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队列四会教学教案修改版讲解

合集下载

{精品}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精品}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精品}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会”教学法的概念;2. 通过“四会”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四会”教学法的重要性;3. 让学生学会运用“四会”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掌握“四会”教学法的基本技能;2.让学生在“四会”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下,学会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会”教学法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让学生先回忆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2.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四会”教学法,什么是教学实践;3. 通知学生要学习“四会”教学法,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二)操练1. 教师把“四会”教学法的几个步骤概括地作出总结,充分让学生了解;2. 拿出一些教学例子,让学生在这些例子下,去分析“四会法”的具体实施过程;3. 拿出一些已经说过的课文,让学生熟悉此种课文,并分析其“四会”的过程;4. 通过反馈性的测验、练习,让学生梳理“四会”教学法的各个环节及具体实践方法。

(三)联系(四)小结1. 教师总结“四会”教学法的各方面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2. 教师反复强调,“四会”教学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要学会耐心等;3. 听取学生的体会,归纳总结“四会”教学法的优点,强调要运用此种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上更胜一筹。

四、教学反思学习“四会”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教材,并且要多利用学生的学习重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运用“四会”教学法,使其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一教学提要课目:单个警员徒手队列动作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学会和掌握单个警员徒手队列动作的动作要领及组织训练的方法,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养成规范的队列动作为下一步训练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齐步行进与停止时间: 1 小时地点: 队列训练场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个人体会、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1、精神振作、姿态端正; 警容严整,着装整齐。

2、动作准确熟练、作风严谨、符合条令要求。

3、语言熟练、口令清楚洪亮,组训方法灵活。

4、严格遵守队列训练场纪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二教学进程教学准备:一、集合队伍、清点人数、整理着装(需要时向在场最高首长报告)二、宣布课目、目的、内容、时间、地点、方法、要求。

教学实施(一)理论提示:齐步是我们警员的常用步伐,它主要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也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其口令下达:“齐步——走”、“立——定”。

此口令属连续口令,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有时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

预令拖音稍长。

其长短可视部分队的大小而定。

动令短促有力。

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直观完整的印象,我先将完整动作示范一遍,大家注意~(5分钟)(二)边讲边做:1.结合动作讲解要领:行进: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停止: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动作标准与要求:齐步行进时,要精神振作,姿态端正,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

部队队列“四会”教案

部队队列“四会”教案

部队队列“四会”教案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了解和掌握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动作要领及组部训方法,培养优良的作风,为下一步生活与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齐步行进与立定时间:约1课时地点:在此训练场方法:由我组织,大家配合实施讲解示范,个人体会,组织练习。

要求:1、克服天气、场地等带来的不良影响2、认真听、仔细看,做错动作打报告。

3、严格遵守队列训练场纪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以上要求同志们能否做到?能!稍息。

(一)理论提示:下来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中的齐步行进与立定的要领。

齐步是军人的常用步伐,主要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

其口令下达:“齐步——走”、“立——定”。

为了使大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我先结合口令为大家演示一遍,大家注意!(根据场地及考官位置,进行示范,正侧面各一遍)。

(二)边讲边做:接下来我为大家结合动作讲解要领(讲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目视班员)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常服最下方衣扣10厘米,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再结合刚才讲解的动作要领再示范一遍!(三)个人体会:下来按刚才所讲的动作要领进行个人体会。

“停”!成班横队集合!向右看齐,向前看!(四)讲解问题刚才大家各自进行了体会,大家训练比较认真,掌握得都比较好,但是从动作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个别同志摆臂过程中,摆臂幅度不够到位,齐步摆臂要求摆到高于常服最下方衣扣10厘米,离身体约30厘米的位置;第二,就是行进的步幅过小或者过大,齐步行进步幅为75厘米,希望大家以后注意控制,保证排面整齐。

四会教学案例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四会教学案例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四会教学案例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队列“四会”教学法的要领,提高队列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队列“四会”教学法的概念与意义。

2. 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基本动作与要求。

3. 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动作要领与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动作协调与团队配合。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队列“四会”教学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及实践操作。

