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复旦中西医结合基础 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教案

授课方法(PPT、录像、CAI、其他):
P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等方面的鉴别诊断?
2.股骨头坏死与股骨颈骨折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等方面的鉴别诊断?
参考书及文献目录:
1.中医骨伤科学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王和鸣主编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系教案
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概论
授课教师
王文昊
职称(授聘职位)
副主任医师
授课题目
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
授课学时
2
授课对象(专业、年级、班)
本科
授课日期
2018-12-13
授课目的和要求(掌握、熟悉、了解的具体内容):
1.掌握强直性脊柱炎和股骨头坏死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分期、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
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O",ASO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4.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鉴别诊断10min
5.股骨头坏死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分期10min
6.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15min
7.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10min
8.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鉴别诊断10min
中文和英文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教师签名:
系(科)主任签名:
备注:1、系(科)主任在授课前审阅教案并签名;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础医学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础医学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基础医学综合能力是为招收基础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基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专业基础理论。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基础医学各专业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医学基础学科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主要考查报考医学生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正常人体生理和生化的机能调节,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病理以及病理生理改变机制。
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基础知识联系临床病变的综合分析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理学约20%, 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2%,病理生理学约20%,医学微生物学约18%
四、试卷题型结构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第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名词解释第51-65题,每小题5分,共75分
问答题第66-75题,每小题15分,共1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2018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8中医综合考研大纲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原文(完整版)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大纲《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2.辨证论治的概念医学全在线网站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的运动与变化2.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对立制约2.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交感互藏4.阴阳的消长5.阴阳的转化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五行相生与相克2.五行制化3.五行相乘与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之间的关系第十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点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一单元体质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要点:1.体质的概念2.体质的构成3.体质的特点细目二: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发病2.体质与病因病机3.体质与诊治4.体质与养生[NextPage]第十二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第十三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6.复发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内生“五邪”的概念2.风气内动3.寒从中生4.湿浊内生5.津伤化燥6.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式2.病性转化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治则、治法的概念2.治病求本3.正治与反治4.治标与治本5.扶正与祛邪6.调整阴阳7.调理精气血津液8.三因制宜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细目一:养生要点:1.养生的原则2.养生的方法细目二:生命的寿夭要点: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
复旦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原版: 1、《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骆玉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陈思和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5、《陈思和自选集》陈思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7、《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王晓明主编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唐金海著 东方出版中心 10、《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1、《欧洲文学史》杨周翰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文艺学导论》吴中杰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3、《文学理论》(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14、《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6、《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7、《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8、《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修订版: 1、《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骆玉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陈思和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5、《陈思和自选集》陈思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8 元 6、《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7、《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二版)上卷 下卷 王运熙 顾易生 复旦大学出版社 83.6 元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王晓明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40 元 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唐金海著 东方出版中心 10、《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教材)叶蜚声、徐通锵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 元)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徐通锵、胡吉成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9.5 元11、《欧洲文学史》杨周翰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洲文学史(第 1 卷) (古代至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总主编:李赋宁 商务印书馆 欧洲文学史(第 2 卷) (十九世纪欧洲文学) 总主编:李赋宁 欧洲文学史(第 3 卷) (全 2 册) (二十世纪二次大战后欧洲文学) 总主编:李赋宁 商 务印书馆】 12、《文艺学导论》吴中杰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3、《文学理论》(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14、《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6、《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7、《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8、《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19、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20、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21、 《现代汉语》 (重订本)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主编:胡裕树 17.1 元 《现代汉语使用说明》 (重订本)胡裕树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6.17 元 22、 《现代汉语》 (增订三版) (上下册)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主编: 