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感染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骨关节(医学影像)

骨关节(医学影像)

第二节 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密度分辨力高,可清楚显示出病 灶,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和结构。 增强扫描对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 较大帮助 CT对某些骨关节早期病变和脊柱、 骨盆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CT 显 示 椎 体 和 骨 盆 的 病 变 有 明 显 优 势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骨关节系统的各种组织结构各自具 有不同强度的MR信号,在MRI上能明显 的区别出脂肪、纤维软骨、透明软骨、 韧带、肌肉和骨髓
骨皮质 脂肪 骨皮质
骨髓 肌间脂肪
骨髓
肌肉
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各自具有不同 强度的MR信号,在MR上有明显影像差别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棘突 上关节突
椎 板
下关节突
椎板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椎弓根
横突
正 中 短 箭 头 示 棘 突
椎间隙
椎弓根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脊髓
蛛 网 膜 下 腔 脑 脊 液
椎 间 盘
思考重点:
1. 什么是骨质疏松?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2. 什么是骨质软化?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3. 什么是骨质硬化增生?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 哪些疾病? • 4. 什么是骨质破坏?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5. 什么是骨质坏死?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6. 骨膜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 于哪些疾病? • 7. 为什么骨病变时必须观察其周围软组织有无改变?
(七)骨内和软骨内钙化
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颗粒状或斑片 状无结构致密影,分布局限,见于软骨类 肿瘤、结核及骨梗塞

骨与关节影像学

骨与关节影像学

关节纤维性强直
关节脱位
• 关节骨端脱位离正常相对关系
• 常见
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 分类
程度
完全,不完全性(半脱位)
原因
外伤性 常伴撕裂性骨折
病理性 化脓性或结核性关节炎
先天性 关节发育不良
复习
基本病变 骨 软组织
关节
密度增加 骨质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 关节腔造影 显示关节囊、肌腱、韧带、软骨等关节细微 结构
血管造影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
膝关节造影
超声检查
•优势 无创、价廉、移动方便 对浅表病变显示较佳
•目的 浅表病变检查和定位
•局限 对疾病的特异性及骨骼检查欠佳
同位素检查
• 优势 功能成像 全身扫描
• 目的 病灶定位 早期发现异常 可进行治疗
全身系统
营养、代谢、内分泌等
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 造影
血管造影

关节腔造影
• CT
平扫、增强
• MRI 平扫、增强、功能成像
• 超声
• 同位素
• 介入放射技术
X线平片
良好的定位、定性作用
检查要求 正侧位片 包括软组织 邻近一个关节 对侧对比
CT
•优势
密度分辨力高
显示精细结构
•作用
确定范围、性质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骨关节病变基本 X 线表现
• 骨基本病变 • 密度减低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 密度增加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膜增生
• 关节基本病变 肿胀 破坏 退行性变、强直
骨质疏松
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 (有机成份和钙盐同时减少)

骨关节疾病影像学表现

骨关节疾病影像学表现

一基本病变X线表现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临床特点:常见于:老年妇女和关节活动障碍病人易发生病理骨折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或密度减低呈分层状改变。

椎体鱼脊样变形或楔形变,骨小梁稀疏纵行排列。

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矿物质含量减少。

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

病因:Vit D缺乏,钙磷排泄过多,肠道吸收功能减退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承重骨骼常变形:如O型腿、X 型腿,骨盆三叶变形。

常见假骨折线:假骨折线1-2mm宽透明线,对称出现,好发于耻骨、坐骨、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代替,骨组织消失,骨皮质、骨松质均可发生病因: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呈筛孔状或虫蚀状或中断消失或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

病因:慢性炎症,外伤,原发性骨肿瘤,代谢性疾病如甲旁低,氟中毒。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多、增粗,骨皮质增厚致密,骨髓腔变窄。

骨质坏死:局部骨组织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组织学: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

病因: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死,外伤骨折后。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死骨外表有新骨形成,骨小梁增粗,绝对高密度,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相对高密度骨膜反应:膜增生或骨膜反应,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组织学: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梁。

