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黑龙江省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黑龙江省

平原,在这些复杂的地域中分布着大约 2100 余种的植物,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达 1 000 余 种。这些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色 素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饲料植物、木材植物、树胶植物、树脂植物、纤维植物、环 保植物、观赏植物、农药植物、蹂料植物等 17 大类。在木材植物中有全国十分珍贵的红松、 黄菠萝、核桃揪、水曲柳等,本省林区每年都为国家生产大量的木材。食用植物是本省野生 经济植物中分布较多、贮量较大的一类,其中以蕨菜、薇菜、老山芹等产量为最大。 八、水资源:黑龙江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 湖 和五大连池 4 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泡沼。
典型例题
1.关于黑龙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B.一年中夏季太阳正午升
A.地处北寒带 C.一年中冬季白 的最低 D.四季变化明显 昼时间长一些
【答案】D 【解析】黑龙江省位于 北部,东经 121°13‘至 135°06’,北纬 43°26‘至 53°34’。 2.下列不属于松嫩平原出产的重要农作物是( )
第三章第二节 “北国粮仓”——黑龙江省
要点精讲
一、位置: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北部、东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 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 , 北部、东南部为山地。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 低; 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 为西 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 山脉。 地表结构: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黑龙江省概况: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北和最东的省区。南、西两面分别与 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为邻,北面与俄罗斯接壤。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 二、气候: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西部属寒温带一温带湿润一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南北 温差大,北部甚至长冬无夏。因而夏宜避暑,冬宜赏雪、观冰灯、进行冰雪运动。 三、生物资源: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 全 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3 倍左右。全省现有 耕地 990.5 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 60% 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 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全省草原面积约 433 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 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四、矿产资源: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 132 种,占全国已发现 234 种各类矿产的 56.4%。已查 明储量的矿产有 81 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223 种)的 36.3%。其中能源矿产 5 种,黑色金属矿产 3 种,有色金属矿产 11 种,贵金属矿产 6 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 产 8 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 7 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7 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 32 种,水气矿产 2 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的有 10 种,即:石油、晶质石墨、颜料黄黏 土、长石、铸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铼矿;位居第 2 位 的有 2 种,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 3 位的有 6 种,即:硒矿、珍珠岩、玻璃用脉 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 10 位的矿产有 42 种。全省铁、锑、镍、钻、 硼、萤石、石棉、磷矿、硫铁矿、钾等成矿地质条件较差,资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给率不足。 五、森林资源: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 3175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2/3。有林地面积 2007 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15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 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 100 余种, 利用价值较高的有 30 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六、能源资源: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省内有目前 中 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 龙江 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 1999 年省内大小电 站电厂 近 200 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 14 亿兆瓦小时。哈尔滨燃 气化工总 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 189 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七、植物资源:黑龙江省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构成了全省 以 山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全省林地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的近一半。此外,还有松嫩平原和 三江
八下地理东北三省复习资料

