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幼儿园班级卫生工作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0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近年来,我国幼儿园规模逐渐扩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不仅是一项法律责任,也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那么,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呢?一、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制定了《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这些规定应成为各类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基础。
幼儿园应按照国家制定的卫生保健规范,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
二、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是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保育婴幼儿的幼儿园来说更是如此。
建立整洁、卫生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保健保障的前提。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类卫生设施和器具的正常运转、定期清洁消毒,要求全体员工统一着装,严格管理职员接触幼儿的卫生环节。
三、密切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力量,应该密切配合与幼儿园合作,共同推进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增加家长的参与,让家长全程跟进其子女的卫生健康状况,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进展,让其感受到幼儿园为争取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而做的努力。
四、注重幼儿园人员的卫生教育培训幼儿园人员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关键人物,教育他们关于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其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将是卫生保健制度健康健好运转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可以组织专业人士,或者通过学习培训、信息交流等方式进行幼儿园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让其对卫生保健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为高效地维护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五、建立幼儿园卫生保健档案针对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卫生保健计划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幼儿。
建立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档案,纪录幼儿的身高、体重、牙齿状况、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情况,也要记录出生到幼儿园的历程、过程。
这些资料可以为幼儿是否异常抱病、进行卫生保健干预方式和监控结果评估等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更好的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规章制度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根据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幼儿园设立卫生保健领导小组,园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保健医生、班主任等为成员。
2. 卫生保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组织卫生保健培训,监督卫生保健工作的实施。
3. 保健医生负责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处理突发卫生事件。
4. 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落实卫生保健措施,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健康管理。
三、幼儿健康管理1. 入园检查:新生入园前必须经过指定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
2. 定期检查:幼儿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视力,每季度测量血红蛋白。
3. 晨检制度:每日入园时,由班主任进行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 健康档案: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状况、生长发育、预防接种等情况。
四、环境卫生管理1. 室内外环境: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实行分片包干,落实到人。
2. 教室卫生:每日清洁教室,保持窗明几净,空气流通,教具、桌椅整洁卫生。
3. 寝室卫生: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每月清洗床单、被套、枕套。
4. 食堂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保持食堂清洁卫生,实行食品留样制度。
5. 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清洁,每日冲洗,每周消毒,无异味、无蚊蝇、无尿渍。
五、预防性疾病1. 传染病预防: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好疫苗接种,提高幼儿免疫力。
2.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健意识。
3. 定期消毒:对幼儿餐具、玩具、教室、寝室等定期进行消毒。
六、膳食管理1. 膳食计划:根据幼儿年龄、体质、季节等因素制定合理膳食计划。
2. 食品采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选择合格食品供应商,保证食品质量。
3. 食品加工: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规程,保证食品卫生。
幼儿园教师班级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集体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而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和导师,在班级卫生保健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幼儿园教师在班级卫生保健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环境卫生保健1. 教室卫生幼儿园教师应定期组织幼儿对教室进行卫生清洁,保持教室内干净整洁。
定期清洁地板、桌椅、玩具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洗手习惯养成教师应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教育他们在特定情境下及时洗手,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3. 饮水卫生教师应监督水源的卫生情况,保证供水设施的干净卫生。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饮水器具,养成饮用开水和倒水不浪费的好习惯。
二、个人卫生保健1. 日常晨检教师应每天早晨对幼儿进行晨检,检查幼儿的口腔卫生、衣着整洁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
2. 牙齿保健教师应指导幼儿正确刷牙的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
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睡眠卫生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传染病防控1. 传染病监测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并及时报告,配合幼儿家长进行处理。
