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成本会计(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A卷+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A卷+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1-5 BCBDD 6-10 DBBCC 11-15 ADDDD 16-20 CDDA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计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ABC2.ABC3.ABD4.AC5.ABD6.BD7.AB8.CD9.BC 10.AC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5 √×××√ 6—10 ×√ ××√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1.顺序分配法的定义及特点:顺序分配法,又称梯形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收益多少的顺序排列,收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收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前者的费用将分配给后者,后者将其自身待分配的费用加上从前者分配来的费用作为总的分配额继续往后分配,而不再分配给前者。

2.分步法的特点:①成本核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

②产品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

③月末生产费用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④上一步骤半成品是下步骤的加工对象。

五、实务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10分,共30分,步骤可酌情给分)第一题(20分)2.根据上述有关资料,编制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4分)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2575制造费用3435管理费用860销售费用321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2191——供电50001.根据上述有关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表中)。

(16分)第二题(10分)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表4中)。

表4 皖巢公司甲产品生产费用分配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3年5月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3 000 1 000 500 4 500本月发生生产成9 000 4 000 2 500 15 500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水车间供电车间金额合计待分配费用(元)2191 5000 7191对外提供劳务数量31300 20000 ——费用分配率0.07 0.25 ——基本生产-丙产品数量10300 ——金额2575 2575基本生产车间数量20500 8000 ——金额1435 2000 3435行政管理部门数量8000 1200金额560 300 860专设销售机构数量2800 500 ——金额196 125 321分配费用小计2191 5000 7191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水车间供电车间金额合计待分配费用(元)2191 5000 7191对外提供劳务数量31300 20000 ——费用分配率0.07 0.25 ——基本生产-丙产品数量10300 ——金额2575 2575基本生产车间数量20500 8000 ——金额1435 2000 3435行政管理部门数量8000 1200金额560 300 860专设销售机构数量2800 500 ——金额196 125 321分配费用小计2191 5000 7191。

2018年秋奥鹏东师《成本会计》期末考试答案

2018年秋奥鹏东师《成本会计》期末考试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成本会计》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2、变动成本计算法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3、成本还原百分比法成本还原百分比法是按照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比重进行还原。

4、实物量分配法实物量分配法是以产品在分离点处相应产出份额为基础来分配联合成本的方法。

其实物量可采用产品总产量的重量或容积等等。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成本会计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成本会计职能应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构成现代成本管理的整体框架。

成本预测是成本会计的首要环节,它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中心位子,它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的的依据;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具体化;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必要环节,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提供企业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础环节。

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和成本计划的有效手段。

2、如何正确划分成本核算的各种费用界限?⑴正确划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支出。

⑵正确划分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⑶正确划分各期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⑷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⑸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试比较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

1)根本区别: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各步骤计算出半成品成本,由最后一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所以又称为“半成品成本法”。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 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机构,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企业成本(正确答案)资金会计主体2. 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正确答案)成本考核3. A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5190千克,每千克22元。

本月投产的甲产品为230件,乙产品为270件。

甲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6千克,乙产品的额材料消耗定额为12千克。

则材料消耗量分配率为0.75(正确答案)0.470.70.494. 某企业的制造费用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进行分配。

该企业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50000元。

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20000工时,其中,甲产品耗用16000工时,乙产品耗用4000工时。

则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元。

30000200001600040000(正确答案)5. 某车间领用某种原材料2100千克,单价1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21000元,该车间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220件。

甲产品消耗定额4.5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5.0千克。

则该车间原材料费用分配率为()元/千克。

10.5(正确答案)12.58.856.756. 甲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3000小时,生产B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2000小时。

本月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0 000元,设备折旧费40000元,设备维修费10000元,车间机物料消耗10000元。

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和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60 000元和40000元36 000元和24000元(正确答案)42000元和28000元54 000元和36 000元7. 下列各项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定额费用比例法计划分配率法划成本分配法(正确答案)生产工时分配法8. 交互分配法下,交互分配是指()A.在各受益部门之间分配费用B.在相互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费用(正确答案)C.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之间分配费用D.在受益的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分配费用9. 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月末可采用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

《成本会计》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1.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 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B. 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C. 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D. 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的折旧费2. 为了正确计算自产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不包括()。

A. 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B. 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C.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D. 本期销售产品的成本和上期销售产品的成本3. 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2013 年 4 月初,在产品成本为 3.5 万元。

4 月份发生如下费用:生产耗用材料 6 万元,生产工人工资 2 万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1.5 万元,制造费用 1 万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3 万元,该企业 4 月份完工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万元。

A. 9.5B. 12.5C. 11D. 94. 某企业本月生产 A 产品耗用机器工时 120 小时,生产 B 产品耗用机器工时 180 小时。

本月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3 万元,产品生产人员工资 30 万元。

该企业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月 B 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万元。

A. 1.2B. 1.32C. 1.8D. 1.98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 售价法B. 交互分配法C. 直接分配法D. 计划成本分配法6. 某工业企业下设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2014 年 4 月,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前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 90000 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 27000 元;供水总量为 500000 吨(其中:供电车间耗用 50000 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 350000 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100000 吨)。

