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特色
浅谈杜甫诗歌的风格特色

浅谈杜甫诗歌的风格特色作者:赵华伦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12期摘要: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典型性、写实性、细节性,被称为“诗史”。
杜甫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极大,被后人尊为“诗圣”。
本文就杜甫诗歌的这两个特色进行探讨。
关键词: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他的诗揭示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生活的疾苦,被誉为“诗史”。
一、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疾苦“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杜甫关怀、同情人民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
杜甫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惨象,写下了《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在安史之乱中,他亲见了残酷的兵役所造成的各种悲剧,则写下“三吏”“三别”等诗篇。
《石壕吏》有如下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二、杜甫的诗歌抨击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和骄奢淫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应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对统治阶级的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充满强烈的憎恨,揭示了封建官吏“盗贼本王臣”的罪恶本质。
杜甫抱着“济时敢爱死”的献身精神,对于一切危害人民、国家的人和事,都象“芒刺在我眼”一样,要加以揭露和批判。
三、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杜甫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
忧国忧民的情怀是杜甫诗歌的重要主题。
杜甫的简介及作品风格特点

杜甫的简介及作品风格特点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聖”之一,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思想,达到了美学艺术的高度,深受后世文人所推崇。
本文将从杜甫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作品风格特点三个方面来介绍杜甫的诗歌艺术。
一、杜甫的生平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诗人,祖籍河南巩县。
出生在一个门第贫寒的家庭,早年生活贫困,但勤学苦读,以文词鸣名于咸阳城。
后来,杜甫离开家乡,开始四处游历,途中写下许多感慨和感人的诗词。
在他五十岁左右时辗转于江南一带,生活转换得多姿多彩。
最后,他生活在荒漠之中,却不失其文学激情,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倔强不屈的人格塑造了“文人”形象。
二、杜甫的文学成就杜甫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称为“诗聖”。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诗歌风格以开阔、豪迈、浪漫的气质为主要特征。
他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人性和生存环境的关注,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前瞻性、进步性和唯实性。
范传正说:“杜诗烈士之风,积品励人,所以受人后世之赞誉,为吾国图书无可替也。
”杜甫的诗歌创作主题和风格十分广泛,他的作品能够涵盖诗歌艺术所描述的各种内容,其中以表达社会现实生活的诗歌最能展示其文学成就。
他的诗歌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社会、历史、哲学、民情、景物、人文等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哲学意义。
他所创作的诗歌数量很大,至今已有近1500首,包括《登高》、《夜泊牛渚怀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众多经典之作。
三、杜甫的作品风格特点杜甫的诗歌风格十分豪放、奔放和自然,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形像的描绘。
他的诗歌形象色彩鲜艳、画面感十分强烈,揭示了他宏大、激情、开阔的艺术风范。
这种诗歌特色反映在诗歌的格律、韵律、语言等方面。
1.格律杜甫的诗歌格律十分灵活,常使用七绝、六绝、律诗、乐府和歌行等形式,兼收并蓄,不拘一格。
例如他的《登高》、《将进酒》、《望岳》采用了古乐府的形式,而《兵车行》、《三吏》等则采用了用辞简练、叙述明朗的律诗体。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广泛:杜甫的诗歌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包括政治、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等多个领域,他以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精炼传神: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炼、传神,他善于运用恰当、生动的词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3.雄浑豪放:杜甫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力量和气势,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4.意境深远:杜甫的诗歌意境深远,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5.叙事性强:杜甫的诗歌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他善于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表现社会生活和情感,使诗歌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思考。
6.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7.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杜甫的诗歌具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他不仅擅长抒发情感和表现社会生活,还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表现个人情感,使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多样
化的风格。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V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V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创作了数百首诗歌。
他的诗歌在唐代就广泛传播,并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杜甫的诗歌形式多样,如长短不一的律诗、绝句、律绝等。
然而他的诗歌笔调庄重、语言含蓄朴素、意境深邃,使得他的诗歌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
二、情感真挚深厚
杜甫的诗歌不仅有才华,而且有深厚的情感。
他的诗歌主题从国家政治到民生百态,从自然环境到人伦道德等等,但情感几乎全部体现出作者的深切感受。
他的情感真挚深厚,富有感染力。
三、立意高远深邃
杜甫的诗歌往往主题广泛,立意高远深邃。
他的诗歌不仅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与问题,更体现了刘宋理学及释道思想的深刻理解,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哲学等方面的广泛思考。
四、艺术表现手法多样
杜甫的诗歌艺术手法多样。
他善于使用对仗、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他的诗歌中也常常穿插历史人物的典故,使得诗歌更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艺术特色多样丰富。
他的诗歌自形式到内容都
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且情感真挚深厚、立意高远深邃、艺术表现手
法多样。
无论是对于现代文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杜甫诗歌的特色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以下特色:1.思想深刻:杜甫的诗歌涉及社会、政治、人生等方面,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2.情感真挚: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他善于通过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3.艺术精湛:杜甫的诗歌艺术精湛,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准确、生动,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风格多样: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也有婉约细腻的,既有田园诗,也有边塞诗,他的诗歌风格丰富多彩。
