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元素—非金属元素(应用化学课件)

元素—非金属元素(应用化学课件)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 HClO → HClO3 → HClO4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由此可见氧化 性的强弱与氯元素在含氧酸中氧化数的高低没有直接的联 系,如HClO4中Cl的氧化数(+7)最高,而其氧化性在氯的 含氧酸中却最弱。
• 氯的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工业。次氯酸盐溶液有氧化性和 漂白作用。漂白粉是用氯气和消石灰作用制得的次氯酸钙、 氯化钙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
氮的含氧酸及其盐
• ⑵硝酸及其盐 • 上述三种分解方式都有氧气放出,高温时硝酸盐是很好的
供氧剂,常用于制造火药、焰火。硝酸铵热稳定性更差, 缓慢加热到200 ℃,分解为N2、O2和H2O,加热过猛可能 使硝酸铵发生爆炸,是硝铵炸药的主体。
• 知识点:含氧酸及含氧酸盐之六——氯的含氧酸 及其盐
• 单位: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 氯的含氧酸有:次氯酸(HClO)、亚氯酸(HClO2)、氯 酸(HClO3)、高氯酸(HClO4)四种,其中氯的氧化数分 别为+1、+3、+5、+7。在氯的各种含氧酸中,亚氯酸最不 稳定,容易歧化,常见的含氧酸是HClO、HClO3、HClO4, 这些含氧酸及其盐的化学性质变化规律很特别:
• 漂白粉是廉价的漂白剂、消毒剂和杀菌剂。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 固体氯酸钾在高温下是强氧化剂,实验室用它制取氧气。
• KClO3与易燃物(如钽、硫磺、磷、有机物等)混合后,经 摩擦或撞击会爆炸,这一性质被用于制造炸药、焰火等。
• KClO4比较稳定,但与有机物接触时也容易着火,在610 ℃ 时熔化并发生分解。
稳定性较差,加热会分解。金属硝酸盐热分解方式,有如 下三种情况: • ①活泼金属(比Mg活泼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硝酸盐 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如:

第11讲 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11讲  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高中
化学
2023
二轮精准复习45讲
第11讲
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有关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思维途径
1.硅及其化合物
(1)硅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转化。
理清知识主线:
-
H4
-
H4




+
O
+
+
O2
+
O2(H2 O3)
(2)重要反应的方程式。
ClO-+Cl-+2H+═Cl2↑+H2O
⑦将SO2和Cl2混合,漂白性减弱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2+Cl2+2H2O
+
4H +S +2Cl
(3)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①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②酸性KMnO4溶液应用硫酸酸化。
酸化KMnO4溶液不能用盐酸,也不能用硝酸
③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ClO-与
-、Fe2+均不能大量共存。
、I
SO23
④当Fe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不论Fe过量还是不足,由于Cl2的强氧化
性,产物一定是FeCl3。
⑤“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Ca(ClO)2。“84”消
3S↓+3H2O
④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将 SO2 通入 H2S 溶液中。
2H2S+SO2
3S↓+2H2O
b.Cu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Cu+2H2SO4(浓)

专题1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1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稀酸+Cu
NH4Cl
NO
NO2
H2 O
分解, 浓酸+Cu 浓硫酸
HNO3
NaOH
NH4++OH-
NH3· 2O Mg3N2 H
N2O4
NaNO3
【例1】(09年广东卷)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 的长途运输 C. 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 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 D. 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 Au、Mg、B等金属
D.Al2(SO4)3 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例9】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 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 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单质甲
单质乙
化合物A 化合物B
化合物B
化合物A和化合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 是 .(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 由是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
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B.SO42 ) C.H2SO3 D.NH4+
【例8】(08年广东理基·35)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
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 处理NO2 和HCl 废气
元素是( )
单质
A. 硅
+O2
氧化物
B. 硫
+H2O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人造元素); • ③稀有分散元素:铼、镓、铟、铊、锗、硒、碲; • ④稀土元素:钪、钇、镧系元素;
2019/8/17
11
§9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 ⑤稀有贵金属:铂、铱、锇、钌、铑、钯; • ⑥放射性稀有金属:钋、镭、锕系元素。
稀有元素常用于黑色和有色冶金工业以制造特种钢、超 硬合金和耐火合金等。在原子能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 业、电子管、半导体、超音速飞机、火箭、航天技术方面 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九章
§9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内容
1、非金属元素元素性质的 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
IA
1
1H

