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word范文 (2页)

合集下载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文(3篇)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文(3篇)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文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 引言2.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1 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 全员参与。

医院全体员工都应当参与到感染管理工作中,共同维护医院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 系统管理。

建立健全的感染管理体系,包括责任分工、管理流程、监测评估、培训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 规章制度。

制定明确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责任。

2.2 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内容-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废物处理、器械消毒与灭菌、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 感染监测与报告。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感染培训与教育。

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并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

- 感染事件调查与处理。

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追溯感染源,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及时向相关方面报告。

3.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3.1 医院消毒的原则- 全面消毒。

对医院各个环节、各种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确保医院环境的洁净度。

- 差异化消毒。

针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感染风险区域,实施差异化的消毒措施,确保消毒效果与节约资源的平衡。

- 专业消毒。

消毒工作由专业的消毒人员负责执行,确保消毒操作的规范和效果。

3.2 医院消毒隔离的主要内容- 消毒制度的建立。

建立消毒制度,明确医院各类区域的消毒频率、方法和用药要求,并指定专人负责消毒工作。

- 消毒设备与药品的选择。

根据不同消毒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设备和消毒药品,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 消毒操作规范。

明确消毒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包括消毒前的准备、消毒过程的操作方法、消毒后的处理等步骤。

- 消毒监测与评估。

建立消毒监测与评估系统,定期对医院的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 消毒知识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消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消毒工作的重视和操作技能。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范本(6篇)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范本(6篇)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为了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医疗质量,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特作以下规定:一、各单位要有消毒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传染病消毒管理.监测.检查,对职工进行消毒知识的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传染病房与普通病房要有严格区别,并设立明显标志,做好院内污水处理。

三、对有关科室的消毒必须做到。

手术室一病一消毒,产房.婴儿室随时消毒,供应室.消毒室.治疗室.制剂室等每天定时消毒。

四、对消毒效果进行定期自行检查,每周一次,并做好消毒检测记录,每年接受防疫部门两次抽查。

五、购置一次性医疗.卫生.保健消毒药械,产品要有三期批号,产地及省厅批准文号,要符合《国家消毒管理办法》卫生标准。

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产品要严格查处,使用后要立即消毒或回收集中销毁。

六、玻璃针管.多用针头和浸泡的器械,使用高压灭菌消毒,夏季一天,冬季三天,浸泡器械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严防混浊变质。

七、消毒过的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盛器内,要有明显标志,不得与带菌物品同放。

清河区人民医院____.09.19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二)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有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m。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

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____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范例(2篇)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范例(2篇)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范例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1)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2.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病房、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应的措施。

(2)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有原始记录。

(3)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

3.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1)制定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2)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

(3)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4.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达到以下要求:(1)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制度、操作常规。

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材如手术器械、换药碗、消毒瓶、氧气湿化瓶及管道、止血带、雾化管道等,由供应室统一处理。

(2)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3)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____%。

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贴3m指示带。

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品名、有效期。

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超过____小时;铺无菌盘不超过____小时;无菌干罐持物钳不超过____小时。

(4)对监测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有处理程序和记录。

消毒隔离制度范本(3篇)

消毒隔离制度范本(3篇)

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先去污,按六步法进行彻底清洗,在选择正确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根据物品性能选择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

4、耐热耐湿物品首选物理灭菌法。

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膏、粉的功能首选干热灭菌;各种重复使用的导管等不耐热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内镜首选氧化电位水消毒;活检钳首选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内镜首选环氧乙烷或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尽量取消浸泡灭菌。

5、不可采用甲醛自然熏蒸法对无菌物品进行熏蒸灭菌。

6、采用浸泡方法消毒医疗用品的,应在容器外明显处标明消毒剂名称、浓度、有效时间等。

7、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包括穿刺、换药、手术等)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规定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天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9、不可在病房走廊内清点污染被服。

10、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

地面湿式清扫,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清洗,再晾干。

11、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执行,传染病人应专科收治,普通病房不可混住传染病病人。

12.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后深埋。

13、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病者应隔离观察。

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传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14、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按有关规定处理。

15、病人出院或后的床单位,严格终末消毒处理。

消毒隔离制度范本(2)[机构名称/个人姓名]消毒隔离制度范本(3)一、背景和目的1. 基于[__国家/地区名称__]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本消毒隔离制度,旨在保护员工健康,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工作环境安全。

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二篇)

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二篇)

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范文感染科病房是医院中关键的部门,负责接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

为了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病房内需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一、消毒隔离制度的目的和范围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止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适用范围包括感染科病房内各种设施、物品和人员。

二、术语1. 感染控制委员会:指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相关部门。

2. 感染防控科:指负责感染控制管理的专业科室。

三、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1. 严格消毒操作规程:感染科病房内的设施和物品需要进行定期、规范的消毒。

感染科病房应配备专职的消毒人员,并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感染科病房内患者的隔离:感染科病房内的患者应按照感染种类和传播途径进行分类隔离,并指定专门的病床和护理人员。

患者隔离期间,应严格控制访客和医护人员的数量,并在进入病区前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口罩等。

3. 感染科病房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感染科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使用防护设备的方法。

在接触患者时,医护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

4. 病房内设施、物品的消毒管理:感染科病房内的设施、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病床、手术台、洗手间、医疗器械等。