八下地理东北三省复习资料东北三省是指中国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这片土地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东北三省的地理特点进行复习。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朝鲜半岛和日本海,北濒黑龙江、外东北、俄罗斯远东,西邻内蒙古和华北平原,南接华北地区。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东北三省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地貌特点东北三省地势复杂多样,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河流。
辽宁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吉林省地势起伏,山地和平原交错分布,其中的长白山是中国最北的山脉。
黑龙江省地势较为平坦,主要由松嫩平原和黑龙江平原组成。
三、气候特点东北三省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炎热。
尤其是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以其严寒的冬季和冰雪节闻名于世。
由于气候的影响,东北三省的农业以小麦、玉米、大豆等耐寒作物为主,同时也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产地。
四、资源丰富东北三省地下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东北三省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黑龙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为东北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
五、经济发展东北三省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达。
尤其是辽宁省的大连和沈阳、吉林省的长春和吉林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和大庆等城市,都是重要的工业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东北三省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六、人文景观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辽宁省的沈阳故宫、吉林省的长春净月潭和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中央大街等都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此外,东北三省还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如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东北三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同时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黑龙江省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知识——东北三省之黑龙江黑龙江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也是我国位置最(东)和最(北)的省,这里以前被称做(“北大荒”),而如今,已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变成了(“北大仓”)。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在这片4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2800多公里的水界和200多公里的陆界(中俄)边界线。
纵贯西部的(大兴安岭)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部与(吉林)省相互依傍,北部与东部与(俄罗斯)相邻。
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
多少年来,(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这片北疆领域。
原始、粗犷、神奇,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壮美的黑龙江风情。
冬季前往黑龙江,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众多的(冰雪)娱乐场所,游人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滑冰、滑雪、冬泳、冰帆)等冰雪项目。
有关黑龙江,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江里盘踞着一条白龙,经常兴风作浪,使江水泛滥,田野荒芜,使得东北人烟稀少。
有户人家此时,生下一个带黑龙尾的孩子,认定他是怪物,赶走了孩子,在江边,孩子遇上了一个孤独的老人,便与他同住。
渐渐的,孩子长大了,知道江边有白龙作怪的事,主动要求去降伏白龙,经过几个昼夜的苦战,终于战胜了白龙,人们为了感谢黑龙尾的孩子,便将这条江叫做黑龙江。
重要数据1简称:( 黑)2位置: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接壤,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界。
3气候:黑龙江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岸,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
年平均气温1℃,年温差高达38-48℃。
4耕地类型:旱田(北方降水少)5农作物:1)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玉米;2)油料作物:大豆;3)糖料作物:甜菜6作物的熟制:一年一熟7主要的运输方式:陆运8植被:落叶阔叶林9民居的房屋特点:屋顶坡度小(降水少),墙体厚(防寒保暖)。
中国地理黑龙江

黑龙江黑龙江省位于东经121°11′-135°05′,北纬43°25′-53°33′,是中国最东北部。
北部、东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
面积为46万多平方公里。
省会是哈尔滨。
黑龙江(河流)源头是蒙古国肯特山脉;注入鞑靼海峡;流经国家:蒙古、俄罗斯、中国;黑龙江亦称阿穆尔河,是东亚大河。
形成东南西伯利亚与中国之间的部分边界。
发源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北部与西伯利亚之间的边界,并大体沿这条边界向东和东南方向流往西伯利亚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然后再从那里掉头朝东北方向流去,注入鞑靼海峡,将西伯利亚与库叶岛分开;为北亚最长的河流。
发源于蒙古肯特山南侧,在石喀勒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
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区东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
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达到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 3 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
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
蜿蜒东流沿途接纳结雅河、布列亚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
全长5498千米(从南源克鲁伦河至河口),流域面积18 4.3万平方千米。
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
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93%,其中6~8 月就占60%~70%。
11月份进入冬半年枯水期,冬半年降水均以雪的形式降落。
地表积雪厚度一般在20~50厘米,待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才能融化补给河流,河水上涨形成春汛。
这样,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是:春季占10%~27%,夏季占50%,秋季20%~3 0%,冬季4%以下。
干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的径流量约为枯水年径流量的3.5~4.0倍。
黑龙江省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第六章北方地区1、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黑土,被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被称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灌溉水源,严重。
国家为缓解,尤其是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从长远来看,发展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我们常用、、来形容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地形以和为主,人们常用、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东北三省气候。
降水集中在,冬季较多。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高,提供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5、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基地,是“”,目前是我国最大的基地。
6、黄土高原的特有传统民居是。
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
7、黄土地貌景观有、、、等。
8、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改善这一环境主要方法有:一方面、另一方面。
9、北京是全国的、、。
北京故宫又名,是明、清两朝的皇宫。
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10、目前,北京正在朝着、、、、的目标迈进。
11、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迁出北京。
旧址改建成,成为北京西部和文化创意产业区。
参考答案:1、黑土地、黄土地2、夏季、不足、春旱、华北平原、京津、南水北调、节水农业3、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山地、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4、冷湿、夏季、降雪、寒潮、低温冻害、机械化程度、商品粮5、重工业、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重工业6、窑洞、信天游7、塬、梁、峁、川8、水土流失、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9、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紫禁城、颐和园、前门大街、南锣鼓巷。
10、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11、首钢、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综合服务中心、后工业。
八下地理书东北三省笔记