5.反映社会现实: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他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总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思想深刻、情感真挚、艺术精湛、风格多样、反映社会现实等特色,他的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社会现实: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他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这种关注社会现实的精神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情感真挚: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他善于通过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3.艺术精湛:杜甫的诗歌艺术精湛,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准确、生动,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艺术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风格多样: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也有婉约细腻的,既有田园诗,也有边塞诗,他的诗歌风格丰富多彩,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开创诗史: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他的“诗史”精神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杜甫的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诗歌思想、情感、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诗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与社会背景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与社会背景唐代,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涌现了众多的文学巨匠。
其中,杜甫是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坚定的人道主义思想而著称的一位诗人。
他的诗歌独具特色,承载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风貌。
本文将从杜甫的诗歌风格、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质等多个方面探讨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
一、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的诗歌以议论和批判色彩为主,他对政治腐败、灾难、人民的苦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带有浓厚的道德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情感力量。
例如在《丽人行》中,他写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换来十年功成业,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一段文字放在今天已经不太适合,但在当时,它所表现出来的志向感和豪迈精神深深地打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
相比于唐代其他的诗人,杜甫的诗歌不太追求艳丽的夸饰和出奇不意的修辞,在他的诗歌中,我们看到的是沉重的现实和充实的人性。
他的诗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强烈的社会批判。
他不仅对当时的政治负责人心怀忧患,而且还对百姓的疾苦产生了同情和关心。
他在《兵车行》中写道:“铁衣远戍辛勤久,岁井寒尽不知时。
仰观宿鹭飞稀处,闻道龙标过五溪。
”这样的诗篇,无疑是把当时军士的艰苦辛酸称述得淋漓尽致。
二、杜甫的社会背景杜甫诞生在唐代的安禄山之乱后,那个时期的战乱和动荡给他的成长环境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他先后经历过战乱和困顿,而且自幼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教育,所以蕴涵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
唐代中叶,国势日益衰落,社会分化日益加剧。
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纵横捭阖,苛捐杂税,强取豪夺,剥削百姓。
经济的滑坡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危机的加剧,对整个唐朝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深重的社会危机和民众的沉重压迫也反映在了杜甫的诗歌中。
例如在《春望》中他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样的抒情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它反映了人们日常所受的挣扎和折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什么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什么是我国著名诗人,还被世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主要是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诗歌风格,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的诗歌风格(一)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
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
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兼容并蓄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杜甫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个性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生活在唐朝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他对社会矛盾、人民疾苦、政治黑暗等问题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悟。
他的诗歌多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其中不乏如《春夜喜雨》、《登高》等代表作品,体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深刻洞察力。
二、独特的语言艺术杜甫的诗语言简练明快,字句精练,博大精深,兼具深沉和轻盈之美。
他善用各种象征、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图景、凝练的词藻使诗歌情感表现更加准确、深邃。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折花风雨细,连夜别离深”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与生活紧密相连而又不断出现的分离和惆怅。
三、高度的人文情怀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常常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和平和正义的渴求。
他以民众为中心,揭示了官僚主义、腐败和压迫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传递了他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春望》就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歌,表达了杜甫对祖国未来充满信仰和希望的情感。
四、丰富的主题内容杜甫创作的诗歌涉及的主题极其广泛,包括政治、人物、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等方面。
其中,政治题材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的社会政治状况和杜甫的政治忧患意识,人物题材的诗歌塑造了许多历史和民间英雄形象,文化题材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和崇尚,自然题材的诗歌则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万物的赞美。
总的来说,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赞誉,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坚持了真实性、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塑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和艺术表现力,不仅为唐代文学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为后世的文学发展也起到了引领和借鉴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歌特色
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
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
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
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
思想方面
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
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手法方面
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
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
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
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体裁方面
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
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
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
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风格方面
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
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
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