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

合集下载

自然界氮循环过程

自然界氮循环过程

自然界氮循环是描述氮在自然界中如何被循环和再利用的过程。

氮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对生命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气中的氮气(N2)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是无法直接利用的,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将氮气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氮化合物。

氮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氮的固定、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有机氮的合成。

首先,氮的固定是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或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生物固氮和非生物固氮两种。

生物固氮主要是由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如豆科植物根瘤菌)完成的,而非生物固氮则通过高温、高压或闪电等自然条件实现。

接下来是氨化作用,即有机氮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氨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土壤中进行,是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氨化作用产生的氨会被植物吸收利用,进一步参与生物体的代谢过程。

硝化作用是将氨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主要由硝化细菌完成。

硝酸盐是植物吸收氮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利用,氮元素得以进入生物体内部,参与生命活动。

反硝化作用是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过程,主要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细菌完成。

这个过程是氮循环中氮元素返回大气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后是有机氮的合成,即植物通过吸收氨或硝酸盐等无机氮源,将其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氮循环中氮元素得以在生物体内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

总的来说,自然界氮循环是一个复杂而精致的生态系统过程,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再利用。

这个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学中的氮循环

生态学中的氮循环

生态学中的氮循环氮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存在于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和所有有机物中。

在生物系统中,氮是生命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参与了多种生物代谢过程。

而生态学中的氮循环则是指各种生物、非生物和化学过程将氮的不同形态转换为有机氮和无机氮(氨、硝态氮、亚硝态氮等)的物质循环过程。

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氮固定、氨化、硝化、反硝化和矿化氮固定是氮循环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氮固定过程将空气中的氮通过生物固定(如豆科植物根圈内的根瘤菌)或非生物固定(如雷电、太阳辐射)的方式,固定成无机氮形式(氨、硝酸盐等)。

氨化则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过程之一,是指将营养物转换为氨的过程。

氨化由微生物媒介的蛋白质分解过程产生,并通过根际微生物将其转化为其他有机氮化合物。

硝化则是把氨或有机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两种硝化菌: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氧化细菌(NOB)。

AOB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而NOB则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反硝化则是指由某些细菌进行的还原硝酸盐为氮气或亚氮化物(比如利用反硝化过程减轻一些农牧业产生的氮排放)的过程。

最后是矿化,这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过程之一,它表示将有机物中的不同形式的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

此过程最常见于生物自然死亡、食物链的生物的排泄和泥沙沉淀等。

氮循环的生态意义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过程,有关氮素的呈现形式对于地表生物环境的稳定性、动态平衡的维护和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论是到草原、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还是到农田、城市等人为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生态意义都不可忽略。

首先,氮循环是调控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当氮素形态和量的变化影响地表生物土壤的生物化学过程时,氮循环可以通过不断转化状态、主导形态与量的变化等方式来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组成与作用,以达到生态稳定的目的。

其次,氮循环是生态系统能量流过程中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地下水循环和地下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对于维持自然生物系统的运转、人工生产以及国土环境生态安全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意义。

氮循环的三种方式

氮循环的三种方式

氮循环的三种方式
嘿,大家知道不,氮循环可有三种超有趣的方式呢!就好像一场奇妙的旅程,氮元素在不同的地方跑来跑去,可有意思啦!
先来说说第一种方式,生物固氮。

哎呀,这就像是大自然的一个小魔法!那些可爱的微生物们,就像勤劳的小工匠,把空气中的氮气给抓住,然后“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

这不就跟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一样嘛,把这个变成那个,多好玩呀!植物们有了这些氮,就能茁壮成长啦。

没有这些微生物,植物们可就没那么滋润咯,那我们的世界得少多少绿色呀!
再讲讲氮的同化。

这就好像是氮元素去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在植物和微生物的体内尽情享受,被转化成各种有用的东西。