病因: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转归:与骨皮质融合、新生骨吸收、肿瘤侵蚀破坏。

X线表现:与骨皮质平行的密影,可呈线状、层状、花边状骨/软骨内钙化:病因:软骨类肿瘤出现软骨内钙化,骨梗死所致骨质坏死可出现骨髓内钙化。

放射课件:骨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放射课件:骨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与骨质疏松的区别: 模糊、变形
9
骨破坏
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或因神经营养障 碍导致骨的溶解吸收而造成局部的骨缺失。
X线表现: 骨质缺损: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 失,全无骨质结构 病灶形态:虫蚀状、鼠咬状、斑片状、囊状、 浸润状、溶冰状 病灶边缘:清楚或模糊,规整或不规整,有、 无硬化环 病灶数目:单发或多发
77
颈椎退性性变,项韧带钙化
78
臀部软组织钙化
臀部软组织由于 长期注射形成原 形结节影。
79
囊虫钙化
盆部、双 大腿肌肉 内有多数 大米粒状 钙化斑最 长着达 1.5cm
80
软组织内脂肪或气体影
脂肪瘤、脂肪肉瘤 软组织气体:外伤、术后、含气器官穿孔
破裂、产气杆菌感染、组织退变等原因引 起
21
内生骨瘤
X线平片,左股 骨颈髓腔内环状 影,其内有骨小 梁结构。
CT-MPR,周边 薄层骨皮质与内 部松质骨显示更 为清楚。
22
慢性骨髓炎:窦道显示清晰
23
MR
髓腔病变显示较平片和CT敏感 破坏区T1WI呈中低信号,T2WI信号
增高 正常骨皮质呈低信号,其破坏呈相对
高信号
24
骨髓炎 平片:骨破坏,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肿胀。 MRI:髓腔异常信号,周围软组织弥漫肿胀 。
86
一、关节肿胀
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大,密 度略增高,软组织结构欠清晰
CT或MR检查优于X线平片检查 见于急慢性关节感染、骨折及脱位
87
关节肿胀 (关节滑膜结核)
88
返回
二、关节间隙异常
表现为增宽、变窄 或宽窄不均
增宽可见于关节积液 变窄可见于关节退行

影像学对骨关节感染治疗进展的监控

影像学对骨关节感染治疗进展的监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多模态融合
结合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势,实现多模态融合成像,提供更全面、 准确的病变信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自动或半自动的骨关节感染病变识别、评 估和诊断系统,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精准医疗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精准医疗技术,实现骨关节感染的精准 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CT检查可提供更为详细的 骨关节结构信息,有助于 发现细微的骨质破坏和脓 肿形成。
三维重建
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可 更直观地展示病变部位的 空间关系,为手术规划提 供依据。
鉴别诊断
CT检查还可用于鉴别诊断 ,如区分肿瘤性病变与感 染性病变。
MRI检查
软组织分辨率高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 显示关节囊、韧带、肌腱等软组
影像学在骨关节感染治疗中的价值体现
早期诊断
影像学技术能够在骨关 节感染早期发现病变, 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病情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 对骨关节感染的范围、 程度及并发症进行评估 ,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 方案。
治疗效果监测
影像学技术可以实时监 测治疗效果,帮助医生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 高治愈率。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
感染类型和发病率
骨关节感染包括骨髓炎、关节炎等类型,发病率 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治疗难度和复杂性
骨关节感染的治疗涉及抗生素使用、手术清创等 多个方面,治疗难度较大,且易复发和产生并发 症。
影像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等能够提供详细的 骨关节结构和病变信息,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价值。
影像学对骨关节感染 治疗进展的监控

骨相关事件 判定标准

骨相关事件 判定标准

骨相关事件判定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骨相关事件是指与骨骼或骨骼系统有关的各种事件和情况,包括骨折、骨裂、骨折愈合、骨质疏松、骨肿瘤等。

对于骨相关事件,合理的判定标准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骨相关事件的判定标准进行系统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骨折的判定标准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者疾病引起骨骼的完整性破坏。

判定一处骨折是否存在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常见的骨折判断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病人症状及体征等。

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骨折诊断方法,判断骨折时需要注意骨折的位置、类型、角度、位移、骨端有无移位等情况。

在骨折判定中,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如肿胀、疼痛、畸形等。

二、骨裂的判定标准骨裂是比骨折轻微的一种骨骼损伤。

在判定骨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患者的病史中可能会有直接外伤、扭伤等情况,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局部轻微肿胀、压痛等。