2
3
4
5
6
准金属 非金属
2 He
IIIA IVA VA VIA VIIA 氦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硼 碳 氮氧 氟 氖
0.0314 0.046
0.00182 0.00125
0.00052 0.000072
2019/8/17
气体
CH4 Kr N2O H2 Xe
O3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
/%
0.00022 0.00012
0.00011 0.00029
0.0001 0.00015
0.00005 0.000003
0.0000087 0.000036
镧铈 镨 钕 钷 钐 铕 钆 铽镝 钬 铒 铥 镱 镥
89 Ac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Am 96 Cm 97 Bk 98 Cf 99 Es 100 Fm 101Md 102No 103 Lr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氧化性:低价氧化物被氧气氧化,如
2NO+O2===2NO2
X2Cl2、Br2与SO2+H2O反应
三、非金属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气态氢化物 (1)物理性质:一般都是无色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HX、NH3 易溶于水,H2S 可溶,其余一般不溶;ⅥA、ⅦA 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的水溶液一般为挥发性酸,HCl、HBr、HI 为强酸,其余为弱酸,NH3 水溶液显碱性,其余不溶,可视为中性。其熔沸点都较低,常温下 H2O、 H2O2 为液体,其余均为气体。HF、H2O、NH3 分子间易形成氢键,使 它们的沸点升高,出现了反常情况。
4.与碱反应
歧化:3SX+2+6O2OHH--======2XS2--++XSOO2- 3-++H32HO2OX2=Cl2、Br2、I2 还原性:Si+2OH-+H2O===SiO32-+2H2↑
5.与盐反应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如Cl2+2KBr===2KCl+Br2 与低价态盐反应:如2FeBr2+3Cl2===2FeCl3+2Br2 2Na2SO3+O2===2Na2SO4
1.与非金属反应
氧化性: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
还原性CS、、NP2与、CPl、2反C应与O2反应
C与S反应
2.与金属反应
Cl2、Br2与金属反应变价金属显高价O价4 N2与活泼金属如Mg等反应
3.与水反应
氧 歧化 化性 反: 应: 2FX2+2+2HH22OO======4HHXF++HOX2 OX2=Cl2、Br2、I2 还原性:C+H2Og=高==温==CO+H2
(2)碳(金刚石)、硅等单质,硬度很大,熔沸点很高。由于晶体中 没有离子和自由电子,所以固态和熔融态都不导电。但某些非金属单 质,如:石墨可以作导体、单晶硅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

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教材课件

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教材课件
答案:精制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Na+ ,防止阴极产 生的氢气和阳极产生的氯气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氯 气和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次氯酸钠。 A D
例题: 在电解食盐水之前,需要提纯食盐 水。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 项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C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的 盐酸 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⑤加过量的氯 化钡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
2KMnO4 + 16HCl(浓) =2KCl + 2MnCl2 + KClO3 + 6HCl(浓)= KCl + 3Cl2↑+ 3H2O
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或用排饱和食盐 水或排饱和氯水的方法。
验满:看颜色或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 纸。 尾气吸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除杂: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杂质;
6e- 点燃
2P + 3Cl2
2e-
点燃
2PCl3(白雾) PCl5(白烟)
PCl3 + Cl2
③ 氯气与水的反应 氯水成分:分子:H2O、Cl2、HClO(黄绿色) 离子:H+、Cl-(还有ClO-、OH-) 氯水的性质: 1. 酸性 2. 氧化性(杀菌) 3. 漂白性(漂白) 4. 不稳定性
➃ 氯气与碱的反应
例题:目前我国工业上大多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
解食盐水制烧碱和氯气。如图:电解槽中用石墨或 钛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接,用铁网作阴极与电源负 极相接,中间设特殊的离子交换膜。
a
试分析:从a进入的液体是 ,从b流出的液 体是 ;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_____离 子通过,该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 。 你认为这种制碱的方法存在的缺点是______ (填 序号) A、消耗大量的电能 B、产品中氢气和氯气用途不大,造成浪费 C、食盐不易获取 D、生产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上篇专题十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PPT

上篇专题十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PPT

答案 B
3.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 m 体积
NO 和 n 体积 O2 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
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 试管内残留m2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
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
A.3∶2
B.2∶3
C.8∶3
D.3∶8
解析 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 2NO+O2===2NO2、3NO2 +H2O===2HNO3+NO,可将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 4NO+3O2+2H2O===4HNO3。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即变 为红棕色,说明剩余气体为 NO。则可知m2 体积的 NO 气体 与 n 体积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4NO+3O2+2H2O===4HNO3
( )。
A.a点时NaHSO3过量 B.b点时的还原产物为I- C.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I2 D.加入的KIO3为0.4 mol或1.12 mol时,I-均为0.4 mol
解析 O~b 的反应是 IO- 3 +3HSO3-===I-+3SO24-+3H+, b~c 段为 IO3-+5I-+6H+===3I2+3H2O;A,B 正确,C 错误。在 O~b 段,当加入的 KIO3 为 0.4 mol 时,NaHSO3 过量,计算出生成的 I-为 0.4 mol;根据 O~b 段和 b~c 段计算,当加入的 KIO3 为 1.12 mol 时,KIO3 过量,过量 的 KIO3 接着和生成的 I-反应,可计算出最终剩余的 I-为 0.4 mol,D 正确。 答案 C
性 质
溶解性
Cl2、Br2、I2溶于水;S_不__溶__于__水、_微__溶__于__酒 精、_易__溶__于__CS2,其他均不易溶于水
毒性 Cl2、Br2、I2有一定的毒性

重要非金属元素—氮磷及其重要化合物(无机化学课件)

重要非金属元素—氮磷及其重要化合物(无机化学课件)

