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合集下载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措施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措施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措施为了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XXX制定了以下措施:一、指导思想以“为指导,以常规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同时,通过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校文明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品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学生德育工作领导总负责,班主任具体负责。

三、养成教育主题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应从小抓、抓小事。

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实际,我校养成教育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1.强化“责任”教育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他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事半功倍。

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他人、班级、学校、家庭、社会负责的教育。

我们将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要求,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狠抓“秩序”教育秩序指研究、活动、生活、工作都要遵守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

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研究、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秩序。

实施中也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3.加强“礼貌”教育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老师、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貌。

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的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

实施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步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友爱”教育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并正确处理交往关系。

友好行为需要外部和内部强化,即提供规范性要求和采取有利于友爱健康发展的措施,以及在内心产生自觉的友好行为。

《2023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

《2023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

《2023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公德,尊重师长和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全日制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

第二条中小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中小学生应遵守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尊重师长和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章学习行为第四条中小学生应认真履行学习义务,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第五条中小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第六条中小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章生活习惯第七条中小学生应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第八条中小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的习惯。

第九条中小学生应注重饮食卫生,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饮暴食。

第四章道德品质第十条中小学生应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

第十一条中小学生应诚实守信,不作弊,不抄袭。

第十二条中小学生应遵守考试纪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第五章心理健康第十三条中小学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第十四条中小学生应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素质。

第六章社会实践第十五条中小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锻炼能力。

第十六条中小学生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七章奖惩制度第十七条中小学生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中小学生违反本规范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规范的解释权归教育部所有。

结语通过本次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8篇)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8篇)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8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

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自理能力培养等方面齐抓并进,努力创设一个使学生能愉快的学习、快乐的活动、健康的成长的“温馨家园”。

二、工作目标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全面执行生活管理职能,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检查各项常规的落实、自主活动的组织、自我困难的克服、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培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个案的分析与追踪,使学生在诚实守信、感恩孝敬、关爱他人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知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3、重视环境熏陶,努力建设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在团结互助、宽容谦让、热爱集体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知和表现,使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活泼、和谐、快乐地成长。

三、主要工作要求与措施1、随时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学科渗透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3、成立班级“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检查学生不文明行为;4、加强班小组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共同做好学生的情感沟通工作。

深入学生的心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引导,及时掌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5、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养成教育尽管是老话题,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片新领域,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养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1. 多方面引导。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班级管理,家庭可以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社会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2. 科学评价。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行为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与批评。

同时,行为评价也应该体现多样性和个性化,避免成为机械的奖励与惩罚。

3. 互动交流。

学校应该开展多样化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规范引导。

学校应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规范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范。

5. 实践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生活教育的实践性,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社会服务活动、户外拓展训练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温馨关怀。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给予初中生温馨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

这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

7. 督促跟踪。

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督促跟踪机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跟踪和反馈。

及时指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错误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坚持下去。

8.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课程等,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9. 个性化教育。

基于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学校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不同的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而不是一刀切、强化规范的教育。

10. 跨学科整合。

学校应该整合相关学科的教育资源,让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成为跨学科的教育内容。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
全文
第一章总则
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品
德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校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出勤要求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到校上课,不得擅自离校旷课。

第二节服装仪表规范
1. 中小学生应穿戴整洁、文明的校服。

第三节课堂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安静听讲,不得打闹或干扰他人。

第四节课间活动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进行课间活动,不得追逐打闹、乱扔垃圾等。

第三章家庭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家庭作业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第二节互助关爱规范
1. 中小学生应互相关心、帮助同学和家人。

第三节娱乐休闲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合理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第四章社会活动行为规范
第一节社会交往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往,不诋毁他人、不欺凌他人。

第二节健康生活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章处罚措施
本规范设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
本规范自2023年起正式生效。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的全文。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守则的教育与引导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守则的教育与引导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守则的教育与引导引言中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守则的教育与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指对中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的一系列准则。

通过制定这些准则,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惯。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尊重他人中学生应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包括尊重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个人空间、意见和。

