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密度、透明度、海冰等。
海水运动形式:波浪、潮汐、洋流。
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海洋热能不仅驱动大部分的大洋环流,而且还制约着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
扩展资料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水的性质(温度、盐度)
1.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因素:
纬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温度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温度弯曲;寒流反之。
海陆分布: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等温线一月份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反之。
季节:同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海水深度:海水温度因海深而有变化,1000m以下变化小。
2、影响海水盐度因素:
蒸发量与降水量:副高海区盐度高,赤道海区盐度稍低。
径流:北纬60°海区比南纬60°海区盐度低,长江口夏季盐度低。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盐度较高,寒流反之。
海域封闭度:红海盐度高(副高,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无径流汇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波罗的海盐度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云多雨;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大量径流汇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列表
微信扫码分享。
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

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水平分布,图中斜线为等密度线(单位:g/cm2)。
受密度影响海水发生流动,且表层、底层流动趋势相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海域位于()A.北半球大陆西侧 B.北半球大陆东侧 C.南半球大陆西侧 D.南半球大陆东侧2.图示海水性质的关联性表现为()①盐度随温度下降而下降②密度随温度下降而上升③盐度随密度上升而上升④密度随盐度下降而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海面大气稳定状态下,甲处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大致向()A.北B.南C.东D.西海水叶绿素浓度是用于测度浮游生物散布情况、度量海水富营养化水平的重要参数,其浓度越高,说明水质越差。
下图示意我国东海多年平均叶绿素浓度空间分布,该分布季节性变化较明显。
研究发现,东海外海区域叶绿素浓度与海水温度具有强负相关性,而沿岸地区相关性弱。
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东海外海区域叶绿素浓度最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东海外海区域叶绿素浓度与海水温度具有强负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沿海上升流势力强B.冬季受黄海暖流影响大C.夏季沿海易形成下降流D.夏季海水上下层交换少6.造成东海沿岸地区叶绿素浓度与海水温度相关性弱的主要因素是()A.人类活动B.海水深度C.太阳辐射D.海域封闭度下图为东北亚局部海域,其表层海水盐度存在显著差异,虚线范围为东北亚局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低值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表层海水盐度低值中心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风向C.洋流D.河流8.推测该海域盐度最低的时段是()A.1—2月B.3—4月C.7—8月D.11—12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海流会偏离盛行风向。
在风向与海岸线夹角合适的条件下,离岸风可形成向岸流,向岸风也可形成离岸流。
下图示意某月几内亚湾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若图示时期向岸风形成的离岸流势力最强,此时最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0月10.水温低值区的出现能够()A.加速氧气向海洋中的溶解B.提高海洋表面反射率C.促进海洋向大气传输潜热D.增强海洋的长波辐射11.图示现象可能引起几内亚湾海岸局部出现非地带性的()A.热带雨林B.热带稀树草原C.热带荒漠D.落叶阔叶林2012年1-8月,我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东大西洋渔区毛里塔尼亚海域进行海水中上层鱼类捕捞。
《地理》海水的性质与运动---笔记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P94
海水盐度总结
影响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 2.入海径流 3.洋流 4.海区的封闭度 5.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等方面
海水 盐度
分布规律
(水平)P96
赤道: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副热带海区: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盐度较高。 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 较低。
小潮: 新月与满月,月球与地球的 引力,不同方向相互消弱。
大潮: 新月与满月,月球与地球 的引力,相同方向相互叠 加。
案例分析 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
➢ 1.此时地月之间距离最小;地、 月、日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引潮 力最大。
➢ 2.杭州湾外宽内窄,河口呈喇叭 状,浪潮涌入狭窄河道,水体涌 积,水位暴涨。
海水密度--垂直分布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中低纬海区,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中纬>低纬)。一定深度 内海水温度和密度变化不大。 2.深度进一步增加,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 但到一定深度,海水密度 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3.高纬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02 潮 汐
• 潮间带是指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洋流
洋流(海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 水运动。
➢ 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分类) ➢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40°N
暖流
寒流
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 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 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负面影响
➢ 据统计数量显著,以往100年间,由于表层水温 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据研 究表明,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水温每增加0.5℃, 飓风的活动性就会提高40%左右。)
(完整版)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等知识点