骨裂的确诊仍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扫描来观察是否有骨质的裂纹。

三、骨折愈合的判定标准骨折愈合是指骨折断端愈合的过程,判定骨折是否愈合需要观察愈合时间、X线片愈合情况等。

正常情况下,骨折处在6-8周内可以基本愈合。

但是在判定骨折愈合时,仍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评估。

四、骨质疏松的判定标准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等。

对于骨质疏松的判定,通常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DXA检测)、骨质疏松相关病史询问、临床表现等综合评估。

五、骨肿瘤的判定标准骨肿瘤是一种罕见但危害巨大的疾病,其判定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组织活检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骨肿瘤的形态、位置、病灶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组织活检是确立诊断的关键步骤。

在骨相关事件的判定标准中,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判定方法,而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是重要的判定依据。

医学影像学课件骨关节详解演示文稿

医学影像学课件骨关节详解演示文稿

医学影像学课件骨关节详解演示文稿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骨关节系统介绍•骨关节的医学影像学表现•常见骨关节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诊断•骨关节病变的预防和康复•骨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实例•展望未来:骨关节医学影像学的进展01骨关节系统介绍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分为皮质骨和松质骨。

关节由两个或多个骨连接而成,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骨关节的基本结构骨关节结构稳定,支撑着身体重量。

骨关节的主要功能支撑身体关节具有一定的活动性,使身体可以完成各种运动。

活动性骨关节结构可以保护内部脏器不受外界损伤。

保护内脏按照运动轴数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按照形态可分为杵臼关节、椭圆关节等。

按照关节面形态可分为平面关节和球窝关节等。

骨关节的分类和分布02骨关节的医学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观察骨质的密度变化、骨折及骨折复位情况、关节病变、脊柱侧弯和骨折后骨痂形成等。

X线平片操作简便、费用较低,但成像质量不如CT和MRI。

X线平片是骨关节影像学检查的基础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骨骼系统的疾病筛查和诊断。

CT检查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能够更好地显示骨关节的细节和病变。

CT检查对于骨折、关节脱位、肿瘤、炎症等骨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CT检查对骨盆、髋关节等复杂结构的显示效果更佳,可用于手术导航和介入治疗。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骨关节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全面的骨骼和软组织信息。

MRI检查对骨髓炎、关节炎、肿瘤等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MRI检查能够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等软组织的损伤,对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核素扫描等。

超声检查适用于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检查,对关节炎、肌肉病变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核素扫描主要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的情况。

03常见骨关节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诊断骨折的诊断与分类骨折是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的现象,可由多种病因导致,诊断与分类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骨关节基本病理变化及X线表现

骨关节基本病理变化及X线表现
氟进入人体过多,可激起成骨活跃,使骨量增多。亦可引起破骨活动增加,骨样组织增多,发生骨质疏松或软化。氟与骨基质中钙质结合称为氟骨症。骨质结构变化以躯干骨为明显,有的X线表现为骨小梁粗糙、紊乱,而骨密度增高。
(九)骨骼变形 骨骼变形与骨骼大小改变并存,可累及一骨、多骨或全身骨骼。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如骨肿瘤可使骨局部膨大、变形;发育畸形使一侧骨骼增大;脑垂体功以亢进使全身骨骼增大;骨软化症和成骨不全使全身骨骼变形。
(四)关节强直 关节强直 (ankylosis of joint)可分为骨性与纤维性两种。
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通过关节连接两侧骨端。多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
纤维性强直也是关节破坏的后果。虽然关节活动消失。但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常见于关节结核。诊断需结合临床,不能单凭X线确诊。
(七)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sequestrum)。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的中断。组织学上是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在早期骨小梁和钙质含量无何变化,此时X线上也无异常表现。当血管丰富的肉芽组织长向死骨,则出现破骨细胞对死骨的吸收和成骨细胞的新骨生成。这一过程延续时间很长。
图2-1-10 骨破坏——胫骨下端干骺端及骺结核于干骺端及骺骨松质中可见局限性密度减低(箭头所示),形成缺损,其中无骨质结构,过缘较清楚。邻近无骨质增生,也无骨膜反应。
骨质破坏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不同病因造成的骨质破坏,在X线表现上虽无特征,但由于病变的性质、发展的快慢和邻近骨质的反应性改变等,又形成它各自的一些特点。如炎症的急性期或恶性肿瘤,骨质破坏常较迅速,轮廓多不规则,边界模糊。而炎症的慢性期或良性骨肿瘤,则骨质破坏进展缓慢,边界清楚,有时还可见一致密带状影围绕,且可使局部骨骼轮廓膨胀等。骨质破坏是骨骼疾病的重要X线征,观察破坏区的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边界和邻近骨质、骨膜、软组织的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病因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关节感染的影像诊断
1
骨、关节感染
化脓性感染
结核
2
一、化脓性骨髓炎
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少儿多见。胫 骨、股骨、肱骨和桡骨多见。
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途径:
• 血行感染 • 直接延伸 • 开放性骨折(火器伤)
病变性质、范围和表现多样,与毒力、年龄和 抵抗力及治疗有关
3
(一)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 性 化 脓 性 骨 髓 炎
12
急 性 转 化 慢 性 骨 髓 炎
13
慢 性 化 脓 性 骨 髓 炎
14
(三)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好发于长骨骨干,无全身症状 影像学表现:骨膜 增生,皮质增厚,髓
腔狭窄或闭塞,骨质硬化。 无骨质破坏,无死骨形成。
15
16
(四) 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
21
化脓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
早期:软组织水肿,关节积液,骨质疏松。 后期: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脱位、
骨髓炎。 愈合期:修复,骨质硬化。 晚期:关节骨性强直。
22


