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毕业设计-五层框架填充墙结构办公楼讲义
某五层框架办公楼毕业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条件1、建筑概况 (4)2、设计资料 (4)3、建筑要求 (4)4、建筑细部设计 (4)第二章结构方案的选型及布置1、结构方案选取 (5)2、楼梯方案的选择 (6)3、建筑材料的选择 (6)4、基础形式选取 (6)5、结构布置计算 (6)第三章结构计算书1、框架结构计算方法,框架截面尺寸的确定 (8)1.1框架计算方法的确定 (8)1.2框架截面尺寸的确定 (8)2、荷载计算 (9)2.1屋面恒荷载 (9)2.2楼面恒荷载 (11)2.3构件自重 (11)2.4柱轴压比估算 (13)3、框架柱抗侧移计算 (13)3.1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3)3.2框架柱抗侧移刚度计算 (14)3.3集中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5)3.4各层柱反弯点位置及柱端剪力梁柱端弯矩的计算 (16)3.5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 (18)4、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 (21)4.1恒活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1)4.2恒活荷载的等效分布图 (24)4.3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26)4.4恒活荷载作用下的梁柱端剪力计算 (29)4.5恒活荷载作用下的柱轴力计算 (29)4.6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 (31)4.7梁柱内力组合表 (36)5、框架梁柱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 (41)5.1框架梁截面设计 (41)5.2框架柱截面设计 (47)6、基础设计 (57)6.1设计说明 (57)6.2荷载计算 (57)6.3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 (57)6.4边柱独立基础设计 (57)6.5中柱联合基础设计 (61)7、楼梯设计 (65)7.1设计资料 (65)7.2.梯段板计算 (66)7.3休息平台板计算 (67)7.4休息平台梁计算 (67)8、板的设计 (70)8.1设计资料 (70)8.2弯矩计算 (70)8.3配筋计算 (73)参考文献 (74)致谢 (75)第一章设计条件1、建筑概况1.1 设计题目南通市秦灶乡八里庙村委会1.2 建筑面积3000㎡1.3 建筑总高度19.25m1.4 建筑层数五层1.5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1.6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五层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3000m2,建筑物平面为长方形。
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土木工程(建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土木工程(建筑)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
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日期:2014年8月15日摘要本次设计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
该工程建筑面积为4967.75m2,共5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要求为7度设防。
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对结构设计只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进行计算。
本论文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包括选型及布置;荷载计算与内力计算,即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以及由这些荷载引起的内力;内力组合与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楼梯设计;现浇板设计;及基础设计。
关键词: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内力计算;配筋计算;基础电算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结构布置 (6)(一)、工程概况 (6)1、概述 (6)2、结构设计依据 (6)3、主要设计参数 (7)(二)、建筑设计 (7)1、建筑平面设计 (7)2、建筑立面设计 (8)(三)、结构选型及布置 (8)1、梁的有关尺寸梁 (8)2、框架结构的重量 (8)3、板的选择 (9)二、重力荷载的计算 (10)(一)、屋面及楼面的永荷载标准值 (10)1、屋面(不上人) (10)2、一到四层楼面 (10)(二)、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0)(三)、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0)1、一层的计算 (12)2、二层至四层的计算 (13)3、五层的计算 (13)三、截面设计 (14)(一)、框架梁 (14)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 (14)2、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6)(二)、框架柱 (18)1、剪跨比及轴压比的验算 (18)2、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9)四、基础设计 (27)(一)、设计参数汇总 (27)(二)、基础设计 (27)1、A柱下基础的计算 (27)2、B柱下基础的计算 (30)(三)、基础梁的计算 (34)五、楼梯的设计 (36)(一)、基本资料 (36)(二)、楼梯的设计 (36)1、楼梯一的设计 (36)2、楼梯二的设计 (41)六、板的设计 (46)(一)、板的设计资料 (46)(二)、板的内力计算 (46)1、荷载的设计值计算 (46)2、板的弯矩计算 (46)3、计算板的配筋 (50)结论 (54)致谢 (57)参考文献 (58)一、工程概况及结构布置(一)、工程概况1、概述1、建设单位:XXX单位。
五层办公楼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

摘要本工程名称为某办公楼楼,结构为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5层。
工程所在地区为,抗震设防等级为6度。
设计过程遵循先建筑后结构再施工的顺序进行。
建筑设计,依据建筑总体规划要求、建筑用地条件和基地周边的环境特点,首先设计建筑平面,其次进行立面造型、剖面设计。
考虑到建筑等级和防火要求,建筑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和造型艺术的要求,并适应未来发展与灵活改造的需要。
