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_三位数乘两位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基础强化1. 把下面的竖式补充完整。
2. 用竖式计算157×52309×2646×632二、拓展应用下面是某家电商场售出几种商品的记录,算出总价,填入表格。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驶了3小时。
还要2小时才能到达,如果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02千米。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常见数量关系】一、基础强化连一连。
填表二、拓展应用粮店购进12袋大米,单价是56元/袋。
购进这些大米一共用去多少元?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94千米,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千米/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和常见数量关系练习】一、基础强化用竖式计算13×472209×85143×84填空,(1)张大伯平均每小时植树24棵,5小时一共植树________棵;(2)张大伯5小时植树120棵,平均每小时植树________棵;(3)张大伯平均每小时植树24棵,植树120棵一共需要________小时。
二、拓展应用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63个,徒弟每小时加工42个,如策按每星期工作30小时计算,他俩一个星期一共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积的变化规律】一、基础强化根据每组第一題的得数,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直接写出得数二、拓展应用一箱梨重12千克,10箱这样的梨重多少千克?20箱、40箱、80箱、100箱、200箱、400箱呢?一个滴水的龙头每小时大约滴水2升,照这样计算,这个龙头一天(24小时)滴水多少升?一个月(按30天计算)滴水多少升?10个月呢?【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一、基础强化算一算,比一比下面是李兵家今年1月份各项支出情况统计表。
(1)按这样的标准,李兵家一年的伙食费大约是多少元?(2)自己再提出一个问題,并解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基础强化1.【答案】【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解析】根据多位数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章_三角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U(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章三角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U(3)一.填一填.1.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________个直角或钝角,最少有________锐角。
2.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0∘,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3. 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是80∘,另一个内角是________∘.4. 用一个8倍的放大镜看一个60∘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5.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________个钝角。
6. 有一个三角形,它最大的角是钝角,它是________三角形。
7. 按照三角形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想一想,填一填。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四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五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所以内角和是180∘×2=________.五边形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所以内角和是180∘×3=________.六边形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所以内角和是180∘×4=________.…十边形可以分成________个三角形,所以内角和是180∘×___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算出下面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1)∠1=62∘,∠2=46∘,∠3.(2)∠1=∠2=28∘,求∠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章三角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U(3)一.填一填.1.【答案】1,2【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特性【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2个(或3个)直角或钝角,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或直角,最少有两个锐角;2.【答案】锐角【考点】三角形的分类【解析】因为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80度,是锐角,说明三个角都是锐角,根据锐角三角形的含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判断即可。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被遮住了两个角,露出的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不能确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句。
①算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记数和计算的工具。
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③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都变化了,积也一定会发生变化。
④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5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A.1 B.2 C.3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75°、30°、75°,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4.一块三角形玻璃摔成了三小块(如图),如果用其中的一块去配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玻璃,要选择()。
A.①B.②C.③5.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长3厘米和5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A.10厘米B.9厘米C.4厘米6.用下边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尺,不能拼成的图形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二、填空题。
1.一个梯形上底长5厘米,下底长10厘米,高长5厘米(如图)。
这个梯形的一个锐角是( )°,一个钝角是( )°。
2.如图(单位:cm)所示的梯形是由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而成的。
这个梯形的高是________cm,下底长________cm。
3.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和1个正方形拼成了下面的梯形,这个梯形的两腰( ),所以它还是( )梯形。
三、判断题。
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
( ) 2.底和高都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一定不相等。
( )3.一个三角形,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要使面积不变,高要缩小到原来的10倍。
( )4.用4厘米、2厘米、2厘米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四、解答题1.尽管草地不允许踩,但还是被人们踩出了一条小路,这是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在长度分别为3cm、4cm、5cm、6cm的四根小棒中,任取三根摆三角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多少?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66厘米,相邻两条边的差是7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4.在直角三角形中,∠1、∠2都是锐角,∠2=48°.求∠1的度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3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解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亿以上数的认识》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万级的包含有()、()、()、()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考点】整数的认识。
