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二: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1 化学用语化学与生产、生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D)A.食醋B.牛奶C.酱油D.纯碱2.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的元素是(C)A.铁B.碘C.钙D.锌3.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C)A.陶瓷B.焊锡C.涤纶D.钢筋混凝土4.下列塑料制品用热固性塑料制造的是(C)A.雨衣B.食品包装袋C.手电筒外壳D.盖大棚蔬菜用的薄膜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A.B.C.D.6.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产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C)A.HSbO3B.H3SbO4C.Sb2O3D.SbO27.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C)A.+2 B.+3 C.+4 D.+58.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去电子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A.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质期C.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D.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10.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D)A.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应匍匐前进B.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因此锌元素的摄入量越多越好11.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A .汽车轮胎——塑料B .羊毛衫——天然纤维C .食品保鲜膜——有机合成材料D .不锈钢餐具——铁合金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5. (2023·陕西)如图所示为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
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
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X一定是Ca(OH)2 B. Y可能是钠盐
C. 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 X与Y反应能生成NaOH
第5题
6. (2023·无锡宜兴一模)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
解推断类试题的步骤: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 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藏条件。其次,找 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 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为解题突破 口。然后,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 得出初步结论,最后做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第3题
(1) E的化学式为 HCl 。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① C→B: 2H2O
2H2↑+O2↑ 。

② G与H: Na2CO3+Ca(OH)2 CaCO3↓+2NaOH 。 ⁠
③ I与J: Fe+2AgNO3 Fe(NO3)2+2Ag 。 ⁠
类型二 物质转化类 4. (2023·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 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 ) A. Ca(OH)2→CaCO3→Ca(HCO3)2 B. CuO→Cu(OH)2→CuSO4 C. H2→H2O→O2 D. NaOH→Na2SO4→NaCl
第2题
(1) 物质E的化学式为
H2O


(2) 物质B的用途为 用于灭火(或用于人工降雨等合理答案均 ⁠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易错题1、正确选项为D。

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其他选项描述都正确。

易错题2、正确选项为B。

红磷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而除去氧气。

易错题3、该图说明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易错题4、正确选项为C。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炭粉燃烧,从而提纯氧化铜。

易错题5、错误选项为D。

钢虽然是由生铁炼制而成,但是钢同样会生锈。

易错题6、正确选项为D。

铝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三氯化铝。

易错题7、正确选项为C。

不溶物可能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溶液中可能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易错题8、正确选项为B。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易错题9、正确选项为A。

31.6 g硝酸钾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一定是在100 g水中。

易错题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是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即在30℃下继续饱和溶解。

A。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水。

C。

降低温度至10℃。

D。

在保持温度在40℃的情况下,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

2.改写后:A。

碱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也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

酸、碱、盐都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

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

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3.改写后:A。

pH值为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在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

D。

若某溶液的pH值为10,滴入酚酞溶液时,会使溶液呈现红色。

4.改写后: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金属析出。

过滤后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

因此,析出的金属是Ag和Cu。

5.改写后:为了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以加入Ba(NO3)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 + H2SO4 → BaSO4↓ + 2HNO3.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以加入Ba(OH)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Ba(OH)2 →2NaOH + BaCl2↓,该反应的类型是双离子交换反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问题:纯净水属于什么性质的物质?答案:纯净水属于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的物质。

2. 问题:按照物质的触感,将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答案:液体:牛奶、果汁;固体:盐、面粉。

专题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1. 问题:铁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物质?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答案:铁是一种金属物质,它的主要用途是制造建筑材料和制造工具。

2. 问题:将以下物质进行分类:酒精、水银、茶叶、木头。

答案:液体:酒精、水银;固体:茶叶、木头。

专题三: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1. 问题:将以下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行配对:铁、水、盐。

答案:铁:由很多个铁原子组成;水: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

2. 问题:将以下物质的性质进行配对:铁、水、糖。

答案:铁:有磁性;水:无味、无色、透明;糖:有甜味。

专题四:物质的变化1. 问题:将以下现象进行分类:铁锈生成、燃烧、水蒸气凝华。

答案:化学变化:铁锈生成;物理变化:燃烧、水蒸气凝华。

2. 问题:将以下变化进行分类:融化、凝固、蒸发、燃烧。

答案:固态变化:融化、凝固;气态变化:蒸发;化学变化:燃烧。

专题五:能量与物质的关系1. 问题:将以下现象进行配对:小伙伴在跑步过程中感到疲劳、汽车开动时发出声音、空调制冷。

答案:机械能:小伙伴在跑步过程中感到疲劳;声能:汽车开动时发出声音;热能:空调制冷。

2. 问题:将以下能源进行配对:太阳能、电能、风能、化学能。

答案:太阳能:来自太阳的能量;电能:通过电流传输的能量;风能:来自风的能量;化学能:储存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

专题六:物质的浓度与溶解度1. 问题:浓度是指什么?如何计算浓度?答案: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计算公式为浓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体积。

