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眼科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

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

长其 视 网膜 病变 的发病 率就会 越高。需要 引起 注意 的是 现在大 多数 患者对 于 自己患糖 尿病没有任何的察觉 ,当然对于一些 常见 并发 症的发 生更是所知甚少,据 相关调查 显示我国居 民对糖尿病 的眼病 知晓率仅 约为 3 . 83 %。在本次研 究 中的 2 例患者 均是在 8 进行 白内障手术时才确诊为 糖尿 病, 就在无形 中给对 术前和术 这
所 在医 院收 治的在 白内障手术前 确诊 为糖尿 病 的临床患者 病例 2 8例 ,将 这 2 8例患者 的临床治疗 资料进行整理 ,并对其展开 回 顾性 分析,对 糖尿病 患者 白内障手术 的最佳手术 时机进 行探 讨, 并对 治疗效 果进行评 f  ̄ 析。 r' -
1 统计 学处理 . 3 所得 到的所有相关 数据均采用 S S 40统计 学数据处 理软 P S1. 件进 行处理分析, < .5 P O0 为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的视力恢 复情况很难 进行预 测。选 择合 适的手术 时机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恢 复情况。
【 关键词 】 糖尿病 ; 首诊眼科 ; 白内障手术 ; 手术 时机
中图分类号 R 7. 7 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2 0 4 — 2 6 4 6 0 (0 22 — 1 1 0
《 外医 研 第1卷 第2期( 第1 期)0 年8 经验 体 会 Jn y niu 中 学 究》 0 2 总 7 21 月 4 2 i at i g h
首 诊 眼科 糖 尿 病 患者 白 内障 手 术 时机 及 临床 疗 效 分 析
吴柳青①
【 摘要 l 目的 : 对首诊 眼科的糖尿病患者 白内障手术 时机 以及临床治疗效 果进 行探 讨分析。 法 : 方 随机抽取 2 0 09年 1 月 一0 1 1 月笔者所 在 2 21年 2

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雷珠单抗是一种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的治疗中。

关于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尚未有足够的研究和资料支持。

本文旨在对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和探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病例选择
本观察选取了3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年龄范围为45-70岁,均为初次就诊或复诊的患者。

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

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性白内障,且视力下降较快,伴有明显的黄斑区水肿及出血。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每2周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

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了眼科检查及OCT检查,记录了患者的视力状况、眼底及黄斑区的变化情况。

3. 结果
经过3个月的雷珠单抗治疗,患者的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视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有21例患者的视力提高了1-2行,6例患者的视力保持稳定,3例患者的视力下降了1行。

眼底检查显示,黄斑区的出血明显减少,黄斑区的病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4. 讨论
根据观察结果,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通过抑制黄斑区血管生成和减轻黄斑水肿,雷珠单抗可以改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控制病情的发展。

本观察并未对雷珠单抗治疗的长期效果进行观察,也未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中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

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

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对首诊眼科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在白内障手术前确诊为糖尿病的临床患者28例,对这2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选择空腹血糖在6.0 mmol/L的时候进行手术的患者有6例;选择在空腹血糖在6.0~9.0 mmol/L时进行手术的患者有12例;选择在9.0 mmol/L以上时进行手术的患者有10例。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结论:对于首诊眼科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进行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很难进行预测。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标签:糖尿病;首诊眼科;白内障手术;手术时机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2-0141-02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患者却对糖尿病的一些基本知识不是十分的了解,具有相对较低的知晓率。

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最佳手术时机存在很大的争议,相关报道也不是很多[1]。

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首诊眼科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的目的,笔者对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本院收治的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前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过去一段时间里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在行白内障手术之前确诊为糖尿病的临床患者,共28例,在这2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以及有女性患者12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5~7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53岁。