遵守纪律中学生应遵守学校的纪律,并遵循校园内的规定和制度。

这包括遵守课堂纪律、守时守信、不携带违禁物品等。

爱护环境中学生应该学会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学校的设施和公共场所。

注重卫生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保持个人卫生,并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卫生工作。

健康生活方式中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惯。

中学生守则的教育与引导守则是一种对行为的规范,是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

教育与引导中学生遵守守则是培养他们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守则的教育与引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知识普及教育中学生关于守则的重要性和影响的知识,让他们明白守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知行合一通过实践和体验,引导中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真正将守则融入到他们的行为中。

激励和奖励及时给予中学生合理的激励和奖励,以鼓励他们坚持守则,树立正确的行为惯。

身份认同引导中学生理解守则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发展和未来的幸福,并让他们对守则进行内化,形成身份认同感。

家校合作中学生守则的教育与引导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家校合作,形成一致的教育力量。

结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守则的教育与引导是培养中学生正确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制定明确的规范和引导措施,并与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才能确保中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持续发展。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中学生是即将步入青春期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为了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设计了以下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制定个人目标计划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将通过个人目标计划活动引导他们设立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合理和可行的目标计划。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二: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讲解校规校纪、社会公德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良好的行为规范。

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和分享违反校规的后果,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活动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义工活动、参观博物馆、参加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将行为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中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压力,我们将组织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应变能力。

活动五:开展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教育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户外拓展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同时,进行健康生活教育,讲解饮食营养、作息规律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以上是我们设计的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中学⽣⽇常⾏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学⽣⽇常⾏为规范养成教育》四⼗条根据《中学⽣德育⼤纲》、《中学⽣⽇常⾏为规范》,对学⽣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的⾏为习惯,特制定《中学⽣⾏为规范养成教育细则》。

⼀、到校⾏为习惯养成1、早晨按时到校,不迟到。

早晨,值⽇⽣提前20分钟到校,晨读前必须完成清扫任务。

2、学⽣到校后⽴即回教室上⾃习。

早⾃习室内学⽣要认真读书,不能讲闲话,更不能随便出⼊教室。

3、到校门必须下车,⾃⾏车停放在车场班级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4、中午、晚⾃习前学⽣到校后,应⽴即进教室⾃习,完成作业。

任何⼈不得在操场、连廊、教室⾛廊前逗留,不能在教室内讲话,逗闹。

⼆、课间习惯养成要求:5、课间教室内保持安静,不准⼤声喧哗、吵闹,不准搞任何体育活动或游戏。

6、课间做到漫步轻声,不追赶打闹、不⼤声讲话,不准在⾛廊、楼梯上逗留,不准在教室前拍球、踢球或做游戏。

7、主动为教师、同学、客⼈让路,问好,不准抢路先⾏或横排并⾏。

8、⽤过的废纸、包装袋及杂物扔到垃圾箱内,不准到处乱扔,更不准从窗⼝扔出室外。

9、不准与校外闲散⼈员来往(包括原来同学),不准出校门,更不准翻跃围墙。

10、在操场上活动的同学听到铃声后⽴即停⽌活动,在铃声落前进教室,不准迟到。

三、课堂养成要求:11、上课铃响后,在各⾃座位上坐好准备上课,确因特殊情况迟到的学⽣要先报告,经教师允许后⽅可进教室上课。

12、上课开始和结束时要认真执⾏礼仪。

13、上课时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课堂上不准看课外书、睡觉、讲话、吃零⾷,转笔或做其它科作业等与本课学习⽆关的事情。

14、课堂上要认真思索,积极发⾔。

15、不随便换座位。

16、不准以任何理由顶撞教师。

17、下课出教室时,要让教师先⾏,其它班级教师听课进教室时,要全体⿎掌欢迎,离开教室时⿎掌欢送。

四、两操养成要求:18、积极认真参加⼴播操,按规定不准留值⽇⽣,有病的同学或有极特殊情况的同学要在做操之前跟教师请假,其它同学⼀律参加课间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活动时间:2011/12/5
地点:报告厅
主持人:罗然、莫璐
到会人员:1110班全体同学
活动目标: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奏唱班歌、生活实例窥探、行规讨论交流、反面案例启示、、文明倡议书签名等一系列程序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真正用规范来指导本班学生平时的言行。