2. 问题:以下溶解了多少物质的溶液浓度最大?50g/100mL、40g/90mL、30g/80mL。

知识总结:初中中考化学常见的题型总结(大全)

知识总结:初中中考化学常见的题型总结(大全)

知识总结:初中中考化学常见的题型总结(大全)解答除杂质问题时,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不引入新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杂质易于分离。

同时,需要注意三个要领:根据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质方法,选择适当的试剂。

除杂质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化气法、置换法、转纯法和吸收法。

在解答题目时,需要清晰理解题目要求,按照要求进行思路分析,才能准确解题。

混合物的分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对于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分离得到纯净物质。

对于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以采用结晶法进行分离。

对于两种物质均溶于水,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

在进行混合物分离时,需要注意除杂质和分离物质的不同点,即除杂质只需要将杂质除去,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将各成分分开,并保留原混合物中的各成分。

物质的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分开来。

例如,如何区分两瓶无色溶液中的NaCl和KNO3可以通过检验NaCl溶液中的Cl-离子来鉴别。

常见的离子鉴别试剂包括紫色石蕊试液和pH试纸。

OH-:使用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会变成红色。

Cl-:使用AgNO3溶液和稀HNO3,会出现白色沉淀。

SO42-:使用BaCl2溶液和稀HNO3,会出现白色沉淀。

CO32-:在稀HCl和石灰水中,会产生CO2气体。

PO43-:使用AgNO3溶液,会出现黄色沉淀。

NH4+:在强碱溶液(NaOH)中,会产生NH3气体,并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特征离子关系图:Mg2+、Cu2+、Fe3+、NH4+、OH-、Ag+、H+、Ba2+、Cl-、CO32-、SO42-、Ca2+、Mg2+、Cu2+物质鉴别的原则:1.操作简便,尽可能使用物理方法鉴别。

若必须使用化学方法,则尽可能使用一种试剂。

2.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3.防止干扰,例如在鉴别Cl-和SO42-时,只能使用BaCl2溶液,不能使用AgNO3溶液。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B、C和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用符号表达式表示有关反应,指出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① 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

解析: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H2O2H2O+O2(分解反应) Fe+O2Fe3O4(化合反应)【分析】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B、C和D,则A是高锰酸钾,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 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C是二氧化锰,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则D是氧气,E是四氧化三铁。

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故是分解反应。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故是分解反应。

③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该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

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

(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

解析:都是化合反应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液态硫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气体,另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固体【分析】(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由图可知三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有氧气,都是与氧气反应;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铝燃烧生成氧化铝。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归纳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归纳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归纳 中考将⾄,很多同学都在备战中考,那么在中考之前学⽣们需要把哪些东西细化呢?重点掌握哪些题型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 第⼀种,有关“离⼦”的⼀类题。

考点1:有关“离⼦”溶液的颜⾊ 例1.现榨的苹果汁在空⽓中会由淡绿⾊变成棕黄⾊,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含有OH- D、苹果汁中含有Na+ 解析: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带⾊“离⼦”有Fe2+、Fe3+和Cu2+等,含有以上三种离⼦溶液的颜⾊分别是淡绿⾊、黄⾊和蓝⾊。

含有其它离⼦溶液的颜⾊⼤多为⽆⾊。

答案:A 考点2:有关“离⼦”个数的计算 例2.某溶液中含Fe3+、Mg2+、SO42-、NO3-,其中Fe3+、Mg2+、SO42-的个数⽐为3∶3∶1,可推知溶液中Fe3+、SO42-、NO3-的个数⽐是( )。

A、3∶2∶1B、1∶2∶1C、3∶1∶15D、3∶1∶13 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明确⼀点:“溶液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阴阳离⼦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即该题中阳离⼦Fe3+和Mg2+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SO42-和NO3-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设Fe3+、Mg2+、SO42-的个数分别为3n、3n、n;NO3-的个数为m,则3×3n+2×3n=2×n+m×1,解得m=13n。

答案:D 考点3:有关“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3.某Al2(SO4)3溶液中,SO42-离⼦与⽔分⼦的个数⽐为1∶50,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这是⼀道电荷守恒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题。

题⽬求的Al2(SO4)3溶液中Al2(SO4)3的质量分数,就应分别求出Al2(SO4)3溶液的质量Al2(SO4)3的质量。

利⽤SO42-个数∶H2O个数=1∶50=3∶150,及Al2(SO4)3的电离⽅程式Al2(SO4)3=2Al3++3SO42-,可得Al2(SO4)3的个数∶H2O的个数=1∶150,则Al2(SO4)3的质量∶H2O的质量=342×1∶18×150=342∶2700,所以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2%。

初三化学经典题型汇总

初三化学经典题型汇总

初三化学经典题型汇总题目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氯化钠B. 氧化铁C. 氢氧化钠D. 二氧化硅题目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是()。

