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合集下载

一例心衰伴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心衰伴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心衰伴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例分析姓名:李先生(化名)性别:男年龄:68岁主观症状:患者主诉慢性咳嗽、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和右上腹不适,持续2个月,症状逐渐加重。

同时,他也注意到自己体重明显下降。

既往病史: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

此外,他还有长期吸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表情痛苦,体力活动能力明显下降。

皮肤和黏膜:浅黄色,全身肢体无水肿。

肺部听诊:可闻及肺底部湿罗音。

心脏听诊:心率85次/分,心律齐,心脏界限无扩大,心尖区闻及r4级收缩期杂音,听诊时可触及心脏震颤。

腹部触诊:肝脏可触及,质软,面积增大。

无肝区叩击痛或压痛。

无脾脏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正常男性范围:130-175g/L)白细胞计数:12.0×10^9/L(正常范围:4.0-11.0×10^9/L)血清胆红素:46 μmol/L(正常范围:0-21 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150U/L(正常范围:10-50U/L)血清肌酐:1.8 mg/dL(正常范围:0.6-1.3 mg/dL)B型血钠尿肽(BNP):1500 pg/mL(正常范围:0-100 pg/mL)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左心室肥厚胸部X线:心脏形态略大,左心室肥厚,双肺下叶充血,无肺实质炎,不伴胸膜炎和胸水。

诊断:心衰伴肝功能异常讨论: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诊断患者为心衰伴肝功能异常。

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受到供血不足的影响。

患者的主观症状(慢性咳嗽、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和体格检查结果(听诊肺底湿罗音、心脏震颤)均符合心衰表现。

同时,患者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也支持了此诊断。

此外,患者还有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患者的肝质地软、面积增大,血清胆红素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

肝脏受到心脏泵血不畅的影响,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静水压增加,肝淤血和肝细胞损伤。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心脏瓣膜疾病等引起。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并治疗该疾病。

1. 临床表现。

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常常表现为严重的心脏功能不全,包括进行性的低血压、心动过速、皮肤湿冷、四肢发绀、意识障碍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心绞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患者的血液检查常常显示出乳酸水平升高、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心肌酶检测也常常呈阳性,如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等。

3. 心电图。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电图常常出现ST段改变、T波倒置、心肌缺血等表现。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4.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对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非常重要,它可以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室收缩功能、心室舒张功能、心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

5. 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评估心脏的收缩力、舒张力、心排血量等参数,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冠脉造影、心血管造影等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总之,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多种手段,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在诊断心源性休克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各种辅助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Plaque/atheroma obstruc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lumen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 肌 缺 血 的 事 件 链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血管狭窄 或闭塞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猝死等
UNSTABLE ANGINA STEMI / NSTEMI
MPO CRP IL-6
MPO ICAM sCD40L PAPP-A
MPO D-dimer IMA FABP
MPO Myoglobin CKMB
TnI/T
BNP
Inflammation has been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ulnerable plaque and to plaque rupture1
三、血栓形成标志物
(四)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
中性粒白细胞激活后分泌的血红素蛋白, 它和血管脂质斑块 的形成有联系。 Myeloperoxidase Serum Levels Predict Risk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NSTEMI,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1Brennan, NEJM 2003
Partially adapted from: Apple Clinical Chemistry March 2005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心脏受损时心肌酶主要通过第二种途径进入血液,故酶升高存在延迟
3.血中酶的清除:不同的酶在血清中清除时间不同
可能的机制包括:
①从尿路排泄。
②肝脏及网状内皮系统对酶的清除。
③酶在血管内失活或分解。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酶类标志物
1.肌酸激酶
分布 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中,也存在于脑和其它组织细胞。
亚类
由M和B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有三种同工酶: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 学检验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和评价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种类、特点及临床意义;
熟悉: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疾病的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 血脂分布异常是冠心病绝对独立 的危险因素,其中尤以血清总胆 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 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 白/高密度脂蛋白分布异常为主。
• 血浆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危险性 增加正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有炎 性过程的许多特点。
•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二、心脏疾病的诊断
心脏疾病的诊断技术:
①典型的病史和长期的胸痛。②明显的心电图改变。③一系列酶的改变
➢2000年对AMI 诊断的标准:
心肌肌钙蛋白升高随后缓慢降低或CK-MB快速升高后降低,并伴有如 下症状之一可诊断为AMI。
① 缺血症状。 ② ECG 出现病理 Q 波。
③ECG 呈缺血改变( ST 段抬高或降低)
④ 冠状动脉检查有异常。
急性心肌梗死的蛋白类标志物 (一) 肌红蛋白
结构特点:肌红蛋白(myoglobin ,Mb)是横纹肌组织特有的色素蛋 白,分子量为170kD。分子结构和血红蛋白的亚基相似,由一条多肽链 和1个血红素分子构成。 分布:Mb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肌细胞浆中,其含量为:骨骼肌 3~9mg/g,心肌为1.4mg/g。

