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感想
精选最新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三篇)

今天我知道了赵一曼的抗日英雄事迹,让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赵一曼被捕的时候,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得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通过这些让我知道了,现在我能够幸福的生活,是很多革命烈士的鲜血和无私的付出得来!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和富强做出贡献,不再有外国劣强侵占我们的领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0周年了。
回想起90年以前,那战火纷飞的沧桑岁月,那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的场面。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力堵枪口的黄继光;英勇牺牲屠下的刘胡兰,更让我忘不了的是:“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
”打开书本,一页又一页的记叙着赵一曼同志生前的伟大英雄事迹,其中让我感动的是赵一曼所说的一句话:“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硕,可以把人剁成烂泥,但你们磨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650字(精选)

写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1她1919年出生于桓仁县二道岭,10岁时一家人搬到哈尔滨,投奔在黑龙江省官银号哈尔滨分号当经理的大伯父韩文贵。
“九一八”事变后,大伯父积极筹钱支持马占山、李杜抗战,义勇军失败后隐居北平。
日军占领哈尔滨,把韩勇义的父亲抓去,逼他交出银号账目,忧恨成疾而死。
有个男孩子名字的16岁的见习护士韩勇义,中等个头,鸭蛋形脸,一双清澈的大眼,挺浓的眉毛,活泼开朗,敢爱敢恨,见义勇为。
之前她就见过有关赵一曼的报道,如果说那时是好奇中不无敬仰的话,当她看到这个被日寇摧残得不忍睹视的女人时,几乎就只有后者了。
她非常喜欢在这个特殊病人的身边多呆一会儿,为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特务见她年纪小,对她也不大提防。
看着伤口逐渐好起来,眉眼间都是笑意。
特务们审讯赵一曼,拉下病床踢打,伤口就在一次次流血中处于好好坏坏、又不致命的状态,那双含泪的清澈的大眼睛,就喷出火星子。
1936年8月11日的《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滨警特密第8853号)中说:“她们在憎恨世界的丑恶上取得了一致的观点。
”后来敌人审问韩勇义和董宪勋,施电刑,上大挂,用炭火烧韩勇义的脸和背,问她为什么要帮助赵一曼逃跑。
她说:“因为自己住在满洲国,走着满洲国的街道,坐着满洲国的车,使用着满洲国的国币,吃着满洲国的出产,这都是由于住在满洲国,出于不得已的事情。
在自己的五脏之中所流着的热血,是中华民国的热血。
我期待着将来的抗日战线得到扩大,把日本人从东北驱逐出去,再挂起中华民国旗子的日子。
”韩勇义被判4个月徒刑,受尽折磨,疾病缠身,于1949年2月去世。
逃去的目的地是县3区,那里是3军经常活动的地方。
韩勇义卖了自己的两个戒指和两件大衣,得钱60元,充作经费。
董宪勋找人做了一顶小轿,用来抬赵一曼。
时间定在6月28日,这是个星期天,医院人少,便于行动。
晚上9点来钟,董宪勋雇一白俄司机,先用汽车将小轿送到南岗文庙后边,再去医院将赵一曼抬上汽车,重返文庙。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五篇精选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五篇精选赵一曼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封建地主家庭里,也就必然逃脱不掉当时操持家业的兄长像“阎王”似的以封建礼教严厉地管束她,使她失去自由。
今天wtt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接下来随着wtt一起来看看吧!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1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
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
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
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
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
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2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本《爱国故事百篇》,其中《英勇不屈的赵一曼》让我特别感动。
《赵一曼》观后感

《赵一曼》观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英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赵一曼就是其中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
观看了关于赵一曼的事迹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被她的英勇无畏、坚定信念和伟大的牺牲精神深深触动。
赵一曼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她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早年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她的英勇事迹在抗日战争中尤为突出。
在战场上,她毫不畏惧敌人的枪炮,带领着战士们冲锋陷阵,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尊严,奋勇杀敌。
她的坚毅和果敢,让她成为了战士们心中的榜样和力量源泉。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
赵一曼不幸被敌人俘虏。
在狱中,她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但她始终坚守着党的秘密,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丝一毫。
她的铮铮铁骨,令人敬佩不已。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没有丝毫的屈服,反而用坚定的眼神和言辞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她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写道:“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封遗书饱含着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期望,更展现了一位革命者的无私和坚定。