A.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C.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水D.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蒸气题目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C. 氧化铁D.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题目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B.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C. 氧化铁D. 空气题目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氧化铁B.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C. 空气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一、选择题2.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C.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D.铜能导电是铜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铜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用糯米等原料做酒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灼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化纤【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为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糯米主要含淀粉,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C、只是将空气各成分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灼烧生生成了一些气体和灰烬,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答案】C5.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B6.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5B.核电荷数为239C.质子数为94D.核外电子数为94【答案】B【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质子数+中子数=239,则其中子数为239﹣94=145,所以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电荷数为94,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所以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外电子数为94,所以正确.故选B.7.下巧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③⑤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B.①②③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②④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②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答案】D【解析】从图示看:①②所表示的元素不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因为①是离子,而其原子的外层有2个电子。

故选D.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提取到了对疟原虫有100%的抑制率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5︰22︰5C.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青蒿素属于氧化物【答案】D9.在反应2A+3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9:11。

若2.2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A.10:11B.22:15C.15:22D.11: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C的分子质量为9X,反应生成C为Yg,反应消耗B为Zg,则:2A+5B=2C+4D2*9X4*11X2.2g Z Y4.4gYg:4.4g=2*9X:4*11X Y=1.8g又由于质量守恒:2.2g+Z=Y+4.4g代入Y=1.8g得:2.2g+Z=1.8g+4.4g所以:Z=1.8+4.4-2.2=4g所以:B与D的质量比:Z:4.4=4:4.4=10:11。

选A10.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D.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答案】B【解析】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选B.11.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的四种方案中可行的是()A.将Fe、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B.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C.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D.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答案】BD12.某白色固体可能由NaCl、BaCl2、Mg(OH)2、NaOH、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实验记录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固体中含有Mg(OH)2、BaCl2、NaOH B.原固体中只含Mg(OH)2、BaCl2C.原固体中不含BaCl2、Na2SO4D.步骤②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MgCl2【答案】A【解析】加入盐酸后沉淀完全消失,说明氯化钡和硫酸钠不会同时存在,而且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沉淀,通入二氧化碳会得到沉淀,说明其中还含有氯化钡,所以C错误;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所以B 错误;步骤②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MgCl2和过量的盐酸。

故选A.13.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答案】C14.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答案】D【解析】除杂质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MnO2中的KCl,根据MnO2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只需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即可得到MnO2,不需要蒸发、结晶,错误,B、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K2CO3+H2SO4=K2SO4+H2O+CO2↑,又引入了新的杂质K2SO4,错误,C、除去CuO中的Cu,加足量稀盐酸,Cu不会反应,反而将CuO反应掉了,错误,D、除去BaSO4中的BaCO3,加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再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正确,故选D15.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H2SO4、Ca(OH)2、Na2SO4溶液的是()A.碳酸钠试液B.酚酞试液C.稀硫酸D.BaCl2溶液【答案】A【解析】A、Na2CO3与H2SO4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Ca(OH)2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Na2SO4不反应;分别滴加Na2C 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H2SO4、Ca(OH)2、Na2SO4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稀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Na2SO4溶液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BaCl2溶液与H2SO4、Na2SO4溶液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16.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稀H2SO4、稀HCl、KNO3B.稀HCl、Na2CO3、BaCl2、Na2SO4C.NaOH、Na2CO3、酚酞、CaCl2D.CuSO4、NaOH、BaCl2、NaCl【答案】A17.能将Na2CO3、NaNO3、Ba(NO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石蕊试液B.稀盐酸C.稀硫酸D.氯化钙溶液【答案】C【解析】要将三种物质一次性鉴别出来,那么要产生三种不同的现象。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硝酸钠和硝酸钡呈中性,故不能用紫色石蕊鉴别;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但不要硝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与硝酸钠与反应,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硝酸钠和硝酸钡不反应。

故选C。

18.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A.CO2(CO):灼热的氧化铜B.KOH溶液[Ca(OH)2]:碳酸钾溶液C.CaO(CaCO3):高温煅烧D.CuSO4溶液(FeSO4):铁粉【答案】D19.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碳酸钠B.一定有碳酸钙C.可能有氢氧化钠D.可能有氢氧化钙【答案】B【解析】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溶液,其中的不容物质可能是原来含有碳酸钙,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钙。

故选B.20.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入灼热的氧化铜中C.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答案】B【解析】混合气体点燃,CO 燃烧不了,A 错误;混合气体通入水中,CO 2溶于水,CO 不能,B 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CO 2与石灰水反应,CO 不能,D 错误;将混合气体通过入灼热的氧化铜中,利用CO 的还原性,B 正确。

21.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名称和化学式表示不正确...的是()A .食盐、氯化钠、NaClB .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C .烧碱、氢氧化钠、NaOHD .消石灰、氧化钙、CaO【答案】D【解析】D 中消石灰是熟石灰,名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 (OH )2。

故选D .22.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2TiO 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44H TiO 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2Ti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B .纳米2TiO 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C .纳米2TiO 与普通的2TiO 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D .制备纳米2TiO 的反应:4422H TiO TiO +2H O 一定条件【答案】C二、非选择题23.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