【改进工艺路线】
改进分离、提纯技术,走“湿法”炼 磷路线。
磷矿石 H2SO4 磷酸
磷酸盐
黄磷尾气净化生产甲醇
25
2.磷的化学性质
单质磷的化学活性比氮的高,它能与氧发生激烈反应,也能在氯气中 自燃。
P4 + 3O2 P4 + 6Cl2
2P2O3 (白磷发生自燃) 4PCl3 (白磷发生自燃)
能被浓硝酸氧化成磷酸
28
⑵三氧化二磷
三氧化二磷(P4O6)白色蜡状固体,有滑腻感,有潮解性,不稳定,易 继续氧化为P4O10,Tf = 23.8℃,Tb = 173.8℃,剧毒。
P4O6 + O2 = P4O10
三氧化二磷在冷水中缓慢反应生成亚磷酸,在热水中反应激烈,并发 生岐化。
P4O6 + 6H2O(冷)= 4H3PO3 P4O6 + 6H2O(热)= 3H3PO4 + PH3
过磷酸钙
32
2.制取磷酸 ⑴粗磷酸的制取
Ca3(PO4)2 + 3H2SO4(浓)= 2H3PO4 + 3CaSO4
⑵纯磷酸的制取 ①炼制黄磷
过滤
粗产品(H3PO4)
2Ca3(PO4)2 + 6SiO2 + 10C = 6CaSiO3 + P4(蒸气) + 10CO
②氧化
P4 + 5O2 = 2P2O5
二、氮气(N2)
3 氮气用途
(1) 是制硝酸、化肥的原料; (2) 可以用作保护气; (3) 液氮可以用作冷冻麻醉剂; (4) 可以用作超导材料的环境改造剂。
课程小结
插入二维动画(待制作)
无机化学
˝
磷元素及其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
具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小 (填“大” 或 极易
“小”),
(填“极易”或“极难”)溶于水。
会考内容标准
知道氨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3(07春)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 (填“大” 或“小”),所 以 ② 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 向上排空气法 ② 向下排空气法 (3)干燥氨气可选用的试剂是 ① 。 ① 碱石灰 ② 浓硫酸 (4)如何检验氨气已经收集满?
会考内容标准
N2
NO NO2
HNO3
NH4Cl
Cu(NO3)2
思考:如何用铜和硝酸来制备硝酸铜?

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1(08春)下列气体排入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 是( )
A
A. N2
B.SO2
C.NO2
D.NO
会考内容标准
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2(会考说明)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通常是
主题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硫及其化合物




1、知道硫的物理性质;了解硫的主要化学 性质(与氧气的反应); 2.、知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 硫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氧气的反应, 漂白作用); 3、了解浓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脱水性、 氧化性); 4、认识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请对下列硫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并 说出分类的原因。
了解浓硫酸的氧化性及二氧 化硫的漂白作用。
会考内容标准
会考模拟

3、浓硫酸在实验室可用来干燥Cl2、HCl等气 吸水性 体,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 性。 蔗 糖遇浓硫酸变成黑色蓬松状物质,是由于浓硫 脱水性、氧化 酸具有__________ 性。若将盛有浓硫酸的容 器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其质量会 增加 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没 有变化”)。
(填化学式)。 (2)另一支试管中反应剧烈,产生的一种红棕色气体是 式),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表明硝酸具有 (填序号)。 (填化学 。
①酸性
②不稳定性
③强氧化性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液氨可以用来做制冷剂 B.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等 C.铝制容器可用于盛放稀硫酸 D. 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会考内容标准
氨气的用途。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木炭和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所得产物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在装置①—④中,有明显错误的一个是 (填序号)。 (2)写出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①—④所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其作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 。
S、 SO2、H2SO3、Na2SO3、 SO3、 CuSO4 、 H2SO4
认识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会考内容标准
会考模拟



1、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能溶于水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B.是一种白色固体 黄色 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会考内容标准
了解浓硫酸的一些特性。
二、氮及其化合物
会考内容标准



了解氮气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氢气、氧气的反应) 知道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了解一氧化 氮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反应);了解二氧化 氮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 了解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 知道氨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了解氨气的主要化 学性质(与水、氯化氢、氧气的反应) 了解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受热分解、与碱的反应) 认识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请根据对硫及其化合物的分类,将下 列含有氮元素的物质进行分类,并说 明分类依据。

NO2、NO、 N2、 NH3 、NH4Cl 、 HNO3、Cu(NO3)2
氮元素的转化线
最低价 中间价 +2 最高价
-3
0
+4
+5
NH3 NH4Cl
氢化物
N2
NO
NO2

HNO3 Cu(NO3)2

单质
氧化物
NH3
会考内容标准
知道硫的物理性质,了解 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Fra bibliotek会考模拟
2(08夏)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试管 (1)仪器A的名称是 。 (2)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 ① ③ (填序号)。 ① 氧化性 ② 还原性 ③ 酸性 无 (4)反应后可观察到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 色。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 证明已满。
会考内容标准
氨气实验室制法
3、(08春)在化学课上,围绕不活泼金属能否与硝酸反应,进行了如下 实验探究: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稀硝酸和浓硝
酸,立即塞上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通入另一只盛有NaOH溶液的
试管中。 请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中反应较缓慢,产生的一种气体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