2. 传染病预防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指导幼儿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携带传染病等好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 传染病处理教师应在发生传染病疑似病例时,及时向园长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汇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幼儿身体健康。
四、食品卫生保健1. 食品安全教师应定期检查食品供应情况,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可靠,避免食源性感染疾病的发生。
2. 饮食均衡教师应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保证膳食均衡,营养健康。
3. 饭后卫生教师应监督幼儿餐后漱口、洗手等卫生习惯的养成,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结:幼儿园教师的班级卫生保健工作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内容,仅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并不足以保障孩子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5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根据《规程》的要求,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一、全园教职工要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保持园内环境清洁卫生,努力实现五化(美化、净化、绿化、安全化、儿童化)。
二、室内外清洁卫生,实行分片包干,落实到人,各负其责。
要求房内窗明几净,空气流通,教具桌椅清洁卫生,摆放整齐,地面无纸屑、果皮、痰迹。
三、保持厕所清洁,便有冲洗,每周消毒,保持无味,无蚊蝇,无尿渍。
四、坚持清扫制度,每天小扫,每周大扫,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五、坚持卫生检查制度,由园长、保健医生组成检查组,对全园各处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价、做记录,并与各负责人的工作效益挂钩。
六、活动室物品和用具摆放有序,不零乱。
寝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入园前和起床后)。
七、幼儿床单、被套、枕套每月清洗一次。
玩具每周清洗一次,每天清洗幼儿餐具,每天擦桌椅、玩具柜等。
八、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九、保证幼儿每人一巾、一杯、一碗。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坚持每周剪指甲。
十、严格遵守和执行幼儿作息制度,加强幼儿体格锻炼,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
幼儿作息制度1、全园教职工要严格执行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不得提前开饭、提前上床、过时起床。
2、保证幼儿睡眠时间,午睡时间三岁以下每天____个小时,三岁以上每天两个小时(夏季增加半小时)。
3、两餐之间间隔要在____小时以上。
4、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____小时以上,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____小时。
5、保证足够的游戏时间,幼儿看电视每周不超过两次。
6、做到集体教育活动(或作息)时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健康检查制度一、幼儿体检制度1、入园检查: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做胸部____射线透视、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必须经过检疫期,无症状方可入园。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4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幼儿园内部和周围环境的整洁与卫生,保证幼儿园的安全和健康。
2. 日常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常剪指甲、保持口腔清洁等,并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的监督和指导。
3. 疾病防控工作: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方案,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等,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性疾病。
4. 饮食卫生管理:确保提供给幼儿的食品安全、营养均衡,并进行食品安全教育、食物储存和加热处理等管理措施。
5. 废弃物处理:妥善处理幼儿园内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定期清理和消毒措施。
6. 物品和设施的保养与卫生检查:对幼儿园内的物品和设施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和维护工作,并及时修理、更换存在安全问题的设施。
7. 健康教育:组织和开展与幼儿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和家长对健康的认知和保健意识。
以上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工作细节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政策进行调整和制定。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2)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加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共____字。
一、卫生保健工作目标1.保障幼儿园师生健康和安全,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4.加强幼儿园师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素养教育。
二、卫生保健责任1.幼儿园行政领导负责卫生保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2.每位教师负责班级卫生保健工作;3.保健医生负责幼儿园的健康体检和常态监测,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指导;4.保健员负责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的具体落实。
三、卫生保健措施1.功能区分明确:幼儿园内设幼儿活动区、卧室区、饮食区、卫生间等区域,并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管理;2.环境清洁消毒:幼儿园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污系统;3.饮食卫生:幼儿园的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和供应要符合卫生安全要求,每日提供新鲜的食品,并遵守食品安全的操作规范;4.人员卫生:幼儿园教职工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不得患传染性疾病上岗;5.幼儿个人卫生:幼儿园要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6.传染病防控: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定期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并隔离传染病病例,防止疫情扩散;7.安全管理:幼儿园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措施,并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保健人员1. 幼儿园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保健人员,负责日常的卫生保健工作。
2. 卫生保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资格证书。
三、环境卫生1. 幼儿园内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除虫、除鼠工作。