2. 示范法:示范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队列“四会”教学法。

4. 竞赛法:组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队列“四会”教学法的概念与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讲解并示范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基本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4. 动作协调与团队配合: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团队配合意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队列“四会”教学法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竞赛成绩,评价学生在队列“四会”教学法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2. 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进行队列“四会”教学法的交流与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3.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队列“四会”教学法的动作要领和实践操作。

齐步四会教案

齐步四会教案

齐步四会教案【篇一:(新)队列四会教学教案修改版】队列四会教学教案队列动作是革命军人精神面貌的一种表现,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

加强队列训练,对于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战斗作风,以及提高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据二〇一〇年六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结合消防部队情况,应重点开展好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班的队列动作等内容的训练。

一、队列纪律(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三)按照规定的位臵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列、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二、队列指挥(一)队列指挥位臵指挥位臵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

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

(二)队列指挥方法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

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

变换指挥位臵,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臵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

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三)队列指挥要求1、指挥位臵正确;2、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3、口令准确、清楚、洪亮;4、清点人数,检查着装,5、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三、队列队形(一)基本队形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

需要时,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二)列队的间距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三)班的队形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

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

四、队列口令的分类、下达的基本要领和呼号的节奏(一)口令分类1、短促口令。

其特点是:只有动令,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照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有时最后一个字稍长,发音短促有力。

四会教学案例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四会教学案例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四会教学案例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一、教学背景1. 学生年龄特点:年龄在6-12岁之间,具有好奇心强、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

2. 学生队列基础:部分学生有队列基础,部分学生队列基础薄弱。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会”教学法,提高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学会“四会”教学法,掌握队列的基本动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1 教师简介“四会”教学法的含义和作用。

1.2 学生讨论队列动作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队列动作学习(10分钟)2.1 教师示范队列动作,包括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前看齐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教师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

3. “四会”教学法实践(10分钟)3.1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会”。

3.2 每个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口令,进行队列动作的展示。

3.3 教师点评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4.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队列动作,家长签字确认。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队列动作的规范性。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对“四会”教学法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练习中的表现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馆,宽敞无障碍。

2. 教学器材:口哨、标志杆、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辅助材料:队列动作图解、教学视频。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队列动作,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要领。

2.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口令指挥法:教师通过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队列动作,提高学生的听从指挥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无障碍物。

部队四会教学教案范本

部队四会教学教案范本

部队四会教学教案范本【篇一:四会教学法教案】四会教学法教案【篇二: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一作业准备课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学会和掌握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动作要领及组织部队训练的方法,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养成规范的队列动作为下一步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齐步行进、立定时间: 1 小时地点:队列训练场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组织练习,评比验收,小结讲评。

要求:1、精神振作、姿态端正;警容严整,着装整齐。

2、动作准确熟练、作风严谨、符合条令要求。

3、语言熟练、口令清楚洪亮,组训方法灵活。

4、严格遵守队列训练场纪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教材依据:1、以中央军委一九九七年十月颁发的队列条令为依据; 2、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二00一年七颁发月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标准。

器材保障:秒表、直尺、十字架、踢腿摆臂练习架等。

二作业实施(一)理论提示:同志们!所谓的队列动作是指单个军人或部(分)队按照《队列条令》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

它是技术、战术动作的基础,是反映军队正规化建设和军队精神面貌的必要形式。

其基本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军人队列动作。

一类是部(分)队队列动作。

今天我和同志们共同学习和研究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中的行进法。

请大家考虑一下,我们军人在行进时有哪些主要步伐呢?xx、请你回答一下!回答很好!稍息!齐步是我们军人的常用步伐,它主要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也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其口令下达:“齐步——走”、“立——定”。

此口令属连续口令,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有时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

预令拖音稍长。

其长短可视部分队的大小而定。

动令短促有力。

下来大家跟我一起熟悉两遍口令。

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直观完整的印象,我先将完整动作示范一遍,大家注意!(正侧面各一遍)。