供水车间 2014 年 4 月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为()元。

《成本会计【高起专】》题库及答案

《成本会计【高起专】》题库及答案

成本会计【高起专】》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B 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C 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用D 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2.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费用,应记入的科目是()。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3. 计时工资是根据每一位职工的()计算的。

A 月标准工资B 产量与工时记录C 计件单价D 考勤记录和月标准工资4.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

A 都要计算一个费用分配率B 都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C 不需要计算费用分配率D 均按相同的费用分配率计算5.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

A 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B 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方法C 按产品批别或订单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D 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6. 下列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而采用的是()。

A 品种法B 定额法C 分类法D 分步法7. 在约当产量法下,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是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和(A 单)计算的。

位产品定额工时B 单位产品定额成本C 投料程度D 加工程度8. 对于在产品的盘盈和盘亏应设置()账户进行账务处理。

A 待处理财产损溢B 营业外支出C 管理费用D 制造费用9. 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是()。

A 成本计划B 成本核算C 成本决策D 成本考核和分析10. 甲制药厂正在试制生产某流感疫苗。

为了核算此疫苗的试制生产成本,该企业最适合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B 分步法C 分批法D 品种法与分步法相结合11. 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A. 成本分析B. 成本核算C. 成本控制D. 成本决策12.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 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B. 各项期间费用的指出和归集C.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13. 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A. 集中工作方式B. 统一领导方式C. 分散工作方式D. 会计岗位责任制14. 工业企业的(),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A. 单步骤生产B. 复杂生产C. 大量生产D. 多步骤生产15. 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为了简化费用的分配工作,月末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可采用()。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卷后附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卷后附答案

4.机器工时比例法适用于()。

A.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的车间B.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C.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D.制造费用的数额较大的车间5.甲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

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3 600元;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为2 100元。

原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甲产品本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是()元。

A.5 700 B.3 800 C.2 100 D.1 9006.某生产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60 000元,生产A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3 000小时,生产B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2 000小时。

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和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元。

A.36 000和24 000 B.24 000和36 000C.30 000和30 000 D.40 000和20 0007.某化工企业本月领用A原材料2 106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2 12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

甲产品消耗定额1.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

若原材料费用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则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为()元。

A.24 069 B.18 051 C.24 960 D.17 1608.产品成本计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平行结转分步法B.逐步结转分步法C.分批法D.品种法9.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时,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一般采用()。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C.约当产量法D.定额比例法10.某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8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60小时。

网院北语18秋《成本会计》作业_1(满分)

网院北语18秋《成本会计》作业_1(满分)

------------------------------------------------------------------------------------------------------------------------------ 单选题1(5分) : 分步法适用于()。

A: 大量大批生产B: 单件生产C: 小批生产D: 大量生产2(5分) : 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包括()。

A: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B: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期间费用C: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D: 全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3(5分) : 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

A: 准确计算各种产品成本B: 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C: 分类计算产品成本D: 加强成本控制4(5分) : 下列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是()。

A: 广告费B: 租入办公设备的租赁费C: 生产工人的工资D: 利息支出5(5分) : 月初定额变动差异大于零()。

A: 定额下降B: 定额上升C: 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降低D: 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升高6(5分) : 工业企业的()生产,是按照工艺过程的特点来划分的。

A: 简单B: 大量C: 成批D: 单件7(5分) : 如果在一张订单中规定有几种产品,产品批别应按()划分。

A: 订单B: 产品品种C: 订单或产品品种D: 各种产品数量多少8(5分) :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应按不可修复废品的()。

A: 计划成本计算B: 制造费用计算C: 所耗定额费用计算D: 先进先出法计算9(5分) : 产量变动影响产品单位成本主要表现在()。

A: 直接材料项目------------------------------------------------------------------------------------------------------------------------------ B: 直接人工项目C: 变动性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10(5分) : 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适用于()的企业。

2018年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8年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A.成本分析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 D.成本决策2.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B.各项期间费用的指出和归集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4.成本会计工作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由企业各车间的人员分别进行,这种工作方式是(B)A集中工作方式 B.分散工作方式 C.统一工作方式 D.车间工作方式5.工业企业的( C),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A.单步骤生产B.复杂生产C.大量生产D.多步骤生产6.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D)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营业费用 D.生产费用7.下列各项中。

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A.原材料B.材料费用C.折旧费D.燃料费用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是(B)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9.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D)A直接材料费用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厂房折旧费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10.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A“基本生产成本” B.“营业费用”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11.在企业生产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不包括(D)。

A.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的工资B.按生产工人工资计提的福利费C.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的计件工资D.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2.在企业成本明细账中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下,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A)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B.“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C.“制造费用”账户 D待摊费用13.用于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费用,称为(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成本会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2、变动成本计算法
变动成本计算法亦称直接成本计算法,是将产品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的计算方法。