抗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为了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以与在强震下结构不倒塌,其构件应有足够的延性。
要设计延性框架结构,需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力调整,然后由调整后的力值进行配筋计算。
本次设计主要包括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确定计算简图与计算单元、荷载计算、侧移控制、力组合、构件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容。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体系(横向承重),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进行计算。
对于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采用反弯点法。
设计计算整个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工业化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荷载计算ABSTRACT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for office building use with a style of cast-in frame work. The building has five floors.the structure locates JiNan with an anti-earthquake degree of 6. The design process follows the order: firstly, thearchitectural design; secondly, the structural design; lastly, the foundation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master plan of the building, the site conditions, peripheral urban environm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base, the building plain design goes first. The elevation design is carried out secondly. Considering the building classification and fire prevention demand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the use require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flexible transformation in the future.In order to prevent the building from collapsing, we must insure the inducity of the members.The structure needs to meet the demand of “strong columns with weak beams, strong anti-shear to weak anti-bending, strong joints with weak members”,.The calculation goes under the adjusted inner stress values .. Structural design maintains close ties wit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hich is based on current relevant codes. It includes the structure style, the preliminary estimation for the structural members, confirmation of the sketch and unit for calculation, sideway control, load calculation, component design, slab-stairs design, floor overlay design and foundation design. This project adopt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transverse bearing), which has chosen a representative frame to calculate. Vertical load function adopts moment distribution method, level load function adopts D value method, and seismic load function adopts equivalent base shear method.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earthquake-resistant design, technical economy index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ed request are synthetically considered.Key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Structural design;Construction managementdesign; Load calculation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毕业设计-五层框架结构计算书

西安建筑科技⼤学-⼟⽊毕业设计-五层框架结构计算书⽬录第1章⼯程概况 (11)第2章结构选型与布置 (12)2.1 结构承重⽅案 (12)2.2 结构布置 (12)第3章框架计算简图与梁柱线刚度 (13)3.1 计算单元选取 (13)3.2 梁的截⾯尺⼨估算 (13)3.3 柱截⾯尺⼨估算 (14)第4章荷载计算 (15)4.1梁,墙,门窗的重⼒荷载计算 (15)4.2 屋⾯及楼⾯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15)4.3 屋⾯荷载计算 (15)4.4 楼⾯荷载计算 (16)4.5 屋⾯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7)4.6 楼⾯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8)4.7屋⾯框架节点集中⼒矩计算 (19)4.8楼⾯框架节点集中⼒矩计算 (19)4.9 风荷载计算 (20)4.10 地震作⽤计算 (21)4.10.1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1)5.1 恒载作⽤下的框架内⼒ (23)5.1.1 弯矩分配系数 (23)5.1.2 杆件固端弯矩 (24)5.1.3纵梁引起的柱端附加弯矩 (25)5.1.4 节点不平衡弯矩 (25)5.1.5内⼒计算 (26)5.2 活载作⽤下的框架内⼒ (30)5.2.1 横梁固端弯矩 (30)5.2.2纵梁引起的柱端附加弯矩 (30)5.2.3 节点不平衡弯矩 (31)5.2.4 内⼒计算 (32)5.3 风荷载作⽤下的位移,内⼒计算 (35)5.3.1框架侧移 (35)5.3.2 ⽔平风荷载下框架内⼒计算 (35)第6章框架内⼒组合及梁柱配筋(见附表) (41)第7章截⾯设计 (41)7.1梁截⾯设计 (41)7.1.1梁正截⾯受弯承载⼒计算 (41)7.1.2梁斜截⾯受剪承载⼒计算 (42)7.2 柱截⾯设计 (42)7.2.1第⼀组内⼒柱正截⾯配筋计算 (42)7.2.2第⼆组内⼒柱正截⾯配筋计算 (44)7.2.3斜截⾯受剪承载⼒验算 (45)总结 (46)参考⽂献 (47)建筑部分 (47)结构部分 (47)致谢 (48)附表1 梁端弯矩条幅附表2横向框架梁内⼒组合(⼀般组合)附表3横向框架柱内⼒组合(⼀般组合)附表4横梁AB,BC跨正截⾯受弯承载⼒计算附表5横梁AB,BC跨斜截⾯受剪承载⼒计算及相应的M)附表6框架柱正截⾯压弯承载⼒计算(Nmax及相应的N)附表7框架柱正截⾯压弯承载⼒计算(Mmax及相应的M)附表8框架柱正截⾯压弯承载⼒计算(Nmin摘要本⼯程为某公司综合办公楼,采⽤框架结构,主体为5层,不考虑抗震设防,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
五层办公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土木毕业设计(计算书+CAD图纸)优质资料

办公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 设计原始资料:1.1.1建筑地点:本市郊区1.1.2建筑类型:五层办公楼,框架填充墙结构。
1.1.3安全等级:二级1.1.4防火等级:二级1.1.5自然条件:标准冻结深度为1.2m,最大冻结深度为1.5m。
1.1.6工程地质条件:从自然地面向下,依次为人工填土1.5m;粉质黏土3m,e=0.75,ΙL=0.78,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粉质黏土5m,e=0.81ΙL=0.82,载力特征值为140kPa;第二层与第三层土的压缩模量比为3。
地表滞水距自然地面3.5m,无腐蚀性。
场地为二类。
1.1.7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空心砖。
1.2 建筑设计说明:1.2.1 一些主要建筑的做法:1.屋面: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20厚矿渣水泥找平层80厚苯板保温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二层9mm纸面石膏板、有厚50mm的岩棉板保温层)2. 1-4层楼面:木块地面(加防腐油膏铺砌厚76mm)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3.墙体:外墙采用240mm黏土空心砖,370厚,外墙包柱120mm,外墙面贴面瓷砖,内墙为20mm抹灰,1:3水泥砂浆底,外墙涂料。
内墙采用240mm黏土空心砖,1:25水泥砂浆打底,两侧均采用20mm厚抹灰。
4厕所(从上到下):瓷砖面砖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0厚细石混泥土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冷底子油一道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抹灰15mm5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埋深1.5m。
1.3 .结构设计说明及结构体系描述:框架结构是多高层建筑中常采用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按照结构布置的不同,主要分为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及双向承重三种方案。
某五层框架办公楼建筑结构施工图(本科毕业设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 绪论建筑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因为它的材料发展日新月异,结构发展独具匠心。
随着钢筋混凝土逐渐踏上当前世界建筑的舞台,多层和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而办公楼的兴起也逐渐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主流之一,不断朝着生态化发展,智能化发展,灵活性发展,完全摆脱传统的格局,朝着自身独特的业务需求发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的特点在于钢筋及水泥用量都很大,建筑高度较高,但它的承重构件对重力荷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隔墙、门窗、空间等布置灵活,设置自由,让人们对自己的住宿空间有更多的想象和利用。
而此次我的二炮工程大学办公楼建筑结构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施工工期短,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强抗震效果达标。
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上特点,安全,舒适,美观大方,更加方便我们的教学办公。
框架结构的缺点:框架节点应力集中;侧向刚度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材料消耗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频繁,零星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复杂较多,人力需求大,施工过程容易受季节性、环境影响性、地理性的一定局限。
国外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大量新建建筑大致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结构的设计研究已获得较为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及制度,而目前正在向节能、环保、宜居、智能等新方向发展。
国内的建筑业的发展是从改革开放才逐渐开始发展的,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国家建筑标准。
我国国内建筑业兴盛还是从国家住房改革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果后,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开始的。
经过将近三十年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还是材料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国内建筑业正处于大量新建阶段,建筑业也相当的兴盛,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比如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新领域,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差较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土木工程