树立初一年10班的良好集体形象和个人影响。

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活动过程:
一、奏唱班歌《明天会更好》
师: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中学生应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两位主持人闪亮登场!
罗然、莫璐: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莫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


罗然:“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够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一个坏的习惯,也会干扰和影响一个人的学习与工作。


莫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让好习惯主宰你一生》
罗然:原来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并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之路,说说你有什么习惯呢?
莫璐:先别说我,我们且来看看同学们的一些习惯吧!
二、生活实例窥探
罗然:让我们有热烈的掌声有演员们上场
场景:话在课堂
(下午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正准备开始上课,唐际涛和张彪一前一后急匆匆地跑到教室门口,两人进来坐下后神思不集中,书也没拿出来,东张西望一会儿,又趴在桌上)
唐际涛:现在想睡觉了,你困不困啊
张彪:正起劲呢,不过瘾,我们下午下课后再去?我那个对家太窝囊了,还没开火就死翘翘,他妈真够郁闷
唐际涛:那我们联合,好好疯狂一下,我还琢磨着多赚点钱呢,昨天用低价买了很多废弃的二手货武器,50万进来,300万出去,爽
(他们就这样喋喋不休讲个没完)
三、行规讨论交流
师:我们先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请大家讨论一下,
1.你认为张彪和唐际涛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
②不顶撞老师
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
⑤穿着得体,不盲目追求时尚
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
⑦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资源,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
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⑨不抽烟,不喝酒
⑩不斗殴打群架
⑾不迟到、早退、旷课
⑿工作认真负责,不走逃跑主义路线
学生大胆发言
四、播放《诚实的考核》视频
师总结:有些家长带孩子出去串门,孩子看到别人家的东西就会上去乱翻,其实这无可厚非,因为爱翻东西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但是如果没有人对他们这方面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疏导的话,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坏习惯,也许长大后,他们就会在这个方面上栽跟头。

莫璐:好,从刚才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和大家的言语讨论中,我们认识到了不光是小李和小林,其实很多同学都存在类似的毛病,我们也学到了应该怎样规范甚至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想必大家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总归一点就是先得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罗然:因为好的习惯可以让大家受益,自身存在的坏习惯无形当中会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

莫璐:那我们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坏习惯呢?
全体同学大声喊:“有”
罗然:愿意站起来当着这么多的领导、老师们的面说出来吗?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师与学生互动
罗然:坏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人的坏习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吧!
•五、播放《坏习惯让人终身受害》
•师总结:坏习惯常常使人与幸运失之交臂,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以说,我们一旦染上坏习惯就会终身受害
•莫璐: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功人士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
请看《好习惯主宰人一生》
师总结: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名人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并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之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渴望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们如果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但光说不作是没有用的,关键要拿出行动,要有决心,更要有毅力,有恒心。

将1110班——“十个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自我评价进展表发放给每位同学
罗然:那么我们怎样培养良好的习惯呢?
莫璐:第一、正确认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第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倡议书签名
罗然:确实坏习惯危害大,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习退步,班心混乱。

莫璐: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缺点为集体争光。

罗然、莫璐: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影响你的一生,如果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那么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

为了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班委会发出如下倡议: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顶撞老师
②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③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语气和蔼
④穿着得体,不盲目追求时尚
⑤心中有他人,不自私,多为他人着想
⑥后进生有进步,要不甘落后,奋起直追
⑦讲究卫生,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上无刻划,门窗无破损
⑧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资源,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
⑨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⑩不抽烟,不喝酒,不斗殴打群架
……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点燃好习惯的心灵之灯吧!现在请全体起立跟我大声说:“我一定要改掉坏习惯,走向成功!”口说无凭,我们决定1110班全体成员上来签名和坏习惯说拜拜!
(签名过程)
莫璐:人们常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今天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和大家的积极参与,通过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我们认识到了不仅在社会上更是在学校
里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学生,我们相信好的习惯,行为规范标准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主持人合)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唱班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