学 表 现
性 关 节



23
化脓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
24
化脓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
25
化脓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
26
27
37
38
脊椎结核1
39
脊椎结核1
40
脊椎结核2
41
脊椎结核2
42
脊柱结核
43
脊柱结核
44
脊 柱 结 核
45
脊 柱 结 核
46
脊柱结核
47
(三)、关节结核
继发于肺或其它部位结核
骨型关节结核:继发于骺和干骺端结核。 滑膜型关节结核:经血行感染
临床表现:儿童和青年多见,常单发,起 病较慢,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 节囊肿胀而邻近骨骼和肌肉明显萎缩。
易破坏骺侵入关节。易形成瘘管并继发感 染。
29
30
胫骨结核
31
胫骨结核
32
股 骨 结 核
33
34
35
36
(二)、脊椎结核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腰椎为多。 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 病变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较少累及附
件 X线表现:
• 椎体骨质破坏、变形, •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 冷脓肿形成。
l 临床症状: 全身:发病急、寒战、高热中毒症状明显。 局部:红、肿、热、痛、患肢活动障碍。 血液:白细胞计数高。 l 起病部位:干骺端邻近骺板的松质骨部
分。可局限或蔓延。 l 蔓延方向:
4
蔓 延 方 向
5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表现
软组织肿胀:2周内,临床表现明显,骨骼 无变化,软组织改变。
48
49
50
关节结核
51
Hale Waihona Puke 52关节结核53
54
55
关 节 结 核
56
关 节 结 核 伴 化 脓
57
58
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2周后,干骺端局限 性骨质疏松、破坏,边缘模糊并范围扩大。
死骨形成 骨膜增生
6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7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8
9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0
(二)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以骨质修复增生为主,伴有脓腔和死骨。 X线表现:骨膜增生,皮质增厚,髓腔狭窄
或闭塞,呈硬化改变。
11
三、 骨关节结核
病原:结核杆菌
• 原发病灶主要在肺,经血行到骨或关节,
• 临床以儿童和青年多见,起病缓慢,单发, 血沉快。
• 局部:肿、痛和功能障碍,
• 病理:渗出性病变为主型

增殖性病变为主型

干酪样病变为主型
28
(一)、长骨干骺端结核
X线表现:局限性类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缘 清楚,无硬化,无骨膜反应,可见‘泥沙’ 状死骨。
多限于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以胫骨上 下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X线表现:长骨干骺端中心部小骨质破坏 区,边缘整齐、硬化。
17
18
慢性骨脓肿
19
慢性骨脓肿
20
二、化脓性关节炎
为细菌血行感染滑膜或骨髓炎继发侵犯关 节所致。
儿童和婴儿多见。 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并
有全身症状。 以承重的大关节为主,多为单关节。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