1:4 干硬性水泥砂浆 基层处理剂一遍
25
20
0.5
0.05
C20 混凝土 0.5%找坡
20
25
0.71
厕所
1:2.5 水泥砂浆找平 防水涂料 钢筋混凝土楼板 板底 20 厚粉刷抹平
20
20
0.4
1.5
0.2
120
25
3
20
17
0.34
楼面静载
5.4
楼面活载
2.5
不上人屋面
名
称
做
法
厚度(mm)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辅助教学楼 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 为 8.1m,纵轴轴距为 5.4m 和 4.5m;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 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 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 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29405mm2
所以边柱取 400mm×600mm,中柱取 500mm×500mm。 5.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和结构平面布置图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第二部分:楼板设计
-2-
2.1 屋面和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屋面和楼面板的荷载取自《建筑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教室采用水磨石地面
名
称做
法
容重 厚度(mm) (KN/m3)
-4-
支座最大负弯矩可按满布活荷载时求得。
g
g
连续双向板的计算图示 (1)标准层楼板计算:
标准层楼板区格划分:
1 板A
标准层楼板区格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 设计原始资料:1.1.1建筑地点:西安1.1.2建筑类型:五层办公楼,框架填充墙结构。
1.1.3安全等级:二级1.1.4防火等级:二级1.1.5自然条件:标准冻结深度为1.2m,最大冻结深度为1.5m。
1.1.6工程地质条件:从自然地面向下,依次为人工填土1.5m;粉质黏土3m,e=0.75,ΙL=0.78,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粉质黏土5m,e=0.81ΙL=0.82,载力特征值为140kPa;第二层与第三层土的压缩模量比为3。
地表滞水距自然地面3.5m,无腐蚀性。
场地为二类。
1.1.7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空心砖。
1.2 建筑设计说明:1.2.1 一些主要建筑的做法:1.屋面: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20厚矿渣水泥找平层80厚苯板保温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二层9mm纸面石膏板、有厚50mm的岩棉板保温层)2. 1-4层楼面:木块地面(加防腐油膏铺砌厚76mm)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3.墙体:外墙采用240mm黏土空心砖,370厚,外墙包柱120mm,外墙面贴面瓷砖,内墙为20mm抹灰,1:3水泥砂浆底,外墙涂料。
内墙采用240mm黏土空心砖,1:25水泥砂浆打底,两侧均采用20mm厚抹灰。
4厕所(从上到下):瓷砖面砖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0厚细石混泥土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冷底子油一道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抹灰15mm5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埋深1.5m。
1.3 .结构设计说明及结构体系描述:框架结构是多高层建筑中常采用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按照结构布置的不同,主要分为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及双向承重三种方案。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中,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楼板为预制时应沿横向布置,楼板为现浇时一般设次梁将荷载传至横向框架。
横向框架还要承受横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在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中,竖向荷载主要由纵向框架承担,预制楼板布置方式和次梁设置方向与横向承重框架相反。
双向承重方案纵横向均为主要受力方向。
本工程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采用双向框架承重,梁、柱、基础、楼板均为现浇。
结构体系确定后,结构总体布置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明确的传力路径。
1.4 材料:梁柱混凝土采用C30,钢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墙体采用MU10空心砖,砌筑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
1.5 主要参数及结构计算方法:1、结构计算方法:平面框架是一个多次超静定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考虑侧移的影响,不考虑柱子的压缩变形,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D值法计算柱的侧移。
D值法是反弯点法的改进,它近似考虑了节点转动对柱子侧移与反弯点的影响。
该工程的设计条件及指标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因此只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即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2、主要参数:(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60kN/㎡,粘性土,覆盖层厚度20m,由场地类别划分表,属二类场地。
(2)根据《抗震规范》,本建筑物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变化比较均匀,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3)本建筑高度为18m,设防烈度为七度,抗震等级为三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
(4)由于本建筑物主要持力层范围内无软弱土层,而且为一般民用框假结构,按《地基基础规范》设计时可不做地基变形计算。