(二)边讲边做:1.结合动作讲解要领:a.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新)队列四会教学教案修改版讲课教案

(新)队列四会教学教案修改版讲课教案

队列四会教学教案队列动作是革命军人精神面貌的一种表现,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

加强队列训练,对于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战斗作风,以及提高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据二〇一〇年六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结合消防部队情况,应重点开展好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班的队列动作等内容的训练。

一、队列纪律(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三)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列、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二、队列指挥(一)队列指挥位置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

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

(二)队列指挥方法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

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

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

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三)队列指挥要求1、指挥位置正确;2、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3、口令准确、清楚、洪亮;4、清点人数,检查着装,5、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三、队列队形(一)基本队形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

需要时,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二)列队的间距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三)班的队形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

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

四、队列口令的分类、下达的基本要领和呼号的节奏(一)口令分类口令,是队列训练和日常列队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

根据下达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短促口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列四会教学教案队列动作是革命军人精神面貌的一种表现,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

加强队列训练,对于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战斗作风,以及提高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据二〇一〇年六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结合消防部队情况,应重点开展好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班的队列动作等内容的训练。

一、队列纪律(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三)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列、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二、队列指挥(一)队列指挥位置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

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

(二)队列指挥方法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

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

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

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三)队列指挥要求1、指挥位置正确;2、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3、口令准确、清楚、洪亮;4、清点人数,检查着装,5、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三、队列队形(一)基本队形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

需要时,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二)列队的间距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三)班的队形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

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

四、队列口令的分类、下达的基本要领和呼号的节奏(一)口令分类口令,是队列训练和日常列队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

根据下达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短促口令。

其特点是:只有动令,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照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有时最后一个字稍长,发音短促有力。

如:“停”、“报数”、“放背包”、“验枪完毕”等。

2、断续口令。

其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微歇)。

如:“第×名,出列”等。

3、连续口令。

其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有时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

预令拖音稍长,其长短视部(分)队大小而定;动令短促有力。

如:“立——定”、“向右——转”等。

有的口令,预令和动令都有拖音。

如:“向军旗——敬礼——”等。

4、复合口令。

兼有断续口令和连续口令的特点。

如:“以××为准,向中看——齐”、“右后转弯,齐步——走”等。

(二)下达口令的基本要领1、发音部位要正确。

下达口令用胸音或者腹音。

胸音(即胸膈膜音)多用于下达短促口令;腹音(即由小腹向上提气的丹田音)多用于下达带拖音的口令。

2、掌握好音节。

下达口令要有节拍,预令、动令和微歇有明显的节奏,使队列人员能够听得清晰。

3、注意音色,音量不要平均分配。

下达口令一般起音要低,由低向高拔音。

如:“向右看——齐”,“齐”字发音要高。

4、突出主音。

下达口令时,把重点字的音量加大。

如:“向后——转”要突出“后”字,“向前×步——走”要突出数字。

(三)呼号的节奏0三0 四0 一0 二0 0 0 三一二0 四0 0 二0 0 三四一0 四0 三0 0一二五、队列教学示范教案(一)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第一课立正课目:队列训练内容:立正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立正的各种要领,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小时时间:X 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集体训练,评比竞赛场地:队列训练场要求:、严肃认真,刻苦训练,掌握要领,打好基础;1 、严格队列纪律,做到精神饱满,姿态端正。

2一、讲解示范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迎送军旗、奏唱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立正。

口令:“立正”要领:听到“立正”的口令,(边讲边做)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为了使大家有个直观印象,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遍(示范)。

二、训练步骤1、手型定位练习:口令“手型定位练习,一、二”。

为了使大家有个直观印象,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遍(示范),听到“一”的口令,两手向前伸出,掌心相对约为腰带同高;听到“二”的口令,放回原处,中指贴于裤缝。

(快速度进行)2、挺胸收腹练习:口令“挺胸收腹练习,一、二”。

为了使大家有个直观印象,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遍(示范),听到“一”的口令,两手正直后摆,摆到不能摆动为止,掌心相对。

