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宽度允许值
裂缝宽度验算及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

8.2.5 裂缝宽度验算及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对裂缝宽度的限制,应从保证结构耐久性,钢筋不被锈蚀及过宽的裂缝影响结构外观,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两个因素来考虑。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荷载的标准组合下,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式规定:(8-20)式中w max——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按式;w lim——裂缝宽度限值,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表8-1)不同,裂缝宽度限值取表8-2中的值。
表8-1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表8-2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 lim (mm)《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且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的限值:一般环境0.20mm有气态、液态或固态侵蚀物质环境0.10mm这里,一般环境系指寒冷和严寒、无侵蚀物质影响的地面和水下及与土直接接触的环境;有气态、液态或固态侵蚀物质环境系指包括海水、使用除冰盐在内及工业污染的环境。
从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以及两本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我们发现,当设计计算发现裂缝宽度超限,或要求减小裂缝宽度时,选择较细直径的钢筋及变形钢筋是最为经济的措施。
因为同样面积的钢筋,直径小则其周长与面积比就大,这就增大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采用变形钢筋亦是这个道理。
粘结力大,可使裂缝间距缩短,裂缝即多而密,裂缝间距内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差就小,裂缝宽度减小。
但是,当采用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时,亦可增大钢筋截面面积,从而增大截面的配筋率,减小钢筋的工作应力,减小平均裂缝间距;当然,有时也可采取改变截面形式及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办法。
8.2.6 小结两本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相差较大(见表8-3)。
从理论基础上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采用一般裂缝理论,然后通过试验数据统计回归的方法确定其中的系数;《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公式则纯粹是建立在试验统计分析基础上的。
允许偏差值

混凝土工程一.监理准备1.熟悉有关图纸、技术资料、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2.检查承包单位在混凝土浇灌前的以下各项准备工作:1》检查水泥、沙石料、拟用的掺合剂、外加剂的准备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2》是否已通过试验取得混凝土的配合比,有抗冻、抗渗等特殊要求者是否已得到满足。
3》了解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浇灌顺序、养护的准备措施。
4》了解搅拌设备、运输或泵送设备、震捣设备的配置及道路、脚手架的准备情况。
5》模板内杂物应清除、缝隙孔洞应堵严,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6》检查钢筋、预埋件、预留洞是否符合要求。
3.据以上检查情况,签署混凝土浇灌令。
表4.2.6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说明:4.2.6 对预埋件的外露长度,只允许有正偏差,不允许有负偏差;对预留洞内部尺寸,只允许在,不允许小。
在允许偏差表中,不允许的偏差都以“0”来表示。
表4.2.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8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8的规定。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不定期抽查。
表4.2.8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l为构件长度(mm)。
说明:4.2.7~4.2.8 规定了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安装尺寸的检查数量、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还应指出,按本规范第3.0.7条的规定,对一般项目,在不超过20%的不合格检查点中不得有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过大尺寸偏差。
对有特殊要求的结构中的某些项目,当有专门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时,尚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由于模板对保证构件质量非常重要,且不合格模板容易返修成合格品,故允许模板进行修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施工单位应根据构件质量检验得到的模板质量反馈信息,对边疆周转使用的模板定期检查并不定期抽查。
关于裂缝规范

一.允许标准(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第3.3.4条,详如下)第3.3.4条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本规范表3.4.1规定的环境类别,按表3.3.4的规定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ωlim.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表3.3.4环境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ωlim(mm)裂缝控制等级ωlim(mm)一三 0.3(0.4) 三0.2二三 0.2 二 -三三 0.2 一 -注:1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2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3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4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5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6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7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8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二.允许依据(主要是考虑钢筋的锈蚀。
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第3.3.3~3.3.4条条文说明,详如下)3.3.3~3.3.4 本规范将裂缝控制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等级是对裂缝控制严格程度而言的,设计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等级。
(整理)混凝土裂缝限制标准

混凝土裂缝限制标准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
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
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
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
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
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
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
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
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 <h<0.5H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穿裂缝。
应当尽量避免贯穿性及纵深裂缝,如出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之内,中期裂缝约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
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
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有: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宽度验算及减小裂缝宽度地主要要求措施

8.2.5 裂缝宽度验算及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对裂缝宽度的限制,应从保证结构耐久性,钢筋不被锈蚀及过宽的裂缝影响结构外观,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两个因素来考虑。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荷载的标准组合下,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式规定:(8-20)式中w max——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按式;w lim——裂缝宽度限值,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表8-1)不同,裂缝宽度限值取表8-2中的值。
表8-1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环境类别说明一室内正常环境;无侵蚀性介质、无高温高湿影响、不与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a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二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的水位变动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海水潮汐区、浪溅区、海面大气区、海水水下区)表8-2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 lim (mm)《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且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的限值:一般环境0.20mm有气态、液态或固态侵蚀物质环境0.10mm这里,一般环境系指寒冷和严寒、无侵蚀物质影响的地面和水下及与土直接接触的环境;有气态、液态或固态侵蚀物质环境系指包括海水、使用除冰盐在内及工业污染的环境。
从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以及两本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我们发现,当设计计算发现裂缝宽度超限,或要求减小裂缝宽度时,选择较细直径的钢筋及变形钢筋是最为经济的措施。
因为同样面积的钢筋,直径小则其周长与面积比就大,这就增大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采用变形钢筋亦是这个道理。
粘结力大,可使裂缝间距缩短,裂缝即多而密,裂缝间距内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差就小,裂缝宽度减小。
混凝土裂缝鉴定规范

