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计划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

教案评价标准

作业评价标准

基础教研评价标准

4

5

篇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求,深化课

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根据《郑州市教育委员会关于

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精神,以推进课改为载体,以落实减

负增效为目标,围绕“三三制”,从教学研究,作业优化等方面深化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

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落实课程标准,

明晰低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掌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尊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与个性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1.组织召开例会,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会,学习登封市教研工作计划等文件精神,进

一步统一思想。

2.召开教研组专题学习会议,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开展有关学习准

备期,单元作业设计,学科评价等方面的专题、学习,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全面理解“基于

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内涵。

3.召开全校家长会,宣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意义,及时告知学校的工

作举措,开展孩子身心发展专题辅导,提出相关的家庭教育建议,家校沟通,形成合力,促

进学生的成长。

(二)有效实施,整体推进

1. 加强领导与管理

学校成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郑春晓

组员:王振峰、孙晓峰、孙海龙、王同勋。

工作小组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学习、宣传、指导、督察及评价反馈工

作。严格执行教育局2014学年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规范课表要

求。广泛听取师生及家长意见,认真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校工作计划,深

入教学第一线,在教学各环节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

2. 优化教学与评价

(1)以课改精神为引领,倡导“以生为本、有效教学、快乐学习”,做到“不拨高、不

抢跑、不歧视”,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以生为本——依据课标,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编制课程实施计划表。严格

把握学段目标,将其细化分解到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中,妥善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及教学效能的提升。

快乐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关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作业,加强作业量的分层控制,提高各层次学生作业量的合理有效性,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乐做、能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不拨高——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安排课时,实施评价,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不抢跑——严格按照备课组制定的课程实施计划表安排课时,组织教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不歧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强化评价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

关注评价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细致观察、有效记录、及时评价学生表现,通过评价,如实反映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发现学生在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改变以往评价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做法。

关注评价方式——采用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综合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均采用等第表达,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关注评价手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评价的实效性,多侧面的反映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期末语文、数学组织一次考试,其他学科组织一次期末考查。一、二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试。

3. 完善考核与评估

将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与评优奖优工作挂钩,建立教学过程各环节监控机制,通过观课评课,调查访问、质量调研等形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考核。通过教师自评,教研组互评,学生、家长问卷等形式,认真考核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教师规范、积极、有效地执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纳入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和评估。通过“家长开放日,课堂观摩、课堂达标等校本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网络平台及公开教学

观摩,学生作业展示等形式,向社会、家长汇报,广泛听取意见,对本方案实施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完善,促进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有效实施。

四、实施策略

1. 与学习准备期工作相结合。

在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精简学习内容、改进学习评价,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养成,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初中与小学衔接。制定各学科准备期教学计划,教研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