八下地理书东北三省笔记
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省份,位于中国的东部,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黑龙江省是东北三省最大的省份,地处中国东北地区,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
黑龙江拥有崇尚自然的运河群体,穿越于三省的大川,是一座交通的重镇,充满活力的经济发达的省份。
同时,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纷纷前往黑龙江享受它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
说到吉林省,它是一个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的省份,吉林拥有有许多自然美景,包括碧玉池、横断山脉、三台山、尚义湖等都是吉林著名的自然景观。
此外,吉林还有许多古迹和三棱山,如明清两代的历史文物遗址,象征着吉林古老文化的重要象征。
最后是辽宁省,它位于中国的中部西北端,是东北三省中规模最大的省份。
辽宁有很多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比如塞外风情、日照渔人行,还有著名的洞庭湖和大连滨海旅游区,是众多游客前往的好去处。
总之,东北三省是一块拥有宝贵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土地,是许多游客旅游观光、探索历史文化的理想去处。
以上就是关于东北三省的笔记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知识点一、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总面积约为1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亿人左右。
二、地形地貌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平原和长白山、长白山脉以及松花江、黑龙江、辽河、鸭绿江等众多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地貌极为复杂。
其中长白山和长白山脉是区内最高的山脉,海拔最高可达2691.3米。
三、气候特点东北地区地处亚洲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受到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以及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是中国唯一一个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其中,黑龙江省主要是寒温带季风气候,吉林省和辽宁省则是暖温带季风气候。
四、资源特点1.农业资源: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稻米等作物。
2.矿产资源: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黄金等矿产资源。
3.林业资源: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接近40%以上,是重要的林产品出产区。
五、经济发展东北三省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地区之一,拥有煤炭、钢铁、机械、化学等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六、文化特色东北地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
其中,黑龙江省的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是中国少数民族,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吉林省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是盛产汉字的地方,辽宁省则是 " 三国 " 文化和辽宁文化的发源地。
七、旅游资源东北三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地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遗迹、湖泊草原等独特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之一。
其中,长白山、亚布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鸭绿江、沈阳故宫等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八、总结东北三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经济发展优势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中国重要的区域之一。
未来,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东北三省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年级地理黑龙江省

黑河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成为对外贸易口 岸
绥芬河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 也是全国主要的电机制造中心之一。
大庆是我国最大的油田。龙江省
一、位置、地形概况
二、著名的林木生产基地和粮食、大豆、 甜菜生产基地
三、对外开外和发展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
四、大庆油田和哈尔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地 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黑龙江在全国的位置 中国的东北部,是我国 最北(纬度最高)和最东的 省区。南、西两面分别与吉 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北面与俄罗斯接壤。
地形及物产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松嫩平原 是具有全 国意义的 粮仓、大 豆、甜菜 生产基地。
兴安山 地是我 国著名 的林区 和木材 生产基 地
位置:我国最东、最北,西邻内蒙古 自治区,南邻吉林省,邻国:俄罗斯
地形: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物产:全国著名的林木基地和粮食、 大豆、甜菜生产基地 行政中心:哈尔滨,“冰城”、电机 制造中心 边境城市:黑河、绥芬河
1.位于松花江畔的城市是( D) A.长春 B.大庆 C.漠河 D.哈尔滨 2.三江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 ) A.冬小麦 B.春小麦 C.玉米 D.甜菜 3.滨洲线、缤绥线、哈大线相交于( C)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大庆 4.关于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 B.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5.三江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B) A.冬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B.亚麻、甜菜、马铃薯、春小麦 C.棉花、水稻、油菜、花生 D.棉花、玉米、冬小麦 6.我国最大的油田是( A) A.大庆油田 B.吉林油田 C.辽河油田 D.胜利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