(5)为满足建筑抗震要求,实现延性框架,设计中实现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计算,强节点弱构件由构造实现,梁柱按弹性理论计算配筋。
1.6 柱网与层高:本办公楼采用柱距为7.2m的内廊式小柱网,边跨为7.2m,中间跨为2.4m,层高取3.3m。
柱网布置如下图:1.7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1、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2至1/8。
本方案:纵向梁截面取1/10×7200=720mm,截面宽度取720×1/2.5=300mm,可得梁的截面初步定为b×h=300*720;横向梁截面高度取1/11×6600=600,截面宽度取600×1/2.5=240,可得梁截面初步定为b×h=250×600。
2、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β*F*gE*n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g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
E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Ac≥N/uNfc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二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注:uN0.8。
f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cA=4.8*7.2=34.56B=3.6*7.2=25.921.1 柱网布置图图1.1 柱网布置图3、计算过程:对于边柱:N=βFgE n=1.3×(3.6×7.2)×14×5=2358.72(kN)Ac≥N/uNfc=2358.72×103/0.8/14.3=206181.82(mm2)取600 mm×600 mm对于内柱:n=1.25×(4.8×7.2)×14×5=3024(kN)N=βFgEAc≥N/uNfc=3024×103/0.8/14.3=264335.66(mm2)取600 mm×600 mm表1.1 梁截面尺寸(mm)表1.2 柱截面尺寸(mm)第二章: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2.1、 横梁线刚度i b 的计算:表2.1 横梁线刚度i b2.2、纵梁线刚度i b 的计算:表2.2 纵梁线刚度i b2.3、柱线刚度i c 的计算:I=bh 3/12表2.3 柱线刚度i c2.4、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D 值法)D=ac ×12×ic/h²式中:D ——柱的侧移刚度;ac ——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对不同情况查表 ,其中K 表示梁柱线刚度比;ic—柱的线刚度,ic= Ec×Ic/hc,Ic——柱的截面惯性矩h——框架柱的计算高度。
表2.4 横向侧移刚度∑D1=9945×20+10911×20 =417120∑D2=10171×20+16556×20=534560由此可知,横向框架梁的层间侧移刚度为:表2.5 横向层间侧移刚度∑D1/∑D2=417120/534560=0.78>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第三章: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3.1、资料准备:查《荷载规范》可取:①、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2×0.03=0.66 kN/m2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0.4 kN/m220厚矿渣水泥找平层 14.5×0.02=0.29 kN/m280厚苯板保温层 5×0.15=0.75 kN/m2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0 kN/m2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m2(二层9mm纸面石膏板、有厚50mm的岩棉板保温层)合计 5.35 kN/m2②、1-5层楼面:木块地面(加防腐油膏铺砌厚76mm) 0.7 kN/m2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0 kN/m2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m2合计 3.95 kN/m2②、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 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 kN/m2屋面雪荷载标准值S K=u r S0=1.0×0.2=0.2 kN/m2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式中ur④、梁柱密度25 kN/m2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kN/m23.2、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第一层:(1)、梁、柱:表3.2 梁重计算表表3.2 柱重计算表一层内横墙:墙厚240mm,计算高度4200-600=3600mm。
(14×7.2-2×1.6)×0.24×(4.2-0.6)×5.5=463.8 kN门上部墙重:2×1.6×0.24×(4.2-2.1-0.6)=6.6 kN一层内横墙重:463.8+6.6=470.4 kN一层内纵墙:(8×7.2+3-7×106-2×1.2-1.5-1)×0.24×(4.20-0.72)×5.5=204.6kN门上部墙重:(7×1.6+2×1.2+1.5+1)×0.24×(4.2-0.72-2.1)×5.5 =29.2 kN一层内纵墙重:204.6+29.2=233.8 kN一层外纵墙重:(2×64.8-2×9×0.6-7.2)×0.37×(4.2-0.72)×5.5=790.3 kN一层外横墙重:2×(16.8-1.8-2×0.6)×0.37×(4.2-0.6)×5.5=195.5kN窗户与墙重量差的计算:窗户部分墙重:(1.6×2.115×0.37×20+2.1×2.1×0.37×14+1.2×2.1×2×0.37)×5.5=273.4 kN窗户自重(1.6×2.115×20+2.1×2.1×14+1.2×2.1×2)×0.4=53.8kN一层外墙总重:790.3+195.5+53.8-273.4=766.2 kN一层门重:(9×1.6+2×1.8+1.5+2×1.2+1)×2.1×0.15=7.5 kN(3)、楼板恒载、活载计算(楼梯间按楼板计算):面积:16.8×64.8=1088.64(m2)恒载:3.95×1088.64=4300.1 kN活载:2.0×1088.64=2177.3 kN由以上计算可知,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 1=G恒+0.5×G活=(487.5+42.5+1263.6+1480×0.5+1118×0.5)×1.05+(470.4+233.8+766.2+7.5)×0.5+1198.4×0.5+4300.1+2177.3×0.5=9974 kN注:梁柱剩上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