植物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美味的食物,氮元素也在其中出了一份力呢。

然后动物们吃了植物,氮元素又跑到动物身体里去啦,这一路的旅程可真够精彩的呀!
最后说说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这就像是氮元素坐了一趟刺激的过山车!硝化作用让氮元素不断变身,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

反硝化作用呢,则像是氮元素的一次大冒险,从比较复杂的形式又变回了氮气。

这一上一下的,氮元素可真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呀!
大家想想看,如果没有这氮循环的三种方式,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植物长不好,动物没吃的,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呀!所以说呀,这氮循环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得好好保护大自然,让氮循环能一直顺畅地进行下去。

这样我们才能一直享受这美丽的世界,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呀!难道不是吗?
这氮循环的三种方式,就像三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之门。

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这神奇的自然现象,一起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

氮循环途径及其特点

氮循环途径及其特点

氮循环途径及其特点
1. 氮循环第一站那当然就是大气啦!大气中有着超多的氮气,就好像一个巨大的氮仓库呢!比如说,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刻都在和这个大氮库亲密接触呀!
2. 然后呀,氮气会被一些特别厉害的微生物固定下来,这就像是它们把氮从大仓库里“搬”出来一样,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合作不就是这样嘛!
3. 接下来,这些被固定的氮就会在生物体内流转,就好像我们上班工作,会接触不同的任务和人一样。

动物吃植物,氮就跟着在生物链中传递呢,想想那些吃草的羊啊牛啊。

4. 动植物死后,氮又会通过分解者返回环境中,这不就跟人下班回家了一样嘛!比如土壤中的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让氮再次回到“循环之路”。

5. 哎呀,还有一部分氮会在土壤中经过一系列变化,这过程就好比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复杂又有趣呢!像氮肥在土地里的转化。

6. 然后呢,有些氮会通过反硝化作用又回到大气中,这多神奇呀!就像是外出旅行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那些从土壤中跑出来回到大气的氮就是这样。

7. 还有呀,人类的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可大了呢!像使用化肥,这不就是人为地给氮循环“加了把劲”嘛?
8. 氮循环就是这么神奇又重要,它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呢!我们必须要好好保护它呀,不然生态系统可就要乱套啦,大家说是不是呢!。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释放到大气中,是氮循环的最终 归宿。
这两个过程通常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但也有可能在同一环境 中同时进行。
05
氮循环的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对氮循环的影响
气温升高
气温升高会导致土壤中氮的挥发和流失增加,影响氮 的固定和转化。
降水变化
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土壤中氮的吸收和释放, 从而影响氮循环。
气形式存在。
氮循环涉及一系列生物和化学过程,包括固氮、硝化、反硝化
03
等,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氮循环的环节
01
固氮
将空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化为含氮 化合物的过程,主要通过生物固 氮和工业固氮两种方式进行。
03
反硝化
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 气中的过程,是氮循环中重要的
脱氮过程。
促进生物多样性
氮循环过程中涉及多种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关系,促进了生物多样 性的发展。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通过固氮作用,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有助于减缓全球 气候变化。
02
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大气中的氮气 转化为氨的过程,是自然固氮的主要 方式。
高温高压固氮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壳中的岩石和 矿物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化 合物。
反硝化作用通常发生在缺氧或 厌氧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等 。
反硝化作用是自然界氮循环的 另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将化合 态的氮转化为气态的氮,释放 到大气中。
硝化与反硝化的关系
01 02 03 04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自然界氮循环的两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它们 共同维持着氮的循环和平衡。
硝化作用将氨氧化成硝酸盐,为反硝化作用提供了所需的硝酸盐。

大气中的氮循环

大气中的氮循环

06
CATALOGUE
氮循环失衡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定义
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 质过多,导致藻类大量
繁殖,水质恶化。
来源
农业化肥、畜禽养殖、 生活污水等排放。
影响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影 响饮用水安全,增加水
处理成本。
防治措施
控制氮、磷排放,加强 污水处理,推广生态农
业。
大气氮氧化物污染问题