2. 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应每日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 教室、寝室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饮食卫生1. 食堂应确保食材新鲜,严格把关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
2. 饮食具应每日清洗消毒,确保卫生。
3. 幼儿园应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根据幼儿年龄和身体发育需求合理搭配食物。
五、生活卫生1. 幼儿园应每日进行晨检、午检、晚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幼儿的传染病。
2.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幼儿健康状况。
3. 幼儿园应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等。
六、传染病防控1.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制,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2.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幼儿园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3. 幼儿园应加强与疾控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做好防控工作。
七、健康教育1.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幼儿、家长和教职工的健康意识。
2.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八、监督检查1. 幼儿园应定期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幼儿园应接受家长、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及时回应关切。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规章制度条则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规章制度条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二条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应当遵循守法、科学、安全、公正、便捷的原则。
第三条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由园长负责,校医、保育员等相关职员协助开展。
第四条幼儿园应当配备完善的卫生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干净的洗手间、整洁的教室、清洁的床铺等。
第五条幼儿园应当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如火灾、地震等。
第二章卫生保健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条幼儿园应当设立卫生保健委员会,由园长担任主任,校医、保育员、家长代表等组成,负责制定卫生保健工作的规章制度。
第七条幼儿园应当配备专门负责卫生保健工作的保育员,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幼儿园应当配备专职校医,负责日常健康体检、疾病预防和幼儿健康监测等工作。
第九条幼儿园应当定期进行卫生保健工作检查,评估卫生条件和防疫措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学生卫生保健规定第十条幼儿园学生应每天保持个人卫生,包括洗手、刷牙、修剪指甲等。
第十一条幼儿园学生进入校园时,应当穿戴整齐、干净的校服,保持良好的仪表和形象。
第十二条幼儿园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营养搭配、膳食均衡的原则。
第十三条幼儿园学生应当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并及时报告存在的健康问题。
第十四条幼儿园学生在校期间如发生疾病,应及时向值班保育员或校医报告。
第十五条幼儿园学生如粪便不规范,应有专门的园所进行处理。
第四章校园环境卫生保洁第十六条幼儿园校园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垃圾、无积水、无污渍。
第十七条幼儿园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包括教室、食堂、干净的床铺等。
第五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十八条幼儿园学生应接种国家规定的免疫疫苗,确保健康安全。
第十九条幼儿园学生如患有传染病,应暂停上课,住校生应及时通知家长接回。
第二十条幼儿园应当配备防疫药品和急救设备,应急情况下及时处理感染疾病。
第二十一条幼儿园应当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如发生传染病疫情,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7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7篇)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卫生问题没有纰漏,需要制定管理制度来规范执行。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模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篇1)1、每天晚上要认真清理教室。
每周五大扫除1次,彻底搞好班上和包干区的卫生。
每天都要对幼儿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
2、幼儿玩具每周用0.3%的消毒水泡15分钟,书籍阳光下晒1小时。
3、保持室内外清洁、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下午起床后开窗换气。
4、班上活动室每天擦地1—2次。
周五用消毒水拖地1次。
5、桌椅柜每天擦1—2次,电风扇每周擦1次。
6、班上睡室每天擦地1—2次,每天擦地1次。
7、周托、月托幼儿夏天每天洗澡1次~2次,春秋天每周洗澡1次,女孩子头发每周洗1次,男孩子每周洗1次~2次。
每周剪指甲1次,每两周剪脚趾甲1次。
8、枕巾每周洗1次,毛巾被、被子、床单每月洗1次。
夏天每天换衣服1次~2次,冬天内衣裤每天换1次。
9、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1次睡室和活动室,每次30~40分钟,(幼儿不在场时)。
10、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开饭前要抹桌子。
夏天午睡前要洗脸洗脚。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篇2)一、健康检查制度1、入园检查。
儿童入园前务必进行体格检查,验乙肝五项、血色素,体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园手续,同时了解幼儿的接种史、疾病史、传染病史、家族史、过敏史及生活习惯等。
2、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每年为在园幼儿体检一次。
按要求每学期测体重两次、身高、视力、头围各一次,并对幼儿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将检查结果和评价状况向家长反馈,同时督促家长对患有龋齿、视力不良、贫血、沙眼等疾病的幼儿进行矫治,并向幼儿园及时带给反馈治疗状况。
3、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在班教师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状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班级卫生工作制度
幼儿园班级卫生工作制度
1、每天晚上要认真清理教室。
每周五大扫除1次,彻底搞好班上和包干区的卫生。
每天都要对幼儿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
2、幼儿玩具每周用0.3%的消毒水泡15分钟,书籍阳光下晒1小时。
3、保持室内外清洁、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下午起床后开窗换气。
4、班上活动室每天擦地1-2次。
周五用消毒水拖地1次。
5、桌椅柜每天擦1-2次,电风扇每周擦1次。
6、班上睡室每天擦地1-2次,每天擦地1次。
7、周托、月托幼儿夏天每天洗澡1次~2次,春秋天每周洗澡1次,女孩子头发每周洗1次,男孩子每周洗1次~2次。
每周剪指甲1次,每两周剪脚趾甲1次。
8、枕巾每周洗1次,毛巾被、被子、床单每月洗1次。
夏天每天换衣服1次~2次,冬天内衣裤每天换1次。
9、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1次睡室和活动室,每次30~40分钟,(幼儿不在场时)。
10、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开饭前要抹桌子。
夏天午睡前要洗脸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