消毒的方法和频率应根据不同的设施、物品和感染种类进行合理调整,并记录在消毒日志中。

5. 感染风险评估和联络:感染科病房应定期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

感染风险评估应包括设施、物品和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与感染防控科进行必要的联络和指导。

6. 实施感染监测和报告:感染科病房内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地报告感染情况。

监测内容包括感染种类、发病率、传播途径和病例分布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____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

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

2、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用后由回收站统一回收。

3、病人用的所有用物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4、压舌板采用一人一用一灭菌,用后统一由供应室回收。

5、建立日常清洁制度。

6、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7、门诊各治疗室均应有紫外线灯管,每天照射一次。

8、各科室桌、椅、床、地面、窗台用清水擦拭每日一次,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

9、抢救室环境整洁,尽量控制陪客,减少室内污染,定时通风。

10、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消毒剂用500mg/L含氯制剂。

11、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我们制定了这个消毒和隔离的制度。

这是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法规和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制度来规范医院内的感染控制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二章适用范围这个制度适用于我们医院的所有部门,无论是临床、医技还是后勤保障。

所有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都需要遵守这个制度,确保每一项消毒和隔离的措施都能落实到位。

第三章法规依据本制度是基于以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3. 《消毒技术规范》4.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规范》第四章管理规范4.1 感染控制责任医院会成立一个感染控制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感染管理制度。

每个科室需要指定专兼职人员来专注于感染控制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执行。

4.2 消毒隔离措施- 手卫生:所有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过程中以及处理污染物时,都必须认真进行手卫生。

可以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确保手部的干净。

- 个人防护装备(PPE):接触可能感染的患者时,医务人员需要穿上适当的防护装备,比如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避免与患者及其分泌物直接接触。

- 环境消毒:我们每一天都要对医疗环境进行消毒,特别是那些经常被接触的表面,比如门把手、床头柜和医疗设备等。

务必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进行稀释和使用。

4.3 隔离措施- 患者隔离: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我们会立刻进行隔离,安排专用病房,并限制探视,尽量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

- 物品隔离: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尽量避免重复使用。

所有污染的物品都要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不产生交叉感染。

第五章操作流程5.1 感染控制流程1. 患者筛查:入院时要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若发现可疑感染者,需及时隔离。

2. 医疗操作:每次进行医疗操作前,医务人员都得洗手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全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全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全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全球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保护员工和患者的安全,我们全院决定制定一套完整的消毒隔离制度。

该制度旨在减少病毒的传播和传染,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

二、制度内容1.消毒措施为了确保医院的卫生与安全,全院关闭所有公共场所,并进行全面消毒。

所有办公室、病房、手术室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消毒,以保持干净和无菌的环境。

消毒剂将根据公共卫生部门的建议使用,并保证其高效杀菌效果。

2.员工隔离尽管员工都会进行定期的核酸检测,但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全院将实行员工隔离政策。

所有员工都将按照所属部门分别分组,每个小组由一名主管负责,并且组员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隔离。

3.进出人员的管理为了避免未经筛查的人员进入医院,全院实行严格的进出人员管理制度。

所有进出医院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体温测量和健康信息登记,并在入院前进行核酸检测。

同时,在医院内的员工也必须佩戴口罩,并按时洗手,以保证最基本的卫生要求。

4.访客控制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全院暂停了患者的家属探访。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临终病人)才允许家属进入医院,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访客控制制度。

医院将提供在线咨询和通讯平台,以帮助家属与患者保持联系。

5.员工培训为了确保全院员工能够正确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全院将组织定期的员工培训。

这些培训将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的方法、消毒剂的使用方法等。

同时,培训还将涵盖员工在面对疫情时的心理疏导以及如何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6.监督和检查全院将设立专门的监督和检查机构,负责全面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

每个部门都将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隔离和消毒工作的检查,并向上级主管报告。

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医院将进行严肃处理,并及时纠正。

三、制度宣导为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和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全院将进行制度的宣导工作。

宣导工作将包括制度的具体内容、重要性以及员工需要履行的责任。

通过宣导会议、内部通知、海报和微信等多种渠道,全院将确保每位员工都了解制度要求,并积极参与到制度的执行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是一个非常容易感染病的地方,以下是小编搜罗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
隔离制度,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留长甲、不戴手饰,操作时戴口罩;参加院部会议、就餐、到行政楼进行工作联系时应脱去工作服,进入传染病区应穿
隔离衣裤,换鞋帽戴口罩。

二、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标识明显。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手卫生规范。

四、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侵入
性诊疗用物(器材、器械)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各种螺纹管、储液瓶等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诊疗用品,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五、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并注明有效时间,其效期为4h;抽出的药液
不得超过2h;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h内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注明开启时间并按无菌原则保管。

六、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小容量
原装碘伏使用期限不超过7天。

独立包装的灭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敷贴)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七、地面、物表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感染高风
险部门(手术室、产房、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等)的地面与物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

每日空气消毒1次并做好
记录,按规定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八、不同区域清洁用具(拖布、抹布等)颜色标识,定点放置,分区使用。

九、床单元表面每天清洁,遇污染及时消毒;患者出院时终末消毒。

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住院时间长时每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