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敲击在我的心头,让我感受到了她的痛苦与不舍,以及那超越了个人情感的伟大信念。
赵一曼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无比辉煌。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她的事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无数像赵一曼这样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享受着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的英雄们。
我们应当铭记赵一曼等先烈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650字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650字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人称李姐(1905年——1936年8月),著名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女诗人。
*讲述了她被捕后的经历。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写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1她1919年出生于桓仁县二道岭,10岁时一家人搬到哈尔滨,投奔在黑龙江省官银号哈尔滨分号当经理的大伯父韩文贵。
“九一八”事变后,大伯父积极筹钱支持马占山、李杜抗战,义勇军失败后隐居北平。
日军占领哈尔滨,把韩勇义的父亲抓去,逼他交出银号账目,忧恨成疾而死。
有个男孩子名字的16岁的见习护士韩勇义,中等个头,鸭蛋形脸,一双清澈的大眼,挺浓的眉毛,活泼开朗,敢爱敢恨,见义勇为。
之前她就见过有关赵一曼的报道,如果说那时是好奇中不无敬仰的话,当她看到这个被日寇摧残得不忍睹视的女人时,几乎就只有后者了。
她非常喜欢在这个特殊病人的身边多呆一会儿,为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特务见她年纪小,对她也不大提防。
看着伤口逐渐好起来,眉眼间都是笑意。
特务们审讯赵一曼,拉下病床踢打,伤口就在一次次流血中处于好好坏坏、又不致命的状态,那双含泪的清澈的大眼睛,就喷出火星子。
1936年8月11日的《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滨警特密第8853号)中说:“她们在憎恨世界的丑恶上取得了一致的观点。
”后来敌人审问韩勇义和董宪勋,施电刑,上大挂,用炭火烧韩勇义的脸和背,问她为什么要帮助赵一曼逃跑。
她说:“因为自己住在满洲国,走着满洲国的街道,坐着满洲国的车,使用着满洲国的国币,吃着满洲国的出产,这都是由于住在满洲国,出于不得已的事情。
在自己的五脏之中所流着的热血,是中华民国的热血。
我期待着将来的抗日战线得到扩大,把日本人从东北驱逐出去,再挂起中华民国旗子的日子。
”韩勇义被判4个月徒刑,受尽折磨,疾病缠身,于1949年2月去世。
逃去的目的地是县3区,那里是3军经常活动的地方。
韩勇义卖了自己的两个戒指和两件大衣,得钱60元,充作经费。
《我的母亲赵一曼》观后感范文5篇

《我的母亲赵一曼》观后感范文5篇《我的母亲赵一曼》是由福建电影制片厂出品,孙铁执导,张晗、平野贵大、靳东等主演的抗战剧情片,该片讲述了民族英雄赵一曼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参加革命到壮烈牺牲的光辉历程,故事发生的地点分别是30年代的东北和上海。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母亲赵一曼》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我的母亲赵一曼》观后感范文5篇(一)风儿吹得走沙子,却吹不走刻在我脑海深处的记忆;摩布抹得去污渍,却抹不去那铁证如山的事实……伴着愉快的歌儿,迎接我们的电影却是可歌可泣的过去……今天上午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部令人气愤而又令人同情的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
赵一曼是一位伟大的抗日女英雄。
“九一八”事件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赵一曼便加入了党的地下组织。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游击队正在过蚂蚁河的途中,大量的鬼子迎面而来因为有伤员的缘故队伍被迫撤退,而我们的赵一曼为了掩护队伍身受重伤并被鬼子抓去鬼子用尽了刑法想让赵一曼说出的机密,都没成功。
后来又用连壮汉都忍受不住的电椅让赵一曼说出机密,她也没有说,但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宁儿!“表达了赵一曼对儿子的不舍,一曼阿姨终于给儿子写信了,却是一份遗书。
随着几声枪响,一代巾帼英雄赵一曼从容就义,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地,也融化了我的心。
大义凛然的赵一曼最后光荣就义,革命者那殷红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东北那片白皑皑的雪地……我被赵一曼伟大的爱国情操给深深折服了。
刹那间,我想起了一直为我们默默奉献的老师。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黑板写下的是真理,而擦去的却是个人的功利;我才明白,粉笔画出的是斑斓,而留下的却是斑白的发际;我才明白,教室里放飞的是凤凰与雄鹰,而守巢的还是伏枥的老骥!老师为了我们茁壮成长操碎了心,为了我们,阳光下那朵曾经最绚丽的花儿却在悄无声息地凋零,直至消失,真是有一番“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壮举。
骤然,我又想起了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日,我在打扫房里的卫生时,偶然发现门后结了一张蜘蛛网,蜘蛛正伏在网上悠闲自在呢!我又急又气,心中燃起了一腔怒火,认为它是在破坏我的劳动成果。
读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感

读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感篇一:读《抗日英雄赵一曼》有感读《抗日英雄赵一曼》有感山亭区实验小学六年级(2)班小记者:闫先圣辅导老师刘忠付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历史的岁月中涌出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爱国世纪让我们深深的感动。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以前文章—《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
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三团政治委员。
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被捕。
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口中得知抗日联军所在地,但是赵一曼镇定自诺,宁死不屈。
敌人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了一次又一次酷刑的摧残,她的右膀被砍断,带上几十斤重的铁镣,但他从不屈服和动摇过。