适量的氮素供应可以促进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产量和
品质。
缺氮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叶片 黄化,产量和品质下降;而过量 的氮素供应则可能导致植物过度
生长,易倒伏和感病。
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动物体内也需要一定量的氮, 用于合成蛋白质和其他含氮化 合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动物的饲料中需要含有适量的 氮素,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生 产需求。
氮的沉积
大气中的氮化合物通过干沉降和湿沉降等方式降落到地面和水体中。
02
CATALOGUE
氮固定过程
生物固氮
01
02
03
豆科植物固氮
通过根瘤菌等微生物,将 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 化合物,供给植物生长所 需。
非豆科植物固氮
部分非豆科植物也能与固 氮微生物共生,进行生物 固氮。
土壤中的固氮作用
土壤中的氮素可以通过微 生物的固氮作用得到补充 ,提高土壤肥力。
05
CATALOGUE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工业生产排放含氮废气
化石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煤炭 、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过程中产生含氮废气,如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化工生产
氮肥、硝酸、炸药等化工 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排 放大量含氮废气。

自然界的氮循环

自然界的氮循环
01
氮的释放是指自然界中氮气被转化为其他氮化 合物的过程。
03
火山活动可以将大量的氮气释放到大气中,同时岩 石风化也可以将氮气转化为硝酸盐等化合物。
02
自然界的氮释放主要来源于火山活动、岩石风 化和微生物的固氮作用等。
04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氮释放途径,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大气中的氮气可以被转化为氨
等有机氮化合物。
氮的回归
土壤微生物固氮是指土壤中的微 生物将有机氮化合物转化为氨, 然后进一步转化为氮气。
自然界的氮回归主要通过生物呼 吸作用、土壤微生物固氮和燃烧 等途径实现。
05
04
03
02
01
燃烧也是氮回归的一种途径,例 如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可以将有 机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
生物呼吸作用是植物和动物将有 机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 碳的过程,这是自然界中最重要 的氮回归途径。
某些植物能够通过自生固氮作用将大 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供自身吸 收利用。
03 氮的转化
有机氮的转化
1 2
有机氮的来源
有机氮主要来源于生物固氮和动植物残体的分解。
有机氮的转化过程
有机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和 转化,最终转化为氨、硝酸盐等无机氮形式。
3
有机氮的转化意义
有机氮的转化是自然界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氮的回归是指自然界中有机氮化 合物被转化为氮气的过程。
氮的循环平衡
氮的循环平衡是指自然界中氮的释放和回归达 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大气中的氮气浓度保持相对稳 定,同时各种有机氮化合物在生物和非生物界 之间进行循环转化。
如果氮的循环平衡被打破,例如过度的农业活 动导致土壤中氮素过量积累或大气中氮气浓度 过高,就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水体中氮循环的六个过程

水体中氮循环的六个过程

水体中氮循环的六个过程水体中的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水体中不断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它是水体中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

氮循环包括氮的沉降、氮的固定、氮的硝化、氮的反硝化、氮的溶解和氮的沉降和沉积六个过程。

一、氮的沉降氮的沉降是指大气中的氮通过降雨等方式进入水体的过程。

大气中的氮主要以氮气(N2)的形式存在,通过降雨中的氮化合物(如氨气、硝酸盐等)溶解在水体中,从而完成氮的沉降过程。

氮的沉降是水体中氮循环的起始阶段。

二、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指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水体中的氮化合物的过程。

大气中的氮气是无法被大多数生物直接利用的,因为它是相对稳定的双原子分子。

氮的固定主要通过生物固定和非生物固定两种方式进行。

生物固定是指某些特定的细菌通过酶的作用将氮气转化为氨气或有机氮化合物,这种过程被称为生物固氮。

非生物固定是指一些非生物物质(如闪电、大气中的紫外线等)通过氧化反应将氮气转化为氮酸盐等氮化合物。

三、氮的硝化氮的硝化是指氨气或有机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氮的硝化主要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是氨氧化,指氨气被氨氧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第二步是亚硝酸盐氧化,指亚硝酸盐被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氧化为硝酸盐。