3、成本还原百分比法
成本还原百分比法是按照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进行还原。

4、实物量分配法
实物量分配法是国外分摊联产品的联合成本时普遍采用的方法。

它是将总联合成本除以各联产品的产量之和得到平均单位成本,由于它是平均单位成本,所以各联产品的单位成本一致。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成本会计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成本会计的职能有:
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成本的有关数据及其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结合企业发展前景及应采取的各种措施,通过一定程序、方法和模型,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估计。

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目标要求,运用专门方法,对有关生产经营的成本方案进行计算分析,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方案和目标,具体规定计划期内各种生产耗费水平和各种产品成本水平,并提出实现规定成本水平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成本控制,是指预先制定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实际发生的费用严格控制在限额标准之内,随时揭示和及时反馈实际费用与限额标准之间的差异,并要系统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消除生产中的损失和浪费。

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适当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各成本计算对象所应负担的成本费用,以计算出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分析,是指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全面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成本考核,是指将报告期的成本、成本效益的各项实际完成指标同计划指标、定额指标和预算指标进行对比,评价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及存在问题的一项工作。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放松或削弱任何一种职能,都不利于加强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预测是成本会计的第一个环节,它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它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具体化;成本控制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能够提供企业成本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成本信息资料,是发挥其他职能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成本计划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目标的有效
手段,只有通过成本分析查明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成本;通过正确评价与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业绩,才能调动各部门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为切实执行成本计划和实现既定目标提供动力。

2、如何正确划分成本核算的各种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经营性支出与非经营性支出的界限
正确划分各期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试比较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

在分步成本法下,由于各生产步骤的计算和结转方式不同,形成了平行结转和逐步结转法,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产品含义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指广义的,也就是指整个企业尚未完工的半成品和在产品,它不仅包括正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还包括经过本步骤加工完毕,但还没有最后制成产成品的一切半成品,它的成本按发生地反映,也就是保留在成本发生地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内;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指狭义的,也就是仅指本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它的成本是按所在地反映的,也就是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上按成本项目列示的产品成本即为各该步骤加工中在产品的成本。

(2)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不同。

平行结转法下,一般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各生产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半成品实物移转到下一步骤加工,其成本仍然留在发生地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内,因此不便于半成品资金的管理;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每月都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随实物移转而逐步结转,因而能够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便于半成品资金的管理。

(3)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平行结转法下,产成品成本是由原材料费用和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的加工费用组成,因而没有成本还原问题;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产成品成本是由最后加工步骤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加工费用组成,因而需将半成品成本还原,才能取得按规定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4)成本计算的及时性。

逐步结转法下,要按加工步骤的顺序来累计产品成本,要等上一步骤成本计算完毕,才能计算后一步骤的成本,最后还要进行成本还原。

平行结转法下,各步骤可以同时结算成本,平行计入产成品成本,而且没有成本还原问题,计算起来比较及时。

根据两种分步法的特点,自制半成品单独出售比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反之,则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4、比较定额变动差异与脱离定额成本差异。

由于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来制定的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在一定时期后需要修订。

修订后的新定额与修订前的老定额之间的差异就是定额变动差异。

定额变动差异与定额差异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定额变动差异是定额本身变动的结果,与生产费用的超支或节约无关。

从控制的角度看,定额变动差异是由于企业修改定额而出现的成本差异,不属于生产部门的责任。

而脱离定额差异则是反映生产费用超支或节约的程度,一般属于生产部门的责任或业绩。

5、
5、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两种形式。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劳务的种类不同,其费用的分配程序也有所不同。

一是生产的产品需要验收入库;二是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不能入库,直接提供给各个受益部门。

对于需要验收入库的产品,如自制材料、自制工具、模具等,其实物的流转一般是先完工验收人库,再由各部门根据需要领用。

企业应以各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归集其成本。

月末,将完工产品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转入“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账户的借方。

对于不需要验收入库的产品或劳务,如水、电、气、暖等产品和修理、运输等劳务,其产品形成后或其劳务都将直接提供给受益部门。

企业同样以各种产品或劳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各自归集成本。

但月末产品
或劳务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直接转入各受益部门成本、费用账户的借方,如“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费用”、“基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的借方。

三、业务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厂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分别由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分步骤连续加工。

第一步骤完工的A半成品转入第二步骤加工成B半成品,B半成品再转入第三步骤加工成甲产成品。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该厂采用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

2007年8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7年8月单位:元
要求: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A半成品
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B半成品
生产步骤:第二步骤 2007年8月单位:元
产品名称:甲产品
(还原分配率法)
2、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完工,其工时定额为:第1工序20小时,第2工序30小时,各工序在产品的工时定额按本工序工时定额之半计算。

该种产品某月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1工序100件,第2工序200件。

月末完工产品300件。

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入工费共计2 300元。

要求:
(1)计算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入工费。

(1)甲产品定额成本=500×10×6=30 000元
脱离定额差异=200×6=1 200元
材料成本差异=(30 000-1 200)×2%=576元
(2)乙材料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800×50%×3/4=300元
定额变动调整数=300(1-4/5)=60元定额变动差异数=6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