(完整版)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等知识点海水是指海洋中的水,通常指沉淀物含量低于1000毫克每升(mg/l)的清澈的水,比其他水体的沉淀物含量要多得多。
它是全球许多生活物质的重要来源,水质改变动物生活和人类活动,它也是动物和植物群落的支撑。
海水比水体中的其他组分更具活力,充满了有机物、无机物和水溶液等大量成分,主要由水、钙、镁、钠、氯和硫酸根组成的水体的混合物。
因此,在研究海水的性质时,需要考虑其常见的组分。
海水的性质包括海水的密度、海水的 pH 值、海水的抗碱性和海水的温度特性。
(一)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比淡水的密度大,一般在1.029-1.044之间。
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其原因是由海水中所含的大量盐分和懊氨酸引起的。
(二)海水的pH值:海水具有一定的酸碱性,也称为 pH 值,常测量的范围为6.5-8.5之间,具体取决于海洋深度和时间,近海多为7.5-8.5,远海一般为7-8。
(三)海水的抗碱性:海水的抗碱性,指的是海水对碱金属元素的抗性。
一般来说,海水的抗碱性越高,这时的碱金属吸收及其所带来的副作用也会越强。
(四)海水的温度特性:海水的温度特性与几何参数有关,如海水的深度、流速和潮汐的强度。
深海的温度一般比浅海低,mo)潮汐的强度也会引起浅层海水的温度急剧变化。
海水的运动是指由于温度、盐度和气压梯度等因素引起海水形成不同运动形式的过程。
运动可以分为三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输运。
(一)水平运动:是指海水在沿着海底的水深任意方向的运动,运动的形式可以是圆形、环形等。
一般来说,水流的水平运动按照从内海向外海的方向,大致可分为水温冷却运动、近岸流体运动、深海平流运动和基础流体运动四种。
(二)垂直运动:是指在某一方向上,海水从海床向海面或从海面向海床的运动,主要有蒸发、凝华、温度对流、盐度对流和涡旋等。
(三)输运:是指海水循环过程中,处于某一流动方向上的大范围空间的输运过程,常见的有地球的气旋转动、全球的气压效应的输运和桅杆气候模式的输运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水的运动》第13讲海水的性质与海水运动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

7.与连兴港相比,共青圩平均盐度明显偏低的主要
原因是( C )
A.沙岛阻挡,潮流涌入较少 B.水温较低,海水蒸发较弱 C.长江主道,淡水流入较多 D.距海较近,海水倒灌较少 解析 从图可知无明显沙岛阻挡,A错误;连兴港和共青圩纬度相差不大,水 温差异不大,B错误;读图可知,与连兴港相比,共青圩所处的南支江面宽阔, 属于长江主道,且河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多数流入南支,因此淡水 流入较多,导致盐度较低,C正确;连兴港和共青圩与海洋距离相近,D错误。
影响因素 洋流
海水汇入 冰情
具体表现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 的海域,盐度较低 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 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 的海域,盐度较低
3.海水的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2)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④—2月、盐度 ④—8月、盐度 ④—2月、盐度 ④—8月、盐度
解析 连云港位于北半球,8月前21天是北半球夏季,表层海水温度较高,2月 前21天是北半球的冬季,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因此①—2月、温度,②—8月、 温度。连云港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降水变化较大,夏季陆地径流 汇入较多且变化较大,使港口盐度偏低,且盐度随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的变化 而变化;冬季降水少,陆地径流汇入少,因此冬季盐度偏高,且变化小,故 ③—2月、盐度,④—8月、盐度,选D。
(2022·湖南怀化期末)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盐度、 海水成分、营养盐类等等。其中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 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洋热能不仅驱动大部分的洋流,而且还制约着 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全球 海洋年平均水温为17.4 ℃,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高出3.1 ℃。海洋盐度、海洋 密度也与海洋温度密切相关。(盐度:用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常用1 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来表示。)读图,据此完成1~3题。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1)图中①、②、③海区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C.①③② B.③②① D.②③① ( )
)
(2)图中①海区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1月 C.8月 B.3月 D.12月
解析: ①海区为尼罗河入海口处,影响其海水盐度的主要 因素是尼罗河的入海径流量;②、③海区分别为地中海和 红海。决定尼罗河水量的上游源头属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 候,夏季为湿季,降水较多,此时河流为汛期,注入地中 海的淡水多,河口①处盐度出现最小值。
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
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
流的是哪一海区?
[课堂笔记] 第(1)题,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是越向南温度 越低,因此位于南半球。虚线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突出,因 此水温较高。第(2)题,从流向上看,暖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 较高纬度,在南半球为向南流。①~④4个地点,只有①地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曲线①
C.曲线③
B.曲线②
D.曲线④
解析:海水水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 递减。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表层海水以下,水温随深度 变化不大,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答案:A
2.形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海水导热率
3.以海水等温线或等盐度线切入,考查洋流对海水温度、
盐度的影响。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是大气的主要 热源 和水源,海洋水占地球水体总量 的96.53% 。 (2) 海岸带 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体运动专题海水的性质