方法/步骤
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 超过本规范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二a类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按荷载准永久组 合计算,且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参考资料: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实例
方法/步骤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10 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等级划分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 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 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 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实例》是2016年9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谈忠坤、 李刚、梁波。
参考资料: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是2006年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国强、 罗刚、罗诚。
谢谢观看
混凝土裂缝鉴定规范
参考资料: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工程应用
《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工程应用》是2005年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冷发光、张仁 瑜。
内容介绍
根据行业标准判断裂缝,我们才能正确的选择修补裂缝的材料,合理的运用裂缝修补材料和碳纤 维系统加固。
方法/步骤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2008 将混凝土裂缝分为a、b、c、d四级,其中a、b两级不必处理;c级影响安全或影响正常使用,应 采取措施;d级危及安全或不能正常使用,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理。 受力主筋处横向和斜向裂缝宽度按表评定等级;因主筋锈蚀产生的沿主筋的裂缝宽度按以下要求 评定其等级a和b级无裂缝,c级裂缝宽度小于等于2mm,d级裂缝宽度大于2mm。
裂缝宽度验算及减小裂缝宽度地主要要求措施

8.2.5 裂缝宽度验算及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对裂缝宽度的限制,应从保证结构耐久性,钢筋不被锈蚀及过宽的裂缝影响结构外观,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两个因素来考虑。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荷载的标准组合下,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式规定:(8-20)式中w max——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按式;w lim——裂缝宽度限值,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表8-1)不同,裂缝宽度限值取表8-2中的值。
表8-1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环境类别说明一室内正常环境;无侵蚀性介质、无高温高湿影响、不与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a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二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的水位变动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海水潮汐区、浪溅区、海面大气区、海水水下区)表8-2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 lim (mm)《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且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的限值:一般环境0.20mm有气态、液态或固态侵蚀物质环境0.10mm这里,一般环境系指寒冷和严寒、无侵蚀物质影响的地面和水下及与土直接接触的环境;有气态、液态或固态侵蚀物质环境系指包括海水、使用除冰盐在内及工业污染的环境。
从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以及两本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我们发现,当设计计算发现裂缝宽度超限,或要求减小裂缝宽度时,选择较细直径的钢筋及变形钢筋是最为经济的措施。
因为同样面积的钢筋,直径小则其周长与面积比就大,这就增大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采用变形钢筋亦是这个道理。
粘结力大,可使裂缝间距缩短,裂缝即多而密,裂缝间距内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差就小,裂缝宽度减小。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宽度规范要求值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宽度规要求值一、裂缝的形态与发生部位裂缝形态呈上宽下窄形式,或肉眼只观察到上部裂缝,下部没有缝,但浇水试验,渗水轨迹清晰。
裂缝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大开间多、小开间少;南向房间多、北向房间少;底层多、上层逐渐减少;进深方向多、开间方向少;条形楼中间单元多,边单元少。
裂缝深度多为贯通裂缝和纵深裂缝,少部分为表面裂缝和浅层裂缝。
裂缝宽度在0.1毫米~0.5毫米居多,个别的大于0.5毫米,或只有0.05毫米。
裂缝主要发生部位有:现浇楼板跨中,沿进深通长方向;沿负弯矩筋边缘,进深方向;模板四角45度折角处;沿电线管预埋方向;施工缝处。
二、裂缝的成因分析裂缝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是目前在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大量的调查与实测研究证明,90%以上的裂缝是由变形作用引起的,在变形作用中,主要是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
由于这两种变形受到约束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产生。
1.温度应力产生的温度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约放出50.2卡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部温度升高,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通长升高35℃,如果使施工规规定的最高浇筑温度2 8℃,则可使混凝土部温度达到60℃多度,因为混凝土部与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中心温度高,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应力。
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外约束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一般认为,混凝土的外温差超过25℃,极易产生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天,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继续扩大,甚至达到贯穿的情况。
2.塑性收缩裂缝。
造成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塑性状态时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的,经常发生在混凝土板或表面积较大的墙面上,一般长度大约0.2~2米,宽度为1~5毫米,从外观分为无规则网络状和混凝土构件截面变化等规则的形状,深度一般3~10厘米,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1~3小时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
主筋附近竖向裂缝
0.25
腹板斜向裂缝
0.30
组合梁结合面
0.50
不允许贯通结合面
横隔板与梁体端部
0.30
支座垫石
0.50
预应力混凝土梁
梁体竖向裂缝
不允许
梁体纵向裂缝
0.20
砖、石、混凝土拱
拱圈横向
0.30
裂缝高度小于截面高度一半
拱圈纵向
0.50
裂缝长度小于跨径的1/8
拱波与拱肋结合处
0.20
墩台
墩台帽
0.30
不允许贯通墩台身截面一半
墩台身
经常受侵蚀
性水影响
有筋
0.20
无筋
0.30
常年有水,但无侵蚀性影响
有筋
0.25
无筋
0.35
干沟或季节性有水河流
0.40
有冻结作用部分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