氮的硝化是水体中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将有机氮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氮化合物。

四、氮的反硝化氮的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氮的反硝化主要由一些特定的细菌完成,这些细菌能够在缺氧条件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为氮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氮的反硝化是水体中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将水体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维持了水体中氮的平衡。

五、氮的溶解氮的溶解是指氮化合物在水体中的溶解和扩散的过程。

水体中的氮化合物主要以氨气、硝酸盐和有机氮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氮的溶解是水体中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水体中氮化合物的浓度和分布。

六、氮的沉降和沉积氮的沉降和沉积是指水体中的氮化合物沉降到水底并沉积下来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B、NO与O2反应生成NOC、NH3被O2氧化成NO和H2O D、由NH3制备化肥NH4HCO32、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而来的产物B、NO不溶于水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而来的产物D、NO是红棕色气体3、将盛有氮气和二氧化氮(假设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A、1:1B、1:2C、1:3D、3:14、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然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然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C、NO遇空气生成NO2 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5、现在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指的是()A、SO3、NO2、尘埃 B、CO、NO2、尘埃C、SO2、NO、可吸入颗粒物 D、SO2、NO2、可吸入颗粒物6、下列叙述的内容与光化学烟雾无关的是()A、引起大气污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NO2B、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和粉尘污染大气C、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D、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浅蓝色烟雾7、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①建筑物自身;②人自身;③室内装饰材料;④水;⑤人为活动;⑥空气;⑦室外A、①②④⑤B、①③⑥⑦C、①③⑤⑦D、②③⑤⑦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治理光化学烟雾污染,就必须对汽车尾气进行净化处理B、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源头是工业烟尘和灰尘C、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直径在10nm以下D、室内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有害物质主要是苯和甲醛9、造成降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中溶有()A、亚硫酸、硫酸、硝酸B、碳酸、硫酸、硝酸C、氢硫酸、碳酸、硫酸D、盐酸、硫酸、硝酸10、食油在锅内过热着了火,离开火炉后,火仍不熄灭,此时熄灭它的最好方法是()A、立即浇水B、用灭火器C、把油泼掉D、盖严锅盖11、对某地区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显示,二氧化硫的污染指数是40,二氧化氮的污染指数是60,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指数是140。

以下是对该地区空气状况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B、空气的污染指数是240C、空气的污染指数是140D、该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微污染12、下列能源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13、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A、分子中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B、分子中两个氮原子间键能很大C、分子是直线型的D、氮原子失电子比较难14、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 、SO2)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它使CO和NOX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和NOX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CO + 2NOX=== 2X CO2+ N2B、上述方法的缺点是由于SO3的增多,会大大提高空气的酸度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有效控制城市空气污染D、汽车改用天然气或开发氢能源,都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15、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酸雨C、温室效应D、光化学烟雾16、自然界中活化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A、NH4+ B、NO2C、NO3– D、N217、在氮的氧化物中,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A、NOB、N2O3C、N2O5D、NO2二、填空题:1、某日某市市区各项污染物指数分别为:SO2—49、NO2—21、PM10—23。

请问:(1)当日首要污染物是;(2)空气质量级别;(3)你能想到哪些治理这些大气污染物的方法?据你所知,哪些方法目前已被广泛使用?2、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8.82%,已知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

试推断:(1)该元素的名称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与同周期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比较应为。

1、氨水呈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 电离出少量的OH–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2、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氯化铵和和氯化钠D、碘和氯化铵3、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NH3 B、O2C、H2O D、CO24、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颜色变化应该是()A、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5、实验室里,贮存在棕色瓶中的药品是()A、浓硝酸B、浓盐酸C、浓硫酸D、氯化钠6、下列气体中,可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是()A、N2 B、NO C、NO2D、NH3阅读下列内容,完成下面7、8、9三小题:亚硝酸钠(NaNO 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常被误食引起中毒。