心脏的MRI检查技术

心脏的MRI检查技术

心脏的MRI检查技术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安危。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检查技术,其中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心脏检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RI 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对于心脏来说,MRI 能够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功能、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心脏 MRI 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通常需要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并在检查前 4-6 小时禁食禁水,以减少胃肠道蠕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其次,患者需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手表、假牙等,因为金属会干扰磁场,影响检查结果。

此外,如果患者有幽闭恐惧症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脏 MRI 检查一般在专门的磁共振检查室进行。

患者会被平躺在检查床上,然后检查床会缓慢地进入磁共振扫描仪的孔洞中。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听从医生的指示,如深呼吸、屏气等。

心脏 MRI 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心脏结构成像:这是心脏 MRI 检查的基础。

通过多方位、多序列的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各个腔室(如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房室间隔、心脏瓣膜、心包等结构。

医生可以通过测量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厚度,评估心脏的形态是否正常,有无先天性畸形、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等异常情况。

心脏功能成像:这是心脏 MRI 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一系列快速成像技术,可以动态地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计算出心脏的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等重要功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诊断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灌注成像:该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

在检查时,患者会先注射一种对比剂,然后通过 MRI 扫描观察对比剂在心肌内的分布情况。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疗诊断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它通过分析和评估体液、细胞和组织样本的结果,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一些常见项目,帮助读者了解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1. 血液检查:1.1 血红蛋白测定: 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贫血的程度。

1.2 血小板计数: 检测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判断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

1.3 白细胞计数: 检测白细胞数量,帮助诊断感染、炎症和骨髓问题。

1.4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用于糖尿病的管理。

1.5 血型鉴定: 确定个体的血型,为输血和器官移植提供基础数据。

2. 尿液检查:2.1 尿常规检查: 包括检测尿液的颜色、酸碱度、浑浊度和尿比重等指标,帮助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和肾功能。

2.2 尿蛋白定量: 评估肾功能是否正常,检测尿液中的蛋白含量。

2.3 尿糖检测: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

2.4 尿培养: 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帮助诊断尿路感染。

2.5 尿沉渣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颗粒,辅助诊断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统疾病。

3. 血糖检测:3.1 空腹血糖测定: 检测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帮助诊断糖尿病。

3.2 餐后血糖测定: 检测进食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3 糖耐量测定: 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前期的筛查。

3.4 随机血糖测定: 随机时间测量的血糖水平,常用于急诊、监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估。

3.5 高糖负荷试验: 测定机体对高糖负荷的反应,用于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和观察。

4. 影像学检查:4.1 X线检查: 使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进行影像呈现,诊断骨折、肺部疾病等。

4.2 超声波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产生影像,用于检查器官结构和流体积聚的情况。

4.3 CT扫描: 通过多个横断面的X射线成像,提供详细的器官和组织结构信息。

检验科急诊科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急诊科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急诊科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在检验科急诊科中,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有多种。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准确地得出诊断,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包括血常规检测、尿液分析、心电图检测、放射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是急诊科中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对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感染情况以及出血风险等。

在紧急情况下,医生可以根据血常规的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抗生素治疗或者血小板制剂等。

2. 尿液分析尿液分析是另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尿液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尿液中可以检测到蛋白质、糖、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进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情况,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3. 心电图检测心电图检测是用于评估患者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检测到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急诊科中常常会遇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情,心电图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放射学检查放射学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体内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在急诊科中,常常需要对骨折、内脏损伤等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放射学检查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实验室检测急诊科中的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气分析、病原微生物培养、血液凝血功能检测等。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例如,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代谢情况,病原微生物培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病原体,血液凝血功能检测可以指导抗凝治疗等。

综上所述,检验科急诊科中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22种疾病实验室检查汇总

22种疾病实验室检查汇总

22种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汇总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

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

临床表现为心悸、气急、紫绀,病情加重时,可见颈静脉怒张、肝肿大、浮肿、腹水等。

检验项目: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肝功能,血钾、钠、氯、钙、镁,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1)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

(3)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当P a O2<8.0k P a(60m m H g)、P a C O2>6.6k P a(50m m H g),表示有呼吸衰竭。

2.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

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

检验项目: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1)慢支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喘息型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3)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及革兰阳性球菌或阴性杆菌。

(4)痰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

3.淋巴结肿大由于某些细菌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原因,而引起分布在颌下、颈下、腋下及腹股沟等处的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称为淋巴结肿大。

检验项目:血常规,便隐血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补体测定,旧结核菌素试验。

结果分析:(1)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为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