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中予以应用。

在进行手术之前,视力光感为0.05的患者有23例,视力0.05~0.1的患者有5例。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分析
1 4 随访 .
6 3例( 9眼) 6 糖尿 病性 白内障 患者 中男 2 8例(9眼)女 3 2 , 5例 (0 )年 龄 5 ~9 4眼 , 3 2岁 , 平均 6 9岁。 1 型糖 尿病 1 ( 眼)2 例 1 , 型糖 尿病 6 例 ( 8眼) 全 部患 者 术前 均经 内科 确 诊为糖 尿 病 , 2 6 , 病程 1 0
糖 尿病 老 年性 白内障 5 9例 ( 3眼) 为对 照组 。 6 作 12 术 前 眼部 检查 . 视 力: 光感 ~0. 光定 位 及红 绿 色 觉正 常 , 2, 虹膜 面 无新 生血 管, B超 检查 排 除视 网膜 脱 离和 增 殖性 视 网膜病 变 , 眼压 均 在正 常 范 围。散 瞳检 查 : 晶体 皮 质混浊 5 6眼 , 后囊 混 浊 1 。 3眼 1 3 手 术方 法及术 后处 理 . 所有 混 浊小 切 口白 内障囊 外 摘 除加 后 房型 人 工 晶体 植 入术 时
和及时 治疗的重要 性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关键词】糖尿病 白内障摘除术 人 工晶体植入术 并发症 【 中图分类号 】R7 . 7 1 6 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号】l7 -0 4 ( 0 8 l () 0 3 - 2 4 7 22 0 ) 1c- 0 8 0 6
因此 多持 谨慎 态 度 。现将 我院 2 0 年 1月至 2 0 05 0 7年 1 月期 间的 此类 手术 6 例 ( 9眼) 3 6 作一 回顾 性分 析 , 重点 观察 手术 并 发症 及影
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前囊截开采用 “ 信封”式技术 , 植入国产或进 口P MMA后房型人

糖尿病白内障的手术选择时机及术后并发症

糖尿病白内障的手术选择时机及术后并发症

糖尿病白内障的手术选择时机及术后并发症发布时间:2023-03-10T02:14:44.0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6月6期作者:董雪松齐艳秀[导读]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4000摘要:糖尿病为当前临床常见病、高发病,因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以及对机体微循环系统的影响,容易引起糖尿病白内障,进而会给患者的视觉系统造成损害,使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

目前对于糖尿病白内障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不过据实际手术情况来看,因糖尿病白内障的特殊性,极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角膜相关并发症等,均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同时,还应注重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基于此在本文中便简单分析了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时机影响因素及其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时机;手术时机影响因素;术后并发症白内障是常见眼科疾病,糖尿病是引起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据有关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对比分析来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对于糖尿病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更加科学化、有效化,但依然要注意控制各种可能影响手术实际的相关因素,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风险评估,严防术后并发症。

1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手术时机影响因素1.1血糖糖尿病白内障的原发病是糖尿病,在糖尿病影响下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糖耐量异常,而对于需要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极有可能会因血糖而影响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及时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视力状况,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是部分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糖异常问题,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有研究表明,长期性的血糖水平与围术期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短期血糖水平则无较大关联。

基于此,当前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应注意关注血糖变化,了解患者的长期血糖状况,降低因血糖因素而带来的不利影响[1]。

1.2视网膜激光光凝视网膜激光光凝是眼科常用手术治疗方法,其能够帮助矫正患者视力,但是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视网膜激光光凝是影响手术时机的影响因素之一。

糖尿病白内障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疗效评价

糖尿病白内障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疗效评价

糖尿病白内障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白内障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治疗效果。

方法80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14例选在空腹血糖9.0~11.0 mmol/L、31例选在空腹血糖6.0~8.9 mmol/L、35例选在空腹血糖9.0 mmol/L 时,糖基化和糖基氧化反应发挥主要作用,糖基化在糖尿病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起主要作用,晶状体纤维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值较高,使水溶性糖基化终产物无法靠近细胞膜而排出,而累积在细胞内使晶状体混浊、颜色变深[5]。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白内障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与药物辅助治疗,药物主要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依帕司他)、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E)、阿司匹林、牛磺酸、中草药制剂等,维生素可以清除局部组织的活性羟基和超氧化物,同时具胰岛素样作用,恢复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机制,牛磺酸是晶状体中含量较高的游离氨基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6]。

这些药物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并不能扭转病情的发展结局,因此手术治疗是糖尿病白内障的最佳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

参考文献[1] 沈盛县,严宏.糖尿病性白内障与视网膜病变联合治疗的时机和策略.眼科新进展,2015,35(8):791-794.[2] 毛德荣.两种小切口手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对照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86-3588.[3] 张新梅. 46例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37-138.[4] 万小艳,赵富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临床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554-555.[5] 李立刚.眼科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研究.医学信息,2015(42):298-299.[6] 孙梅.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316-318.。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治疗效果分析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4~11月营口鲅鱼圈渤海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68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其中甲组(72例)患者选择空腹血糖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伴有糖尿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视力均0.05)(表2)。