193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牺牲是年近三十一岁。
赵一曼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他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愿抛头颅。
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她的一句话让我不难忘却,她说:“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多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这种浩然真气永远震撼着和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篇二: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赵一曼《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巾帼英雄赵一曼读了《抗日英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个抗日英雄,让我的敬佩之情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在如河的历史岁月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巾帼女英雄——赵一曼。
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团委员。
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
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抗联军所在地,但赵一曼镇定自若,宁死不屈。
敌人气得暴跳如雷。
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酷刑的摧残: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伤口;一口紧一口地往下灌辣椒水和汽油、肚子鼓涨的似皮球,再用杠子在肚皮上一压,灌进去的灌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
看国家荣光第三季血沃中华赵一曼观后感5篇

看国家荣光第三季血沃中华赵一曼观后感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2020央视《国家荣光》观后感【篇1】赵一曼出生在四川,赵一曼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虽然她是出生在一个地主的家庭,但是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不幸的是1936年,由于叛徒的出卖赵一曼被打断了右腿,日本人把赵一曼抓住,一连几天对她严刑拷打.当她昏死过去,那些侩子手就朝她的脸上泼了两盆冷水,赵一曼醒过来依然愤怒的注视着敌人.赵一曼的那种受尽了百般的折磨依然是非常的顽强,她是钢筋铁骨做成的.1937年,赵一曼被押到刑场.在最生命的最后的时刻,赵一曼满怀激情的与祖国和同胞们告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一声枪响,赵一曼倒在了血泊中,但她临死前所说的那些话,依然在空中回荡着,久久不能散去.我认为赵一曼并没有死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她是我的榜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让我们珍惜今天的一切,努力学习吧!我们要牢牢记住她----赵一曼!2020央视《国家荣光》观后感【篇2】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先辈、缅怀先烈的传统日子。
我曾读过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不屈不挠的革命事迹,深受感动,十分敬佩她。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要纪念赵一曼英雄,纪念她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个人危险,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生死斗争,她的精神永垂不朽!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1926年她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宜宾学校期间,她带领学生开展了反帝、反封建旧制度的活动,被学校开除了。
党组织为了进一步培养赵一曼,决定送她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4。
12反革命政变后,党组织又派她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完成学业就回了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受党组织的安排,她来到东北的哈尔滨珠河县,与敌人开展了长期生死搏斗,最终被日本强盗逮捕,敌人审讯她时用尽了各种酷刑,但面对敌人,她一语不发,没有让敌人获取到一点信息,由于她的伤势太重,敌人怕她死掉,就把她送到医院治疗,在两名爱国警察的帮助下她逃出了医院,但最后还是被敌人逮捕了,敌人再次对她用尽酷刑,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敌人处死,牺牲时她年仅3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感想
20世纪之初,在五四运动的浪潮冲刷下,反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抨击和摧毁。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尤其是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封建制度下提倡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女子贞节以及三从四德等,仍然在严重地束缚、压迫和摧残着中国农村妇女。
赵一曼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封建地主家庭里,也就必然逃脱不掉当时操持家业的兄长像阎王似的以封建礼教严厉地管束她,使她失去自由。
男尊女卑,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和侵夺。
在赵一曼十二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五日,赵一曼的父亲李鸿绪因为咳嗽痰涌昏迷不醒后死去了。
按世俗规矩,大哥李席儒便名正言顺地成了当家人。
父亲病死后,小一曼失去了父爱,家里的生活更是沉闷极了。
大哥不仅没有父亲那般行医抓药的本事,反而成天赌博、抽鸦片,还要天天摆着家长的派头。
大嫂也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人,两口子三天两头吵嘴闹气。
在这种家庭环境里,赵一曼受到了极大的憋屈,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有一天她便向大哥提出:这样活着实在太没意思了,我要出
门读书去!大哥只顾抽烟,耷拉着眼皮,头也懒得抬地哼道:不行,我没钱供你!
