常在150bpm∙250bpm,逆行P波出现在QRS波后,常位于R-R间期的前半部分。
【入院标准】(一)基础疾病重,伴或不伴血流动力学紊乱者。
(二)拟行介入诊疗和手术治疗者。
(Ξ)院外或门诊无法转律或无法维持窦性心律者。
【转诊原则】符合介入诊疗和手术适应证但所在医疗机构不能实施手术者,或心动过速经治疗不能终止或无法维持窦性心律者,可转上一级医疗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8种)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入院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住院手术。
【出院标准】规范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
嵌顿和绞窄性疝立即住院,诊断为肠梗阻者按肠梗阻治疗。
【出院标准】一、能下床活动,体温、大便正常。
二、疝囊消失,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急、慢性阑尾炎【入院标准】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可择期手术。
【出院标准】有三、血、粪常规正常。
输尿管结石【入院标准】一、症状:活动后腹部或腰部绞痛,剧烈,伴恶心、呕吐。
二、体征:肾区或输尿管叩击痛。
三、B超检查支持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诊断,尿常规有红细胞。
【出院标准】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二、B超显示结石消失,输尿管无扩张、积水,尿中红细胞明显减少。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儿科(5种)支气管肺炎【入院标准】一、主要病史:发热、咳嗽、气促。
或合并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表现。
二、主要体征:肺部可闻及中、细湿性啰音,管状呼吸音及实变体征。
三、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阳性结果:(一)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
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二)X线检查,肺野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可伴有肺不张、肺气肿抗一、体温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
二、X线检查,肺部病灶吸收或大部分吸收。
婴幼儿腹泻【入院标准】一、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经必要的门诊治疗无效。
二、主要阳性体征:Ⅱ°以上脱水体征。
三、辅助检查:大便镜检,白细胞(+),脓球(±),红细胞(±)。
【出院标准】一、症状和体征:精神佳,症状和体征消失。
二、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纠正。
四、查体:咽充血,咽峡部可见红色斑片,或红色的疱疹。
五、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分类偏高。
【出院标准】一、体温恢复正常达3天。
二、流涕、鼻塞等伴随症状消失。
三、咽痛消失。
四、查体:咽充血及咽峡部疱疹消失。
五、血象恢复正常。
耳鼻喉科(4种)扁桃体谈鼻窦炎【入院标准】一、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排除鼻腔鼻窦有息肉、肿瘤等病变。
二、手术指征明确,需手术治疗。
【出院标准】一、鼻通气改善,头闷、头痛等症状减轻。
二、鼻窦口敞开,引流好,分泌物减少。
声带息肉【入院标准】一、主要症状:长时间的声嘶,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二、辅助检查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下见双侧声带或一侧声带有半透明、白肛肠科(4种)痔疮【入院标准】非手术治疗无效,痔块合并出血、嵌顿、血栓,三、四期痔及环形痔可住院手术。
【出院标准】一、体温及大便正常,能下床活动。
二、手术伤口愈合、拆线(外痔)、无出血、无肿痛。
痔块消失。
三、血常规正常。
可伴二、排便通畅。
肛裂【入院标准】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出院标准】一、创面愈合良好。
二、排便正常,肛门无疼痛、出血。
三、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妇产科(4种)二、体格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腹部逐渐胀大,下腹可扪及活动或固定包块。
如肿瘤过大可出现压迫症状;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在子宫一侧触到囊性或实质性包块,大多可活动。
三、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B超检查可看到进出囊壁的高反射波及液平反射,亦可分辨为囊性或实质性,可显示肿瘤轮廓。
【出院标准】一、一般情况:能下床活动、食欲,二便正常,体温正常。
二、症状和体征:肿瘤已全部切除,临床症状消失;盆腔检查无残留病灶;手术切口愈合。
异常分娩(剖宫产)【入院标准】【入院标准】一般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出院标准】一、一般情况良好,阴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状消失或减轻。
二、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
神经外科(1种)脑震荡【入院标准】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淋巴结肿大,触痛。
【出院标准】症状消失,体温正常,体征明显减轻,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正常。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标准】发热、咳嗽、咳痰、急促,在门诊治疗症状仍存在且有加重趋势,体征也不见减轻。
【出院标准】一、症状消失。
二、体征:体温正常,呼吸音正常,未闻及病理性呼吸音。
三、辅助检查结果: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X线胸片复查正常。
1周以上血压稳定者,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心功能恢复至二级。
二、辅助检查:眼底渗出乳头水肿消失,出血吸收或好转。
尿蛋白转阴或微量,血清尿素氮、肌酐恢复正常,血糖高者恢复正常,血脂或恢复正常或无变化。
X线检查:心脏缩小或无变化,心律失常纠正或好转。
不稳定心绞痛【入院标准】一、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二、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三、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3)缺血区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导联出现。
(4)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三、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最早(6小时内)增高为CPK,4d恢复正常。
增高时间最长者为LDH,持续1~2周。
其中CPK的同工酶CPK?MB和LDH的同工酶LDH1的诊断特异性最高。
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出院标准】一、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消失。
二、无明显的心律失常。
三、倒置的T波恢复正常。
四、复查心肌酶谱无特异性改变【入院标准】一、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三、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出院标准】患者病情稳定症状缓解,无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入院标准】一、50岁以上发病。
二、突然出现眩晕,与头位有关,持续时间短。
检查也恢复正常。
脑梗塞【入院标准】确诊为脑梗死,病程在一周内;病程在1-3周之间,但病情尚未稳定或严重合并症者。
【出院标准】一、一般情况:意识清楚,生活能自理或不能自理。
二、症状和体征:住院3--4周左右,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有—定的好转;病情稳定,神经功能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好转者。
三、辅助检查:周围血象正常,有高血糖、肝功能异常者恢复正常,有合并症者,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恢复正常。
24小或原有肾脏病者可不正常。
复查胃镜无活动性出血灶。
急性肾盂肾炎【入院标准】确诊为急性肾盂肾炎者,较严重的可住院治疗(发热大于38.5℃,白细胞升高;全身感染症状较明显者)。
【出院标准】—、主要症状和体征:完成抗菌药物疗程后,尿急、尿频、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消失。
二、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
细菌尿阴转,并在停止抗菌药物后1周和1个月,在追踪重查1次,如无细菌尿则为治愈。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X线片示骨折对位好,内固定装置正确。
血常规正常。
胫腓骨干骨折【入院标准】折端移位的胫骨或胫腓双骨折,开放性骨折或手法复位失败的骨折即可住院。
【出院标准】一、体温正常,足趾活动及感觉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外固定牢靠。
三、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好,内固定正确。
血常规正常。
【出院标准】一、一般情况:局部无红肿、手术切口I/甲愈合。
二、症状和体征:畸形消失、无疼痛、无异常活动。
三、辅助检查结果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钢板固定。
跟骨骨折【入院标准】一、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二、好发于青壮年,多由高处坠下致伤。
三、跟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骨折严重者可呈现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
四、X线检查可以明确骨折诊断和分类。
三、佩戴腰围下地活动3-5天后,无症状加重和出现其他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标准】一、有明显或轻微外伤史。
二、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三、患侧髋部肿胀明显,可有皮肤瘀斑,移位型骨折肢体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大粗隆上移,按压或叩击大粗隆时疼痛加剧,有时可触及骨擦感,纵轴叩击痛阳性,髋关节功能障碍。
四、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和骨折的类型。
【出院标准】一、骨折处肿痛明显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