3讨论在临床上,糖尿病属于常见以及多发的慢性疾病。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上升,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逐年趋向于年轻化[5]。

糖尿病白内障属于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已经成为视网膜病变中的第二大类眼疾。

对于糖尿病白内障,临床主要以预防为主,根据患者血糖值监测情况,给予合适的降糖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若使用手术治疗,则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相关研究表示[6-7],当人体内的血糖水平>9.0 mmol/L 后,其发挥体内糖基化以及糖基化反应的作用,使得晶状体纤维细胞膜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并提高磷脂的比值[8-9],进而导致水溶性的糖基化反应产物无法接近细胞膜,细胞膜中无法将其排除出去,久而久之累积下来,可使晶状体出现浑浊情况,且加深其颜色[10]。

临床对于糖尿病白内障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合为主[11],其中药物治疗包括维生素C、E以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中草药制剂同样为治疗药物[12-14]。

然而药物治疗仅可延缓病情,并不能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终止,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治疗[15]。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不仅如此,在手术时机选择方面,于空腹血糖<5.9 mmol/L时期、6.0~7.0 mmol/L时期进行手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在空腹血糖7.1~8.0 mmol/L时进行白内障手术,其并发症明显更高。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诊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诊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进行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犘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狀(%)]
组别 狀
出血
感染 并发症率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25 2(8.00) 0(0.00) 3(12.00) 24(96.00)
对照组 25 3(12.00) 1(4.00) 6(24.00) 20(80.00)
(下转至第170页)
165
护理实论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8年7月第13期
者测量一次血糖,对于血糖未达标者,我们会在两周内复查。 叮嘱患者平时一定要经常复查血糖,不但能随时了解其血糖 控制情况,而 且 可 根 据 患 者 的 具 体 血 糖 高 度 及 时 调 整 用 药 量、进食量、运动量等,并可防止血糖过低引发低血糖而带来 生命危险。指导患者 在 监 测 血 糖 的 同 时,还 要 每 2~3 个 月 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 用药剂量。 2 结果
比较上,犘 >0.05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狓珔±狊)
组别

观察组 25
对照组 25


平均年龄 72.76±6.2469 72.60±8.9768
0.73 0.942
平均病程 1.82±0.8276 2.18±1.5199
1.04 0.304
1.2 护理方法 完善相关术前 检 查,如 视 力、眼 部 超 声、裂 隙 灯 等 检 查;
随访前120例患者的血糖控制满意率仅为42.5%,2011 年至 2017 年 每 年 的 血 糖 控 制 满 意 率 分 别 为 60%、73.3%、 78.3%、83.3%、87.6%、88.3%、91.7%,均 明 显 高 于 随 访 前,且每年递增。 3 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诊眼科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时机,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38例患白内障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手术时机的选择:12例(31.58%)患者空腹血糖值>8.9 mmol/L;20(52.63%)例在6.0~8.9 mmol/L;6(15.79%)例8.9 mmol/L,约占31.58%;20例患者在6.0~8.9 mmol/L,约占52.63%;6例患者8.9mmol/L时,不适合行手术治疗,当血糖水平在5.5~8.9 mmol/L时,行手术治疗安全性高[4];董建剛等学者认为手术最好的实施时机应在血糖水平保持≤7.2 mmol/L,若难以达到这个标准,至少也应保持<8.3 mmol/L[5]。

本文研究中,患者首诊在眼科,对其病程及病史的了解均不详细,加上术前血糖控制的可变性对手术的影响很大。

有52.63%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在血糖水平为6.0~8.9 mmol/L之间进行,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

通过对表1数据的分析可得,本文研究中38例患者在手术治疗白内障后,视力恢复情况较好,视力差的患者多伴有眼底黄斑病变或视网膜病变,由此可以看出,眼底病并发症对患者视力的影响大,因此需要对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关研究报道,糖尿病病程越长的患者眼底病变的程度就越高。

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良好的控制是手术效果的有力保障,对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在视网膜病变发展快速时期,应改为胰岛素降糖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柳青.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141-142.
[2]苏菲,孙雅彬,李鑫,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15-1617.
[3]谢迎宾,雷宁玉,张磊,等.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3):291-293.
[4]刘祥明,毛安真,谢先华,等.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35-1936.
[5]董建刚,蒋扣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482-4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