赵一曼已经十几岁了,李席儒不仅不叫她上学读书,还让母亲严格地监视着她。
母亲虽然慈祥善良,却受封建思想禁锢,既然丈夫死了,长子为父,儿子的话也是要听的。
她不让赵一曼再出院门,不让赵一曼像小时候那样到草丛里捉蝴蝶,也不能到竹林里去挖幼笋,自然更不能和男孩子们一起玩耍了。
赵一曼的母亲按着老辈留下的规矩,要给赵一曼扎耳朵眼儿,要给她缠足。
按封建传统,女人三寸金莲被认为是一种美。
赵一曼母亲的脚就是姥姥给裹的,穿着一双尖尖的小鞋,走起路来一步三摇的,实在是活受罪!在少年时期的赵一曼看起来既可怜又可笑。
一天上午,母亲把赵一曼叫到八仙桌前,拉住赵一曼的一双小手郑重地说:淑端哪,你该裹脚了,再不裹,大脚丫子会被人笑话的。
长大了也是没人娶你的!
一听裹脚,赵一曼的心就像被蜂蜇针扎似的缩紧了。
村里的小脚女人她看得多了,本是一双天然脚,却被一条长长的白布缠成了尖辣椒,有的连脚趾骨都被勒断了。
尖尖小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快。
她低头看看母亲那一双只有三四寸的小脚,心头涌起一股酸楚。
小时候,她常常看到父
亲一不顺心就要拿母亲出气,连踢带打,母亲总是颤巍巍跌倒在地,为躲避丈夫只能满地爬行;有时候,遇到天阴地湿,母亲要到山间拔两棵青菜,也要爬着去。
一次,她随母亲一起下田,正好碰上下雨,妈妈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满身满脸的泥巴想到这些,赵一曼不寒而栗,她打内心深处不愿意像母亲一样活受罪!
她倔强地对母亲说:妈,我不裹脚!
女孩子大了都要裹脚,这是祖辈留下的规矩!
裹了脚走路都走不稳,我不裹!赵一曼坚持说。
不裹也得裹!母亲也强硬起来。
不,我就不!赵一曼一边说着一边就从母亲眼前溜出了门外。
赵一曼还能跑到哪里去呢?晚上她小心翼翼地又回到了家里。
母亲似乎已经心平气和了,给她用辣椒油烧了两个菜。
赵一曼一边吃饭一边用两眼观察着母亲的脸色,看母亲若无其事,她以为已经闯过了这一关。
然而,赵一曼猜错了。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请来村里一位老婆婆当帮手,对她实行强制裹脚。
两个人把小一曼死死摁倒在木床上,紧紧地压住她的双脚,母亲将她的脚趾使劲捏拢,老婆婆用一条白粗布将她的脚一层一层地裹紧,每裹一层,老婆婆就使劲勒一勒,赵一曼痛得号啕大哭,眼泪刷刷地直往下掉。
缠呀,缠!裹呀,裹!一层一层又一层,
赵一曼拼命抗争着、挣扎着,嗓子也哭喊得嘶哑了,直到哭喊不出了声,也挣扎不动了,两只脚也已被裹成了像母亲那样的尖辣椒。
母亲满意了,她又给女儿双脚套上了两只尖尖鞋,板着脸儿对她说:从今天起,不准你出大门、上大街,所有男人都不能见!
赵一曼看看自己被缠了足的双脚,嘟囔着说:这样的脚咋走路啊!
母亲安慰她说:慢慢习惯就好了,来!站起来走一走,让妈看看咋样儿。
赵一曼试着慢慢地站了起来,抬起身却根本站不住,两只脚麻痛麻痛,还没有迈步走路就一下子跌倒了。
她一阵懊悔,索性在地上打起滚来,哭闹着把两只小鞋甩得远远的。
母亲没有发火,弯腰把她甩远的两只小鞋捡了回来,又要给她穿上,她说啥也不穿,母亲就哄着她穿。
这一次,赵一曼被关在屋子里,躺在床上却烦躁得难以入睡,她透过窗棂望着朦胧的月色,发痴发呆。
满山的竹林在夜风中呼啸着,如涛似浪,她家的小屋就像一叶扁舟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颠簸着,一会儿被推拥到浪尖上,一会儿又被埋入浪谷下,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在夜海中被吞没。
她想在船上站起来,但两只小脚痛得钻心,说啥也站不起来。
她便大声呼救。
没有人理睬她。
母亲就坐在屋门外,她睡得很
晚,却装作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