黄伯荣、 廖序东 高 等教育出版社 12.82 元+13.8 元 《现代汉语》 (增订三版)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 社 16.3 元 24、 《现代汉语通论》 (中国高等学校文科 21 世纪新教材) 邵敬敏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 社 32.5 元 《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 邵敬敏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5.67 元 25、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黄修己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2.23 元 26、中国新文学大系 (1)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 (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乙种) 茅 黄伯荣、廖序东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盾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 鲁 迅 编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3)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 (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 郑 伯奇 编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4) 中国新文学大系 (戏剧集) (影印本) ——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 (乙种) 洪深 上 海文艺出版社 (5)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 (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乙种) 郑 振铎 上海文艺出版社 (6)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 (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乙种) 陈 英 上海文艺出版社 (7) 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 (影印本) ——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 (乙种) 朱自清 上 海文艺出版社 (8)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 (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乙种) 周 作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 (9)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 (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乙种) 郁 达夫 上海文艺出版社招生信息 招生目录信息招生年份: 2011 招生人数: 10 招生代码: 050106 01 中国近现代文学演变 02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03 现当代中外文学关系 04 世界华文文学 05 中国当代文学06 当代文化研究与批评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初试目录: ③705 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④808 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 本系拟招收 70%左右推免生。
2019年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硕专业真题回忆(764)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硕专业真题回忆(764)多选题1气对血液生成的作用2湿邪的致病特点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4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5含有黄连黄芩黄柏的方子6发热伴有单纯疱疹的有(感冒,间日疟,药物热,还有两个忘了。
)7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见于(肺结核,二尖瓣狭窄,支扩,肺癌,渗出性胸膜炎)8急诊大咯血,有咳嗽咳大量脓痰病史可见于(选项支扩,肺脓肿,肺结核,肺炎,肺癌)9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10.哪个方中没有熟地黄11.偏瘫与下面哪个相关(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单选题1独活寄生汤的组成2心悸伴有晕厥最常见于3,哪句话体现阴阳的消长平衡4,肝源性腹水的特点(选项腹水,颈静脉怒张,腹水伴消瘦??颜面眼睑水肿,下肢水肿)5,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最适合的描述6,高血压与哪个脏腑无关7.习惯性便秘的病因8慢性胆囊炎的病因9卒中的病机10慌张步态可见于11七方的内容12八法的内容13.十阵的内容14.十二经脉有余之气血灌注于哪儿15.不属于溶血性黄疸的是(PNH,地中海贫血,遗传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还有两个血管内溶血的的病)16.属于脑膜刺激征的是17.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连续性杂音(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18.心悸,伴有多汗消瘦见于(甲亢,贫血,高血压,肺结核,心肌炎??)19.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哪些导联出现异常只想起来这么多,考察的大多是基础知识。
大家就做个参考吧。
整张卷子的比例感觉中医部分比西医多,中药,就是考的功效,主治没考,我背了中药快快记,感觉完全够用方剂学,考的组成,七阵八方十剂的内容,关键是一定要背熟歌诀,一定。
中基,出现了一些中医综合的题,都是很基础的问题。
好像没有考到医学史部分。
个人觉得中医几门按照中综复习就可以,把基础知识掌握牢靠。
西医部分内科出题参考的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我复习的时候用的是贺银成,完全没看那本书,但题目里考到有高血压的脏腑病机和习惯性便秘的病机,题目不多。
2018年复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074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2018年复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074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5d049a7d9b6648d7c1c746eb.png)
2018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074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一、招生信息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医学[10]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074]二、研究方向01 (全日制)卫生技术评估与医院管理02 (全日制)卫生经济学与医疗保障03 (全日制)医药卫生政策与系统评价04 (全日制)卫生监督与评价研究05 (全日制)社会医学与卫生服务研究三、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3卫生综合或755卫生管理综合四、复习指导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原文【3】

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原文【3】五、中医内科学(一)总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和临证备要。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关格、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自汗盗汗、虚劳、厥证、关格、瘿病。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肺痿、肺痨、噎膈、呃逆、痉证、疟疾、遗精、耳鸣耳聋、颤证、阳痿、肥胖、癌病。
3.下列病症的概念、病因危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比较鉴别。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痨。
(7)哮病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2)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3)相同病机,导致不同血证。
(14)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5)胸痹与真心痛。
(16)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
(17)惊悸与怔忡。
(18)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19)癫、狂、痫。
(20)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1)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
(22)刚痉与柔痉。
(23)暑厥、气厥、蛔厥。
(24)头痛与眩晕。
(25)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6)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7)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和血府逐瘀汤。
(28)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
(29)呃逆与干呕、嗳气。
(30)泄泻与痢疾。
(31)干霍乱与腹痛。
(32)腹痛与疝气、肠痈。
(33)胃痛与真心痛。
(34)急黄、胆黄、瘟黄。
(35)虚证黄疸与萎黄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1]考试科
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医学[10]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中西医结合[1006]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2 (全日制)慢性痛及针药结合缓解疼痛的机制
03 (全日制)女童性早熟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早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4 (全日制)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5 (全日制)针刺调整免疫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6 (全日制)抑郁症及针刺改善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7 (全日制)针刺与中药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免疫机制
08 (全日制)针刺与中药调整女性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3生物学综合或756基础医学综合或764中西医综合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