随纬度的升高密度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极地海区。
活动 三 海水的密度
说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
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成因。
1500米
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 低纬度海区从海面至海平面下1 500米,海水密度迅速增大。 从海平面下1 500米至2 000米左右,海水密度缓慢增大。2 000米以下海水密度基 本不变。 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很小。 成因:海水密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水温度的变化。低纬度从赤道到副热带海区, 表层水温较高,密度较小。但因海水热导率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迅速降低, 海水密度也迅速增加。但到2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基本保持稳定,密度也基本不
(1)简述盛冰期渤海海冰的分布特水 大点规需。模求开,采海海冰冰开使采海季水节盐性度强升,高开采,成破本坏高海;洋 (2)分析渤海易结冰的原因。 环境。 (3)有人说,渤海海冰为环渤海地区捧出一个“淡水碗”,你是否赞同并
说明理由。
归纳 二 海水的盐度
2.海水盐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01 影响全球海洋生态 02 影响全球海洋热量交换及大气环流 03 为人类提供海盐等自然资源 04 影响人类渔业生产 05 其他
会海水密度突然减小的情况,海水浮 力也会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
这可能会使得潜艇掉落到安全潜水深
度以下导致艇毁人亡。
低密度
海水密度变化会影响
海洋潜艇活动安全。
拓展 三 海水的密度
视频 三 海水的密度
北部湾海域环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秋季环流模式相似;春、夏季环流 模式相似。下图为北部湾不同季节环流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读图 一 海水的温度
活动
表层区 温跃层
高考地理中海水的运动

常见的三种海水运动形式——波浪(海浪)、潮汐、洋流。
一、波浪1、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风越大,波浪也就越大。
(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eg :涌浪可以到达离风暴中心(如台风)很远的地方,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波浪能是清洁能源,发电,但不稳定,利用率较低②塑造海岸地貌,对海岸堤坝、港口建设选产生影响——修建防护堤坝、种植防护林等减轻危害③受台风、地震的影响,产生风暴潮、海啸等灾害二、潮汐1、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白天的涨落为潮、夜晚的涨落为汐。
初一和十五,潮汐现象最明显,潮差最大初七、八和二十二、三,潮汐现象最不明显,潮差最小。
2、高潮(上升的最高水位)、低潮(下降的最低水位)、涨潮(低→高)、落潮(高→低)3、常考案例①作图题②涌潮钱塘江、印度的恒河、巴西的亚马孙河、北美东岸的芬迪湾。
eg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①农历八月,地、月距离最小,月球的引 A 力最大+望日前后,引潮力最大——地月引力②杭州湾为喇叭状河口,能量高度集中——地形地势③此时盛行东南风,风助涌潮——盛行风向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养殖采集:潮间带②海港工程③潮汐发电(潮汐能)——能量分散、不稳定、地域限制三、洋流1、洋流分布(结合世界地理,海陆分布)①中低纬度: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不分南、北半球;②中高纬度: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寒流、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暖流。
2、洋流分类①性质:寒流、暖流eg :寒流的水温不一定比暖流低——海水温度的比较先考虑纬度,再考虑洋流性质。
a.影响海水温度: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水温>寒流流经水温;b.影响海水盐度: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盐度>寒流流经盐度;②成因:风(盛行风)海流、补偿流(上升补偿流)、密度流(表层,密度低→密度高)。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全球热量平衡;②影响生物:渔场的形成——阳光、温度、食物;a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千岛寒流)b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寒流)c.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d.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③影响航行:顺流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出现海雾和浮冰(影响航行安全);④影响海洋污染:海水稀释,减轻污染程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学问点海水的性质和运动高考地理学问点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高考地理学问点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热容量很大。
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袤区域。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起先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海水热量的收入、支出太阳辐射、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海水温度的空间改变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水温度的垂直改变表层海水温度改变较大,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温度改变不大。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整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盐度的概念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大洋平均盐度:3.5%
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寒流、暖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旁边)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