【解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进行解答即可。
【答案】解:万级的包含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故答案为: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数位顺序,注意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
2.最小九位数是(),它比最大八位数多()。
【考点】整数的认识。
【解析】要使这个九位数最小,亿位上最小是1,其他位上最小是0。
,即这个数是:100000000;要使这个8位数最大,每个位上最大都是9,即这个数是99999999;求它比最大八位数多几,列式为:100000000-99999999=1,据此写出答案。
【答案】解:九位数最小是:100000000,,8位数最大是99999999; 100000000-99999999=1;故答案为:100000000, 1。
【总结】本题关键是确室最小九位数和最大八位数各是多少。
3.比最大的九位数多1的数是()。
【考点】整数的认识.【解析】因为最大的九位数是999999999,求比最大的九位数多1的数,用加法即可。
【答案】解:999999999+1=1000000000;故答案为:1000000000。
【总结】考查了整数的认识,应明确最大的九位数是多少,进而根据题意写出答案即可。
二、选择题。
1.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A.十亿 B.百亿位 C.百亿D.亿位【考点】整数的认识.【解析】由数位顺序表可知,一个数是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2百亿位。
【答案】解: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亿位。
故选:B。
【总结】本题是考查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由数位顺序表即可写出答案。
2.一个数是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A.十亿位 B.亿位 C.千亿位 D.百亿位【考点】整数的认识.【解析】根据数位顺序表:从右向左依次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可知:该十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据此写出答案即可。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6单元2课时 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苏教版解析

【】第6单元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练习及解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填空1.用字母a, b, c表示加法结合律:( ). 【解析】加法结合律的含义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a,b,c表示:a+b+c=(a+b)+c=a+(b+c)【答案】(a+b)+c=a +(b+c)2.368+160+132=(368+132)+160是应用了()律。
【解析】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此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答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53+62+38=53+(62+38)这是运用了()律【解析】根据加法结合律的含义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此题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答案】加法结合律4.检验418+227=645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来验算。
这种验算的方法是根据加法的()律。
【答案】227 ,418,交换5.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
【解析】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答案】0二、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9+38=□+□【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9+38=38+9【答案】38,92.27+□=64+□【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27+64=64+27【答案】64,27三、判断题1.85+150=150+85 ()【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85+150=150+85【答案】√2.269与141相加,可以凑成整百。
()【解析】269+141=410,所以不能凑成整百。
【答案】×3.134+196=134+200+4 ()【解析】134+196=134+200-4,所以此题是错误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7单元2课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苏教版解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所以【总结】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16厘米,那么第三条边最小是()厘米.A.8 B.9 C.10 D.11【考点】三角形的特性.【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看哪个选项内的数不在这个范围内即可.【答案】解:设第三边长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16-8<x<16+8即:8<x<24(但不能是8厘米和24厘米).所以第三条边最小是 9厘米.故选:B.【总结】考查三角形的边时,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边长均为整厘米数,最长边为11厘米的三角形有()个.A.38 B.37 C.36 D.35【考点】三角形的特性.【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答案】解:若第二长的边为11,另一边可为1~11;若第二长的边为10,另一边可为2~10;若第二长的边为9,另一边可为3~9;若第二长的边为8,另一边可为4~8;若第二长的边为7,另一边可为5~7;若第二长的边为6,另一边可为6;共有:1+3+5+7+9+11=36个;故选:C.【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把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进而得出结论。
B、4+4>4,所以能围成三角形;C、3+3=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故选:C.【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6、张红想用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和两根5厘米长的小棒围三角形,结果()A.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B.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C.没有围成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特性.【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答案】解:因为5+5=10,所以用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和两根5厘米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故选:C.喜子的商铺(淘宝店):微店:【总结】此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试题3.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试题3.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班级:姓名:等级:一、选择题。
1.在一个乘法算式中,要使积不变,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2.两个数的积是100,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 )。
A.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2倍C.扩大到原来的4倍3.下列算式中,与“180×50”结果不相等的是()。
A.18×500 B.108×50 C.5×1800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
A.240 B.24 C.24005.已知A×B=380,如果A乘6,B除以3,则积要()A.乘18 B.除以18 C.乘2 D.除以2二、填空题。
6.两个因数的积是60,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7.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3,积应()。