已知亚硝酸能与氢碘酸(HI )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碘单质。

7、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A 、HIB 、COC 、NaNO 2D 、I 2 8、上述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A 、HIB 、COC 、NaNO 2D 、I 29、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 ②碘化钾淀粉试纸, ③淀粉, ④白糖, ⑤食醋, ⑥白酒。

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⑤D 、②⑤⑥ 10、物质的量相等的下列气体,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压强降低最多的是( )A 、NH 3和O 2B 、NO 和O 2C 、H 2和Cl 2D 、HCl 和NH 3 11、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由于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所以都是离子化合物B 、对热不稳定C 、都溶于水D 、都可以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12、碱石灰(NaOH 和CaO 的混合物)和五氧化二磷均能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A 、N 2、O 2、NH 3 B 、CO 、NO 、H 2 C 、H 2、NO 、SO 2 D 、NO 、Cl 2、N 2 1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所得的气体是属于被还原而来的产物( )A 、Cl 2B 、NH 3C 、O 2D 、NO 14、下列关于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 、Cu 与硝酸反应只表现出氧化性C 、硝酸能与Na 2CO 3反应,但不生成CO 2D 、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 2又溶解在硝酸中而使之呈黄色15、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A 、浓硫酸B 、盐酸C 、稀硫酸D 、浓硝酸 16、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3NO 2 + H 2O === 2HNO 3 + NOB 、N 2 + 3H 2 2NH 3C 、N 2 + 3Mg ==== Mg 3N 2D 、NH 3 + HNO 3 === NH 4NO 3 17、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的是( ) A 、Ag B 、Al C 、Cu D 、Fe 18、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 )A 、还原性B 、极易溶解C 、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 、氧化性 二、填空题: 1、雷雨发庄稼的道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工业上制硝酸的化学原理: 。

3、硝酸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成无色无毒气体(填名称) ,催化剂高温、高压点燃直接排入空气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给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块铜片,有什么现象?当再加入KNO3晶体后,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第二节氮的循环跟踪练习1、(双选)氮的循环在自然界元素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氮的转化是从氮气到氮的化合物。

有的转化是从氮的化合物到氮的化合物。

下列过程中,以游离态的氮为原料,产生氮的化合物的是()A.工业合成氨 B.硝化细菌的硝化过程C.动物尸体腐烂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E.盛夏时节,雷雨肥田,植物茂盛2、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C.在水中溶解度小(通常情况下) D.跟氢所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氮气是氧化剂3、下列气体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是()A.CO B.SO2 C.NO2D.Cl24、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且含量很大,现已有科学家设计出了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氮的蒸发来驱动机车,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其主要依据是()A.液氮的沸点为-195.8°C,远低于常温 B.氮气与氧气反应放热C.氮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 D.氮气在空气中约78%(体积分数)5、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常见的大气污染分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二次污染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污染物,如2NO + O2 = 2NO2就是二次污染物,由NO2导致的污染就是NO的二次污染。

下列物质:①SO2;②NO;③NO2;④HCl;⑤CO2不易导致二次污染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④和⑤ D.只有④6、密度为0.91g.cm-3,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12.5% B .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7、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铵和消石灰 B 、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氯化铵和氯化钠 D 、碘和氯化铵8、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NH3 B.O2C.H2O D.CO29、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10、(双选)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Fe2+、Cl-、NO3- B.NH4+、SO42-、Na+、NO3-C.Cu2+、Fe3+、NO3-、Cl- D.H+、Na+、HCO3-、SO42-11、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A.NH4CI溶液、NaOH溶液、CaCI2固体 B.饱和氨水C. NaOH溶液、NaOH晶体、浓H2SO4D. NH4CI固体、碱石灰、消石灰12、Cu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A.氯化物B.硫酸盐C.硝酸盐D.碳酸盐1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硝酸可氧化Fe2+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14、3.2gCu与HNO3溶液(8mol/L,30ml)充分反应,HNO3溶液的还原产物有NO和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