同时两脚跟并拢提起;听到“二”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

(慢速度进行)3、连贯动作练习。

4、持久练习:按立正的正确姿势站好,持续一段时间,时间由短到长,养成正确的姿势。

三、标准要求:三挺两收一正。

即:“三挺”挺胸、挺腿、挺颈;“两收”小腹微收、下颌微收;“一正”身体和脚的方向要正。

五、小结讲评1、重述课目、目的、训练问题,分析训练达到的程度。

2、根据训练或评比情况,讲评优、缺点,表扬好人好事。

3、指出存在的问题。

跨立第二课课目:队列训练内容:跨立(即跨步站立)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跨立的动作要领以及组织训练的方法。

小时时间:X 方法:讲解示范,体会练习场地:队列训练场要求:1、严肃认真、刻苦,掌握要领,打好基础;2、严格队列纪律,做到精神饱满,姿态端正。

一、讲解示范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

可以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要领:听到“跨立”的口令,(边讲边做)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为了使大家有个直观印象,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遍(示范)二、训练步骤。

口令:跨立分散练习“一,二,三”要领:听到“一”的口令,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听到“二”的口令,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听到“三”的口令,左脚靠拢右脚,同时将两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三、标准要求左脚向左跨出距离正确,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后背左手的拇指根部须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四、小结讲评1、重述课目、目的、训练问题,分析训练达到的程度。

2、根据训练或评比情况,讲评优、缺点,表扬好人好事。

3、指出存在的问题。

第三课稍息课目:队列训练内容:稍息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稍息的动作要领,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时间:X小时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集体训练场地:队列训练场要求:1、严肃认真,刻苦训练,掌握要领,打好基础;2、严格队列纪律,做到精神饱满,姿态端正。

一、讲解示范稍息是在队列站立时间较长时采用。

口令:稍息。

要领:稍息是在立正的基础上进行的,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为了使大家有个直观印象,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遍(示范)二、标准要求: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动作迅速、距离准确,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三、小结讲评1、重述课目、目的、训练问题,分析训练达到的程度。

2、根据训练或评比情况,讲评优、缺点,表扬好人好事。

3、指出存在的问题。

第四课停止间转法课目:队列训练内容:停止间转法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停止间转法的各种要领,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时间:X小时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集体训练,评比竞赛场地:队列训练场要求:1、严肃认真,刻苦训练,掌握要领,打好基础;2、严格队列纪律,做到精神饱满,姿态端正。

一、讲解示范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

需要时也可以半面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向后——转”、“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听到“向右(左)转”的口令时,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向后转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转动时两腿挺直,裆部夹紧,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为了使大家有个直观印象,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遍(示范)二、训练步骤1、分解练习口令:“分解动作,向右(左、后)——转、二”。

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遍(示范),听到动令,转向新方向,不靠脚,听到“二”的口令,靠脚成立正姿势。

2、连贯动作练习三、标准要求脚和身体必须一致转向新方向,两腿挺直,裆部夹紧,两臂不得外张。

五、小结讲评1、重述课目、目的、训练问题,分析训练达到的程度。

2、根据训练或评比情况,讲评优、缺点,表扬好人好事。

3、指出存在的问题。

齐步与立定第五课课目:队列训练内容:齐步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齐步与立定的动作要领以及组织训练的方法时间:X小时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集体训练场地:队列训练场要求:1、严格训练操场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2、开展互帮互学,能者为师,取长补短,以达互共同提高的目标。

一、讲解示范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的整齐进行。

口令:齐步——走。

要领:听到动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动令落于右脚。

左脚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齐步行进时,要精神振作,步法稳健。

立定时,左脚尖向外成30度,体重前移,放手,靠脚动作要一致。

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我再给大家连贯示范一遍(示范)二、训练步骤1、摆臂练习口令:“齐步走摆臂练习一、二、停”。

动作要领:(先示范,后边讲边做)听到“一”的口令,按齐步摆臂要领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听到“二”的口令,两臂交换,按口令反复进行;听到“停”的口令,两臂放下恢复立正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