8.根据42×15=63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20×15=() 84×15=()42×30=() 420×150=()9.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220,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数从20变为4,这时积是()。
10.如果A×B=120,那么(A×2)×B=( );如果A×B =120,那么A×(B÷6)= ( );如果A×B=120,那么(A×2)×(B×5)=( );如果A×B=120,那么(A×2)×(B÷2)=( )。
11.在○里填上“>”“<”或“=”。
230×400○23×400 320×250○230×5234×600 ○43×600 156×210○165×121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得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整理与复习解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与复习》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 )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角。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意义直接填写即可.【答案】解: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直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钝角.故答案为:锐,直,钝.【总结】此题考查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它是一个( )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要()厘米长的绳子.【考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解析】由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可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要多少厘米长的绳子即求此三角形的周长,继而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和,即可得出结果.【答案】解: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3+3+4=10(厘米);故答案为:等腰,10.【点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3、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分类.【解析】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答案】解: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锐角,直角,钝角.【总结】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它具有()性。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解析】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答案】解: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易变形.【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性.5、()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也相等.【考点】梯形的特征及分类.【解析】根据等腰梯形的含义: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也相等.【答案】解: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都相等.故答案为:两个腰相等;两个底角【总结】解答此题应明确等腰梯形的含义,和性质6、经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 )条不同的高.【考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解析】根据四边形高的含义: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即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一个顶点的边有两条,所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两条高(如下图);进而解答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2019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100张纸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照这样推算,100000000张这样的纸高度大约是( )米,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4米要( )。
(填高或低)
2、有两个书架,甲书架有书80本,乙书架有书50本,每次从甲书架拿出3本放入乙书架,拿( )次后两个书架的书相等。
3、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为3万,这个数最大是()。
4、已知99=81,9999=9801,999999=998001,那么99999999999999=()。
5、三十亿零三十,两个3中间有()个零。
6、1枚1元的硬币约重6克,照这样计算,1000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 )千克,()枚硬币大约重6吨,1亿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吨。
7、283500000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8、妈妈去苏果超市买水果,超市的台秤最多称8千克的物品..妈妈先挑了几个苹果,称量后发现指针指着2;她又添了一些苹果,指针顺时旋转了90度,已知苹果每千克2.5元,那么妈妈一共要付( )元。
9、如果一个数的近似数是60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10、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455783( )2997305( )
35030009998()9942581975( )
11、在计算47538时,先用()乘(),得数的末尾和乘数的( )位对齐,
再用()乘( ),得数的末尾和乘数的( )位对齐,最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12、一个数,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上的数是3的2倍,其他数位上都是零,这个数写作( ),诗作( )。
13、一个数,亿级上是72,万级上是201,这个数是( )。
14、一个数由4个百万、2个万,6个百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它是一个( )位数,这个数也可以看成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15、一个七位数的最高位上是2,万位上是4,千位和十位都是8,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二、判断题
1、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
2、马跑得足够快,能达到每小时69000多米;箭鱼游得快时,每小时的速度将近119000米。
这两个数都是近似数。
()
3、一个数包括万级和亿级,那么这个数至少是八位数。
()
三、用竖式计算
25224= 70983=46155= 67205=
四、解决问题
1、据某省医保中心对全省21个直辖市市区的调查,2019年参保人员人均月住院费是726元。
这21个直辖市市区参保人员人均年住院费是多少元?
2、李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186个零件,他工作了15小时,正好加工了总任务的一半。
他再加工多少个零件可以完成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8分钟走到学校。
如果每分走80米,需要走几分钟?
4、甲、乙两个推销同样的矿泉水,甲推销出30桶,乙推销出40桶,甲获利60元,乙获利多少元?
5、万家乐超市在12月12日晚上运进1860个圣诞老人玩具,从13日开始销售,平均每天卖出131个。
(1)到平安夜12月24日能全部卖完吗?
(2)如果没有,剩下的以半价出售,最多还能收入多少元?
五、思维拓展
1、有两盒图钉,甲盒有80只,乙盒有58只,从甲盒中拿出多少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在6个筐里放着同样多的鸡蛋。
如果从每个筐里拿出50个鸡蛋,则6个筐里剩下的鸡蛋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筐里鸡蛋个数的总和。
原来每个筐里有鸡蛋多少个?
3、在装有相同多的3个水桶里,如果从每桶中倒出4千克水,那么3桶里剩下的水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1桶水的重量,原来每桶装多少千克水?
4、某食品店有5箱相同重量的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15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的两箱饼干。
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
5、在五个箱里放着同样多的橘子。
如果从每个木箱里拿出60个橘子,则五个箱子里剩下的橘子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箱子的橘子个数
的和。
原来每个箱子有多少个橘子?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